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比尔·维奥拉:影像艺术的不朽传奇

07-15

比尔·维奥拉(Bill Viola,1951-2024)


在当代艺术的璀璨星空中,比尔·维奥拉(Bill Viola,1951 - 2024)无疑是一颗耀眼的巨星。这位影像艺术的先驱、新媒体艺术领域的拓荒者,于7月12日在美国加州长滩的家中与世长辞,享年 73岁。

比尔·维奥拉代表作

维奥拉的艺术生涯横跨五十余载,创作的作品超过150件,涵盖装置、影像、环境声音等多元形式,甚至包括为音乐会、歌剧及宗教场所的特定创作。他以史无前例的大体量超慢镜头影像作品,不仅推动了影像技术的革新,更重新定义了影像装置艺术,使之成为当代艺术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作品被多个世界著名博物馆或美术馆收藏,如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等。

维奥拉早期作品《倒影池》

《蒸汽》,影像互动装置,1975年

比尔·维奥拉1951年生于美国纽约,在纽约奎恩郡和怀斯特贝里镇长大。他1973年取得了雪城大学实验影像工作室的美术学士学位。1969年,当他首次接触到摄影机时,便笃定这是他的热情所在。从此,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电子技术的探索中,自行处理影像、搭建电路。1973 年雪城大学毕业后,他在埃弗森艺术博物馆担任视频技术员,并与作曲家大卫·都铎合作创作实验音乐。期间,他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工作的经历深受文艺复兴的浸润,而后开始周游世界,先后在所罗门岛、爪哇、巴厘岛和日本等地停留,对当地传统的表演艺术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记录,为其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1977年,维奥拉在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展示作品时与同样能力出众的琪拉·佩洛芙(Kira Perov)陷入爱河。自1978年以来,她一直与维奥拉合作,负责管理和协助制作视频和装置,并编辑工作室的所有出版物,她是维奥拉艺术道路中不可或缺的好帮手。有了爱人的支持与帮助,维奥拉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如何制作出规模宏大、技术精湛、富有感染力的视频作品。1980至1981年,在日美文化交流基金的赞助下,他与妻子佩洛芙在日本生活了一年,其间他不仅以客座艺术家的身份在索尼公司旗下的研究实验室从事创作和研究,并且师从禅宗大师达安慎二学习佛教。此后,维奥拉的作品日益成熟。

《理性的睡眠》,影像互动装置,1988年

《理性的睡眠》,影像互动装置,1988年

他的作品常常以录像为主要形式,同时也涉及多媒体装置及跨界聚合形式。在录像作品中,大量运用超慢镜头,气势恢弘,使其成为影像艺术领域的开拓先行。他不断利用最新技术与专业影棚,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从主题上看,比尔·维奥拉关心人类的各种情感,如人的世界的机能、内耗以及与其他世界的交错等。他的作品主题鲜明,涵盖了生、死、潜意识等人生最根本、最普遍的经历,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命、宇宙与时间的深刻思考。例如,《殉难者之土、空气、火、水》中,四位“殉难者”独自抵抗自然元素的力量,让人感受到人类在面对挫折与苦难时的隐忍与坚毅。

在创作灵感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后,他频繁从古典宗教绘画中直接获取灵感,仿佛在录像艺术的框架下重新创作“宗教画”。像《惊讶五重唱》的灵感就源自中世纪尼德兰画家博斯的《嘲弄基督》。

《南特三联画》1992年

从形式上来说,他的作品中存在不少与欧洲传统艺术相关的严肃元素。一些作品会涉及对弗朗西斯科·何塞·德·戈雅-卢西恩特斯、希罗尼莫斯·布希、约翰内斯·维米尔等画家绘画的再现;《南特三联画》则与传统的圣坛背壁装饰三联画结构有关。

此外,比尔·维奥拉作品的一个特殊之处在于无声胜有声。他善于运用创作语言本身蕴含的视觉动态势能,往往伴随着某种内隐的不可知的声源而缓慢变化。例如《救生筏》中,慢速摄影下人类遭劫、恐惧余生的情感和姿态,以一种物理上沉默而心理上激烈的奇妙听觉被尽数捕捉。这种对心理学声音元素的运用,得益于他早年在宗教性建筑里对声音的研究和理解。他发现任何空间都具有一种声音内容、核心的单音或共振频率,从而辨认出了在看得见与看不见的世界之间、抽象物与外部物质世界之间存在的重要关联。这使他的录像作品慢慢演变成一种时刻在空间里渗透着声音效能的视觉麦克风,引导观众通过录像本身的内在声音结构走近作品所创造的空间。

