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思享|许江:山魂之魂——《山魂·卓鹤君个展》开幕致辞

原创 昨天

浙江日报2025年2月9日第3版

山魂之魂

许江

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山魂·卓鹤君个展》开幕致辞

中国人的山川崇拜由来已久。屈原的《九歌》即为祭祀山神的诵歌,那惜诵致愍的诗句,满是山神山魂的意象。中华大地多山,那青藏高原,逶逶莽莽,昆仑传为万山之母。大山西聚蜿蜒腾升,最接近于天,故华族向来有通天、通神的膜拜。在悠远的祭祀礼俗中,山是最符合成为祀礼和受祭的现场,也是人类最便于寄托情感、附身想象的对象。无论是巫者的蹈舞降神,还是“远望可以当歌”的“望祀”仪典,那个山川之神总是远古人类“如祭”的核心。“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中华最早的文人独创的诗意都与这绵延无尽的山神山魂的想象相关,并藉此兴发出山川歌诵的伟大源头。无尽的山魂蕴育着诗魂,绵延的诗魂感发着山魂,她们始终在中华文化魂灵中载浮载沉,彼此激荡,显形赋象,抒情铸神,导衍出千年往还、传承无尽的文化篇章。卓鹤君先生乐山,其下笔直若通神。他的《山魂》之一,画于1995年,高近四米,宽愈八米,开山水巨构的先河。1998年,《山魂》之二问世,也是巨构,近一米的墨块,悬于观者头上,撼心而动魄。五年后,《山魂》之山出世,文字与山水一道,飘然洒落。又七年,《山魂》之四訇然问世。山者以宽宽然之势排布,苍然成卷,幡然成诵。这《山魂》系列以浩然大气,以宏伟巨构,贯穿卓鹤君先生三十多年的山水人生。山魂中自镌一份孤魂,孤魂中又跬着一份博大的心魂,这山魂正是卓鹤君先生的心魂写照。山魂之魂第一在于意象。

《山魂之一》820x350cm 1995年



他的《山魂》之一,最是一幅意象莽荒、骇人心魄的山水巨幛。仿佛将千山万壑铸成一段铁壁铜墙。那时鹤君先生积多年的笔墨操习,跬成泼墨与构成的两大特点,都在这张画里聚合而成宏大的天地汇演。山崖如若一座座石碑,叠次耸立,他早前画过的《华岳博台》,荒厚墨色,浑茫气象。那张中堂的题记中直写“华岳志”的诗行:太华之山,削成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五峰鼎崎,各据一方。巍巍然兮独柱天穹。

而在《山魂》这里,如是天柱之峰叠成万千葳蕤,莽苍苍不识深浅。画中的白,如云影,如天光,硬生生地将众山裁切,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那些石碑之中,隐着山的肌理,披着笔法的符纹,“被薜荔兮带女萝”,列缺霹雳,丘摧崩裂。用滔滔泼墨挥就一派浑浑然的山水剧场。那云影天光,又若电闪雷鸣,此起彼伏,千纵百横,最是一幅李白的浩茫气象: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山魂之魂还在于笔墨。三十年前,《山魂》就立于美术馆的高壁之上,立于国美人对“汉唐雄风”“宇宙气象”的期冀之中。在那时,《山魂》就拓开了画界对山水巨构的憧憬,开创了一代代国美艺者让山川拔然而起、五岳共养的笔墨气象。鹤君先生于此幛绘画之前,画了众多写生,其中有《黄山夜色》《黄山月影图》。这山壑夜月的写生,很值得我们的注意。那是最能体现鹤君先生劲笔秀墨的画卷。鹤君先生这一代人,在改革开放初年,考入国美。他师从陆俨少先生。陆先生一边强调古代经典,尤重笔墨灵性,另一边擅于采撷山川,炼笔养格,给予他们极深影响。但他们却无一摹写先生的样式,甚至在笔趣的意态上都独开蹊径。卓鹤君先生正是这方面孤翮振飞的典型。鹤君先生重笔墨,也注重时代的影响。他一方面重视传统笔性的修为,绝不轻言走出笔性的田园。另一方面又将各种山法、树法从原创的生态中轻轻厘出,加以某种风神抽象的构成类化,并以各种墨法、水法的实验,来在山水田园里自家出新。这几张黄山夜色,正是此类笔墨实验性的代表。登黄山月崖,临于荒野之隙,绵谷桅墙,怪石特立,月光朦胧其上。恍兮惚兮,影影绰绰,若造物之清浊,催发笔下灵性的挥洒。屋漏痕的处理,又让他的秀润温厚的南人气质,在墨团团之中,蓄以脂凝。这是一片新的笔墨天地,大泼墨与局部泼墨交相使用。水痕留下笔的金石之味,夜色则太蒙之巅,浑成葳葳蕤一片,某种金石般的裂纹与挥宕的笔意融在一起,这便是鹤君先生笔下的《山魂》。积墨如碑,环行卒愕,却又在其中笔意披纷,渊然遐览,纵横之间,成就而为中国超大型山水巨幛的魅伟雄健之大气象的经典。山魂之魂又在于气势的雄拔。

