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试论舞台灯光的艺术性追求

原创 05-08

*本文系2021年度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文旅演艺舞美装置同步呈现控制系统研究”阶段性成果。


摘 要:

结合多部舞台剧目的创作实践,探索舞台灯光艺术在人物形象塑造、内心世界表现、表演情境构建、氛围意境创造以及提升戏剧性表达等方面的作用。

舞台灯光艺术是戏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舞台灯光不仅是传达舞台形象的媒介,同时也是传达戏剧人物内心世界的媒介,其最终目的是提升戏剧性的表达力度。下面,笔者结合舞剧、沉浸式话剧、音乐剧等参与创作剧目的灯光设计实践,分析探讨舞台灯光的艺术效果和艺术追求。

1 烘托人物复杂的心境


《“为人民而舞”——舞动经典》由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优秀舞者集结共演,由任冬生担任视觉总监,笔者参与灯光设计。笔者即分析其中舞蹈节目《点绛唇》的舞台灯光艺术。点绛唇原指古代女子把嘴唇点成红色,后成为词牌名。编导一语双关,表现了一位深闺女子思念意中人的场景。作品以行为表现情绪的起伏,期盼的眼神、娇羞背手、推窗远眺、喜悦的跳跃、莫名的惊恐、难以言说的悲伤、踉跄的脚步,这一切动作交织在一起展示了主人公复杂的心理活动。《点绛唇》的灯光不仅要把演员的形体勾勒出来,更要将女子盼君归的复杂心境烘托出来。灯光以一束暖色逆光为始,将一位深闺女子思念意中人的画面跃然舞台之上。舞者回眸一瞥,一束高位侧光顺势补入,朦胧中逐渐看清了女子的面容,也将观众带入了她纠结的心境之中。灯光重点于情感与意境的表达,时而像女子于镜前映容时的一抹夕阳,时而像女子惆怅踱步于庭院中斑驳的树影,在灯光的明暗起伏、一呼一吸间,将女子的娇羞、喜悦、期盼、悲伤烘托出来,配合投影的大面积留白与落花影像,营造深远的意境和想象空间,烘托出女子内心交织的复杂情感。在诗情画意的追求中,更好地演绎出“女为悦己者容,君未归,我怎敢老去”的心境。见图1所示。

图1《点绛唇》中女子轻点红唇时的定点光 摄影:王徐峰

2 彰显朴实无华的质感


鼓楼西剧场出品的《边城》是中心舞台沉浸式话剧,特邀以色列导演露丝▪康内尔(Ruth kanner)执导,舞美设计为李奥,灯光设计为任冬生,笔者担任灯光设计助理。导演运用了最擅长的“讲故事、肢体表达、视觉意象”并重的“说故事剧场”(Storytelling Theatre )表演形式。其灯光设计更加注重自然表现,避免“人工痕迹”,使灯光润物于无声,从而突出演员本体和由此构建的想象空间。

该剧灯光设计的一大亮点是全部使用PAR灯、成像聚光灯、碘钨灯等传统灯具。任冬生的理念即是“全部使用传统灯具,可以还原田园诗般的朴实、温暖与温润。”一方面是追求朴实无华的质感,另一方面是避免电脑灯具的噪音。根据不同演区和场景的特点进行针对性布光,形成每个场景特有的情景和意境。如,翠翠贫寒简陋的家,设计了略带胶片质感、斜侧光位、偏暖的光色,烘托了家庭场景温暖的特征。见图2所示。如,“噩梦”一场,翠翠在岩石支点处表演,通过楼梯缝隙隐藏了一只成像聚光灯,对演员进行低角度投射,在墙上形成演员表演的光影,强化翠翠噩梦时的内心感受。见图3所示。在表现渡船的场景,灯光形成一条狭窄的光路,舞台空间大量留白,配合演员手持绳索拉渡船的表演,将船夫、搭客渡船时的意境生动地烘托出来。见图4所示。

