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1
分享
- 押题006:沉浸式旅游演艺、文旅融合
-
原创 12-19
01
沉浸式旅游演艺概念辨析
一、沉浸式
沉浸式最初来源于戏剧和影视领域,强调观众深度参与的同时最大程度模拟真实场景,让观众忘记“虚构”的性质,完全融入故事情境。以“沉浸式戏剧”为例,如《不眠之夜》(Sleep No More),观众可以自由行走在多个场景中,直接与演员互动,并参与情节发展。这种形式激发了游客的探索欲望和主观能动性。
在沉浸式旅游演艺中,这种沉浸不仅限于视觉,还包括听觉、嗅觉、触觉,甚至味觉,使游客的体验更加多维。
二、旅游演艺
旅游演艺是将表演艺术嵌入旅游场景的一种形式。它通常以景区、文化古镇等旅游目的地为舞台,融合历史文化、民俗传说等元素,打造专属于目的地的文化符号。例如,《印象刘三姐》以漓江为背景,通过大型实景表演展示广西民俗文化,让游客感受到自然与文化的交融。
三、两者结合的意义
“沉浸式+旅游演艺”不再满足于让游客被动欣赏表演,而是将游客置于“角色”的位置。
游客既是故事中的“演员”,也是场景中的“居民”,深度参与情节发展。通过这种方式,游客不再仅是旁观者,而是文化和故事的体验者和传播者,这种互动增强了旅游的记忆点和价值感。
02
沉浸式旅游演艺的特点
一、交互性强
传统旅游演艺以舞台表演为主,观众的角色是固定的。而在沉浸式旅游演艺中,观众成为故事的一部分。例如,在西安的大唐不夜城,游客可以参与角色扮演,与唐代装扮的演员互动,甚至在任务驱动的体验中成为“编年史”的书写者
二、多感官体验
沉浸式不仅限于“看”,还包括“听、触摸、品尝”。例如,杭州宋城的体验项目中,游客可以穿上宋代服装、品尝宋代特色点心,同时参与古代街巷中的情节表演。这种综合性的感官刺激更能触发游客的情感共鸣。
三、强文化属性
沉浸式旅游演艺通常与目的地文化紧密结合。例如,云南丽江的《丽江千古情》以纳西族的历史传说为主线,将民族舞蹈、歌唱与观众互动结合,展现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文化属性不仅增加了旅游目的地的深度体验,还为文化传承与传播创造了新的平台。
03
中国沉浸式旅游演艺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阶段(2000年以前)
特点:这一时期的沉浸式旅游演艺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主要以传统舞台演艺为主,表演形式相对单一,观众的参与感较弱。演出以展示地方文化和民俗艺术为主,演出内容较为传统,缺乏创新和互动。
代表案例:早期的民俗表演,如少数民族歌舞表演、地方戏剧演出(如昆曲、黄梅戏),这些表演主要依赖演员的技艺和传统道具,场景设置较为简单。
局限性:观众的角色被限制为“旁观者”,无法深度参与表演。传统舞台剧的形式虽然历史悠久,但缺乏与现代技术或多元文化的结合,无法提供深层次的沉浸体验,代入感和参与感较低,难以吸引更广泛的游客群体。
二、发展阶段(2000-2010年)
特点:此阶段开始向实景演艺模式发展,演艺内容逐渐与地方文化深度结合,注重视觉效果的提升,并尝试通过大型的户外舞台和景区场景来吸引观众。表演不仅仅局限于舞台,而是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融入到演出中,开始寻求视觉震撼和场景互动的结合。
标志事件:张艺谋主导的《印象刘三姐》是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品,它开创了实景演艺的新模式。通过将表演与山水景观、自然环境结合,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震撼感受。该作品突破了传统舞台演出的局限,创造了以景区为背景的大型实景演出形式。
趋势:旅游景区意识到演艺对于吸引游客的重要性,开始将演艺与旅游结合,打造独特的旅游文化体验,但整体的互动性和参与感仍然较弱。尽管演出场景变得更加壮观,但观众的体验仍停留在观看层面,更多的是“观光式”体验。
三、转型阶段(2010-2020年)
