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阿那亚圣音礼堂的照明设计逻辑丨案例
-
2024-12-09
如果说阿那亚海边礼堂是圣洁的,那么九期小镇中心的北岸圣音礼堂则是诗意与烟火的完美融合。礼堂内部的冥想室和微型音乐厅,以及外面的潮汐广场,随时都在聆听一曲艺术与生活的交响曲。
照明设计逻辑
关于声音的建筑,听起来就有趣,是什么样子的?关于声音的建筑,只用耳朵听,还需要看见吗?关于声音的建筑,是聚拢声音的容器,还是四处漏音的空间?关于声音的建筑,光怎么进来的,光又是怎么出去的,允许走光吗?关于声音的建筑,夜晚需要一个光的地标吗?切!做就完了,结果什么都是浮云。
这些个胡乱的思绪,我把它带到我们照明设计的路径里了。我觉得发问点,就是魅力点,解答,就是揭示魅力的开始。巫鸿先生说,艺术的魅力就是生动,无关风格。
圣音礼堂是建筑师董功老师在秦皇岛阿那亚的新作,位置在北区住宅群边上,类似一个小区集会所的规模。众所周知海边沙滩的孤独图书馆,小教堂已经网红的不要不要的了,但那是视觉的建筑,把观众与建筑拉开了足够的距离。这回叫做圣音礼堂的是听觉建筑,对于董功老师来说,这听音的建筑才是新的挑战。
常说(据说是歌德说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怎么让声音凝固于建筑,怎么让建筑开始流动,董老师肯定有招。在研究解读建筑方案时,发现原来建筑是漏风的。底层架空,穿堂风,首层冥想室座位后开了缝,串风,屋顶楼板穿了八个洞,天花是吊下来的,顶面侧面都漏风。二层小音乐堂露天,像个内院天井,拔风,座位下有缝有洞也漏风。屋顶上有个特制的华盖,可以升降,挡光,挡雨,挡风,也挡声。华盖好像是类似有机玻璃材料做成的,半透光,撑杆像个油压千斤顶,升起时,挺招风,我又觉得像一朵凝固的浮云。
董老师设计的建筑外观很简单,内部却脏器复杂,层间错落。进入内部要先从室外长长的弧形弯道台阶拾级而上,地面是礓蹉式的铺张,经前室进入冥想空间。冥想空间有周边座位,空间像个圆罐形状,顶是暗的,周边晕出光。顶像日全食,墙面至顶处内弧,弧形实际是承载光然后散射光的。太阳光在这里多重反射,灯光也是经过反射进入的,于是弧面也柔和,光也弥散。也许声音的混响路径也是这么来的,曲折迂回,送入耳朵里。那这声音,也是加工过的声音,有声学设计的操作。缝里这双重光,顶部进入日光,缝里藏入灯光,白天日光,晚上灯光,两班倒,不舍昼夜。冥想空间有侧室,像个龛,内部藏了一组光,也是与天光同位置发出,洒在墙上标志物上,点题。
从冥想空间经过楼梯,至夹层,这里辅助功能空间,卫生间等,走廊对外有窗,可观景,看广场上的人们,夜晚用于照明的灯光也会从窗里漏出去。
再从楼梯登上二层,楼梯处开了个足尺的大窗洞,从内远望的景框。从外观看,这实体的建筑上留了一处超尺度的洞展现内景,这也是夜晚漏光的洞。沿走廊进入,会看到音乐厅。这是一处真正得天独厚的小型音乐厅,拥有乐池,卡座,后围廊,一片属于自己的独有小天地。小小的音乐厅最多也就能容纳20人左右,如果要开一场音乐会,大多数人只能从外边听音乐会了。是啊,听音乐会是多么理所当然常用的定义词句,现在大多数场合属于看音乐会,音乐本体容易被忽略。这苦心的设计把声音回归到本来的位置。
屋顶华盖是个环境的调节器,与风雨声光热有关,形式上是个漂浮的地标。如果你盯着这个漂浮物凝视,就会发现它在飘走,因为远处的浮云在飘来,万物都在相对运动。太空中有很多不明飞行物,那是没有光的,我们让这漂浮的华盖亮起来,就像浮蝶,也可以称为一朵亮起来的浮云。
在灯光设计上对于声音的帮助几乎没有,不知董老师会不会生气,倒是借助声音的传播原理处理了光的路径,算是声音帮了光的忙。无论如何,照明设计经历了一场引光,藏光,走光,飘光的动作,算是与声音结了缘,走光走音的背后,也走了心。
项目名称:阿那亚北岸礼堂照明设计
项目委托:秦皇岛天行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直向建筑设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照明设计:栋梁国际照明设计(北京)中心有限公司
团队成员:许东亮, 唐朝辉, 曹彤, 倪勇, 毛彦松, 王俊岭, 耿宁
项目摄影:周利、李文
-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由 AALD秘书处 授权 数艺网 发表,并经数艺网编辑。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