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澳门2049》:科技重塑舞台,“隐”与“显”的艺术
-
01-02
摘要:舞台剧《澳门2049》于2024年12月15日在澳门美狮美高梅剧院首演,导演张艺谋通过融合创新的舞台设计与现代科技,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本文聚焦于此剧的舞美总监赵晓宇对“隐藏式舞台”设计的探索,分析其如何利用先进的LED技术与机械化布景突破传统舞台局限,创造出与剧情紧密互动的视觉效果。通过对该剧设计理念与技术创新的剖析,本文揭示了现代舞台设计如何通过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来提升观众的沉浸感与艺术体验。
关键词:澳门2049;张艺谋;隐藏式舞台;非物质文化遗产;舞台科技
引 言
在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张艺谋导演的舞台剧《澳门2049》作为全新的“隐藏式舞台”演出形式,于2024年12月15日在澳门的美狮美高梅剧院首演。与传统的剧本驱动作品不同,《澳门2049》脱胎于张艺谋之前同题材舞台剧《2047》,由八个中国传统非遗技艺与高科技舞台创意组成的单元构成。作为这台演出的舞美总监,我在前期创作阶段面临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一座非传统剧场里,既让八个独立的非遗单元能完美呈现,又能满足剧院的多功能需求。
一、澳门美狮美高梅剧院基础
澳门美狮美高梅剧院是一座具有国际领先水准的多功能现代化剧场。与传统剧院不同,这座剧院采用了极具创新性的空间设计:观众席分为上下两层,上层设有无混音、半混音和全混音三个区域;下层座位数量是上层的三倍,并可精准升降。舞台与下层观众区可以根据不同需求使用,转换成16种不同的平面配置,包括镜框式舞台、沉浸式舞台、歌舞表演式和宴会式等多种模式。这种设计使得剧院能够承接多样化的演出活动,从常驻演出、音乐会到商业展览、产品发布会等均可完美呈现,这些特点使美狮美高梅剧院成为了国际新型剧场的典范,但同时也为《澳门2049》的舞台设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二、从技术困境到创新突破
1、空间限制与设计挑战
澳门美狮美高梅剧院虽有36米宽的开阔舞台,但其设计与传统剧场有着根本性的差异:没有用于存放布景道具的侧台空间,后区安装了一块11.5米高、67.2米宽的固定式4K高清LED大屏幕,且舞台上方缺少传统的升降吊杆系统。
这种特殊的空间结构带来了双重挑战。首先,剧院明确规定在非演出时段必须保持舞台的原始空旷状态,以便承接其他演出活动。这就意味着我们无法像在《2047》中那样通过侧台进行传统的换景操作。其次,LED大屏幕虽然为视觉呈现提供了新的可能,但其固定的位置和巨大尺寸,又限制了传统布景的空间运用。
面对这些前所未有的限制,我们必须在舞台结构和道具配置上寻求突破性创新。关键是要设计出一套能够让布景、道具和机械设备在需要时“无中生有”般呈现,又能在非演出时完全隐匿的解决方案。同时还要确保灯光、视频、道具和演员的互动不会受到空间限制的影响。
2、“隐藏式舞台”的创新突破
面对传统舞台方案的失效,创作团队在张艺谋导演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突破性的技术探索。经过反复论证,我们提出了“隐藏式舞台”这一全新理念:将所有舞台元素都设计成可以精确升降、即显即隐的动态装置。
3、技术方案的创新突破
为实现这一构想,我们首先对原有舞台的F区和E区进行了大胆改造,将这两个区域整体下沉,创造出约5.38米的垂直空间。在这个“隐藏空间”中,我们开发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机械系统。所有的舞台设备、道具存储和机械装置都被巧妙地整合进去,通过先进的升降系统、滑轨装置和电子数控等技术,实现了演出过程中的精确调度。
从4月至8月的准备期间,这套系统经历了多轮重大调整。张艺谋导演常常在一天之内就能提出多个创新构想,每一个新需求都推动着设计方案的持续优化。我们通过精密的机械装置和智能化的控制系统,让所有道具和舞台设备都能在不经意间完成切换和转场。特别是在LED大屏幕的配合下,视觉效果和道具变换实现了完美的科技联动,既保证了非演出时段舞台的原始空旷状态,又避免了传统舞台上密集摆放道具的局限。
