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2

分享

数字化如何让非遗“活”得好、“潮”起来、“火”出圈?

原创 06-17

当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与端午节不期而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或许你能在博物馆丰富多彩的数字化“非遗”中得到想要的答案……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万余名(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62名),同时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贡献了中国色彩。

数字化的浪潮下,非遗文化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新光彩。无论是博物馆,还是企业都紧跟时代步伐,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让非遗的精髓得以更广泛、更生动地传播。

数据要素赋能进一步扩大非遗价值

只有将分散化的数据碎片整合起来,变成集约化的数据“粮仓”,才能成为高价值、可流转的数据资源。对非遗文化亦是如此。

百度文心大模型与苏州丝绸博物馆、苏州文化投资发展集团共创了“苏州漳缎AI创作模型”。据了解该模型是文心大模型的基础模型学习了苏州丝绸博物馆珍藏的苏州漳缎数字纹样,如“湖色缠枝牡丹纹漳缎”“绿地金斜格小菊花纹漳绒”“玫红地四季花卉纹漳缎”“白地五湖四海纹漳缎”等3000多件珍贵馆藏纹样特征打造而成。该模型掌握了苏州漳缎的质地特点和色彩风格,兼具整体复杂构图和局部细节刻画能力。通过“赛博织漳缎 守护丝绸界国宝”互动程序还能在手机上“共织”苏州漳缎。

进入互动程序后,看到模型绘制生成的“春鹊临枝图”“祥云流涌图”“超感幻蝶图”三种漳缎作品,风格迥异、色彩丰富、具有立体感,可以选择其中一种参与织造。点击“春鹊临枝图”后,看到显示目前多少人参与,已织了多少厘米。根据小程序里的提示,通过“投梭”“打纬”“提花”“再次打纬”“划绒”5个步骤,成功将漳缎增加0.5厘米。

依文集团立足苗族刺绣传承人和国际设计师资源,搭建了“绣娘数据库”和“全球设计师空间”。以此为基础,依文集团建立了拥有1600多名设计师、8000多个民族传统纹样的数据库,来自全球的设计师可以通过这个庞大的数据库,超越时空限制与绣娘实现“合作”。77岁的苗族刺绣传承人潘玉珍和她的绣品已经成为国际时尚舞台的常客,为传统刺绣与全球时尚产业的结合带来了新的可能。

用数字技术科普非遗文化

在数字化技术的赋能下,人们对非遗项目及其蕴含的精神价值有了更全面的认知。

今年6月7日,由南京市档案馆和南京大数据集团共同开发的非遗档案文化平台“金陵档案—兰台拾遗”应用系统在“我的南京”APP正式上线!

“金陵档案·兰台拾遗”应用页面

近年来双方发挥各自优势,率先在国内开展非遗档案数据资产转化开发的有益探索。实施非遗档案抢救性保护工程,建成南京云锦、南京金箔两大类非遗档案专题数据库。仅云锦档案数据库就收存了7000余件文书档案、264幅云锦实物和956幅意匠稿的目录和全文数据。在城市门户“我的南京”APP全新上线的“金陵档案·兰台拾遗”应用系统,从多维度生动展示南京云锦、南京金箔等档案史料、图片、视频、展陈等编研成果,让社会公众充分领略非遗魅力,感受非遗之美。

御窑博物院的互动游戏“青花秘境”既是一款独立的游戏小程序,也是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御窑天下第一季·青花秘境”展的一部分,观众可以在现场或线上扫描二维码,进入“珠山之下”的元宇宙,通过趣味盎然的知识问答,来揭开青花图案下暗藏的千年秘语。该游戏虚拟了一段”神龙护瓷“的故事:护佑御窑的神龙因不满正统年间的苛政乱法,怒而降威、自封神力。如果想要盛世再临,窑火重兴,必须前往秘境之中寻找神龙的踪迹。

游戏主界面以景德镇制瓷中心——陶阳里的经典景观:欠班窑、龙缸弄、南麓遗址、御窑博物馆、柚子广场等为基础,绘制了一幅远山飘渺,仙气萦绕的画卷,青花瓷中的青、白两色被设置为界面的主色调,每个关卡的符号都借鉴了现实景观的构造与色彩。