图2《边城》之翠翠家场景 摄影:蔡园

3 外化角色内心世界


2020年演出的《Ta还在我身旁》是颜荷导演对老龄化问题的长期关注和思考而创作的作品。导演希望能够真实展现老年人的内心情感世界,不仅是讲述身边的故事,也期待传递出希望、温情。

《Ta还在我身旁》大多是非专业的素人演员,他们以最朴实的表演深深地打动了作为灯光设计的笔者。在“棋者”(韩春启饰)分身两人,自己与自己下棋的场景,通过两种光色渲染出不同的画面与氛围。一种是从下场口稍低角度投射高色温的清冷光束,另一种是从上场口高角度投射低色温的温暖光束,是两个人物角色不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空间的外化。同时,当“棋者”坐到一把椅子上时,用高亮度且光束角较小的光束打在对面空椅子上,反之亦然。通过一束抽象的光,暗示空椅上的虚幻角色,表现该场景的独特意境。见图5所示。

图5 《Ta还在我身旁》下棋场景摄影:柯洲

另外,一段有关“父亲”的表演,是笔者共情最深的。舞台后区有一排座椅,每一把座椅造型不同,坐着不同身份的人,其中一把坐着“父亲”,背对着观众。一束高亮度的暖光从高侧光位投射在他身上,就像父亲坐在客厅里,温暖的夕阳透过窗户,洒在他的肩上。这令笔者心绪万千,美好、幸福、梦幻、不舍、苦涩、悲痛……各种复杂的情绪也像潮水一样涌上心头。因此笔者认为用“水”的意象表达此刻的心情和意境再好不过,于是在后墙投射出水波荡漾的效果。随着音乐旋律逐渐上扬,情绪层层递进,后墙波动的水纹也随之升高,逐渐充满整个后墙,把人物的情绪传达出来。通过“水”的意象,将内心深处那份厚重的爱与思念外化,充满整个舞台、整个剧场。见图6所示。

图6《Ta还在我身旁》父亲与“水”意象 摄影:劳宣

4 简约手法实现细腻的表达


舞剧《蓝色裙摆》由刘岩执导,任冬生担任视觉总监,笔者担任灯光设计。戏剧情境设定在20世纪40年代一艘由上海开往香港的豪华客轮上。女主角钟珊是一位以社交名媛身份作掩护的地下党员,代号为“蓝色裙摆”。她带着传递“豪密”乱码译本的重要任务登上这艘形势危险、关系复杂的客轮,冒着生命危险与明处暗处的敌人周旋。凭借着胆识和智慧,钟珊完成了密码传递任务,但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该剧灯光设计以简约的手法营造质感细腻的光影效果,以流动光、侧光、顶逆光为主,勾勒出演员的肢体线条、烘托情景意境。

序幕,钟珊为了革命坠入深海。海水幽暗、冰冷、深不见底……她一点点下沉,记忆一帧帧闪回……灯光将舞台上方吊挂的纱染成深邃的蓝色,在鼓风机的吹拂下缓慢飘动,营造出海水下幽深的空间环境。随着演员移动,一道高亮度低角度光束投射在演员脸上,同时也形成一道清晰的光路。这束光是希望,是在混沌世界里看到的革命曙光;这束光是温暖,是与亲人、战友有温度的点滴回忆;这束光是力量,是慷慨激昂、掷地有声的民族气节和家国情怀。见图7所示。随着音乐旋律上扬,吊挂的纱幕一端落下,电脑切割灯在背投幕上投射出浅蓝色光带,从最底端缓慢上升,象征着对海平面逐渐远离的凝视,烘托钟珊牺牲时悲壮的意境。

