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亚冬会不只是体育赛场,更是前沿科技的“秀场”

原创 02-14

2025年2月7日,哈尔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这场冰雪盛宴不仅展现了竞技体育的魅力,更通过前沿科技的应用,将“智慧办赛”推向新高度。从开幕式到赛事保障,科技元素贯穿始终,成为本届亚冬会的核心亮点之一。

科技重构冰雪艺术与空间想象

本届亚冬会开幕式和闭幕式均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举行,主创团队以“科技替代传统舞美”为核心策略,打造了一场虚实交融的视觉盛宴。

节目《驰骋天地间》现场大屏配合了AR技术,顶棚开启,雪山场景栩栩如生。运动员从雪山之巅俯冲而下,滑行路径以光影形式实时呈现在地板屏上,仿佛在冰雪世界中留下痕迹。

智能数控发光服装与地板屏互动,营造出“子弹时间”的定格效果,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真实的雪山滑雪场景。

演员们身穿的“数控发光服”也是节目中的亮点之一。“色彩丰富的数控灯带+精致的服装”在技术加持下,发光服分秒不差地与音乐、演员的动作进行互动,展现出冰雪运动的动感。

地屏与立屏联动,呈现采冰人采出“头冰”跃然升起的震撼画面;

演员通过反重力倾倒装置实现180度倾斜表演,结合五条帷幕与虚拟雪山的AR投影,营造出滑雪运动员从山顶飞驰而下的沉浸式场景;

主会场的小演员通过快速转运技术实现“瞬间挪移”,与分会场的火炬手共同完成点火……

科技赋能,一场创意十足、美轮美奂的开幕式尽在眼前。

AI赋能的基建创新

最近,凭借“会唱歌”的优势,亚雪公路成了“网红”。它是连接雪乡国家森林公园、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的关键通道,也是第九届亚冬会雪上竞技比赛场地的主要交通道路。现在当车辆匀速行驶在亚雪公路上,司机和乘客耳边便会响起悦耳的音乐。

亚雪公路“唱歌”利用了物理学中的振动发声原理,工程师用计算机建模,在不同材质的公路路面上制造出特定的凹槽,凹槽的槽宽、槽间距和槽深根据曲调精心设计而成。当车辆以一定速度驶过这些凹槽时,轮胎与其接触,就会“碰撞”出特定的旋律。

这种设计不仅富有创意,还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驾驶体验。而且,只有当车辆以一定车速通过时,人们才能听到音乐。这可以促使驾驶员控制车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行车安全。

同时,场馆改造中,哈尔滨工程大学研发的高分子纳米涂层喷剂成为环保关键。只需以高压喷涂的方式将该喷剂喷在建筑物和家具表面,就会快速形成20微米到30微米厚的保护层,将污染物牢牢‘锁’在保护层里面,不让它向外散发。

除了能够防止污染物挥发,这款喷剂还可以实现3个月以上的物表长效消毒,同时,相关实验已经证明该喷剂无毒无害无刺激。

赛场上的中国“黑科技”

“科技感”在赛事的各个环节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早在2月3日-20℃的亚冬会火炬传递现场,深圳乐聚生产的“夸父”人形机器人惊艳亮相,与火炬手进行挥手、击掌互动,为亚冬会加油助威。

这款机器人还在亚冬会测试赛现场为观众提供知识讲解和引导服务,它接入人工智能技术,具备实时感知、决策、交互能力。此外,亚冬会官方合作的唯一人形机器人 IP “铝镁侠 III”,是以乐聚 Aelos 机器人为本体,其胸前盖板材料利用铝镁合金废料重铸,体现环保理念。

在场馆设计上,以平房区冰壶馆为例,冰壶馆在建设中充分考虑语言声学、几何声学、建筑声系统工程学,专门设计搭建了集中式扩声系统和分散式扩声系统两套独立的扩声系统进行赛事保障,成功消除了听众的回音感,音响发出的声音均匀、清晰。

同时,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对风速极为敏感。哈工大联合气象部门开发的赛道风场超精细图像测速技术,通过AI算法解析跳台上方复杂气流,为运动员提供0.1米级精度的实时风速数据,助力竞技决策。

在赛事评判环节,哈尔滨体育学院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短道速滑比赛录像回放系统,不仅能够详细记录比赛的每一个细节,还创新推出“直道+追踪”双屏显示功能,大幅提升了裁判的判决效率。单保海说,这一技术创新为比赛时缩短裁判长观看时间、准确进行判罚起到重要作用。

足不出户也能沉浸式观赛

作为体育赛事举办与传播的关键一环,信息通信服务在哈尔滨亚冬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满足赛事转播的8K超高清要求,本届亚冬会将首次大规模应用5G毫米波技术。5G毫米波指的是频率范围在24GHz至100GHz之间的高频段电磁波,相较于传统5G,5G毫米波拥有更高的频率和更短的波长,这会带来极高的带宽和极低的时延,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海量数据的传输,非常适合支持多用户同时进行8K视频直播等高密度数据传输需求。

首先,它支持8K超高清直播,使观众欣赏到更加清晰细腻的比赛画面,比如冰刀划过冰面溅起的细微冰晶或是滑雪板扬起的雪雾。

其次 得益于毫米波的超低时延特性,赛场上的每一个精彩瞬间都能几乎实时地传送到观众的设备上,确保流畅无阻的观看体验。


此外,毫米波技术还促进了VR和AR等新兴技术应用,进一步丰富观看方式,如观众可以通过VR头盔以运动员的第一视角体验比赛。

由透明特种功能材料制作的火炬,5G-A高精定位技术、5G通感一体技术等十余项5G技术……亚冬会的“黑科技”还有很多。

正如总导演沙晓岚所言:“科技让冰雪的‘极寒’转化为艺术的‘极美’,释放出体育的‘极燃’。” 这场盛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的狂欢,更是一次科技与人文共生的创新实验,为亚洲乃至全球冰雪运动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由 文化科技融合汇 授权 数艺网 发表,并经数艺网编辑。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或删除。

大型盛典 赛事

2254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