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2
  • 1
  • 3

分享

艺术装置-光的手势

原创 07-08

光语表演▲

“缘起”▲

“化蝶”▲


导语

文/苏丹

形式就是内容,在人类的一切纪念行为中更是如此。形式是超越文字的一切可能的组合,比如造型、比如机理与质感还有表情和姿势。

态度是生成形式的起点,态度是对于价值观的表达,它极富能量。我们对梁思成和林徽因先生的态度大概有:感恩与敬仰,好奇与怀念,钦佩与反思等。我们对于圣地佛光寺呢?恐怕唯有赞美了。

在佛光寺追思梁林二位前辈,是一次三方的对话,即我们这些在场者、历史建筑、一对历史人物。“光”是我们之间对话最恰当的语言,因为光是具有时间和空间双重属性的事物,它用速度去追赶逝者,借空间来展现变化。

佛光寺的身世或许就是因为光,东大殿坐东朝西,每至黄昏夕阳的余晖就会穿越厚重的屋檐和深邃的殿门,映照到那几尊庄严肃穆的佛像,在那个瞬间,一切深重幻化为浮翠流丹的彩霞。2024年6月29日的佛光寺,“光”一定是最恰当的对话和表达的语言,因为它虚无的属性体现了对空间场所和逝者的尊重。

创造光的语言需要道具,这些道具具有施展物理的机制,以此来规训和组织白日里无孔不入的阳光。比如那些方形的和圆形的镜子,还有水晶体的三棱镜。此外草帽也是另一种光语的道具,草帽排斥普照大地泛泛的日光而让我们的双眼隐藏起来,成为光的洞察者。塑形之后的光需要语法,我们应用了莫尔斯密码,因为它隐秘但是精准,能够以玄观玄,以空击空。

在此我们采用了光的反射、折射和影射,由此创造了一系列恒定的光线和明灭的光茫,还有斑驳的光影。它们犹如白日里的焰火,装饰而又娇嗔;亦如漆黑夜幕里明灯的频闪,温暖动人;有时又似一抹彩虹闪现在历经沧桑的碑文之上,用无限的瑰丽去赞美历史的丰碑……

光的手势

文/谢明洋

光的语言有静有动,有明有暗,通过不同的形状、色彩、节奏构成表意的语法。栋梁·佛光寺展根据空间的行进路线与序列结构、光与环境场所的关系及历史人文线索设置了七处光主题环境艺术装置分别是山门口的“时间”,院落经幢处的“穿越”,林徽因居所香风花雨楼院落的“云映”,殿前经幢的“虹影”,二层平台上的“缘起”,祖师塔处的“化蝶”,北厢房展厅前丁香树下的“流转”。此外,十八位志愿者在艺术家史国瑞先生的指挥下为现场嘉宾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莫尔斯密码闪动光语表演


栋梁·佛光寺展览设计布置示意图 绘制:于洋、彭昊南▲

01

莫尔斯密码是艺术家和工程师共同创造的一种简单直观的电信编码系统,可以在任何简陋恶劣的环境中通过光的闪烁、符号的组合或声音的长短来表达数字及字母构成完整信息。山门口的“时间”装置用圆镜表示短,方镜表示长,自右向左分别为数字8、5、7,暗示了佛光真容禅寺大殿的重建时间,即唐大中十一年。日常的镜面反射着天光云影,古松飞鸟和络绎的游人,每到午后黄昏时分,氤氲闪烁的光斑投射到山门前照壁,仿佛隐约浮现出林先生《窗子以外》的风景。


山门口镜面装置“时间”▲


02

1937年的6月末,林徽因爬上木梯测绘院落中的经幢,梁思成拍摄下了这个建筑史中经典的瞬间。受到皮影戏的启发,我们设计了一面纱窗框架结构,通过三维模型中的反复推敲确定了合适的尺寸与位置,将旧照影像与现实空间叠合并置,光穿过松树的缝隙落在纱的剪影上,恍惚间仿佛林先生穿越了整整87年的时空来到了我们身边。设计师彭昊南找到了当年梁先生拍摄的角度,为粉丝们留下了“为先生扶梯”的照片。

院落经幢打卡处“穿越”▲


03

“流动”是一个表现光的生动变化的装置。北厢房展厅前的一棵上了年纪的丁香枝叶低垂着伸向地面,形成了一个充满庇护感的场域。用细鱼线将透明多面体水晶球高低错落地挂在树枝上,像是结满了晶莹的硕果。依据太阳角度调试晶体的角度和位置,可以捕捉阳光、月光等等的各种细微变化和表情,有时是闪烁的光斑,有时是绚丽的彩虹。每当微风拂过,这些微光便翻涌起来,似日间攒动的萤火、斗转星移的银河。正如莹莹微光,汇集成炬,亦可照亮漫漫前路。

“流动”▲


04

寺院住持居所“香风花语楼”的东耳房,房前是一个开敞明媚的小院。按照摩尔斯密码的长短符号关系在每片绿地分别摆放出“佛光寺”的首字母F、G、S并设置好与天空映射的角度,从东大殿平台俯瞰时,可以察觉蓝天白云在茵茵绿草间静静地缓慢地流淌着,变换着姿态和色彩,当太阳从云层中露出她的面容时,小院也瞬间被点亮,闪烁出耀眼的光芒。一只羽化的镜面蝴蝶指向了当年梁林伉俪的住所。