图7《蓝色裙摆》序幕摄影:林弟

第二幕的“数字舞”,群舞演员身着抽象的符号化服装,宛如跳动的字符。灯光设计使用顶光的电脑切割灯在地面打出整齐排列的方块矩阵,这些方块时而伴随演员的调度变换颜色和亮度,时而呈现随机性起伏,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形成千变万化的视觉效果。数字舞场景的光色主要以体现科技感、神秘感的蓝色为主,只在场景末尾转换为橙色,以此象征钟珊终于破译了密码,找到了答案与希望。见图8所示。

图8《蓝色裙摆》数字舞摄影:林弟

在“长桌博弈”场景,宴会厅中,长桌铺开,各位角色在桌后坐成一排,觥筹交错间,秘密传递,身份逐渐显露。通过投影幕后方的电脑切割灯切割出透视关系的窗户造型,画面形式简约却能够聚焦舞台视觉。同时舞台画面借用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细腻地传递出此时此地暗藏诡谲、危机四伏的情境氛围。见图9所示。

图9《蓝色裙摆》长桌博弈摄影:林弟

5 提升戏剧性的表达力度

音乐剧 《 风花雪月 》 以 “ 时代楷模 ” 、 人民艺术家阎肃同志的先进事迹为创作原型,以“风”“花”“雪”“月”四个篇章展现其军旅生涯和艺术人生,传递强国强军的梦想与成就。该剧采用了老词新唱的方式,将阎肃的经典词作重新谱曲与剧中原创歌曲相结合形成27首崭新的音乐作品,有效地建立起推动剧情发展的戏剧组合。

相较话剧而言,音乐剧更多笔墨在于表现音乐。但该剧在灯光的处理上,同样非常重视戏剧性表达,通过灯光的语汇更好地传递情感并营造诗情画意的意境。在该剧灯光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光色的浸润和变化,重现革命者蓝天白云的憧憬、红梅花开的灿烂、杜鹃啼血的悲壮、风花雪月的浪漫,提升戏剧主题的表达力度,彰显舞台艺术魅力。

阎肃为了创作歌剧《江姐》,在重庆歌乐山渣滓洞七天七夜,体验当年革命者的遭遇。舞台上,阎肃与江姐时空相隔进行对话。舞台中区有一道监狱铁栅栏,阎肃站于其后,顶逆光的电脑切割灯光束打在铁栅栏结构上,在台面形成铁栅栏的光影,也形成了阎肃处在狭小牢房的意象空间。见图10所示。江姐侧身站在后区平台上,上场口方向投射出一束暖光在她的正面,她身后用红色侧光勾勒,强化江姐的雕塑感,烘托她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反动派士兵出场时,用浅蓝色侧光勾勒,呈现阴森的色彩并刻意强调面部阴影,渲染出反动势力邪恶残暴。而特务头子沈养斋出场时,逆光在舞台面打出监狱铁栅栏的图案,将阎肃原本所处牢房铁栅栏的光影延伸,扩大戏剧张力及视觉冲击力。同时,随着沈养斋调度到舞台前区,两侧脚光将他邪恶形象的光影放大投射在台口两侧八字墙,表现特务头子的残暴凶险。见图11所示。舞台整体画面一气呵成,戏剧性、冲击感、情感、意境,兼而有之,展现阎肃先生一生不变的坚持,即“血液里奔腾的诗意”和“永远继续的爱与勇气”。

图10《风花雪月》监狱场景光影效果摄影:劳宣

图11《风花雪月》沈养斋出场摄影:劳宣

6 结语

舞台灯光设计应将戏剧中的情感、意境、画面、空间,通过写意和诗化的灯光语汇来体现,将具有时代特征、东方美学以及文化元素的视觉符号融入到艺术创作中去,打造出民众喜闻乐见充满诗情画意的高质量艺术作品。

选自《演艺科技》2023年第四期 劳 宣《试论舞台灯光的艺术性追求*》。转载请标注:演艺科技传媒。更多详细内容请参阅《演艺科技》。


(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仅用于行业学习交流,并不用于商业用途。文中观点为作者独立观点,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络第一时间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演艺科技传媒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舞台灯光

11779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