特点:这一时期,中国沉浸式旅游演艺逐渐进入转型阶段,技术与互动逐步融合,观众的体验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演出不再仅仅是单一的观看,而开始注重观众的情感投入与参与感。此时,高科技的引入使得演艺项目更加丰富多彩,极大提升了观众的沉浸感。
关键变化:
001技术创新 引入了先进的灯光秀、全息投影等技术,演出内容和效果得到了极大提升。科技手段的融入使得演出不再局限于传统舞台的表演,而是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空间和时间的无限延展,为观众带来更为身临其境的体验。
002多元化文化主题 演出内容逐渐多元化,不仅涉及传统历史,还涵盖了民俗、现代文化等多个领域,展示了中国丰富的文化内涵。
代表事件:西安的大唐不夜城成为这一阶段的标志性项目。通过结合高科技手段,如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等技术,打造了一个沉浸式的文化街区。游客可以在其中参与到历史和文化的再现中,体验到更具互动性的文化活动。
趋势:尽管技术与内容方面有所突破,但观众的角色仍然主要是参与者,互动体验的深度和多样性还需进一步提升。旅游景区将演艺作为主要的吸引手段,但互动性依然相对较弱,演出内容和形式仍有待进一步创新。
四、成熟阶段(2020年至今)
特点:进入成熟阶段后,中国沉浸式旅游演艺的技术、内容和互动性全面升级,观众的角色从单纯的“观众”转变为“参与者”,观众能够直接影响演出内容和进程,形成更具代入感和互动感的全方位体验。沉浸式旅游演艺不再是单纯的视觉享受,更是一种情感和思想的交融,观众在参与过程中能够真正感受到文化与故事的内涵。
发展特点:
001主题多元化 沉浸式演艺的主题开始从传统的历史故事拓展到现代流行文化、地方特色文化甚至国际IP(如迪士尼、漫威等),展示了更广泛的文化内容。
002技术主导 AR、VR、AI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沉浸式演艺更加高度数字化,区块链门票系统等新技术开始成为行业的标准配置,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演出效果更加生动、真实,增强了观众的沉浸体验。
003商业模式创新 沉浸式演艺逐渐与短视频平台、电商以及品牌营销等深度结合,延伸了文化体验的产业链。例如,通过与网红经济、直播平台的结合,演艺项目获得了更多的曝光度和影响力。
趋势: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文化内容的丰富,沉浸式演艺在中国已逐渐成为一个成熟的产业形态。未来,沉浸式旅游演艺将更多地融合智慧旅游、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进一步提升观众的参与感和文化深度,成为全球旅游文化的新亮点。
04
为什么沉浸式+旅游演艺备受追捧?
一、文化需求的崛起
随着中国中产阶层的壮大,人们的旅游需求逐渐从“观光式”向“体验式”转变。
01个性化需求 游客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走马观花,而是希望通过深度互动来体验文化和历史的温度。例如,北京故宫推出的“夜游故宫”活动,不仅点亮了紫禁城,还通过讲解和情景再现让游客感受明清历史的魅力。
02文化消费的提升 文化和娱乐正成为中国旅游产业的重要驱动力。沉浸式旅游演艺通过创新的方式,让文化以更“贴近人”的形式展示出来。
二、短视频经济的助推
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流行,沉浸式旅游演艺正成为新的“流量密码”。
01传播效果 许多沉浸式体验,如重庆洪崖洞的夜景、长沙茶颜悦色的古风互动,都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热点。
02经济效益 沉浸式项目通常具备视觉震撼的特点,更容易被拍摄和传播,形成强大的二次营销能力。例如,《长恨歌》的灯光秀经常出现在短视频平台,使其成为游客心中的必去之地。
三、技术进步的推动
现代科技的进步,为沉浸式体验注入了更多创新元素。
01AR/VR技术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游客可以“穿越”到古代世界。例如,在西安大唐芙蓉园,AR眼镜可以让游客看到盛唐街市的繁荣景象。
