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1

分享

“中国审美100人”专访|王光乐:审美是一门感性的学问

2024-07-19

如果是论资排辈,1976年出生的王光乐今年才48岁,放在影响中国艺术与审美的大生态里看,还属于承上启下的一代。

但如果站在个体的艺术实践看,王光乐做了两件超越他年龄,极具突破意义的事。一是他在2000年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作为主要创始人之一,参与了青年艺术团体N12的组建,与一群千禧年后走入社会、野心勃勃的艺术家一起,以集体面貌回应了全新世纪的文化冲击;第二当然是过去二十余年间,他像个独行侠一样持续探讨着艺术语言的抽象本质,将“时间”“日常”“生死”等东方哲学观,转化为一种全新的视觉语言。

因此,《时尚芭莎》“中国审美100人”选择王光乐作为“70后当代艺术家”个案之一,去解读他的审美脉络,以及对当代文化、视觉的影响。并与他展开了数次对话。

王光乐工作室


王光乐会反复重读一本书。有的书,比如道家老子的著作,他读了快30年还没读完。只要对一句话有感觉,他就会满脑子琢磨那个点,再也无法通读整本书。“我得动手抄一遍,才能把魂定在那儿。”

他在日常中践行知行合一,读书如此,创作也是。

《水磨石》系列,他一笔笔重复勾勒不规则的细微颗粒,在《寿漆》《无题》以及《第二号无题》系列中,他在画布上一层层反复涂刷颜料,并把这种重复劳作视为自我的修炼。每完成一件作品,他都会想,这大概是这个系列的最后一张了,然而新的灵感总会不期而至。

“作品有各自生老病死的规律,差不多的时候会自己结束,然而新的还会更替。”他把未知和偶然交给时间,在重复与过程中,作品显出最终的形态。

时间不逝,圆圈不圆。

我们聊到他选择艺术道路的决绝,对艺术何为的思考,对时间的理解,对生命的感知,作为他工作方法的重复和过程,以及他对文化和审美的感受。他投掷出的词句,不是散逸在空气中,而像犁耙扎进泥土里,像刻刀凿在木头上。

理性凝练的思辨中,闪现着文学与诗意的吉光片羽。



小学和初中时期,王光乐因为沉迷画画,曾三次辍学。但对当时的他而言,学画画更多是兴趣和新鲜感,一种渴望与众不同的天性。

大学三年级,王光乐读到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里尔克告诉青年诗人:如果你写了一首诗,不要去问别人写得好不好,你唯一需要做的是走向内心。若是你想成为一个诗人,就在深夜寂静的时刻问自己:如果不写诗就会死,那你就去写。

被这种极致折服,王光乐觉得搞艺术就应该是无条件的。

“即便生活到了最寻常、最细琐的时刻,都必须是这个创造冲动的标志和证明。”

“一定要选择艺术这条路吗? 如果不创作你会死吗?”  -王光乐




100  你对绘画的兴趣是从什么时候开启的?


王光乐: 
真正开始学画画是在小学五年级。我父亲有个家具厂,有一天从浙江东阳请来一位木雕师傅。我看着师傅在一个大木墩上刻出一座观音像,这对我产生了神奇的魔力,就想学这个,不想上学了。我父亲有种福建人的随性,觉得学一门手艺也挺不错,就真的允许我休学。

100  那你后来是怎么考上中央美院附中的?

王光乐:  不到半年,我看见小伙伴成群结队骑车上学,又想回学校。我任性,父亲也纵容。

之后我又辍学两次:六年级暑假去少年宫,迷上了素描和水粉画,再次辍学;初中二年级休学一年,跟我父亲去上海开厂子。我父亲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把我送进静安业余大学的美术班,当时的同学都是退休的大爷大妈。

结课时老师语重心长地跟我说:“光乐,你无论画得多好,只要文化课不好都没用,你这个岁数应该去考美院附中。”他从上海大学油画系毕业,课教得好。我很听他的话,就回去补习文化课,又上了一个考前突击班,后来顺利地考上中央美院附中和浙江美院附中。因为想离家更远,就来到北京。

家乡是一个小县城,好多地方很落后,学画画带给我新鲜的认知,好像就能走到时代的前面。但那时还谈不上走艺术道路,就是喜欢画画。



100  什么时候明确了要走艺术道路,当时是什么样的情景?


