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1
分享
- 新馆开放丨中国隧道博物馆,隧贯山河,道通天下!
-
06-04
隧道博物馆位于广州南沙区,是国内首座以隧道及地下工程为主题的专业博物馆,主要目的是传播隧道文化、弘扬隧道精神,提升公众对隧道行业的认知。
隧道博物馆展览面积约50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为了讲好中国隧道和隧道人的故事,在布展中以中国隧道史为“线”,映照复兴之路;以万千隧道人为“珠”,体现家国情怀,主体框架分为:序厅、中国隧道史陈列厅、专题陈列厅、尾厅四大部分。
博物馆精选了192个代表中国隧道发展的工程,21个艺术雕塑场景震撼表达,50项多媒体视频互动演绎,17套工程模型辅助展览,综合呈现了中国隧道的追光之路。
隧道博物馆展厅介绍
01序厅
序厅开篇综述,阐释隧道如何创造美好生活。
02中国隧道史陈列厅
中国隧道史陈列厅分为五大部分,用纵述历史+横排门类的手法讲述古代隧道、近代隧道和新中国隧道。
03专题陈列厅
专题陈列厅分为:重器展示区、工法工艺区、中铁隧道局专题展、国际隧道专区。
04尾厅
尾厅沉浸式影院以“隧创未来”为理念,通过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以隧道为窗畅想未来。
序厅
上善若隧 大道其光
隧道与人类相伴,与文明同行。序厅通过“假如没有隧道”之问与“隧道让生活更美好”之答,在一问一答中重识隧道,在静谧空间中深思隧道。
中国隧道史陈列厅
山海之下 梦想之上
中国隧道史陈列厅以时间为线,精选每一时期标志性工程,代入时代背景、解析工法工艺、融入展品实物,打造坐标原点、历史节点、精神触点。
混沌初开:古代隧道
古代隧道讲述了古人在早期的隧道领域的探索和创造。这一部分重点讲述了石门隧道——我国第一条人工开凿的交通隧道。
长夜微光 :近代隧道
近代中国遭受列强入侵,坠入长达百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深渊。以詹天佑为代表的工程人勤奋自强,独立自主地建设铁路和隧道,为处于彷徨迷茫的中华民族点燃民族自信之光。
筑梦征途:20世纪50-80年代
01浴火新生(20世纪50年代)
新中国百废待兴,基础设施建设迫在眉睫。该时期建设技术虽然落后,但中国隧道人勇担历史重任,发扬苦干精神,在一锤一钎中熔铸成气壮山河的“开路先锋”精神。
02激荡奋进(20世纪60、70年代)
为了服务国家战略和人民交通所需,建设者创造了沙木拉达隧道、红旗渠等工程建设奇迹,留下了感人至深的沙木拉达精神、红旗渠精神。
03乘风跨越(20世纪80年代)
以衡广复线大瑶山隧道为起点和标志,中国正式进入机械化配套施工阶段,向国际先进行列跨越。
逐梦前行:1990年-2012年
TBM、盾构成功应用并国产化,我国迈进长大隧道大型机械化施工新阶段。
圆梦启航:2012年至今
更长更大更深……挑战各种极端地质条件,中国隧道技术全面领跑,进入自主创新阶段,向全自动化智能化的更高阶段进军。
专题陈列厅
隧贯山河 道通天下
重器展示区
以“藏展结合科普展示”为理念,观览 “中国中铁一号”盾构机与三臂凿岩台车风采,观众走下步道,可近距离感受大国重器给予的震撼。
工法工艺区
通过不良地质沉浸体验、隧道围岩科普、工法工艺展示,了解隧道建设的不易与技术的不断进步。
国际隧道专区
从原始的“穴居”到如今规模庞大的“地下城市”,从被动利用演变到主动改造,在地下那黑暗的王国有着一部人类独有的历史画卷。中国如此,世界亦如此。
中铁隧道局专题展
作为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建设国家队,四十余年来,一代代中铁隧道人始终传承“开路先锋”精神,铭记“忠诚担当”嘱托,实现了中国隧道从手工开挖到全机械化和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施工,再到智能化建造引领探索的几次跨越,助力中国隧道掘进向前。
尾厅
隧在前方 道在足下
以“隧创未来”为理念,通过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让观众感受“上天、入地,下海、登极”,以隧道为窗,穿越现实、飞跃地球,畅想未来。
中国隧道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与祖国同行同梦
这条“追光路”照亮“复兴路”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破解“世界之问”
中国隧道正在为世界贡献
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展馆设计 | 佳势展陈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