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2
分享
- 沉浸式文旅|“敦煌文化+沉浸式文旅”,技术与艺术携手焕活千年古老文化
-
原创 2024-12-13
编者按
随着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以文彰旅,以旅彰文”的理念逐渐深入,敦煌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强大的IP影响力与美术底蕴价值,成为当下沉浸式文旅项目打造的热点内容。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敦煌文化+沉浸式文旅”不断在“技术+艺术”深度融合下诞生了许多类型的优秀项目,比如沉浸式演艺、沉浸式展览、大空间VR等等,不仅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以及敦煌文化的国内外传播开辟新路径,也为现代旅游体验带来新变革,为沉浸式文旅赋能传统文化现代新生创造成功的典范案例。
摘 · 要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敦煌文化与沉浸式文旅的结合开辟了文化传播的新纪元。本文分析了这种融合如何通过技术与艺术的深度合作,让敦煌的千年文化焕发新生,并通过多个案例赏析,见证了沉浸式演艺、展览和VR项目如何吸引新一代观众,同时提出了创新性发展路径,旨在让敦煌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传承与欣赏。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敦煌文化正以全新的面貌,迎接世界各地游客的探索与体验。
一 · 敦煌文化的现代意义与文旅价值
敦煌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其包括了敦煌地区历史上百年形成的各种文化遗存和艺术成就,主要以石窟壁画、藏经洞文书、彩塑、敦煌音乐舞书为主,表现不同时期、不同派别的佛教文化外,更是以图像艺术反映当时历史新消息,成为考究历史的重要线索参考。将敦煌文化与沉浸式文旅相结合,不仅能够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传播力,还能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立体的体验。
(一)沉浸式艺术设计表达创新焕活传统文化
敦煌文化中的彩塑、壁画、洞窟建筑、藏经文书、曲子戏等共同组成了敦煌文化的丰富内涵,在敦煌文化与沉浸式文旅结合的过程中,这些古老的艺术通过数字化、先锋式的表现手法如元宇宙数字博物馆、沉浸式敦煌文化光影艺术展览、敦煌壁画元素交互游戏、沉浸式大型敦煌文化演艺等,再设计、再创作,让壁画上的飞天佛像、九色鹿等元素通过光影、艺术装置在或虚或实或融合的空间中拓展艺术感知的边界,直接回应传统文化在传播和互动层面的种种局限,让游客身临其境,走进千年前的敦煌艺术世界。
(图片:《遇见敦煌》光影艺术展海报|来源:网络公开)
(二)沉浸式敦煌文旅积极出海推动跨文化传播
敦煌文化的数字化传播通过沉浸式文旅输出的方式,适应了全球一体化大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输出的需求,通过数字艺术等手段打破时间与地域的局限,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塑造中国极具创新力与厚重历史感的国家形象。同时敦煌文化作为多文化交流产物,通过沉浸艺术手段传播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更能体现中国独特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比如2023年首个超时空博物馆“数字藏经洞”向全球开放,集成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智能化虚拟体验、“云游敦煌”小程序等项目,吸引全球超1400万游客沉浸式参与文物历史。
(图片:《数字藏经洞》云游戏界面|图片来源:网络公开)
二 · “敦煌文化+沉浸式文旅”的案例赏析
(一)沉浸式展览:《敦煌超宇宙》数字艺术展
《敦煌超宇宙》数字艺术展由EDCC携手敦煌画院合作推出,以当代年轻力视角融入数字技术,通过7大篇章13个展项,利用AIGC、8K超高清显示、交互传感、VR、裸眼3D等技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让敦煌石窟艺术化身为一个个可触摸、可感知的沉浸式洞窟,让观众以数字互动的方式体验敦煌千年之美。
(图片:《敦煌超宇宙》动态海报|来源:网络公开)
在《敦煌超宇宙》,“第一窟:敦煌宇宙”运用去哪洗数字影像艺术化复刻洞窟内外;“第二窟:精神居所”中,利用小孔成像展现石窟壮阔景象;“第三窟:时空交织”汇聚历代画师临摹的壁画精品;“第四窟:画中万象”中用敦煌藻井花灯艺术装置讲述敦煌底蕴;“第五窟:敦煌乐舞”中运用全景光影打造天宫音乐会奇妙场景;“第六窟:敦煌日常”中展现壁画中的生活日常;最后“第七窟:未来艺术”与星座占卜相结合,送上敦煌祝福。七大篇章完美地将敦煌的石窟艺术与文化底蕴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艺术体验。
(图片:《敦煌超宇宙》亮点|来源:网络公开)
(二)大空间VR:《敦煌:沙海谜窟》