《山魂之二》724x324cm 1998年



《山魂》之二,以铺天盖地的势象,拔然而下,他从西方绘画中转挪过来的“构成硬块”被淬化而为高悬的洪钟。整个天山笼于这种洪钟大吕般的鸣震之中。这高悬的洪钟更像是一种洗礼,一种改革开放的巨大冲击所带来的震慑人心的洗礼。这洗礼悬于洞天石扉之上,仿佛一种块磊,一份神喻那天地岿然不动,万山却在浑濛中循替消长,从中让我们看到昔柳宗元视楚越万山为牢笼而掇其险恶为崇高的撼心动魄之气。山魂之魂复又在笔意如游的自由与解放。

《山魂之四-山石课徒变奏》1420x420cm 2010年



《山魂》之四,巨构尺幅。依然是无尽的山峦,满目的墨块群山以宣然之势,排布诸般意态,彼此逆转,苍然成篇。在这种变化的意态中,类化的倾向幡然成诵,中国传统笔法的课徒演示腾腾然涌上前来。那山石披皴的各种方法,如格列布,仿佛一位名师,兴味盎然地演化这各种方法,并在这种骨法用笔的演示之中快然自慰。我们发现,随着这种笔法的快意变奏,岩岩虽若孤石独立,其骨力却直呈于笔墨的表象之外。临对如是山水,常觉有玄对山水的意味。所谓玄对山水,既是以其单纯之姿,来达到物象的超越,在一片虚静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相化相忘。我们还发现,绘者正如那徒受之人,浸没于某种泛游之上,以寻求真正的自由。如何在人生的桎梏中,求得自由解放,只能求之于自己的心,即如何在自己的精神中求得解放。伟大庄子的美学正是要以艺术的精神方式,来体察“游”的意涵。鹤君先生正是以这种课徒的方法来探演“游”的趣味,并不断地向着生活的世界渗透,进而达到某种内在的逍遥,某种纯粹的“无关心的满足”。恰在这种满足之中,绘者进入“游”的相忘之境,那神秘的东方的情怀,因玩味而显出气象与趣灵,因反复地把玩而澄怀味象,我们观看并体验着,感受“与天为徒”,感受艺术精神的訇然显现。鹤君先生的这幅巨幛,释放课徒草笔意写的能量,我们出游、巡游、嬉游,随风激荡而无所系缚。我们的心正泛若不系之舟,既感“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莫得其涯,又感心凝形释,“未始之游于是乎始”。山之尽头的游,天之未始游的游,相携而来,同于大道。《山魂》天游,正臻入诗魂的高境。

《山魂之三-笔法记》580x279cm 2003年



卓鹤君先生的《山魂》系列,以巨幛的方式,横于中国写意山水的当代天际之上。它以大碑林立,涣若奔云,错若叠棋,夺造物者的浩然大气。它又以嘉木藂峰、珑灵萧萧,清风自生,翠烟自留,成一代笔墨大家的宣然之变。它还以高悬的洪钟大吕,渺天宇之旷,开神道之想,而让天下与山俱小。它又化用课徒笔阵的挥写,让物形空游而无所囿,让人心自在放意而不知所穷。鹤君先生的《山魂》,裹挟“掇蕴取美”的伟力,被披东方诗性的自由风神,积笔意特出的灵性,历三十载山水人生,向着世界上山川的精神爱好者,铿然发布中国当代山水绘画的笔墨宣言。原文标题为《中国当代山水精神的笔墨宣言》。

展览时间:

2025年1月18日-2月23日

展览地址: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主办:

中国美术家协会

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美术学院

承办: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浙江省美术家协会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

协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国传统书画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哲学与文化创新研究院

总 策 划:许江

学术主持:余旭红

展览支持:张捷、盛天晔、刘海勇、陈磊

展览总监:夏商周、卓旻

策 展 组:马思琦、张晨、王晗宇、王嘉平

展览执行:蔡可成、袁柳军、窦亚杰、赵怡、薛佳音、李昂、张耀玮、刘丹丹、赵一璇、杜昕、周红叶、范阳子、何俏娜、鲍海舟

项目统筹:谷丛、王剑红、陈卫青、马澜

宣传公教:徐元、方舟、刘杨、朱羚、周慧、贾毓秀

视觉设计:林建嘉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中国美术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国美 展览资讯 艺术绘画

1229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