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人工智能时代语境下的设计革新
-
原创 2024-08-02
如今,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新工业革命以及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以AI人工智能应用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给设计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强劲的驱动力,不断拓展着设计边界。面对这一席卷世界的AI浪潮,来自深港澳的设计师们正在学习如何主动拥抱AI,将创意与智能相融合,以全新的视角和方式重塑着设计领域。
近日,以“设计之道 AI赋能”为主题的2024深港澳数字设计三城展在深圳美术馆展出,携手深港澳三地在科研、学术、产业应用等领域的高校与机构,重点展示了AI人工智能应用技术在三地创意设计领域的应用成果,旨在探讨数字设计未来的产业融合发展趋势,链接深港澳三地设计生态圈,探索促进三地数字设计与产业的融合发展、协同发展与优势互补的新模式。
01 人工智能时代的传统文化创新与活化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交织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在保持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将其与现代科技结合,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次三城展中,设计师们带来了以AI人工智能应用技术赋能中国传统纹样、中国山水画创作的数字影视设计作品、互动装置应用作品等,呈现出了AI人工智能应用技术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新可能。
岭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有的多元、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等特点,采中原之精粹、纳四海之新风,在中华文明之林独树一帜。为让岭南文化在新时代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由深圳大学艺术学部的学生高悦、宋颖、李楠、潘钰埼与杨涵淇组成的创作团队DAP-studio在导师杨晨啸的指导下创作了将数字科技与岭南美学巧妙融合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纹样万花筒”,从岭南文化中提取了其代表纹样元素进行创作,展现出了岭南文化“百花齐放”之景。
“纹样万花筒”被分为“古韵纹章”“现代韵律”“未来畅想”三个部分。“古韵纹章”中采用的纹样是从古时岭南古楼、阁楼屋檐装饰、铜凿剪纸、云肩刺绣上提取而出,以体现岭南文化的悠悠古韵;“现代韵律”中采用的纹样是以深圳代表性地标建筑作为创作基础元素,并利用AI数字生成技术对其进行几何化、抽象化处理后,最终生成的糅合了岭南都市建筑外形的现代化图案,展现出了当下岭南的青春活力;“未来畅想”中则抽象呈现了岭南地区中出现的古代、现代纹样。团队在创作中利用了数字可视化原型设计渲染工具与AI视觉生成工具,实现了让AI人工智能应用技术与人类在艺术创作中携手绘制纹样。
“‘纹样万花筒’希望以数字媒体艺术讲好岭南故事,向大家强调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杨晨啸表示,团队在调研过程发现,岭南纹样受载体限制,多以照片或实体图片资料进行传播,展示形式单一,难以以现代化的方式向外界传递其当代美学价值,对人们的吸引力度较低。借助数字媒体艺术,“纹样万花筒”实现了将岭南纹样的美学价值“活态化”。观众在屏幕前既可以感受到颇具韵味的岭南传统纹样,又可以感受到岭南文化的现代韵律,与自己生活城市的联结,并与AI人工智能技术一同畅想未来纹样,推动人文与科技的双向互通。
来自香港的互动媒体艺术家钟纬正以数字影像作品“流动,第二部分”带来了中国武术与中国书法两种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语境转换。作品利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探索了自动将武术战斗序列转化为中国草书书法的可能性。创作过程中,钟纬正从我国经典武侠电影《火烧红莲寺》和《龙门客栈》中提取出武术战斗序列数据,将其与由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学院毕业生林丽莎根据于右任草书原作书写的草书书法《千字文》中的一千个汉字数据进行匹配,匹配而出的汉字再以动画的方式显示在屏幕上的毛笔笔画中。
