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别只知道CGI广告与地标特效,99%的人搞错了!一文读懂其“前世今生”

原创 04-15

最近你的社交媒体,是不是也被各种“大场面”刷屏了?一会儿是巨型口红变成地铁在城市里跑,一会儿是奢侈品包包大到可以当汽车开,还有各种奇奇怪怪的“不明物体”空降城市地标…… 这些视频以假乱真,视觉效果拉满,很多人惊呼“特效太牛了”、“这地标广告绝了”,并习惯性地称之为“CGI广告”或“地标特效”。但事实是,99%的人可能都搞错了概念! 今天,我们就来彻底扒一扒这种刷屏现象背后的主角——FOOH(虚拟户外广告),带你了解它的“前世今生”,看看它到底是什么,又为何不能简单地与CGI广告或地标特效划等号。划重点:FOOH ≠ CGI广告!概念不能混淆!

让我们厘清一下:

  1. CGI广告 (Computer-Generated Imagery Advertising): 这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它指的是任何使用了计算机生成图像技术的广告。这可以是一个完全由CGI构建的动画短片,可以是在实拍广告中加入CGI制作的产品模型或特效(如展示手机内部结构、模拟洗发水柔顺效果),也可以是创造一个虚拟的品牌代言人等等。CGI是一种技术手段,几乎可以应用于任何类型的广告创意中。
  2. FOOH (Fake Out-Of-Home) : 这是CGI广告的一个特定子类别或一种新兴的创意策略。它的核心特征是:
  • 运用CGI技术。
  • 专门模拟、艺术化伪造(Fake)那些看起来像是发生在户外(Out-Of-Home)的大型广告牌、实体装置、公共艺术或事件;因此,大攀创新的团队将它翻译为虚拟户外广告,这个中文名称更贴切,更符合中国国情。
  • 追求高度逼真的视觉效果,往往让观众初看时难以分辨真伪。
  • 主要发布和传播阵地是社交媒体平台(尤其是短视频平台)。
  • 其核心营销目标通常是制造社交话题、引发病毒式传播和提升品牌讨论度

关键区别在于“范围”和“意图”:

范围: CGI广告是“面”,涵盖所有使用CGI的广告;FOOH是“点”,特指用CGI模拟OOH的那一类。

意图: 传统CGI广告意图多样(产品展示、品牌叙事、功能演示等);FOOH的核心意图在于通过“伪造的户外奇观”来引爆社交媒体。

打个比方: CGI就像是“汽车”,而FOOH就像是其中的“电动方程式赛车”。电动方程式赛车确实是汽车,但你不能指着所有的汽车都叫它们电动方程式赛车。

为什么需要纠正这个认知?

精确的术语有助于我们:

  • 清晰沟通: 在与客户、团队或供应商讨论时,能准确表达我们想要的是哪种类型的创意。
  • 策略聚焦: 明确区分我们是在做一个需要精细产品渲染的常规CGI广告,还是在策划一个以社交传播为核心的FOOH事件营销。
  • 理解趋势: 更准确地分析和把握像FOOH这样的新兴策略,而不是将其与使用了几十年的基础CGI技术混为一谈。

下次当你看到那些令人惊叹的、仿佛出现在现实世界地标上的巨型产品或奇幻装置的短视频时,请记住,称它为 虚拟户外广告 FOOH 更为准确。它确实是CGI广告的一种,但它更是一种特定的、以社交媒体传播为导向的、模拟户外广告的创意策略。让我们一起使用更精准的语言,促进行业的专业交流和发展。

FOOH的“前世”:从银幕魔法到广告常态

理解了FOOH的独特性,我们再往前看,它的根基其实相当深厚。FOOH的核心技术——将CGI虚拟内容与实拍镜头无缝融合——早已是视觉特效界的“基本功”。

  • 电影工业的开拓: 想想1993年的《侏罗纪公园》,当逼真的恐龙第一次出现在大银幕上,与真人演员互动时,全世界都为之震惊。正是电影工业几十年来在CGI合成技术上的不懈追求与突破,才让虚拟影像融入现实世界变得如此“理所当然”。这背后,是特效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像大攀创新这类专业视觉创意机构在技术应用上的长期积累,他们掌握着让想象变为“现实”的关键密码。
  • 传统广告的多元应用: 进入21世纪,CGI合成技术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电视广告和早期网络广告的常用手法。可口可乐“快乐工厂”打造的奇幻微观世界、依云“滚轴宝宝”病毒式传播的超现实萌感、汽车广告里对引擎内部结构的透视、洗发水广告中对发丝光泽的细腻模拟……这些都是CGI与实拍结合的产物。它们服务于不同的创意目标,比如讲故事、秀功能、塑形象,为后来FOOH的出现铺就了技术和认知的道路。

