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1
分享
- 人工智能 | 用触摸唤醒的动感时装,让服装成为感官的延伸
-
01-03
感谢有您同度精彩的一年,2024已然翻篇,请收下这份「clab2024盘点」系列,与clab一起回顾2024年度新媒体艺术大事件,在岁月更迭之际一同庆祝这一时代进程。
clab2024盘点「18件人工智能艺术作品精选」,采撷全球艺术家的审美与灵感,作品类型涵盖AI展览、AI建筑光影秀、AI数据雕塑、AI交互装置、AI数字影像作品等,邀请您欣赏“人工智能+艺术”的前沿风景,共同探索AIGC在未来的更多可能性。
/1/
2024首届中国光谷人工智能艺术大展
策展人:蔡新元教授
2024年10月25日到12月30日,2024首届中国光谷人工智能艺术大展首创性的选址在目前国内唯一一条悬挂式空轨线路——光谷空轨,串联起光谷空轨沿线4个站台:
高新大道站(光谷人工智能艺术创意展区)、高新二路站(光谷人工智能艺术竞赛展区)、高新四路站(全国人工智能艺术教育成果展区)和九峰山站(光谷人工智能产业展区),四大展区将现代AIGC技术与自然元素的突破性融合,全面呈现了人工智能在绘画、装置、影像中的创意与应用。
城市,就是今天艺术的媒质与中介。这场大型的艺术与公众空间相结合的公共项目,旨在探讨当代艺术与公众生活空间的界限。大展作品涵盖了雕塑、VR互动装置、影像等多媒介AI作品,展示了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等全国头部100+位AI艺术创作者们如何围绕大展主题“文化再计算”,通过人工智能的计算能力,重新审视和定义文化创作的方式,推动艺术与科技的深度结合,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化艺术教育和创作中的应用。人类的灵感与AI的计算在此相遇,交织出令人惊叹的艺术形式。
/2/
首个针对自然的AI大模型
Large Nature Model
创作者:Refik Anadol
以沉浸式数字雕塑和人工智能作品而闻名媒体艺术家 Refik Anadol 推出了首个针对自然的AI大模型——Large Nature Model。Large Nature Model 旨在改变个人使用人工智能理解地球生态系统的方式,旨在重塑社会与自然世界的联系,由 Refik Anadol 工作室花费近一年的时间开发而成。
该模型建立在广泛的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了来自国家地理、史密森学会、康奈尔实验室、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和保护研究基金会博物馆等机构的开放数据。随着合作的深化以及更值得信赖的数据源(包括大学、博物馆、基金会和政府实体)的加入,该模型将会不断发展。
1月15日至19日,大模型的首个实践性装置作品《Living Archive: Nature》亮相于瑞士第54届世界经济论坛 (WEF) 。这是一种展示视觉、声音和气味的感官体验,强调生态系统内错综复杂的联系,它强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和体验式讲故事如何为可持续的未来做出贡献。
作品显示在12mx4m的媒体墙上,展示了基于雨林数据的充满活力的自然景观,包括瀑布、森林、鸟类、花卉和生态系统。该装置包括自定义的生成声音和气味,允许与原始数据集进行交互。
【1034】人工智能 | Refik Anadol推出首个致力于自然的开源AI大模型
/3/
AI建筑光影秀
Structures of Being
创作者:Sofia Crespov
1月27日至28日,艺术家 Sofia Crespo 利用人工智能生成的影像被投射到巴特罗之家上,这件安东尼·高迪最梦幻的作品因灯光和色彩而焕然一新,约95,000名观众现场围观了这场奇观。
《Structures of Being 》邀请观众踏上 Sofia Crespo 的显微镜之旅,通过身临其境地发现巴特罗之家的各种材料、生物和自然现象,促进对生命进化的思考。
《Structures of Being 》是 Sofia Crespo 与巴塞罗那超级计算中心合作创作的,该中心为艺术家提供了有关洋流行为的数据。由此,Crespo 使用人工智能来生成她的预测,强调“创建数据集……训练……指导输出的去向的积极努力”。
【1039】人工智能 | AI与Mapping的碰撞,9.5万人围观巴特罗之家“存在的结构”
/4/
人工神经组织AI数据雕塑