对中国传统水墨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是澳门大学师生们在创作中关注的焦点。澳门大学视觉传播专业硕士生吴浩正在创作数字生成影像作品“纸本·石相”时,通过微距镜头捕捉了宣纸拓印的岩石走势和气脉的涌动,以此延续了中国山水画传统的文脉,又超越了传统山水画的视角,以宏观的俯瞰和数字生成的粒子流场渲染出如鸿蒙初辟的苍茫与博大。而芥子须弥的微观探寻则揭示出潜藏在岩石中积聚亿年的宇宙基因,达至道家哲学“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精神境界。
以水墨为载体,澳门大学师生的作品还关注着与人类存亡密切相关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由本届三城展澳门高校组策展人梁蓝波带领澳门大学视觉传播专业博士生赵炎修、马来西亚理工大学博士生张扬楼材创作的数字水墨生成影像装置作品“冰·火”通过大写意的水墨和抽象的几何语言,以由冷到暖的渐变色彩展现了冰川消融的过程,为世人敲响了冰川消融的白色警钟,而影像结尾文字的再度冰化又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希望。
“水墨与环保理念的巧妙融合,让出世的传统水墨迈向了入世的当代艺术,并让水墨艺术在数字时代展现出富于时代特色的充盈生命张力。”梁蓝波表示,在“冰·火”具体创作过程中,创作团队先是在宣纸上进行了当代水墨绘画创作,后通过机器高清扫描,放大和挖掘出了水墨艺术的特殊肌理作为创作底图。之后,团队利用可视化节点式多媒体交互创作工具Touch Designer对底图进行了二次创作,让二维的水墨作品步入四维的水墨生成影像,使作品既保留中国文化的韵味,又具有时代特色。
02 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设计创新发展
近年来,AI人工智能生成式设计工具正在快速崛起并逐步渗透应用到创意设计领域,它在提高设计效率、激发创意灵感、优化设计过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次三城展中,深港澳三地的设计师从生成式人工智能中获取创意素材与灵感来源,最终打造的多元化设计作品,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和感受。
在三城展澳门展区,赵炎修和梁蓝波与哥伦比亚密苏里大学学生林力共同创作的AI人工智能生成影像作品“奇珍异友”灵动可爱,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欣赏。“该作品基于对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中肉眼可见或不可见的各种生物的想象,利用多种生成式人工智能软件创作而成。作品以儿童毛绒玩具为原型,打造了十多个拟人化的小精灵,它们的外形与深海海洋生物和微生物细菌体密切相关,被赋予了人和动物相结合的各种精妙结构和特征。”林力说。
在创作过程中,“奇珍异友”创作团队首先在 AI 图像生成软件Adobe Firefly中植入指令以生成作品雏形,再根据设想不断筛选、更新创作元素以完善创作。在此基础上,他们一方面采用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对作品画面进一步做了色彩和构图上的调整,另一方面还通过AI视频生成软件Runway创作动效,再以节点式交互创作工具Touch Designer合成富有节奏感的幻化影像。为营造出深海氛围,团队还使用音频软件Adobe Audition加入海底声效,最终生成了这个充满奇珍妙想的作品。
梁蓝波认为,虽然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为艺术与设计创作提供大量的创意和灵感,但它们仍然无法完全替代人类的创造力和审美。“就如世界上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只能高效地产生出大量的图片,但并没有为世界产生出更多的摄影师和更好的摄影作品一样。AI人工智能时代,人们更需要艺术和设计的学习,没有艺术修养的支撑,AI人工智能软件自身并不能为我们创造出具有时代性、独特性和精神性的艺术作品。”
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科学+艺术联合实验室也带来了AI人工智能生成影像作品。实验室基于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的科研项目“微纳米机器人集群群体协作”打造的艺术影像“Body City身体城市”尝试打通身体和城市这两个概念,为观众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视角去打破有机与无机的界限,消弭个体与群体的单一尺度,传递“我的身体,是一座城市”的理念。
据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科学+艺术联合实验室主创成员刘紫茵介绍,“Body City身体城市”用城市中随处可见的建筑、桥梁、管道等元素搭建了一个“身体城市”的超现实景观。细观作品,画面中不断运动的微小机器人正在城市中的基础设施内运作,以保证城市健康、稳定运行,正如微纳米机器人在人体的血管内维护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作品在视觉上采用黑白配色的工业设计图纸风格,强调了复杂精细的机械结构的身体器官,弱化了色彩和立体三维效果。
