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一台戏代言一座城——国内大型沉浸式实景演艺案例探析

昨天

近年来的一些“沉浸式”演艺风靡全国。杭州宋城,《宋城千古情》绘就历史与文化、情感与艺术的画卷;武夷山麓,《印象大红袍》演出“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的意蕴;骊山脚下,《长恨歌》展现千门万户、千歌万舞的大唐风华;橘子洲上,《恰同学少年》持续火爆,得到中央电视台一套重点报道并推荐……在“一台戏代言一座城”理念的指引下,众多演艺项目在文旅市场中大放异彩,新生项目层出不穷。

这里所述沉浸式演艺是旅游目的地为吸引游客,以多种多样的演出形式,以表现该地区历史文化或民俗风情为主要内容,以异地观众为主要欣赏者的表演、演出活动。从赏景人到景中人、从坐在观众席到走上舞台、从零交流到多维互动……那些以山水、园林、街区、游船、列车等为场景的演艺项目早已颠覆你的历史印象,步入沉浸式的4.0时代。“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正成为时下年轻人旅游休闲的新宠。这些精彩的实景演艺,让我们获得关于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崭新的不一样的理解。

一、国内沉浸式演艺的发展现状


游客与沉浸式演艺,形成了一种“双向奔赴”。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文旅演艺仍是快速发展的赛道,2023年全国旅游演艺场次15.07万场,票房收入166.36亿元,观演人数8055.13万人次,分别较2019年同比增长72.61%、125.45%、54.14%。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从供给侧看,优质旅游演艺项目深度激活了当地文旅资源,让“日游夜演”成为常态;从需求侧看,契合了游客充分感受当地历史文化、民风民俗愿望的演艺产品,让旅游体验更丰富、更立体。也正因此,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明确提出,拓展旅游演艺发展空间,发展特色旅游演艺项目,推动旅游演艺提质升级。

同时依托知名景区,几乎是近年沉浸式演艺的“标配”。从湖北武汉的《夜上黄鹤楼》,到河南开封的《大宋·汴河灯影之新汴梁八景》,再到北京的《八达岭夜长城》,概莫如是。虽然依托景区举行,但沉浸式演艺的文化内涵和实际意义往往不限于此,更发挥着城市名片和文旅龙头的重要功能。

▲桂林阳朔《印象·刘三姐》


二、沉浸式演艺的细分类型


目前人们划分沉浸式演艺的依据主要有:一是演艺场所是否固定;二是演出场所类型;三是表演主体。国内旅游演艺分类主要依据演出场所。按照旅游演艺演出场所的类型可以分为主题公园演出、实景演出和独立剧场演出。

(一)主题公园演出

主要是为配合主题公园而开发,以表现主题公园的主题为内容,只在主题公园内演出的各种演艺。例如:《宋城千古情》、《狮子王》。

(二)实景演出

突破传统舞台演出的空间局限,把旅游目的地真实的自然环境转变成巨型演出舞台,以当地居民和居民的日常生活、风土民情、风俗习惯等转化成艺术素材,具有独一性和不可复制性。例如:《印象·刘三姐》、《长恨歌》。

(三)独立剧场演出

是在旅游目的地的专业剧场和演艺餐厅、茶馆内针对旅游人群所打造的旅游演出产品,以展示当地文化特色的歌舞、戏剧、曲艺、杂技等演出形式为主的综合演艺。例如:《又见平遥》、《新龙门客栈》。

▲山西《又见平遥》

三、案例解析


如今,场景的风也吹向了沉浸式演艺。不同场景下的沉浸式演艺,把“此景”“此事”“此人”融合起来,把“山脉”“水脉”“心脉”贯通起来,唤起历史的记忆、形塑文化的认同,真正为当地连人脉、畅经脉、续文脉。

(一)福建福州:

折叠渐进式演艺《最忆船政》

也许你不了解船政历史,但一定对严复、詹天佑、邓世昌等一批历史名人耳熟能详。他们都出自船政,彼时风华正茂,在船政学堂留下了成长的印记。《最忆船政》以船政学堂一名青年的成长经历为线索,通过薪火相传的船政故事,将157年前的历史浓缩在70多分钟的演艺中。

▲《最忆船政》

演出运用超过300多套独立机械设备,机械运动千余次。环环相扣展现50多种不同形式的折叠动作,集伸缩、升降、移动、翻转、旋转及联动小机关等多重变化于一体,是行业内罕见的机械化、数字化、科技化复合形式的呈现。演出打造“折叠渐进”剧场概念,观众坐在移动的座椅上,就像坐上一艘时空飞船,一次次打开两边折叠的史书。纵深70多米的剧场,像一条时光隧道,而一幕幕剧情,又像是绘制了一幅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

▲《最忆船政》

(二)浙江嘉兴:

行浸式山海湖实景演艺《澉川诗梦》

嘉兴南北湖堪称“南宋水墨山水的范本”,宋代文人雅士在此泛舟、赏月、吟诗作对。南北湖比瘦西湖逸秀、比西子湖玲珑,能兼两者之长。《澉川诗梦》结合南北湖的自然风光,以诗讲述澉川故事,用画描绘澉川盛景,勾勒点染出一幅千年诗画梦幻长卷。