HUMAN CELL ATLAS_Neuroorganismic AI Data Spatial Painting of Humanity
创作者:Ouchhh
3月1日至3日,迪拜艺术数字博览会上,来自伊斯坦布尔的 Ouchhh 工作室展示了作品《HUMAN CELL ATLAS_Neuroorganismic AI Data Spatial Painting of Humanity》,项目站在新媒体艺术的最前沿,使用了有史以来与人体相关的最大数据集。
装置未使用传统的艺术媒介,而是通过先进的人工智能和数据雕塑的镜头,描绘了人类的宏伟画像。这项艺术努力植根于开创性的人类细胞图谱项目,该项目是一个由来自83个国家1000多个研究所的2300多名成员组成的国际联盟。科学家、生物学家、临床医生和数学家在这一倡议下联合起来,旨在绘制人体每个细胞的图谱。这项巨大的努力是该艺术作品的基础,它可视化了构成人体有机体的惊人的37.2万亿个细胞。
【1044】人工智能 | 可视化37.2万亿个细胞,ouchhh的人工神经组织AI数据雕塑
/5/
沉浸式的AI生成实验
Relics of the Holocene
创作者:Can Buyukberber
《Relics of the Holocene》是艺术家 Can Buyukberber 的沉浸式人工智能生成实验。通过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该项目创造了身临其境的体验,在情感和智力层面上与观众产生共鸣。
作品是对第六次大规模灭绝的人为影响的沉浸式探索,并调查了海平面上升、人工智能、太阳活动增加和全球变暖带来的不断升级的威胁。此外,它还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艺术品在提高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方面的重要作用。
【1045】人工智能 | 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沉浸式的人工智能生成实验
/6/
AI春分节气视频
创作者:华中科技大学
光影交互服务技术文旅部重点实验室
3月20日春分!在这个满眼春意的日子,央视和华中科技大学光影交互服务技术文旅部重点实验室合作完成了AI春分节气视频。
万象AI生!这条由AI生成的短视频,以唐代诗人元稹的诗作《咏廿四气诗·春分二月中》为灵感,描绘了这个时节的桃花春雨、雷声阵阵、燕子归来、春和景明的美好景色,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视角一起领略美好春光,感受中国人的生活美学!
【1048】人工智能 | 火上央视,华科大用AI审美中国传统文化!
/7/
人工智能画作Speculum Reversion
创作者:SMACK
数字艺术团体 SMACK 与 Blind Walls Gallery 一起通过《Speculum Reversion》(窥镜逆转)展示了人工智能在无限创意表达方面的潜力。团队三人组利用人工智能进行了一个特殊的视觉反馈循环,在全球公共空间展示了首批人工智能生成的非屏幕作品之一。它宽达数米,是对 Hieronymus Bosch 著名的三联画《The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人间乐园)的当代动画诠释,通过丰富的视觉故事反映了我们的身份和社会。立面艺术品永久陈列在马德里布雷达,距离 Bosch 的原作仅一步之遥。
【1063】人工智能 | AI+《人间乐园》,全球公共空间中首批由AI生成的非屏幕作品之一
/8/
AI艺术生成器
mind-to-image
创作者:Obvious
《mind-to-image》项目始于2023年6月,旨在探索人工智能如何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fMRI) 扫描相结合,以可视化方式构建或重建大脑中的内容,并已取得突破。其结果发表在4月份的一篇科学论文中。
首先,Obvious 参考了现有的研究,特别是 Medarc 的 MindEye 功能磁共振成像到图像模型,该模型可以检索和重建个人所看到的视觉效果。随后,Obvious 选择艺术家作为测试对象,将他们放入功能磁共振成像机器中,并向他们提供一系列“艺术”图像,然后根据从 Versatile Diffusion 和 Midjourney 中挑选的1,200个图像数据集通过算法重新创建这些图像。三人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结果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准确性”。