FOOH的“今生”:社交媒体时代的视觉狂欢

那为什么近两年FOOH会突然集中爆发,成为现象级趋势呢?答案在于社交媒体短视频

  • 平台的游戏规则: 在社交媒体平台,用户习惯快速消费内容,注意力稀缺。算法更青睐那些能瞬间抓住眼球、引发“卧槽”式惊叹、刺激用户评论(尤其是讨论真假)、点赞和分享的内容。
  • FOOH的精准打击: FOOH策略恰好完美迎合了这套规则。它利用人们对熟悉地标的好奇,结合脑洞大开的超现实CGI(巨物化、拟人化、反物理等),制造出强烈的视觉反差和“这是P的吧?但看着好真!”的话题点。用户的疑问、惊叹、转发求证,都成了FOOH病毒式传播的最佳燃料。
  • 引爆案例的示范效应: Jacquemus的巨型包包(约2022-2023初)小试牛刀,成功吸引眼球;紧接着Maybelline的睫毛膏地铁(2023年7月)一炮而红,彻底引爆了全球品牌对FOOH的模仿热情。从奢侈品到快消,从科技到娱乐,大家纷纷入局,将FOOH推向了高潮。

拥抱FOOH:机遇、挑战与明智之选

不可否认,FOOH为品牌带来了巨大的营销机遇:低成本(相对真实搭建)撬动高声量、突破物理限制的创意自由、快速响应热点的灵活性……

但玩转FOOH也并非易事。它对CGI技术的精细度要求极高(否则“假”得太明显就失去了魅力),更考验创意团队对社交媒体传播规律的洞察力——如何找到那个能引爆讨论的“梗”?如何平衡视觉奇观与品牌信息的关联度?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真实性”质疑?

因此,成功的FOOH项目,往往需要既懂顶尖视觉技术、又懂社交媒体玩法的专业伙伴。选择那些能够深刻理解社交平台传播逻辑,并具备顶尖CGI执行能力的合作伙伴,例如深耕视觉营销多年的大攀创新,他们不仅拥有服务众多顶尖品牌的经验,更持续关注并实践着包括FOOH在内的前沿视觉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的伙伴能帮助品牌在追求视觉震撼的同时,确保创意的有效传达和风险的可控性。

看懂FOOH,才能玩转下一波视觉营销

从电影银幕上的特效魔法,到电视广告里的常规操作,再到如今社交媒体上的病毒奇观,CGI合成技术一路进化。FOOH(或CGI OOH)正是这场进化在新媒介环境下的最新成果,是一种高度聚焦于社交传播的、模拟户外广告的创意策略。它绝不等于普通的CGI广告或简单的地标特效。

厘清概念,追溯源流,理解其背后的技术逻辑和传播机制,才能帮助我们这些营销人,更精准地判断趋势、制定策略,最终在这场日益激烈的视觉营销大战中,抢占先机。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对FOOH有一个更清晰、更深入的认识。

大攀创新,自2015年起持续深耕三维CGI技术与数字内容创意领域。依托跨领域专家团队(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影视导演、AIGC、市场营销等),为企业和品牌提供视觉创意到制片一体化的服务。
主要服务含:TVC广告、3D产品动画、CGI广告视频、裸眼3D广告、病毒广告视频、虚拟户外广告、VFX视效制作、AIGC创意视频、新品发布会视频、角色动画等。大攀创新服务过的企业遍布20多个国家,其中包含世界500强企业、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行业TOP级企业。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由 大攀创新 授权 数艺网 发表,并经数艺网编辑。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或删除。

观点洞察 设计观点 CGI 虚拟户外广告 视频创意

3535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