《惊讶五重唱》,影像,15分钟,2000年

《惊讶五重唱》,影像,15分钟,2000年

在表现手法上,极度缓慢的镜头呈现出最微小的细节及表情变化,能够创造出一种主观的心理空间,让观众更深入地感受到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例如在《惊讶五重唱》中,两女三男的五人组面部表情生动夸张,分别演绎了喜、怒、哀、惧、疑五种情绪,使观众能更细腻地体会到各种情感的微妙之处。

比尔·维奥拉的作品是艺术与高科技的完美结合,具有强烈的震撼力。他以更广阔的视野,看待世界上不同宗教和艺术的关联与发展,将多元化的文化元素融入创作中,其作品充满了对人类情感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洞察与独特表达。

随着对视频技术的不懈探索,维奥拉的艺术造诣日益成熟。他与同时代众多艺术家一样,敏锐地意识到电视屏幕所创造的新现实,连接着遥远的世界。1998年,在盖蒂研究中心驻留期间,他与学者共同研究艺术史中对激烈情绪的表现。次年,父亲的突然离世使他深刻感受到人类情绪的强烈与不可控,这成为他艺术创作的重要转折。此后三年,他创作出20件以“情感”为主题的系列作品,深度挖掘人类悲欢离合、生老病死所带来的复杂情绪。

《救生筏》,影像,2004年

《救生筏》,影像,2004年

《救生筏》,影像,2004年


其中,2002年的《洪水》堪称影像史上的经典之作。洪水的意象令人联想起《圣经》中的篇章,不同身份的陌生人在大洪水中无处遁逃,与《救生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皆在宏观视角下展现了人类的渺小与生命的脆弱。


从早期对黑白录像的探索,到后来对大型数字投影影像的复杂处理,维奥拉的艺术实践也延伸至舞台创作。科技的发展促使他的作品从低质量视频演变为高清晰彩色影像。自20世纪70年代起,他与白南准、彼得·卡普斯等艺术家并肩,为影像艺术在当代艺术领域的地位的确立贡献了力量。

维奥拉善于借助技术手段,将日常生活与超自然问题相互对照,其作品充满对过去伟大艺术的敬意。宗教元素在他的创作中占据重要地位,佛教、基督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相互交融,编织出引人入胜的图像与故事。在他看来,在科技无所不在的当今世界,东西方传统激烈碰撞,而艺术实践与宗教实践的共性,使人们能够超越社会政治背景的差异,理解彼此,分享人类共有的感受力。

《殉道者》,影像装置,2014年

维奥拉的作品聚焦生死、情感等人类重大议题,以及超越人类经验的灵性和信仰主题。他以图像和声音媒体技术激发强烈的精神体验,引发不同文化背景下观众的共鸣与反思。艺术史尤其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和巴洛克艺术时期的作品,是他创作的灵感源泉。2000年的《惊讶五重奏》灵感源自中世纪尼德兰画家博的《嘲弄基督》,2019年,其作品《特里斯坦的上升》与米开朗基罗素描作品《上升基督》同台展出,展现出不同的情感世界。

在他成熟的作品中,如《惊骇五人组》《仪式》《屈服》《融合》等,几乎都采用高速摄影、缓慢回放的画面,展现出肉眼难以观测的微妙细节,让人感受到庄严、伟大和崇高。超慢镜头作品使维奥拉成为影像艺术领域的开拓者,他不断运用最新技术和专业影棚追求最佳效果,极大地推动了影像装置艺术的发展。

他认为时间依靠心灵度量,录像技术能呈现无意识事件。通过影像,他将不可视的力量可视化,让观众了解未知。维奥拉的作品常处理出生、死亡和人类的转化,如1992年的《南特三联画》,将宗教思想融入对生命体验的表达,引发情感共鸣。他常将生命与死亡等主题并置,传达生命感悟,注入人文气质,让观众沉浸反思。

《千禧年五天使》,影像装置,2000年

《千禧年五天使》,影像装置,2000年

《千禧年五天使》,影像装置,2000年



借影像这一时代特色的表达方式,维奥拉将个人见解与艺术创作融合,赋予作品活力。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他深刻探讨人类生命状态,被誉为“影像时代的伦勃朗”。他始终关注人性的永恒议题,“精神性”与“超越”是其艺术核心,对生命、宇宙和时间的思考源于宗教信仰和对佛教的迷恋。

比尔.维奥拉

比尔·维奥拉的离去是艺术界的巨大损失,但他的作品将永远闪耀,激励后人在影像艺术之路上不断探索前行。

作者为艺术与设计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頻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艺术与设计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影像艺术 比尔·维奥拉 影像互动装置

17010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