“在创作‘Body City身体城市’时,团队其实对作品有着更深一层的思考。”刘紫茵表示,从微观上看,人类的身体由几十万亿个细胞构筑而成,每个细胞都是微小的智能体,有着各自的生命节律与感知意识,而细胞集群形成的完整身体会产生统一的意识,即我们每个人的自我认知。这与宏观上的城市形成了一组对照互文关系,城市同样由千千万万个体组成,每个个体都是智能的有机生命体,而个体形成的城市同样会产生群体智能的涌现,形成一座城市的特质性情文化精神。未来的智能城市中同样有着群体智能涌现的趋势,并且可能是人类与机器人等多元智能间涌现的群体智能,拓展着生命科学的边界。
刘紫茵认为,在高效地生成达到一定质量水准的视觉图像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相较于人工智能有着碾压性优势,但由于它的底层机制是海量数据学习,以及对图像视觉特征的压缩提取和平均化输出,其实很难生成创新观念的作品。一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作为创作者的效率工具,用更少的时间和成本去实验、试错自己的设计想法,协助传达设计概念;另一方面,创作者也可以尝试将它的“缺陷”作为创新突破点。例如目前视觉AI人工智能模型还无法做到完全准确搭建物理世界模型,但这种错位现象反而会形成独特的超现实虚拟景观。或是语言模型对人类语言的理解偏差,正是这种误解会产生有趣的超越人类语言理解框架的新表达。
刘紫茵表示,“如果只是追逐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感官视觉冲击力,我认为它对设计的创新发展是没有推动作用的,反而会因为在更大的时间尺度上越来越同质化的海量生成内容而阻碍观念的创新。创新需要另辟蹊径,从新的、非工具化的角度去挖掘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可能性。”
03 新技术应用融合 赋能设计高质量发展
AI交互技术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为设计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如何将AI交互技术与设计行业深度融合?本次三城展中,深港澳设计师带来的AI交互技术在设计领域的应用案例,为我们揭示了其对设计创新、用户体验和产业升级带来的积极影响,为设计师们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
由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意设计学院助理教授马塞尔·匝斯·萨格带领团队成员林笑语、徐思涵、李奎媛、顾洋、马玉晶、夏梓纯、王思萌打造的数字媒体交互设计作品“它域之镜:调介”聚焦于媒体技术与城市感知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媒介与科技如何帮助人类进行记忆、感知的记录和建构。创作团队通过AI人工智能与数字算法重新编排了面向观众征集的命题影像素材中的音频,后交由古典音乐家现场演奏。演奏现场,团队还通过实时电子工程介入了现场音景,结合影像画面打造了一个在地共创声音剧场,在声音与图像的技术层叠中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激活想象的可能性的空间。
同是南科大创新创意设计学院助理教授的李雪亮、诸胜宇创作的人机交互设计、类机器人智能产品设计作品“Tabot”是一款旨在促进平等对话体验的“AI赋能”类机器人智能会议桌。该会议桌通过整合多模态感应器技术和AI人工智能算法,能够根据交流节奏、语调、语言模式等感知多人对话中微妙的气氛变化,并通过非语言的动态变化为对话者提供环境暗示,从而使对话参与者更加意识到自己的谈话举止及其对他人的影响,展示了AI在未来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物品无缝融合的一种可能性。
李雪亮表示,多人之间的对话是一个精妙而复杂的艺术。对话者因个性和社交关系等方面的差异,会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自我和回应他人的方式,使对话内容和氛围导向不同的方向。这一过程常常在我们不自知的情况下发生。不平等的对话体验影响对话者的情绪体验,并可能阻碍其社交关系的建立。这时,放置于会议室的“Tabot”便可以扮演起对话中的隐形调节者角色。“Tabot”主要以倾斜、变换高度、摇摆的方式调节对话氛围。比如,当交流中出现过于主导对话的谈话者,“Tabot”桌面边缘会慢慢向上倾斜,以引起谈话者的注意。在意识到这一点后,谈话者可以调整自己的言谈方式或者将话题交给其他人,从而在尽可能不引起他人注意的情况下维持对话的平等;桌面的高度变化则暗示谈话进程的稳定发展,平等积极的对话会提升桌面的高度,而冷漠而沉闷的对话则会使桌面高度保持不变;遇到轻松和愉悦的时刻,“Tabot”会展示他的摇摆“舞姿”,进一步点亮谈话氛围。