王光乐:   大学三年级明确要做艺术家之后,我知道毕业后肯定找不到工作,做好了当“盲流”的打算。从那时起,我把自己所有的画都固定成50×60厘米的尺寸,一个电视包装箱可以装起来,哪怕居无定所,也能随身打包带走。

我设想的生存底线很低,如果做不成职业艺术家卖不了画,我就半天画画、半天打工,随便干份体力活,那么年轻,还养不活自己吗?我觉得养活自己很容易,一天有两个烧饼吃就够了,无论如何我一天会赚到10块钱。

我很快搬出宿舍,在五环外的东辛店租下一间小平房,解决自己在绘画技术上的问题,其实更多时间是独处思考。我每天拎着画箱去南湖渠附近的荒地,画风景写生。画得也不多,有时一个月才完成一张。有时天天去,也没有长进,我问自己:这样有什么意义呢?后来我设定一个底线:只要把画箱打开、画架支上,哪怕画一笔也是进步。

每天都会遇到很具体的问题,比如今天是阴天,昨天是晴天,昨天没画完的画,我是重新画今天灰色的天,还是去脑补昨天的光线,色彩关系如何技术性地处理?我是客观描绘一个对象,还是表达自己?新的问题不断涌现,那就逐个去解决。

《午后之八》

布面油画,180X160cm,2002年


《午后之九》

布面油画,180X140cm,2002年


“我始终认为艺术家要相信艺术世界,而不是文化工业或经济主动的世界”  -王光乐


100  在你大学毕业的2000年前后,你当时面临的社会环境和艺术氛围是怎样的?

王光乐:  我命好。2000年大学毕业,我坚持按照自己的方式画毕业作品,做好不能毕业的打算,结果意外获得院长奖。其实如果按照学院的标准,我的画可能不及格,但从1999年启动的教育改革,在集体投票环节,让部分老师对我的作品产生了共鸣。

当年10月,我和后来N12小组的同伴们,组团去第三届上海双年展朝圣。那时火车很慢,我们买最便宜的票,住最便宜的旅馆,从开馆一直逛到闭馆。看到有感觉的作品,大家就热烈讨论,有时候争得面红耳赤。


N12小组成立于2003年,12位毕业于中央美院的志趣相投的朋友集合到一起,成立小组实现办展的愿望。成员包括宋琨、王光乐、徐华翎、郝强、申亮、温凌、胡晓媛、仇晓飞、梁远苇、杨静、马延红和王颉。

上:2000年在王光乐毕业创作前

中:2003年 N12小组在南湖渠聚餐

下:N12全版,艺术银行版权,摄影:宣鹏,2012年


2000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界面,下一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入全球化的产业浪潮中。中国当代艺术蓬勃的媒介和样式,打开了我的眼界,也让我对艺术有更开阔的思考。

100 你对艺术的思考是什么?在当下,艺术何为?


王光乐艺术要表达真实的人性和情感。世界会因科技而拓展,硅基生命会取代碳基生命,这也是碳基生命的想象,人性不会变,艺术要处理的问题也没有变。

艺术没有所谓的进步或退步,艺术要表达的情感没有新的,轴心时代的先哲们奠定的思想一直在那里。只是这些生命情感和思想,需要艺术创造新的形态和方法重新表达出来,让人们重新感知。

100:  在现今的大环境下,对于想以艺术为业的更年轻一代,你有什么想说的?

王光乐能创作就是极大的恩惠和福分,结果的事不用想太多。

如果没有这种极致,很容易在其他细枝末节上花心思。比如,会想我画得这么好,为什么别人的画比我的卖得贵?这类问题固然可以通过技术性的分析量化找到答案,但是没必要。

在创作的时候跟自己谈条件,肯定会降低作品的艺术含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我希望年轻的艺术家 都能保护好自己的天赋,往自己有天分的方向发展。”

-王光乐


重复是王光乐的工作方式,也是他对知行合一理念的实证。一层层涂刷画布,以及一遍遍重复地肉身劳作,这与工业社会中的日常时间观相悖,但更具恒常的意味。


100:  重复不仅是你的工作方式,似乎也成为你日常的一种行为模式?