▲《澉川诗梦》

演出分为高士雅集、日月升沉、巫门渔笛、湖荡烟雨、香曲水居5大区域,27个沉浸式场景,游览动线约3.5公里。《澉川诗梦》以年轻人的视角去解读传统国风美学,将行进式演艺、数字光影、场景交互和谐交融,重新定义澉川故事。夜幕下,一幅千年澉浦山水长卷在眼前缓缓铺开。如坠迷蒙烟水梦境,如行古画典籍幻景,澉浦历史仿若在耳畔回响。

▲《澉川诗梦》

(三)北京:

以长城为主题的旅游演艺项目《梦华·长城》

“与历史相遇,共华夏龙腾。”北京首部以长城为主题的旅游演艺项目——大型情景剧《梦华·长城》于6月9日在北京世园公园正式首演。如梦如幻的沉浸戏剧互动体验,吸引观众入情入境,在激发民族情愫的同时,彰显长城独有人文特质,厚植爱国情怀。

▲《梦华·长城》

长城,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国家记忆的重要代表,是万里长城向西的延续,也是家国天下的边陲记忆。《梦华·长城》以两千余年的长城为故事主线,讲述了长城从防御功能到文化功能的演变,勾连起长城独有的文化脉络和时空画像,通过《秦时明月》《大汉雄风》《盛唐繁花》《大明荣光》《六合同风》等篇章贯穿全剧,从长城悠久的历史文化中选取“征夫修建长城”“少年军神霍去病封狼居胥”“回眸大唐盛世”“戚继光铁血报国心”等多个典型场景和代表人物,带领观众感受一场名副其实的“古今穿越”。

▲《梦华·长城》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沉浸式观剧,《梦华·长城》还增设不少互动环节,带给观众难忘的参与体验。在演出区域内,观众不仅可以走进分剧场,近距离观看到长城修筑的艰辛,还可坐在宾客席位上参与“胡汉通婚”民族融合的喜庆仪式,在和“NPC李白”的对诗对答中,参与诗词猜谜活动。



四、发展建议:沉浸式演艺如何升级


如今,沉浸式演艺项目蜂拥而上的现象,与之前的主题乐园情况似乎有些类似。许多项目都仍处于爬坡状态,一些成熟项目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演艺如何升级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值得提前思考。

▲湖北武汉《知音号》

其一,掌握吸金逻辑。演艺是否盈利与游客密切相关,如果年游客接待量很高,且保持一定的过夜比例,那么该演艺项目或将实现盈利。因此,旅游演艺选址至关重要。例如:宋城演艺千古情景区选址,主要集中在客流量大、消费较高、交通便利的繁华地带。这和主题乐园选址是同样的道理,以著名主题乐园迪士尼为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坐镇上海,可辐射3亿左右人口的长三角地区,也是中国经济最活跃,人均GDP最高的地区。

沉浸式演艺不同于其他演艺,像明星演唱会或者知名舞台剧,人们会为了看一场演出而选择一座城市。而沉浸式演艺更像是景区配套存在,如果与景区搭配得好,消费者可能愿意再来体验一次,但同时也十分依赖景区所在地的客流量。

▲云南《印象丽江》


其二,IP打造与在地文化结合。2004年张艺谋、王潮歌、樊跃联合打造的“印象系列”大型实景演出,掀起了国内旅游演艺热潮。紧接着旅游演艺开启了舞台效果震撼、艺术形式新奇的沉浸式剧场演出2.0时代。打破舞台空间,使“剧场演出”与“实景演出”破壁融合,标志着旅游演艺3.0时代的到来。当下,互动体验、专属情境,沉浸式演艺体验向IP化、平台化发展的全新4.0时代已经开启。IP打造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像一个西安不倒翁小姐姐IP就为西安带来250多亿次的媒体传播量;杭州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演员陈丽君凭借“老公姐”这一IP走红并带火整部剧。

同时,旅游演艺很大程度上承担着一部分地方文化宣传角色,大部分游客也希望通过观演更深地了解地方文化。因此,将IP打造与地方文化相结合,有助于旅游演艺形象更深入人心。

▲山东泰安《铁道游击战》

其三,健全项目配套。做好立足长远的演艺配套建设,主要是做好三件事。一是如何保持客源的可持续增长,尤其是过夜游客占比的提升。二是提升旅游吸引物与接待设施水平,目的也是为了吸引或增加客流。三是如何做好演艺门票的营销。包括网上渠道、旅行社包销、奖励营销等。




演艺新空间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它打破了传统“镜框式”舞台的局限,引领了演艺形态的革新,包括沉浸式观演、多空间集聚、结合文旅打卡网红景点、以及多业态跨界创新演绎等。这些变化的背后,是Z世代知识审美人群的崛起和时代的需求。传统的演艺模式是“观演”,观众在台下观看演员在台上的表演,而现代的演艺则更注重“体验”。在这种模式下,演员与观众的互动更加密切,观众甚至成为演出的一部分,

“沉浸式演艺瞄准的是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赛道,打造沉浸式演艺就是打造城市名片。这是一个‘旅游让文化产业化,文化让旅游内容化’的双向赋能过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游客对多元化、个性化体验需求的增长,沉浸式演艺的潜力将进一步被挖掘,例如通过创造更加真实的虚拟场景和更加智能的互动方式。此外,与旅游、文化、艺术等领域紧密结合,可以开发出更多具有特色的主题和内容,以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从而使演艺艺术更加丰富多彩。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沉浸式实景演艺 案例分析

1175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