发布的文章175
  • 机器人“跨界”马拉松!21公里耐力战,谁能夺魁?
    机器人“跨界”马拉松!21公里耐力战,谁能夺魁?
    一场十级大风,让原定4月13日举行的全球首场人机马拉松被迫延期——这场赛事不仅是人类与AI的竞技场,更是中国机器人技术的“极限考场”。4月19日7:30,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将正式鸣枪,24支参赛队伍、近20支机器人“跑团”将挑战21.097
    原创
    401
    今天
  • 国家电影局放大招了,VR/AR电影即将凿穿电影的“第四堵墙”!
    国家电影局放大招了,VR/AR电影即将凿穿电影的“第四堵墙”!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用《火车进站》的幕布投影,让人类第一次为动态影像惊呼;2025年,中国电影120周年之际,国家电影局为《唐宫夜宴》颁发001号虚拟现实电影龙标——观众戴上头显,就能在盛唐夜宴中端起酒杯、与乐师共舞。这场从“荧幕叙事”
    原创
    76549
    04-10
  • 从
    从 "霸总娇妻" 到文化轻骑兵,小屏幕如何扛起文化大旗?
    “你晓不晓得,我是歪婆娘?”“我晓得,但我就喜欢歪的。”简单直白的对话后,泼辣的川妹子蔡晓艳和“耙耳朵”男人陈海清就这样“闪婚”了。这部全程四川方言演绎的年代剧《家里家外》,以300万成本撬动超11亿播放量,创下今年短剧领域现象级热度。这部
    原创
    3302
    04-02
  • 从藏在深闺到千万流量,传统戏曲如何用黑科技逆袭成“顶流”?
    从藏在深闺到千万流量,传统戏曲如何用黑科技逆袭成“顶流”?
    在今年b站跨年晚会上,由虚拟歌手洛天依和青年越剧演员陈丽君合作演唱的《戏游九州》上线就引发大量关注。节目上线46小时,播放量即突破300万,在哔哩哔哩跨年晚会所有节目中稳居第一,弹幕评论超过3万条,获得全网热搜16个。当百年戏曲撞上数字科技
    原创
    4523
    03-27
  • 数字赋能让非遗
    数字赋能让非遗"火"出圈,解码传统文化传承的科技密码
    近日,《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发布,报告要求推进历史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活化利用,实施文化遗产数字传承计划。如今在数字化技术的赋能下,非遗文化得以跨越时空界限,以更加生动、
    原创
    5260
    03-25
  • 低空经济杀疯了!坐直升机看风景、无人机演七十二变…文旅天花板被捅破了?
    低空经济杀疯了!坐直升机看风景、无人机演七十二变…文旅天花板被捅破了?
    当大湾区游客花1098元乘直升机俯瞰港珠澳大桥,当3000架无人机腾空而起,通过光影变幻组成乐山大佛——属于中国人的“天空文旅时代”,真的来了!低空经济正以“上天入地”的想象力,颠覆传统旅游。国家战略加码,低空经济成文旅新爆点近年来,“低空
    原创
    4300
    03-19
  • 甲骨文在云端蹦迪、AI一键“美颜”……古籍迎来赛博复兴时刻!
    甲骨文在云端蹦迪、AI一键“美颜”……古籍迎来赛博复兴时刻!
    去年国家图书馆联手央视频推出的国内首部聚焦古籍保护的微短剧《重回永乐大典》,以富有想象力的表达方式讲述《永乐大典》的修复故事,让古籍修复走进大众视野。我国古代典籍卷帙浩繁,见证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保护与活化的重要性
    原创
    5398
    03-13
  • AI“新搭子”上岗!两会记者团新增“神队友”!
    AI“新搭子”上岗!两会记者团新增“神队友”!
    2025年全国两会如期而至,人工智能技术正以"中国速度"深度重构会议报道的叙事逻辑与交互体验。从实时政策解读到沉浸式会场直击,从个性化内容生成到跨场景智能交互,AI已然成为两会传播的"加速器"。机器人、数字人成记者“新搭子”“这是我第一次采
    原创
    5050
    03-06
文化科技融合汇

文化科技融合汇

南京

甲方 · 运营商

175 发布
0 关注
18 粉丝

简介:还没有机构介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