【1064】人工智能 | Obvious团队新作,会“读心术”的AI艺术生成器
/9/
AI投影作品
Machine Hallucinations — Sphere
创作者:Refik Anadol
自2023年7月4日亮灯以来,由全球顶级体育场馆设计公司 Populous 设计的MSG Sphere,以其独特的外观和灯光效果成为了数字媒体艺术的视觉焦点。
在《Machine Hallucinations — Sphere》中,Refik Anadol 的数据叙事带领观众踏上了一段令人着迷的光、运动和色彩之旅。该艺术品展示了一系列人工智能数据雕塑,融合了生动的颜料、形状和图案,旨在创造一种集体的、冥想的和多感官的体验。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模拟了各种环境的节奏,并邀请游客想象由周围无形的数据移动构建的替代现实。
【1067】人工智能 | 网红球MSG Sphere,迎来Refik Anadol和Moment Factory作品
/10/
AI未来世界博览会愿景
Approximations of Utopia
创作者:Marco Brambilla
6月1日到30日,Marco Brambilla 的《Approximations of Utopia》(近似乌托邦)通过档案图像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了一个未来世界博览会的愿景,通过挖掘过去的抱负,从哲学上思考人类希望的本质和乌托邦的概念。《Approximations of Utopia》利用人工智能生成的图像和档案图像来唤起六届历史性世界博览会的建筑环境——纽约(1964年)、布鲁塞尔(1958 年)、蒙特利尔(1967年)、大阪(1970年)、塞维利亚(1992年)和上海(2010年)—— 通过非人类技术组装出人类奇迹的新形态。每一次建筑算法的复活不仅代表了那个国家和社会的精神,也代表了那个时刻的梦想和愿望。穿越这些动态的过去拼贴画的旅程将观众带到一个尚未实现的世博会,不受地理或时间的束缚。
【1071】人工智能 | “超现实漩涡”占据时代广场,AI未来世界博览会愿景
/11/
人工智能装置
AI & Me创作者:MOTS
在巴塞罗那设计节的数字部分 Sónar+D 上,跨学科二人组 MOTS 展示了一件人工智能(AI)装置《AI & Me》,旨在实验人类愿意在多大程度上接受人工智能对自己的评判。
《AI & Me》装置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名为The Confessional(忏悔室)、Siblings(兄弟姐妹)和AI Ego(自我)。通过挑战参与者思考人工智能如何感知和解释他们的外表,该装置引发了一场更广泛的讨论,探讨了该技术判断的含义,而不仅仅是新颖性。
【1073】人工智能 | 当AI“以貌取人”,我们如何保持独特性?
/12/
人工智能雕塑
Me+You
创作者:Suchi Reddy
建筑师 Suchi Reddy 在底特律最近修复的火车站内创建了装置《Me+You》,用AI将我们的语言转录成颜色和形式,既表达了对未来的独特看法,也是我们对未来的集体愿景的象征性翻译。
《Me+You》由一个19.5英尺高的闪闪发光的透明白色塔架组成,塔架底部布满了光纤细丝和发光的百合花状投影,四周环绕着LED屏幕,设置在密歇根中央火车站南大厅的中间,该大厅由建筑工作室 Quinn Evans 改建为办公室。这是未来几年计划在该空间进行的首个公共艺术创作。
【1091】人工智能 | “情感AI雕塑”将物理学、神经科学和数据技术与人类声音融为一体
/13/
沉浸式AI装置
Regenerative Symphony
创作者:Studio Above&Below
《Regenerative Symphony》是一个沉浸式装置,旨在探索关键矿物的理想未来,关键矿物是新兴技术的稀有基本组成部分。
该项目通过定制的人工智能模型利用合成和天然材料数据进行再生,想象了2030年至2050年之间的未来,人类完全依赖于回收关键矿物,而不是从景观中提取它们,挑战了当前在社会和微观层面上回收关键矿物的极端困难。
该项目原型产生了一个生成性投影艺术品,着重于通过声音交响曲的隐喻来揭示重复使用之美,表现为一个沉浸式的视听画布,参观者可以通过在iPad上输入参数提示,通过预测材料资源的未来数据来调整它。
【1084】人工智能 | 以数据驱动的数字装置,探索未来的生活场景
/14/
AI视听装置
SMOG
创作者:Oniolab