02全息投影与灯光秀 例如,张家界《天门狐仙》利用山水实景与全息投影技术,营造出既现实又梦幻的表演效果。
四、社会心理的改变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让许多人渴望“逃离现实”,沉浸式旅游演艺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01 “沉浸”带来的治愈感 通过角色扮演,游客可以暂时放下现实中的烦恼,沉浸在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中,获得心理的放松和情感的满足。
02家庭与社交的互动需求 沉浸式旅游演艺适合家庭出游或社交群体体验,这种“共同完成任务”的方式能增强情感连接。
05
成功案例分析:西安大唐不夜城
一、背景介绍
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核心内容:大唐不夜城是以唐代文化为主题的沉浸式旅游文化街区。通过灯光秀、街头演艺、互动体验等多形式,游客能够体验“盛唐长安”的繁华和文化底蕴。
地理优势:地处西安核心地段,毗邻大雁塔和大唐芙蓉园,形成整体文化旅游景观。
二、设计与策划
文化主题定位:围绕“盛唐文化”,再现唐代长安的繁华市井、文化盛景和市民生活。
主题设计:
001历史性 以唐代诗人、仕女、市井百态等文化符号为核心,游客可以“穿越”至唐代街市。
002娱乐性 加入现代化灯光技术与互动演艺,打造“现代唐潮”。
空间布局
001街区结构 一条主街贯穿,分为若干主题区域,如文艺街区、餐饮区域、表演广场等。
002文化元素 仿唐建筑与现代设施融合,例如青砖、雕刻石柱搭配数字显示屏。
003互动点位 设置多处网红打卡点,如唐仕女雕塑、沉浸式光影装置、动态水幕。
表演策划
001固定演艺 如大型灯光秀《大唐夜未央》,通过灯光、音乐与舞蹈展现盛唐辉煌。
002移动演艺 演员以仕女、书生等唐代装扮,在街区内移动,与游客互动,如吟诗、对话等。
003季节性活动 中秋唐潮市集、春节花灯巡游等,营造不同节庆氛围。
三、成功的关键因素
文化与科技的结合
001灯光技术 利用现代灯光投影技术,打造震撼的光影效果,夜晚整条街区流光溢彩。以大雁塔为背景,灯光投影展示唐代壁画故事,让游客仿佛“走进”壁画。
002互动科技 采用全息投影展示唐代生活场景(如市集交易);利用AR技术,游客通过手机可与虚拟唐代人物“对话”。
社交媒体传播
001网红经济 通过精心设计的打卡点,如“盛唐仕女雕塑”或灯光互动装置,吸引游客拍照并分享至社交媒体(如抖音、小红书)。
002UGC内容 游客生成内容(短视频、图片)成为免费的高效宣传工具。数据显示,仅抖音上#大唐不夜城 话题累计播放量超50亿次。
游客互动性强
001沉浸式表演 游客不仅是观众,还能参与演出,例如与“唐代诗人”对诗、参与节庆巡游。
002传统与现代融合 街区内既有传统工艺(如书法体验、瓷器制作),又有现代艺术装置,满足多年龄层次游客需求。
商业模式创新
001消费带动效应 街区内美食、文创商店的营业额占总收入的50%以上;夜间经济的高效利用,大幅提升曲江新区整体收益。
002合作品牌推广 与国潮品牌联名推出限定文创产品,如唐代风服饰、灯笼周边,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
四、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1:游客体验的同质化
问题:部分游客反馈部分表演项目存在重复内容,长时间停留后新鲜感下降。
解决方案:定期更新演艺内容,每季度推出新主题表演或光影秀;加入唐代冷门文化主题,如唐代科技成就的科普演出。
挑战2:旺季人流量过高
问题:游客过多时,街区拥挤,体验质量下降。
解决方案:推出分时段入园策略,采用线上预约与实时客流监控技术分流游客;开设更多演艺场次,均匀分布游客。
挑战3:维持文化真实性
问题:部分内容偏娱乐化,文化内涵不足。
解决方案:引入历史学家与文化学者作为顾问,深挖唐文化细节;加强与博物馆合作,将唐代文物与虚拟场景相结合,提升文化教育价值。
06
成功案例分析:《寻梦牡丹亭》
一、背景分析