特别是 “神兽之眼”关卡界面,这是陶阳里街区之外的另一个重要场景——御窑博物馆选择了与其它关卡不同的展示方式:通过2.5D动画视差滚动技术,前、后两个景别制造出参差相间的视错觉体验,一幅典雅素净的青花图轴在进入关卡的瞬间徐徐展开:前景以各种青花瓷的器型轮廓和介绍文字为主,后景以虚拟三维展柜和文物图片为主,“花落景德”“骨相塑造”“幽蓝神采”“命运之舞”“缠枝之美”五个单元依次阐释了青花的定义、历史、材料、工艺和纹样,在点、线、面等当代抽象图案元素的串联之下,生动还原了非遗青花从风华初现到风靡世界的整个过程。

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博物馆还将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数字化,让观众在沉浸式的互动游戏体验中,感受古人智慧的同时,达到知识传播等目的。

全国首个公益性非遗数字博物馆沈阳市辽传非遗博物馆中,通过射箭VR体验区,观众可以沉浸式体验锡伯族弓箭的魅力;内蒙古博物馆利用VR技术设计了内蒙古达斡尔曲棍球非遗数字化游戏,将达斡尔族传统节日与其传统曲棍球相结合,通过打造三种沉浸式游戏场景、设计VR交互游戏机制,打造了一种全新的体验方式。此外,还有利用VR技术展示海南黎族制陶非遗传统文化的游戏,体验者可以借助VR眼镜、数据手套等设备体验在虚拟世界中实时参与到黎族制陶的场景和制作过程中,获得直接的感官体验和感受。

新质生产力驱动非遗“上新”

科技与非遗的充分结合,为非遗的创新传承提供了新的角度。

去年苏绣非遗传承人张雪与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共同开发创作全球首幅动态苏绣作品《玉兰花开》在阿里拍卖会上,以16万元高价被拍走。

《玉兰花开》绣面图案选用传统刺绣常用题材,一支紫玉兰花开,三只蝴蝶闻香而来。但是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仅是立体的,还是动态的,部分花瓣和蝴蝶翅膀绣片立于绣布表面,只要指尖轻触,玉兰花即刻绽放,蝴蝶也会翩翩起舞。

该作品采用了前沿的形状记忆合金(SMA)。张雪和团队成员通过精密的设计和刺绣工艺,把记忆合金“藏”在了花瓣和蝴蝶的翅膀里,当温度触发后,两片记忆合金发生形变,从而形成了蝴蝶振翅、玉兰花开的效果。同时,作品还采用了光感涂料,白色丝线绣的玉兰花瓣,在阳光或紫外线灯下会呈现出紫色。

此外,张雪的多个科技感十足的作品被世界各地博物馆收藏,比如《苏绣手表》被加拿大手表博物馆收藏,《星空》被世界技能博物馆、中国丝绸档案馆收藏,《翠竹》被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收藏,《江南一隅》被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收藏等等。

让非遗文化“墙里开花墙外香”

数字化技术正成为非遗文化“出海”的强有力助推器。通过高清影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先进技术,非遗的精湛技艺和深厚内涵得以在全球范围内生动展现,打破了地域和文化的隔阂。世博会博物馆正在进行的原创大型沉浸式光影艺术大展《一梦华胥——中国皮影光影艺术展》就是代表之一。

该展以“中国皮影戏”为创作蓝本,以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黄帝梦游华胥国,而后天下大治”为创作灵感。团队针对中国(上海)民间皮影艺术馆馆藏逾万件皮影文物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并对其中超3000件皮影物品进行了超高清数字采集。同时,为力求皮影人物的数字制作能遵循传统皮影戏的表演特色,皮影人物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经过精心设计和调整,以确保其在三维空间中的自然流畅。团队特邀马氏皮影剧团参与蓝屏动画捕捉拍摄,将传统皮影戏表演艺术的“灵魂”首次通过蓝屏动画捕捉技术,原汁原味融入当代数字化的沉浸式光影舞台。

目前,《一梦华胥——中国皮影光影艺术展》已经走出中国,在阿联酋的迪拜和加拿大蒙特利尔两个城市双双展出,“太美了”“真正的艺术”……海外观众的支持点赞纷至沓来。

非遗数字化的过程就是实现科技与艺术融合的过程,既要运用时代先进技术,也要注重艺术创意表达,让静态的文化遗产活跃起来,从而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创造性传承。

来源:辽宁传媒、金陵档案、《文化月刊》、苏州丝绸博物馆官方公众号、百度AI公众号、《瞭望东方周刊》《文汇报》等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由 文化科技融合汇 授权 数艺网 发表,并经数艺网编辑。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或删除。

观点洞察

25978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