王光乐:  从画《寿漆》开始我就变成刷墙了,在画布上一层一层地涂刷,好像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看书也是,很多书我都会反复地读,像老子这种经典可不就能读一辈子嘛。

其实我比较警惕的是,知和行的分开,用学界的说法叫知识的客体化。需要什么知识,直接从网络上摘出来,从书本上背下来,讲得头头是道,但实际的行为与表述出来的话完全不符。或者读完一本书,还来不及消化就着急贩卖给别人,做一个知识的搬运工。

我要求自己做到知行合一。

按照老派的说法,时间被叫作功夫,通过修正行为来提升精神境界的方式被称作修炼。把一种境界内化成行为模式要花功夫,需要长期的修炼,我自己也正在修炼中。

画水磨石的过程中,时间的主题渐渐浮现。王光乐想起外公刷棺材的场景,于是把动作和过程抽取出来,一层一层地涂刷,画布上累积出一道道纹理,年轮般揭示着时间的轨迹,这是《寿漆》系列。

《寿漆060731》

布上丙烯,146x116cm, 2006年

《寿漆070329》

布上丙烯,Acylic on canvas,116x114cm,2007年

《寿漆090309》

布面丙烯,116x114cm,2009年

《寿漆101005》

布上丙烯,146x146cm,2010年

《寿漆110703》

布上丙烯,146x146cm,2011年

《寿漆230609》

布上丙烯,146x114cm,2023年


100:  在这种看似枯燥的重复性中是否有什么别具意义的时刻照射进来?

王光乐:时间只能重温,而不可能重复。

如果时间可以重复,那就意味着生命可以无限。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一棵树上没有形状相同的两片叶子。我也是在每天操持相同事情的过程中,意识到重复是不可能的。河岸和人都变了,时间、生命此刻的唯一性,过去就过去了。

当我刷到第一百遍的时候,别人问:“你是不是麻木了?”我说不会。从第一层到最后一层,每刷一层,我能体察到材料的细微变化,画面会给我反馈。如果纯粹靠理性去想象画第一遍是这样,画第一百遍应该是那样,我绝对不会知道画面最后出现的肌理和形态。

一幅画有自己的生命,它会自己生长,一些感性的时刻无法预知,只有重复了这些动作,才能在特定时刻显现。

《无题090906》

布上丙烯,280x180cm,2009年



100:  在你的生命中,是否有一些让你不断重温的场景或感受?

王光乐: 大概在我十六七岁的时候,身体里长了一个肿瘤。我对生命最好的体验就是做完手术出院的时候:我坐公交车从医院回来,太阳在西边快要落山,正对我照着,我感觉很温暖,觉得自己能发光太好了,那样被太阳照着,我就心满意足了。

出院后过完暑假,我们全班下乡去写生。我带的行李相对少,下车的时候,我像个大力士,背着挎着同学的大包小包,坚持把能拿的都拿上。那一刻感觉自己怎么着都好,无论如何都特别好。

但那种对生命状态的感受是很短暂的,我后来不断去重温、去思考、去体认这种感受,用理性来巩固这种感受。

我就是在那个当下开悟的,我体验到了自己的二次出生,发现生命真的不由外部决定,自己就是自己的中心。我被一种完全自由的状态包裹着,看世界的眼光也变得美好了。



《无题》系列,最初是将画布平铺于地面,层层叠加着色,从画布四周向中心均匀缩进。后来由于工作室面积有限,画框被立起来,颜料受重力作用向下流淌,在画布底部积淀出层叠的肌理,形成《第二号无题》系列。


在新旧两组《无题》中,画面正中窗口式色彩渐变的界面,形成方形墓穴和宇宙黑洞般的视觉引力,映现着宇宙、生命和时间内在的隐秘与神性。

《第二号无题181128》

布上丙烯,93.5x140cm,2018年

《第二号无题220123》

布面丙烯,160x140cm,2022年

《第二号无题220222》

布面丙烯,90x60cm,2022年

《第二号无题230725》

布面丙烯,280x180cm,2023年




投身于过程之中,王光乐把时间的开始和结束都忘掉,只专注自己在当下的体验。一层一层涂刷颜料,画面生发出不可预知的肌理和形式,既赋予时间以可感的形态,也是对创作过程的再现。


“每一种体验都处于时间的过程之中,没有时间之外的体验”   -王光乐



100:在创作过程中,一幅画到什么程度,你就觉得可以结束了?