文化背景:汤显祖是明代著名戏曲家,其代表作《牡丹亭》是中国古典戏剧的巅峰之作,以“情”贯穿全剧,展现了唯美浪漫的爱情故事。抚州作为汤显祖的故乡,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寻梦牡丹亭》的创作提供了天然优势。
经济背景:抚州市是江西省的文化名城,但在文旅产业上较为薄弱,亟需通过大型文化项目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
市场需求: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游客对“沉浸式”“互动式”体验的需求不断提升,而传统戏曲面临年轻观众不足的挑战。通过现代化包装与高科技助力,《寻梦牡丹亭》满足了观众对传统文化体验与新颖表演形式的双重需求。
二、项目定位
核心理念:项目以“寻梦”为主题,将传统戏曲的经典《牡丹亭》改编为适合大众的沉浸式实景演出,通过情感共鸣吸引不同层次的观众。
受众细分:国内外文化旅游爱好者;关注传统文化的中老年观众;热衷沉浸式体验的年轻游客。
独特卖点:集文化、科技与旅游于一体,首创“日游夜演”模式,为游客提供全时段文化体验。
三、核心创新
形式创新:
001游园式沉浸演出 采用“行进式”观演形式,将游客分批次引入多个场景,观众不仅是欣赏者,更成为故事的参与者。
002双线叙事结构 主线围绕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辅线结合“汤显祖寻梦人”的穿越视角,打造出过去与现代交织的叙事风格。
科技融合:
001全息投影技术 通过数字影像与3D投影技术再现如梦似幻的园林场景。
002大型机械舞台装置 使用156米长的山水文化墙、巨型圆环投影装置,使传统戏曲表演更具视觉冲击力。
空间利用:项目利用抚州文昌里的历史建筑和自然景观,通过改造老宅、修缮古建筑、植入现代艺术元素,完美融合历史与现代风貌。
内容创新:剧本保留了经典的《游园惊梦》核心情节,同时加入现代化对白和多媒体互动表演,使传统戏曲更易于被现代观众接受。
四、运营模式
全产业链开发:
001文化创意与策划:整体策划由阳光媒体集团主导,结合顶尖团队设计方案。
002园区建设与运营:包括演出区、历史文化区、游客服务区的全面规划与建设。
日游夜演模式:
001日间:游客参与游园活动,体验互动式小型戏曲演出。
002夜间:核心沉浸式演出,以声光电技术营造震撼的观演效果。
市场推广:
001精准营销:以汤显祖故里为品牌核心,吸引戏剧爱好者与文化旅游客群。
002跨平台宣传:借助杨澜等名人效应,通过社交媒体、电视、短视频平台全方位宣传。
收入模式:
001门票收入:演出门票分多个档次,每晚接待数千人。
002衍生产品:文创产品、主题餐饮、纪念品销售。
003政府支持:项目初期得到当地财政与旅游产业基金的大力支持。
五、商业成果
经济效益:项目总投资约7.96亿元,2019年开演以来,年均游客量达数百万,直接带动抚州旅游收入增长30%以上。
社会效益:
001文化传承:通过现代化手段传播汤显祖文化,使更多年轻人了解并喜爱传统戏曲。
002城市品牌塑造:抚州因《寻梦牡丹亭》成为文旅热点城市,提高了国际知名度。
003就业与经济发展:项目直接创造数千个就业岗位,间接带动餐饮、住宿等产业链发展。
行业影响:成为国内文旅融合的典范,启发了更多文化演艺项目的开发;引领沉浸式实景演出的潮流,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07
沉浸式+旅游演艺的设计逻辑
以中国方式表达中国人的情感与世界观
一、基于情感共鸣的叙事核心
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在于对情感的细腻表达,以及对“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深刻理解。因此,沉浸式旅游演艺在设计中需以情感为核心,让观众在情感投射中与作品形成共鸣。
例如:
选取中国经典文学或历史故事作为蓝本,如《牡丹亭》的爱情、唐诗中的乡愁、或者《长恨歌》的悲喜交织,这些题材都带有强烈的情感主题。
通过角色设计与叙事方式,将中国人特有的情感表达具象化,比如通过角色的眼神、台词、以及舞台动作传递出“痴”“怨”“愁”等细腻情绪,让观众产生情感代入。