这种创新不仅解决了传统舞台布景在侧台放置的难题,更打破了道具和布景必须暴露于观众视野中的常规做法。“隐藏式舞台”的成功,标志着我们在空间利用和舞台技术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三、舞台技术体系的整体解决方案
八个非遗单元看似独立,实则面临着共同的技术挑战:如何在5.38米高的隐藏空间内,实现所有道具和机械装置的精确收放。这不仅需要解决空间受限的物理难题,更要确保每个单元在“显”与“隐”的转换中都能完美呈现其艺术效果。
从技术维度来看,这些挑战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首先是平面空间的收放系统。以8米×8米的投影幕、地胶和地毯为代表,需要在极限空间内实现自动化的展开与收纳。其次是垂直空间的升降控制。从7吨重的机械狮子,到100多面反射镜的动态调节,都要求毫米级的精确控制。最后是立体空间的多系统协同。无论是“风吹沙”装置的2厘米高度变化,还是“彝声·海洋”中飞鱼与威亚的空中编排,都需要多个系统的默契配合。
为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创造了一套完整的“隐藏式舞台”解决方案。通过将F区和E区下沉改造,打造了一个能容纳所有机械装置的地下空间。这个系统不仅要确保每个单元独立运作的可靠性,更要实现八个单元之间的无缝切换。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场关于空间重构的艺术实验,是对传统舞台美学的当代探索。
1、《神鼓·影子》与《三岔口·面具》:平面系统的双重突破
在《澳门2049》的八个单元中,《神鼓·影子》和《三岔口·面具》面临着相似的技术挑战:如何在隐藏式舞台中处理相同规格的大型平面材料。这两个单元都需要操控8米×8米的巨型结构,一个是投影幕与地胶的配合,另一个是传统地毯的收放。
在《神鼓·影子》单元中,我们需要解决垂直和水平两个维度的技术难题。垂直空间上,剧院的限高条件让传统的硬框吊杆系统失去可行性。经过数月实验,我们开发出了一套基于柔性材料的滚筒式卷扬系统,让投影幕能够在空中自如收放。同时,在水平空间上,我们在舞台地板下设计了隐蔽的升降动力装置,实现了重达数百公斤地胶的自动铺展与收纳。
这一技术经验在《三岔口·面具》单元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样是8米×8米的尺寸,传统地毯的材质特性与地胶有所不同,需要更精确的控制系统。我们在A区开发的机械升降系统不仅要确保地毯展开时的位置精度,还要保证其与舞台面的完美平整。这个系统通过特制的卷收装置和精密的控制机制,让传统需要多人协作的地毯铺设变成了一个自动化过程。
这两个单元的成功实践证明,"隐藏式舞台"不仅能解决单一的技术难题,更能通过创新设计提供一个可复制、可优化的系统化解决方案。从投影幕到地胶,再到传统地毯,每一次的技术突破都在为下一个挑战积累经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平面系统控制体系。
2、《呼麦·飘渺》的精密控制系统
“风吹沙”装置的重新设计是《呼麦·飘渺》单元最大的技术挑战。原版演出中,这个装置是一个0.6米高、宽度超过6米的实体圆盘,直接放置在舞台上。但在“隐藏式舞台”的理念下,我们必须彻底改变这个方案。
经过与美国先锋艺术家Daniel Wurtzel团队和天津舞美研究所的沟通交流,最终我们创造出了一个创新的双层结构系统:外圈固定在舞台下方,内圈可以精确下降2厘米。看似微小的2厘米高度差,配合精密的送风系统,却能创造出让纱幕在空中自然飘动的梦幻效果。
这个装置的关键在于控制系统的精确性。每一次演出,内圈的下降、风力的调节、纱幕的飘动都必须严格保持一致。通过两个团队在动态控制和稳定性方面的技术支持,我们最终确保了这一自然而梦幻的效果能在每场演出中完美重现。
3、《苗歌·空灵》:多团队协同的空间布局