王光乐: 很难准确说什么时候才算画完。

T·S·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说一首诗的结束,就像有一个抽屉咔嚓关上,他会听到那个声音。这是一种比喻。绘画的结束也是感性的,作为一名经过这多年训练的艺术家,我知道画完这笔就结束了。

在画布上涂刷,我追求的是一个量,但不是定数的量。

一幅画我不可以只刷一遍,“1”代表少,“100”代表多,但到底画100层还是101层?其实没有太大区别。

一幅画究竟画到第101层还是102层的时候结束,是一种感觉的准确,类似于中餐菜谱告诉你“盐少许”,感觉上我觉得差不多了就可以结束。

《水磨石》系列更像旷日持久的修行,王光乐用点或线,一笔一笔极尽精微地勾勒一个个不规则颗粒,简单与复杂、抽象与写实、理性与感性、意义与无意义交织。

《水磨石墙 》

丙烯绘于墙面,900x600cm,2004年



《水磨石2003.3》

布上油画,146x128cm,2003年

《水磨石2004.4-6》

180x150cm,布上油画,2004年

《水磨石2004.10-11》

布面油画,200x200cm,2004年

《水磨石200808》

布面油画,180x150cm,2008年

《水磨石2016》

布上油画,180x140cm,2016年

100: 对于时间这类抽象的概念,你怎么去感知和理解?

王光乐: 时间是超验的,看不见也摸不着。

我们感知到时间流逝,是因为早上太阳高挂在东边,而此刻移动到西边,我们说时间过去了,比如6个小时。只有人类才有时间的概念,时间和艺术都属于超验问题。

不能说你把时间、艺术拿出来给我看,我们只能借助钟表看到时间,借助艺术品看到艺术。

抽象绘画没有具体的题材,但不等于没有内容。

对我而言,时间对应的就是生命,我借助时间这个题目,来思考与生命和意义相关的命题。

正因为生命有一个长度,所以我们才觉得时间很重要。如果生命被取消掉长度,很多事情的意义就变得无所谓,也没有急迫或者必须要做的事情。

100: 既然生命的长度有限,怎样才能超越这种被时间和宿命支配的恐惧?

王光乐: 我喜欢一句话:慢就是快。

快是对效率的要求,它由利益来主导,要求人以最快的速度达到一个目的。其实在利益系统里达到的那个目的,永远都无法到达意义系统,只会有无数的目的在背后驱使着你逃离现在。

慢的话,意味着什么?你一直在过程里,只有在过程中才是生命的状态,每一种体验都处于时间的过程之中,没有时间之外的体验。生命有限给了我们时间意识,想着时间又过去一秒了,离终点又近了,这是对时间的计算,不是时间意识的用法。如果你对当下、对过程有非常好的体验,就可以超越对有限的恐惧,这就是所谓人是活在意义和价值之中的人,而时间正是取得意义和价值的维度。


王光乐曾经问艺术家朋友梁硕,传统书画要怎么看。梁硕告诉王光乐:“你跟我去故宫,我来教你。”


“如果能看懂,那将意味着一个新世界被打开。”相对于纯粹欣赏某件作品,王光乐更喜欢探寻作品背后的观念和审美。


“中国审美不是靠嫁接出来的,而是从整个文化土壤里生发出来的,与中国哲学,中国人的生命情感息息相关”

-王光乐

100: 福建的地域文化在你身上留下什么样的烙印?