在叙事结构上,可以运用中国传统戏曲中“起承转合”的逻辑,同时借助“情感递进”技巧,使观众从浅层的感官体验逐渐进入深层的情感世界。例如,从园林中的一处昆曲唱段,引导观众进入杜丽娘初遇柳梦梅的场景,最后通过一个虚实结合的梦境画面,将爱情的生离死别推向高潮。
二、注重世界观传递的文化基调
中国人的世界观以“和谐”为核心,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及对时空的辩证理解。因此,沉浸式演艺需要通过设计将这些哲学内涵融入体验之中,展现中国文化的深度与普世价值。
时间表达的循环性与层次感 中国人对时间的理解并非线性,而是循环和延续。例如在《寻梦牡丹亭》中,杜丽娘在梦中与柳梦梅相逢,梦醒后以“游园惊梦”展开自我追寻,最终实现梦境与现实的交汇。这种叙事设计打破了单线性的逻辑,通过“梦—醒—再梦”的循环结构,表现中国人对生死轮回、缘分永续的哲学思考。
空间表达的包容性与隐喻性 中国文化中的空间并非单纯的物理存在,而是情感与思想的延伸。例如,在沉浸式体验中,园林不仅是背景,更是“情感容器”。水榭、假山、回廊等设计元素,不仅提供视觉美感,还通过遮挡与显露的切换,寓意人生中的离合悲欢。
通过这样的时空设计,游客既能感受到中国哲学的独特韵味,又能在深刻的文化意象中寻找自己的情感连接。
三、体验路径的设计:从观众到“参与者”
传统演出将观众置于被动的“观察者”角色,而沉浸式演艺则赋予他们“参与者”的身份,让他们成为叙事的一部分。这种身份转变尤其适合表达中国文化中“家国情怀”和“自我觉悟”的内涵。
情境化角色引导:在体验开始时,为每位游客设置一个情感引导点。例如,《寻梦牡丹亭》中,游客可能会收到一封“杜丽娘的信”,信中诉说她的梦境与迷茫,引导观众代入角色的情感视角。游客在不同场景中,通过特定的任务或选择(如递送一支花、引导某位角色寻找出口),逐渐融入剧情,与角色形成互动。这种设计体现了中国人讲求“缘分”与“互动”的文化心理。
多维度沉浸体验:中国人的感官审美注重综合性,因此,沉浸式体验应整合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嗅觉元素。例如,庭院场景中可以加入花香与风铃声,配合水波灯光效果,营造出“诗画江南”的氛围,使观众的每一步都仿佛行走在梦境之中。
四、通过科技实现情感与哲学的表达
科技在沉浸式演艺中的作用不仅是吸引眼球,更是让中国文化的哲学思考与情感表达以直观方式呈现。
全息技术再现东方美学:通过全息投影技术,可以动态呈现中国水墨画的意境。杜丽娘的形象在水墨般的背景中若隐若现,表达她对自由与爱情的追求。投影的渐变效果结合现场演员的表演,让“梦境”具有真实的触感,展现了中国人对梦与现实模糊边界的思考。
虚拟与实景结合的情感叙事:演出过程中,可以设置虚拟角色与真人互动。例如,柳梦梅的影像初以虚拟形式出现,直到杜丽娘找到他时,影像才与真人结合,体现了中国人对“求而得之”的情感张力。
五、用中国方式传递普世价值
沉浸式演艺不仅是对中国情感与文化的表达,也是向世界传递中国价值观的窗口。中国文化讲求包容与普世,这一点在叙事与设计中应有所体现。
柔性叙事,传递情感:中国式叙事强调“意在言外”。在设计逻辑中,可通过留白与含蓄的方式,让观众自行解读情感。例如杜丽娘在圆窗旁远望湖景的一幕,没有台词,却通过光影变化与背景音效传达出她的惆怅。这种处理方式符合中国“以情动人”的审美传统,也能引发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共鸣。
普世情感,拉近距离:爱情、亲情、友情是全人类共有的情感,《寻梦牡丹亭》通过这些情感主题,既保留中国人的细腻表达,又让外国观众能轻松理解。例如杜丽娘“游园”的场景,通过花开花落的隐喻,表现人生短暂与珍惜眼前,这种哲理性主题在全球文化中都能找到共鸣。
Ending
沉浸式+旅游演艺以其独特的体验设计,承载了中国人的情感与世界观。通过细腻的情感叙事、哲学化的空间设计、科技助力的文化呈现,以及观众身份的转变,它将“东方美学”转化为生动的体验,让观众不仅看到中国的文化之美,更深刻体会中国人的情感共鸣与哲学思考。这种模式,不仅仅是文化传承的创新形式,更是向世界传递中国之美与中国之思的桥梁。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堂吉科德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