香风花语楼小院镜面装置“云映”▲


05

二层平台顶部的“缘起”装置是由方形和圆形镜面组成的莫尔斯密码,北侧是英文单词“遇见encounter”,南侧为“永恒eternity”。《营造法式》第一幅插图《圆方方圆图》即言明天圆地方是人工造物的缘起,圆方相切得到1:√2的比例是古代建筑营造的基本比例,也被日本学者称为相对于西方黄金比例的“白银比”。佛光寺东大殿的正立面,殿内彩塑群像的造型关系都是严格遵循1:√2的数学关系设计建造的。梁林立志破译《营造法式》为营造学社对中国古建筑研究的缘起,学社1937年与佛光寺东大殿的相遇实证了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源头,这次人与场所的相遇成就了中国建筑史上永恒闪耀的时刻。

《营造法式》圆方方圆图▲

“缘起”镜面反射装置▲


06

佛光在佛教中指菩萨头轮放射出的光芒,在自然界体现为一种特殊的物理现象“日晕”,即在多云天气,强烈的阳光照射在云层表面时形成的一种衍射现象,类似五彩光环,十分罕见。东大殿匾额“佛光真容禅寺”可能正是因殿外西边天空的佛光与店内佛祖真容之名。殿前正中的经幢至今清晰地留有“女弟子佛殿主宁公遇”字迹,与大殿四椽袱上书写的“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相吻合,确认了这座超越了《营造法式》中最高等级建筑的年代和身份。经幢上的“宁公寓”三字成为祥瑞的象征,数十年来被游人抚摸打磨成光滑的黑色斑块。“虹影”装置利用三棱镜折射激光在经幢佛殿主题名处留下一抹彩虹日晕,为来来往往的游人带来一丝小小的会意。为实现虹影效果的稳定,我们测试了数种光源、支架、棱镜、水等不同的折射体及光与物的角度、距离、大小与强弱效果等。


“虹影”▲

“虹影”的测试过程▲

07

东大殿南角的祖师塔被梁先生判断为北魏时期所建,虽不知所奠高僧何人,却可能是佛光寺里最古老的存在,默默注视着世事变迁。蝶在传统文化中叠合了多重含义:庄周梦蝶中象征时空的交错,梁祝的故事中象征着故人的陪伴,蝶的羽化象征着生命的转换与重生。“化蝶”是由碎玻璃拼贴而成的反光装置,午后随着阳光的变化,在祖师塔上投映幻化出闪烁飞翔的光的蝴蝶。化蝶是美丽的结果,也是诗意的想象,无我的境界,谨以此瞬间在林徽因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致敬。

“化蝶”▲

08

29日是非常戏剧性的一天,上午阴云密布,中午小雨沥沥,下午开幕式进行时仍风雨飘摇,时而电闪雷鸣。然而正在活动进行到茶歇时大概三点左右,忽然之间阳光灿烂,金光洒满佛光寺,每个在场的人都被温热明媚的光包裹着,身心感受到明确的温度和能量。由艺术家史国瑞指挥的光语表演闪亮登场。18名志愿者站在东大殿东侧的山峦上,手持方镜,从左至右照7、7、4的站位方式分三组一字排开,两长一短正对应着莫尔斯密码中“光”字的拼音首字母“G”。依照山下的指挥,志愿者利用莫尔斯密码动态闪烁出“1167,与光同行”的语句。1167年是佛光寺东大殿至今的历史。通过光的语言,信息以一种陌生却又充满惊喜的方式传达给在场的所有观者。

“光语”▲

艺术家史国瑞(右1)与工程师孟武兵(左1)排练光语表演▲


09

另外,配合开幕式活动还在北厢房设置了文献展厅张永忠先生的剪纸展览展等。展陈理念紧扣林徽因和宁公寓二位女士“遇”的主题,力求简洁精准,详细梳理了营造学社在佛光寺调查研究的全部过程,在空间呈现上与环境融合,使用木、棉麻布、透明亚克力等材料。


北厢房展厅现场▲

展览衍生文创印章设计 制作:于洋▲

张永忠先生剪纸艺术▲

10

为了回应营造学社当年的田野调查经历,我们准备了印制有“栋梁”二字的草帽。研讨会的座椅是从乡村里收集得来的。造型各异的座椅排列成8*9的矩阵,其中24把椅子缠上了红胶带,在矩阵中形成87的字样,纪念87年前梁林与佛光寺的那场历史性相遇。

签到台▲

研讨会座椅设计效果图 绘制:彭昊南▲

研讨会现场▲

开幕式期间佛光寺东大殿会场出现的心形丁达尔光▲



「布展感想」

谢明洋:

佛光寺环境充满了场域本身的能量和感染力,各种精巧的人工搭建都似乎显得多少有些造作。通过光的形状、色泽、影像、语言,在文脉与时空的多重维度连接了古与今、心与物、人与境。

展陈设计师谢明洋(右1)与拍摄团队讨论方案落地▲

于洋:

光,作为自然界中最基本也是最神秘的元素之一,具有独特的叙事能力。我们佛光寺展区布展创造性采用了不同场景下光的装置艺术手法,通过光的变化与组合,用当代语言在现场讲述出佛光寺的历史、以及梁林两位先生与古建筑之间的故事。

展览执行于洋(右2)与工程负责人讨论搭建方案▲



彭昊南:

参与这次栋梁繁花展是对我心灵的一次洗礼,我要继续用现代的语言去传播传统建筑文化。

展览执行彭昊南偶遇佛光寺小猫汤圆▲

高尧般:

布展的过程中时常需要临场应变,灵活调整方案。这些经验对我们而言尤为宝贵。所幸过程虽有波折反复,却也终得圆满。自踏上佛光寺的这片土地起,我们便怀着朝圣的心情,虔诚地为古刹、为梁林投上一束光亮。

展览执行高尧般为香风花雨楼小院前的蝴蝶装置着色▲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四面空间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光的手势 艺术装置

9567 举报
  2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

Savor_Q 08-05 回复

思想有趣

四面空间

四面空间

北京

分包方 · 环境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