《苗歌·空灵》单元体现了现代舞台技术的多系统协同。国际团队负责的动力镜面灯光程式设计、影像创意与制作,需要我们提供精确的舞台技术支持。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在有限的舞台空间内,为100多面动力镜面的安装、运行提供稳定的机械基础,同时确保与其他单元的舞台装置互不干扰。
通过精密的空间规划和承重设计,我们成功地将这套复杂的动力镜面系统整合进“隐藏式舞台”的整体框架中。这种多系统协同的成功实践,为整台演出的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参考。
4、《秧歌·数控》:突破传统的艺术探索
《秧歌·数控》的创作过程是一次不断突破与创新的历程。初始设计方案是一套5-7米高的机械装置的大型木偶与传统木偶相结合的演出方式。这个方案虽然在技术层面完整可行,包括了详细的效果图和机械结构规划,但未能完全体现出这台演出追求的艺术高度。
“传统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要在传承中寻找突破。”张艺谋导演带领整个团队开始了全新的艺术探索。经过多轮讨论和尝试,最终提出了一个极具创见的构想——用机器人来诠释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这个由宇树科技实现的机器人表演系统,不仅带来了惊人的视觉冲击力,更赋予了传统秧歌全新的艺术生命。
这次创作转型给所有参与者的最大启示是:优秀的舞台艺术往往产生于对既有方案的突破。正是在导演的带领下,整个创作团队不断超越固有思维,最终创造出了这个融合传统与科技的精彩篇章。
5、《彝声·海洋》:如何让“海洋”在空中舞动
《彝声·海洋》单元体现了多个技术系统的完美配合。它的最大技术挑战在于如何在有限的舞台空间内创造出立体的海洋意境。为实现这一目标,设计了复杂的上空设备系统,让飞鱼装置能够在观众头顶自由穿行。这个系统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确保威亚装置和飞鱼的运行轨迹不会相互干扰,二是保证所有动态装置能与原有的“隐藏式舞台”系统完美配合。
从空间规划的角度,需要精确计算每个表演系统的活动范围。由国内外专家组建的威亚表演团队需要在高空设置可靠的承重点和运行轨道,同时要为Airstage团队的仿生飞行器预留足够的表演空间。当一个系统的运动轨迹发生调整时,往往需要重新规划整个立体空间的使用方案。通过这样的技术突破,成功实现了彝族原生态歌声与现代机械装置的和谐统一。当飞鱼在空中轻盈掠过,与歌声交织成独特的艺术景观时,也标志着这个复杂的机械系统实现了预期的艺术效果。
6、《美狮·光芒》:7吨“巨兽”的完美隐藏
在所有单元中,“美狮·光芒”的机械设计最具挑战性。这个重达7吨、高近8米的巨型机械狮子,不仅要在演出时呈现出震撼的视觉效果,更要能完美隐藏在仅有5.38米深的舞台下方。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终通过多方团队的协作得以实现。
技术团队首先从减重入手。通过与博能高科的密切配合,博能高科不断优化狮子的结构设计:减少鳞片数量,采用轻质材料替代传统材料,在确保视觉效果的同时大幅降低整体重量。但最具突破性的是折叠式升降系统的创新——将狮子设计成能够分节收纳的结构,解决了高度受限的难题。
这个系统的实现过程展现了跨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博能高科负责机械狮子的制作,天津舞美研究所则专注于升降结构的设计。整个团队花费一个多月时间进行持续性测试,反复评估折叠系统的稳定性、升降速度和平衡性,最终确保了这个庞然大物能在演出中完美运作。
7、《唱书·源起》:6万颗金球的“金色雨幕”
作为《澳门2049》的压轴大戏,《唱书·源起》以6万颗金球从天而降的壮观场景震撼全场。这个看似简单的视觉效果,背后却凝结了舞台技术团队数月的心血。
金球制作是最大的技术挑战。每一颗直径5.5厘米的金球都必须同时满足多个严苛标准:重量精确控制在10克以内、具备防火性能、保持透亮效果、还要有适度弹性。为此,我在东莞三家专业工厂进行了持续性的实验和调试。从原料选择到成型工艺,每个环节都经过反复优化:先是吹制成型,再经过打磨、喷油、烤炉、喷金等多道工序,最后还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