“大语言模型和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激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新想象。”李雪亮认为,在人机交互设计领域,如何帮助人们理解在复杂生活场景中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和互动模式,一直是学者和设计师们共同面临的挑战。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未来所需的人工智能不一定是“最智能”的,而是“最适当”的。人工智能可以表现为外表和行为无限接近人类的机器人,可以是通过聊天使人难以分辨真伪的虚拟聊天对象,也可以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环境或物品中,以细微的行为变化在尽可能不打扰用户生活的情况下为人们带来便利。“Tabot”的设计理念即是将“适当”的人工智能运用到日常物品中,启发未来的设计师在面对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时,找到人与技术和谐共处的平衡点。
04 设计工具革新带来的全新设计视野
AI设计已经成为传统设计行业的重要赋能者。本次三城展中,深港澳设计师们向观众展示了自身活用AI设计工具辅助设计创作,助力服装设计、工业设计、动画设计等传统设计行业实现创新升级的设计实例,呈现一个融合了传统与未来、技术与艺术的精彩世界,打开了设计行业的新视野、新角度。
“AI设计师”是深圳市蝶讯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一款专为服装/鞋包设计师的智能AI绘图工具。它结合了领域顶尖的AI模型和创意绘画技术,旨在帮助服装/鞋包设计师提升创作效率、提供创新灵感并优化设计流程。无论是初学者还是经验丰富的设计师,都能轻松利用“AI设计师”实现设计目标。
“‘AI设计师’的出现将改变服装设计的方式,推动服装设计的革命,让更多人能够体验到创作的乐趣,以更高效、创新和可持续的方式开创时尚。”蝶讯网科技董事会秘书田和兵表示,在传统服装设计领域,创作者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资源,才能将创意构想转化为切实可行的设计,这通常涉及繁琐的设计过程、样板制作和试验,非常耗时且昂贵。“AI设 计师”的诞 生 是为了解决 这些挑战,它利用生 成 式人 工智能 技术,通过数据分析、模型训练和智能生成,帮助用户加速设计流 程,提高作品质量,降低成本,实现更具创造力的设计。
香港视觉艺术学院雕塑助理教授埃克哈德·阿滕布格在本次三城展中带来了数字漆画作品“阿格尼丝·马丁斯之肺(之三)”与“阿格尼丝·马丁斯之肺(之五)”。埃克哈德·阿滕布格以古典雕塑技法为基础,在作品制作过程中运用了多达40层的颜料和金属,呼应了雕塑实践的本质,同时利用可视化编程语言软件Grasshopper和编程工具Python,为传统漆画创作赋予了新的可能性。据本次三城展香港展区策展人汪一舟介绍,埃克哈德·阿滕布格在创作中使用数字制造和设计技术已有二十年的经验,这使他能够像捏泥一样灵活地塑造和调整设计流程,同时从多个角度、视点和目标来发展和分析设计。“阿格尼丝·马丁斯之肺”系列作品将数字技术与对历史传统技法的敬畏相交织,展现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深圳技术大学创意设计学院副院长胡婧璇创作的数字艺术作品“数字花”呈现出了设计工具革新对设计创意的启发。创作过程中,她通过调整可视化编程开发平台touche designer中的数据,将其转化为控制虚拟花卉生成的变量,由数据控制生成的虚拟花卉应然而生。这种算法程序化的手法可用于探索生物多样性,这些由人脑向电脑迈进的猜想生物,融合了人造思维、数字、图像和随机性,好似能够向复杂的自然生命延伸。
胡婧璇表示,“数字花”系列中有一朵娇小的粉红色花苞逐渐绽放,它代表着生命的起源和成长。这朵花苞是该系列的第一件作品,它寓意着繁衍、生命、轮回和初始,其造型灵感源于故宫国宝纹藏柿红盘绦朵花宋锦中的蜀葵纹样。蜀葵是唯一一种以“蜀”字命名的植物,它象征着高尚的品质和忠诚。蜀葵如同雪花一般,守护着冬天的种子免受虫子的侵害,它是生命在大地上诞生之前的初始状态。“与传统的赛博朋克美学所描绘的科幻人造世界不同,我希望通过这件作品展现一种更为谦逊的态度,并提醒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微小生物、宇宙尘埃、自然现象以及生命,都是多么美好且值得我们去珍惜和欣赏。”
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学院助理教授陈思光创作的雕塑作品“土动”也在提醒着人们要善于发掘生活中的细微之美。该作品以广泛存在于大自然、生活中的泥土为主要创作材料,陈思光将其打湿放置于白纸之上,再运用3D打印技术,让泥土不断收缩、扭动,如同在肆意舞蹈。“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陶瓷能够使泥土表面产生一圈又一圈的细微纹样,别具一格。我希望当观众在观察这些纹样的同时,意识到其实我们身边很多微小的事物也可以很美。”陈思光说。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艺术与设计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