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梵高“星夜”重现阿尔勒,科技重连人与自然
-
原创 2024-07-12
1888年10月,文森特·梵高在法国南部的一座小城阿尔勒,创作出举世闻名的《罗纳河畔的星夜》。时隔136年,这幅画作终于再次回到它的“出生地”,与超过78位艺术家的165件作品,集结成“梵高与星星”大展,共同呈现梵高毕生所追求的天空与宇宙之美。
△罗纳河畔的星夜,文森特·梵高,1888年
同期,艺术家双人组 DRIFT 在 LUMA Arles 展出了《Living Landscape》,这是一场包含两件沉浸式互动艺术品的展览——《Murmuring Minds》和 《Coded Nature》,作品探索了群体行为,揭示我们周围自然界可见和不可见的关系。这些主题也是梵高艺术实验的核心,并在他的画作中生动地描绘出来。
《Living Landscape》展览由梵高基金会主办,重点介绍了《罗纳河畔的星夜》抵达阿尔勒的过程,并揭示了艺术家创作这幅作品的来源及其对当代艺术家的巨大影响。
600架无人机表演
呈现梵高追求的天空与宇宙之美
为了纪念展览的开幕,DRIFT 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无人机表演,在算法操控下,600架无人机在阿尔勒的夜空中还原出了梵高笔下的星座轨迹,呈现梵高毕生所追求的天空与宇宙之美。
这一作品不仅向人类的自由和社会建构的概念提出了疑问,也邀请观众看到技术创新下诗意的一面,鼓励人与自然建立独特的联系。
这场名为《Electric Sky》(电子星空)的表演被认为是最近在阿尔勒文森特·梵高基金会举办的群展“梵高与星星”的延伸,该展览庆祝这位荷兰艺术家的《星夜》画作136年来首次重返阿尔勒。
60个自主移动的矩形块
探索人类群体行为
《Murmuring Minds》是一个新的互动表演装置,它研究了控制自然运动和过程的复杂模式。
在指定的空间内,60个自主移动的矩形块像一个群体一样,对参与者的互动做出反应。
这件作品模糊了自然与人工之间的界限,强调了决策的复杂性。驱动方块运动的计算代码成为互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创造了一个超越被动观察并鼓励主动参与的环境。在蜂拥模式中,你被迫做出某种动作,否则它们会跟着你。所以你是在追捕它们,或者它们在跟着你。
方块的选择象征着当今人类受限制的思维方式。我们一生中每天都在其中,但这只是一种更直接地展示它的方式。
数字椋鸟群
自由是一场幻觉
《Coded Nature》是一个互动装置,其中实时数字椋鸟群软件投射在大屏幕上。该作品探索了人类、自然和技术之间的关系。
自主飞行的鸟群对观众的动作做出反应,象征着自然界不断创造和变化。
作品展示了人类如何驾驭社会规则和惯例,挑战了自由的概念。它表明,完全的个人自由会导致混乱,强调了个性与社会一致性之间的平衡。
我们看着这些形式,以为我们看到的是一种非常自由的自然运动,但这一切都是按照规则进行的。根本没有自由可言。我们以为我们生活得很自由,但与此同时,我们穿着衣服,我们有所有这些社会结构,我们必须说正确的话。一切都是规则、规则、规则。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全球数字光影艺术创新网络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