《SMOG》是一件创新作品,思考气候变化对大气现象的直接影响。该装置将观众包围在桁架结构内,将他们笼罩在薄雾中,并采用 LED 屏幕发出具有影响力的光线。
《SMOG》(烟雾+雾)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的视觉表现,采用 LED 屏幕和雾霾的沉浸式设置来描绘困扰我们星球的污染。该装置根据全球重大火灾的历史数据动态生成视觉效果,利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来预测未来50年潜在的火灾、污染和气候事件。
使用蒸汽粒子和LED光源,《SMOG》创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视听体验,描绘了如果人类不采取任何措施阻止气候变化,将会面临什么。作为一种意识工具,《SMOG》让观众面对我们行为的后果,敦促我们重新考虑我们的选择,以追求更可持续的未来。
【1058】建筑景观 | AI、数据、情感,Onionlab的4件沉浸式艺术作品
/15/
巴黎耐克创新之家
AI呼吸实验室
创作者:Random Studio
继续与巴黎耐克创新之家合作,Random Studio 受委托将这家商店重新构想为整体健身活动的一个体现,这是该品牌愿景的新方向。
对于这个项目,团队开发了一个应用程序,将人工智能模型与热像仪集成在一起,以检测个人是否在吸气或呼气,基于此信息生成个性化的空间体验。
进入空间后,在不断变化的光线的照射下,最多两名参观者开始在引导下进行呼吸练习。
当参观者呼吸时,热像仪会测量他们不断变化的呼吸频率,并将其以独特、发光的“光环”肖像的形式反射回他们身上。仿佛与访客一起呼吸,空间本身与“光环”肖像同步变化,随着运动的进行,从蓝色的静止速率升温到玫瑰粉色。
【1057】人工智能 | 8000个呼吸样本,巴黎耐克创新之家的“呼吸实验室”
/16/
AI数字雕塑
Cosmic Weave
创作者:Can Buyukberber
在《Cosmic Weave》中,Can Buyukberber 对他的《Luminous》和《Multiverse》系列作品进行了全新的诠释。这一系列数字雕塑揭开了宇宙错综复杂的织锦,邀请观众进入一个高维空间的奥秘、未来主义和物理学基础与当代数字艺术的情感融合的境界。
《Cosmic Weave》利用光、形式、颜色和空间来呈现有节奏的相互作用,反映了宇宙本身的复杂织锦。
这些雕塑与超越我们传统三维理解的空间产生了共鸣,暗示了高等数学的多方面领域。它们呼应了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如波粒二象性和光与物质的复杂舞蹈。
作品从自然界反复出现的模式中汲取灵感,如DNA的螺旋结构和庞大的神经网络,展示了强调生活世界的内在对称性和节奏。
/17/
AI蛇形雕塑
GENESIS
创作者:Sougwen Chung
在艺术与科技的交汇处,艺术家 Sougwen Chung 的《GENESIS》探索了人手与机器人形态之间的协同作用。在这部模糊了雕塑、绘画和舞蹈之间界限的电影交响乐中,悬挂的机械线条解开,呈现出彩色、蜿蜒的蛇形雕塑,与 Sougwen Chung 的复杂舞蹈相呼应。《GENESIS》是由艺术家的化身指导下通过定制的虚拟现实过程雕刻的推测性机器结构的集合。雕刻流程被作为运动数据进行收集,最终形成了一个开创性的空间数据集,为即将推出的D.O.UG_6人工智能系统奠定了基础,该系统旨在推动共生机器的创建。
【1053】人工智能 | VR+动捕,人机协作构筑的“创世纪”蛇形雕塑
/18/
万花筒镜面机器人服装
创作者:Ying Gao
受 NFT 和数字艺术时代精神启发,Ying Gao 带来了最新机器人服装系列《ALL MIRRORS》。这些服装由软镜(万花筒镜子的碎片)、精制18克拉黄金饰面的医用棉纱布和电子元件制成,当观察者在软镜中看自己时,他们的目光就会激活这些服装。
该系列服装通过探索技术的影响和对虚拟服装的遐想,展现了有形与无形之间的微妙平衡。软镜界面强化了虚拟和现实的印象。反射的图像产生了双重印象:被观察到的衣服和观察我们的衣服。
【1107】人工智能 | 用触摸唤醒的动感时装,让服装成为感官的延伸
——
以上就是
clab2024盘点 | 18件人工智能艺术作品精选
2024,谢谢大家的关注与支持
2025,clab会持续奉上精彩的内容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全球数字光影艺术创新网络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