王光乐: 我老家在福建松溪,小县城不同于大都市,包容了很多传统的遗留,也在我身上留下地域的烙印。

到了北京,再回望福建,更会发现它的多元。

自古以来的山河形变、人口迁徙、民族融合、地理阻隔,使得福建省内就形成了闽语、客家语、赣语、吴语和官话等不同方言,占据了汉语方言七大语系中的五种。福建沿海开放的商埠也促使了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和激发,变得更加包容。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最先走向国际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很多是福建籍,福建人天然在包容并蓄的环境里长大,更能适应不同的文化。


客土2020,在龙美术馆,夯土,200x200x480cm,2020年1月


100: 你提到会反复阅读老子的著作,他思想的哪些方面吸引你?

王光乐: 其实很多艺术家都喜爱道家的观念。

老子说的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要没有目的性。

该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就去做,不要考虑后果,单纯享受过程就好。一件事情做好了,自然会带来一个新的事件,行为必然会生发结果。如果做之前就想着要达成某种目的,那就不算审美了。没有去想结果反而这件事的结果却更合乎目的性,这就是无为,也就是审美的。

比如我工作室这张《红磷》,每个人来,我都让他们拿火柴在上面划一道,它最后可能是由几百个人擦燃火柴的痕迹构成的。如果只让一个人画这幅画,大概就只有塞·托姆布雷(Cy Twombly)可以做到完全没有目的性地绘画,最终反而却能合乎某种目的性。他画中的每一根线条都不代表任何东西,无目的性中就包含着审美。

这是王光乐对他一直感兴趣的绘画“痕迹说”的实践,他邀请观众拿起火柴在红磷上随意划出自己的亮光和燃烧的印痕。“硫磺的气味调动了人记忆中的感动,让人想到了童年时的除夕。”

《250x250x380cm》画框,红磷,2022年

《20221122》,红磷涂于墙面,146x965cm,2022年


100: 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哪些对你影响很深的个人或思潮?

王光乐:王阳明,他创立的“心学”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来自儒家传统中的孟子思想,往下又结合了禅宗对于修行的理解,融合成一套中国人独有的哲学系统。

在儒家思想中,对于人性的善恶之分,荀子和孟子抱持不同的观点。我站在孟子这边,我认同的是人,社会性的人。如果人性是恶的,其实就回到动物界了。孟子认为人性是善,其实是抛开动物性,在及格线以上谈论人性。这需要克服人性中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的本能反应。我有块肉,吃了我就饱了,但是你还饿着,于是我分一半给你吃,这样我也会得到一种愉悦。

儒家有集体的意识,这是一种社会性。

王阳明首要的哲学理念就是知行合一,知是关于理性、知性的部分,行是指人的实际行为。在他看来,知道了却不做就等于不知道,知行合一是体和用的关系,也是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

儒家崇尚的都是这类人:实践与认知一致,向内有很好的学术基底,向外也有很强的社会实践和行动能力,把形而上和自己的肉身结合成一个整体。

一个人特意躲到山里去,其实多半心里还是烦躁的,我们的文化中比较欣赏的修炼是隐于市,在红尘中炼心,在每一次的待人接物里去矫正自己。

王光乐“汉语”个展现场,一月当代画廊,2005年

王光乐个展现场,北京公社,2009年


100: 你怎么看中国审美,你觉得中国审美与西方审美的区别是什么?

王光乐: 中国审美不是嫁接出来的,而是从整个文化土壤里生发出来的,与中国哲学、中国人的生命情感息息相关。中国审美不是一片枝叶、一个符号,它背后是中华文化的深厚根系。

无论中西方,审美都基于感性,只不过东方不像西方那么极端。比如,西方能够发展出极简主义、极端观念性的艺术,虽然这类作品不是艺术发展的主流方向,但它能够纠偏,重新给艺术做出定义。但中国艺术通常不会这么极端,而是一直处在一种比较主流的审美状态里面。

中国台湾索卡艺术中心“王光乐在台湾”个展现场,2011年


100: 如果感性的反面是理性,那么理性的极端是什么?

王光乐: 观念就是理性的极端,因为理性最好的介质就是符号、语言和几何,这些公式和字符,就是观念的极端,里面没有情感。因为一旦包含情感就说明某人有私心,观念的极端就是要把情感要素全部剔除。但是矛盾的地方在于,艺术是感性的,人类所有的情感又可以从观念里面找到应和。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佩斯画廊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王光乐 专访 审美

11522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