《敦煌:沙海迷窟》是由VR硬件厂商PICO与新锐科技娱乐品牌VIMO XR携手打造的大型沉浸式探索体验游戏,并得到了敦煌市委宣传部与敦煌市商务局的官方授权与合作支持。其以大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为背景,讲述了一段关于神秘法器曼扎宝盘的传奇故事。该 VR 项目采用了影视级互动叙事超级空间技术,为体验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沉浸感和互动性。通过高精度空间定位、多人互动和实时渲染技术,结合高性能背包所具备的高精度图形处理能力,项目成功地将逼真的场景与宏大的视觉艺术融为一体,为体验者打造了一个既真实又充满参与感的多人组队沉浸式娱乐体验。
(图片:《敦煌:沙海迷窟》海报|图片来源:网络公开)
《敦煌:沙海谜窟》在交互设计上制作团队也花了不少心思。其基于史实和敦煌深厚的佛教文化改编了沙州收复前的故事,为用户设计了可以站在NPC身旁打听情报、在舞台下观看演出并“鼓掌撒花”等互动细节,增添趣味性。除此之外,剧情中还添加了一些与佛教法阵、法器相关的元素,用户可以藉由法器能力进一步推动故事发展。而该作的最大亮点,无疑是在艺术设计方面的打磨,从荒漠到绿洲,从亭台楼阁到衣食住行,从市集到莫高窟,在这里用户还可以领略到莫高窟的壁画、千佛山的传说、月牙泉的壮丽景象。
(图片:《敦煌:沙海迷窟》内容剧照|来源:网络公开)
(三)沉浸式演艺:《乐动敦煌》沉浸体验剧
《乐动敦煌》是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策划,甘肃演艺集团总监制、出品的全球首部洞窟式沉浸体验剧。作品溯源敦煌文化,借助对莫高窟壁画、藏经洞古籍的深度解读梳理,活化敦煌古乐器、古乐谱研发成果,采用全息投影、3D威亚等高科技手段,以全沉浸式的呈现方式,演绎了西域少年白氏追寻艺术的动人故事。剧中运用了五弦琵琶、排箫、莲花阮等民族乐器及敦煌复原乐器音色,演绎了胡旋舞、腰鼓与琵琶舞、迦陵频伽舞等多种敦煌舞蹈,配合取材自敦煌古乐谱和西域曲调的剧目乐曲,还原了敦煌壁画中的乐舞盛景,全面展现了敦煌传承千年的古乐文化魅力,带给观众一场全方位的视听盛宴。
(图片:《乐动敦煌》剧照|来源:网络公开)
三 · 浅探沉浸式文旅赋能敦煌文化
传承发展的打造路径
(一)敦煌文化智慧数据与知识图谱构建
沉浸式文旅与敦煌文化的结合从基础上是对敦煌文化元素的数字化整合与再创造,与敦煌研究院与相关专门机构合作,通过构建敦煌文化整体或专题知识图谱,涉及对敦煌石窟、壁画、藏经洞经文等信息资源的分布规律和特征的梳理,以及基于敦煌石窟领域本体和相关数据模型的设计,可以聚合和语义化处理敦煌文化遗产相关数据资源,更好地帮助项目高效利用相应元素。这种方法不仅为敦煌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传播提供了丰富而智慧化的数据基础,也为数字资源向智慧数据的转换提供了实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工具,更为敦煌沉浸式文旅项目的创造与创新提供基础性保障。
(图片:敦煌壁画知识图谱节选|图片来源:网络公开)
(二)聚焦敦煌文化独特视角,
创新沉浸式内容与形式
敦煌文化作为一种标志性的文化IP,在沉浸式文旅项目的打造过程中,不能走马观花式地堆砌糅杂敦煌元素,需要有新的切入点与洞察。比如《幻象·敦煌:元》主题展,是敦煌画院与深灵幻像共同筹备的“幻象·敦煌:元”主题展,展览借助科技、历史、文化、艺术相融合的形式,主题展以“敦煌灵性”为切入点,从人类历史到未来的科学技术;从文化的传承到当代艺术;从人类的集体经验到个体的内省;从情感的共鸣到心灵的探索,引领观众们走向一个充满感官体验和内在启发与思考的旅程,用新的方式制造一场与敦煌的奇妙邂逅。
(图片:《幻象·敦煌:元》|来源:网络公开)
(三)打造沉浸式敦煌文化综合体,
营造独特敦煌艺术空间
在敦煌沉浸式文旅项目的打造过程中,应超越单一的展览或演出项目,转向构建一个多维度、互动性强的综合性艺术空间。在设计沉浸式文旅项目时,重点应放在创造一个连贯的叙事环境,使观众从踏入空间的那一刻起,就成为敦煌文化故事的一部分。这要求项目规划者整合线上线下资源,通过数字媒体、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实体互动装置,打造一个无缝衔接的体验网络。例如,线上可以通过增强现实(AR)导览提供背景知识,而线下则通过场景再现和角色扮演,让观众亲身体验敦煌的历史和艺术。此外,通过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的联动,可以让观众在体验后继续参与到敦煌文化的传播和讨论中,从而形成一个持续互动的文化生态。这样的整体性艺术空间不仅能够提供深度的沉浸体验,还能有效促进敦煌文化的传播和理解。
(图片:乐动敦煌-文旅产业综合体|来源:网络公开)
编者后记
敦煌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已成为独特且别具古韵的超流量IP,以沉浸式文旅对敦煌文化的意义与价值进行“再发现”“再创造”,赋予更多敦煌文化与观众近距离交互的机会,让观众进一步深刻体验敦煌之美,对敦煌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都有着极大价值。未来,在敦煌文化与沉浸式文旅的进一步结合当中,应更注重探讨敦煌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可结合之处、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对敦煌文化的活化作用,并让大众能够参与到敦煌文化元素的利用与叙述当中,让敦煌文化以沉浸式文旅的形式,成为每个人都能触摸到、感受到的古韵瑰宝。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沉浸城市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