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1
分享
- 营业收入超40000亿,数字文化产业成为新质生产力重要生力军
-
原创 昨天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已经深刻融入我国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96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其中,数字文化新业态特征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416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0%,所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高达41.8%。
作者 | 无花果(三川汇文化科技作者,三川汇文化科技研究院研究员)
编审 | 时光
编辑 | 半岛
来源 | 三川汇文化科技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提升为国家战略。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并大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同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提出,要深入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为推动数字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层面持续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框架,并出台了一系列顶层设计文件。这些文件不仅明确了数字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和实施方案,为数字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本报告将对当前国家层面的政策和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一、当前国家层面数字文化产业政策概况
近年来,围绕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中央及国务院层面,以及文化和旅游部等国家相关部委,就推动数字经济和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特别是2022年至2024年期间,相关政策的制发层级和密度显著提升,体现了国家对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关注度和引领力。
(一)中央及国务院层面加强顶层设计
据三川汇文化科技的梳理统计,自2022年起,中央及国务院层面总计出台了15项相关政策(依据现有资料)。其中,仅2024年出台的政策就多达10项。这些政策文件是从国家的全局性与战略性角度出发,涉及数据要素市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就业拓展等诸多重点方向,构建起了综合性的宏观政策体系,从顶层设计的高度阐明了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趋向。
例如,2022年6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了建设国家文化专网、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等8项重点任务。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提出,深入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构建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
尤其今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同时,《决定》在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任务中提出,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新型文化业态发展,为推动数字文化产业提供了基本遵循。
(二)文化和旅游部注重发挥主导作用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战略部署,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新闻出版署等中央文化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单独或联合相关部委,就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和针对性政策措施。其中,文化和旅游部单独或联合各部委共出台了13项相关政策,这体现了文旅部门对发展数字文化产业的行动自觉和主导作用。
回溯到2020年,文旅部就发布了《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出到2025年,要培育20家领军企业,打造5个数字文化产业发展集群,并建设200个数字文化产业示范项目等目标。随后,诸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等规划的出台,也从多个维度为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和路径指引。
不仅如此,文旅部高度重视文化领域科技创新与研发工作,先后发布了年度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立项名单、全国首批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名单、年度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研发项目立项名单等多项支持名单,全力支持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为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科技动力,推动文化产业朝着更为健康、有序、创新的方向稳步迈进。
值得一提的是,文旅部还积极与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数据局等相关部委合作,形成了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例如,2024年1月,文旅部会同工信部等七部门制发的《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对研发支撑文化娱乐创作的专用及配套软件给予支持,大力推进演艺与游乐先进装备、水陆空旅游高端装备、沉浸式体验设施等文旅设备的研制。
(三)国家部委相关政策协同性较强
除中央及国务院、文化和旅游部及联合各部委出台的政策外,其他相关部委也出台了多项涉及支持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机制。据三川汇文化科技不完全统计,如工信部、国家数据局、商务部等多个部委共出台了17项相关政策,形成了前瞻性、多层次、全方位的政策支持体系,为促进数字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和市场基础。
例如,国家数据局出台了《关于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构建数据产业链,推动包括文旅行业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创新与合作。工信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征集先进计算赋能新质生产力典型应用案例的通知》,则面向“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三大领域遴选一批技术水平先进、创新能力突出、应用效果良好的典型案例,其中也包括文旅领域新业态和新场景。
此外,如国家发改委、国家数据局联合制定的《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支持互联网平台企业依托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拓展智慧旅游应用,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就业创业、促进增收创造了条件。人社部等九部门出台的《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同样为文化领域打造高水平数字人才队伍提供了政策支持。
综上所述,近年来国家层面出台的一系列涉及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机制,具有全局性、战略性、针对性、专业性、创新性、引领性、多元化、协同性、前瞻性和规划性等特点,通过对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项目等政策支持措施,为加快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和营商环境。
二、当前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及政策推动下,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容提质,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新业态行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有效支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一)数字文化产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当前,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呈现出总体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根据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统计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这一趋势。2019年,全国数字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1.99万亿元,这一数字占据了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22.9%,成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步入2023年,这一领域的迅猛发展更是令人瞩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数字文化新业态的营业收入已飙升至5.24万亿元,与2019年的1.99万亿元相比,实现了惊人的2.6倍增长。同时,其在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也大幅提升至40.5%,与2019年相比,增长了17.6个百分点,进一步彰显了数字文化产业在文化产业整体格局中的核心地位。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9668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5.9%。其中,数字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416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0%,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4.1个百分点,所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高达41.8%,再次印证了其在文化产业整体中的比重和影响力还在不断提升。
(二)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带动作用明显
三川汇文化科技梳理数据中发现,近年来,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市场规模和经营效益持续提升,主要得益于互联网信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等行业的带动和溢出效应。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20年以来发布的《全国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发展情况》,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这一发展态势。