在空间设计上,我们面临着另一个难题:如何在26.8米长的舞台空间内,设计一个能够准确释放6万颗金球的机械系统。这个系统不仅要确保金球能均匀释放,还要保证整个装置能够完美隐藏在“隐藏式舞台”的框架内。通过与天津舞美研究所的通力合作,最终开发出了一套精确的控制机制,实现了金球的完美释放和收纳。
这场“金色雨幕”的成功,不仅为整台演出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是舞台技术突破的又一力证。当6万颗金球在灯光下闪耀时,所有的技术细节都转化为纯粹的艺术享受。
四、团队协作与分工
《澳门2049》的舞台实现涉及多个专业团队的紧密配合。作为舞美总监,我不仅负责统筹八个单元的舞台空间规划和机械系统设计,更要在创作过程中与导演团队和各专业团队保持密切沟通,确保设计方案能够有效落地,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这需要深入理解每个单元的创意内涵,平衡技术可行性与美学追求,协调多方资源,高效推进项目进度。
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由天津舞美研究所承担,他们完成了舞台机械系统的搭建与调试,确保了所有设备在演出中的稳定运行。每个创意单元还有其独特的艺术需求。在导演团队的统筹下,不同的国内外精英团队分别负责影像设计、创意构思和矩阵艺术装置的研发。
回顾整个创作历程,我深感作为舞美总监的责任之重大。从最初的概念设计到最后的现场实施,每个阶段都需要全局观念和专业视角,要准确把握导演的艺术意图,灵活调配各方资源,高标准严要求推进每项工作。这其中,离不开团队每一位成员的共同努力。舞台的成功,是整个团队心血与智慧的结晶。
结 语
《澳门2049》的“隐藏式舞台”设计,是对中国传统美学“大巧若拙”的现代诠释。自2007年至今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优秀的舞台设计不仅要解决技术难题,更要找到最适合作品的艺术表达方式。
在这台演出中,每个技术突破都深深植根于对艺术本质的思考。在5.38米高的框架空间里,从7吨重机械狮子的精确升降,到6万颗金球的同步释放,每个机械装置都必须同时实现三重完美:与主舞台同等的承重性能、无可挑剔的平整度、长期运行的稳定性。这些看似无奇的技术指标,实际上都是为了让舞台能在“显”与“隐”之间自如转换,为八个非遗单元提供最理想的呈现空间。
就像庄子所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台演出启示我们:真正的艺术魅力往往产生于无形之中。在张艺谋导演的带领下,我们整个创作团队突破了传统思维的局限,让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对话。这种将技术隐于无形、让艺术显于惊艳的探索,不仅丰富了中国舞台艺术的表现形式,更为未来演艺作品的创新提供了崭新思路。
主创及团队(部分)
总导演:张艺谋
执行总导演:何璐璐
音乐总监:吴彤
舞蹈总监:桑吉加
音响总监:金少刚
灯光指导:任冬生
舞美总监:赵晓宇
影像导演:Dominic Faraway
新媒体总监:王志鸥
编导:王馨羽 田晴
声乐指导:周文军
作曲/改编:李勋 张亦江 石磊 吴帅 丁豆豆
影像监制:赵良鹰
音响师:李想 皮高利 张安
L-ISA混音师:傅鹏 于涛
音效设计:刘磊
灯光设计:李超
服装设计:阿宽
妆发设计:杨明
AI创意视觉:恩维传媒
新媒体艺术家:Tobias Gremmler(德国)
影像团队:Universal Everything(英国)、黑弓 BLACKBOW、Attraction(匈牙利)、Cgfish VFx
水下摄影:Bernard Prentice(英国)
装置艺术家:Daniel Wurtzel(美国)、 潘凯
科技团队:WHITEvoid(德国)、宇树科技、Airstage(德国)、博能高科、Freedots(韩国)
技术支持:ABB(瑞士)、Evolution Service(迪拜)
本公众号发布的文章,仅做分享使用,不做商业用途,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留言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