从相关企业数量看,从2020年至2023年,全国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的企业数量持续增长。从2020年的6.22万个增加至2023年的9.91万个,年增增加1.3万个,显示出行业吸引力和市场活力的不断提升,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创新机会和市场空间。
从行业营业收入看,全国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在四年间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从2020年的15970.01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7771.51亿元,增长率达到约73.9%。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以信息服务为主的企业(包括新闻资讯、搜索、社交、游戏、音乐视频等)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5%。表明该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强劲增长势头。
从用户规模情况看,从2020年至2023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5G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持续增加。统计数据显示,尽管2021年至2022年间用户数量有所波动,但总体趋势是上升的。截至2023年底,用户数量已达到87265.34万户。这表明用户对互联网服务的需求仍有不断增加。
从营收利润总看,虽然在营业成本方面逐年上升,但利润总额同样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从2020年的2149.94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285.31亿元。这表明企业在努力控制成本的同时,通过持续投入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有效提升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据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51亿元,同比增长4.8%,增速较前8个朋提高11.1个百分点。
(三)数字文化产业格局发生显著的变化
从2020年到2023年间,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市场的竞争态势愈发白热化,众多文化企业凭借技术创新与新兴文化消费模式的双重驱动,犹如一股新兴力量,迅速崛起于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之中。与此同时,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如同强劲的催化剂,极大地促进了传统文化企业的转型升级,文化产业整体效率与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以数字出版产业为例。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规模达到16179.68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9.08%。在这一庞大市场中,互联网广告(7190.6亿元)、网络游戏(3029.64亿元)、在线教育(2882亿元)以及数字音乐(1907.5亿元)四大板块,继续稳居业务收入排行榜前例。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2023年,网络文学、网络游戏及影视产业携手并进,构成了中国“文化出海”战略的三大核心引擎。在这一浪潮中,中国自主研发的网络游戏在海外舞台大放光芒,实现了163.66亿美元的销售佳绩,占据了全球互联网游戏市场5.4%的份额;同时,网络文学亦展现出不凡的实力,其海外市场规模已傲然突破40亿元人民币,吸引了接近2亿海外读者的热烈追捧。
据三川汇文化科技梳理,由商务部、中宣部、文旅部等五部门联合遴选的367家“2023-2024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名录中,数字文化企业占据了223家,占比高达60.76%。在地区分布上,广东以40家数字文化企业高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北京24家、上海23家、浙江22家以及江苏20家,共同构成了中国数字文化出口的主力军。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以游戏、动漫、影视等为代表的数字文化产业,不仅成为了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发展路径,更预示着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数字文化产业将扮演愈发举足轻重的角色,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迈向更加广阔的世界舞台。
三、如何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逐步成为驱动数字经济持续壮大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也彰显了文化产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新活力。然而,在数字文化产业高歌猛进的同时,一系列挑战与问题亦逐渐显现,亟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文化与科技融合机制的不健全,导致创新驱动力未能充分释放。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实现文化与科技的有效融合。当前,文化与科技融合机制尚不健全,制约了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前不久,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
针对此问题,需要由上至下加强顶层设计与政策引导,鼓励文化企业与科技企业深化合作,构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积极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新模式、新路径,打造连接文化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等各环节的全数字化新链条,催生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充分释放创新驱动力。
(二)数字关键核心技术应用不够,成为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当前,业界普遍存在“场景应用”误区,一些企业过度追求AR/VR等数字技术场景化应用效果,往往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场景的设计和营销中,而忽视了数字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核心作用,导致数字技术在文化数据的采集、加工、交易、分发和呈现等领域的应用过于表层化。
应对这一挑战,应加大技术应用领域的研发投入,依托文旅部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以及文化科技园区等平台,联合科研单位、骨干企业和高校等力量加强技术应用攻关。同时,培育数字文化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发挥市场示范引领作用,提升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自主可控能力,积极探索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产业的新行业、新模式和新业态。
文化内涵深入挖掘尚显不足,使得产品与服务缺乏独特魅力。内容生产是文化产业数字化的根基之一。从近年来发展实践和市场反应看,不少数字文化产品普遍存在“叫好不叫座”的现象。究其根源,主要归因于文化内涵深入挖掘不够、特色不鲜明、技术应用偏颇、同理性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导致产品缺乏消费者深度参与的核心吸引力和体验情绪。
以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为例,该游戏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游戏技术完美结合,既突破了3A技术在游戏中的应用,又创造了独特的游戏体验,带动了相关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因此,创新数字文化产品供给,应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结合现代审美和技术手段进行创新转化,提升数字技术与文化内容的融合度和市场匹配度,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产品与服务。
(四)文化领域复合型人才的短缺,加剧了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困境。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文旅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技术创新的浪潮,推动这些技术在文旅领域的应用需要一支具备相应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作支撑。从当前主管部门和行业内部调研反映,由于文化和旅游领域科技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日益匮乏,导致文旅产品创新不足,进一步加剧了文化产业转型发展的困境。
为此,应加快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数字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高校和职业院校应增设或优化相关专业课程,强化实践教学,培养既懂文化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同时,鼓励企业开展内部培训,提升现有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式,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数字文化产业,为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综上所述,破解这些难题,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亟待我们从完善文化与科技融合机制、强化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深化文化内涵挖掘、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等多个方面入手,精准施策,综合发力。
结语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新兴文化企业的发展已深深植根于政策引导与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之中。数字文化产业,作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总收入的重要支柱,占比高达40%以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显著地位与卓越贡献,远远超出了市场的初步预期。这一行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在国内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增量,更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了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典范。
展望未来,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持续推动数字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不仅是贯彻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文化领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策和技术的双重驱动下,数字文化产业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三川汇文化科技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