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邓骞:意象·简约·跨媒介——舞剧《青衣》的美学建构

05-08

舞剧《青衣》是王亚彬自编自导自演的首部舞剧,改编自作家毕飞宇的同名小说。该剧作为“亚彬和她的朋友们”第七季的作品,演出至今已经九年了,近日受北京市文联精品剧目展演的邀请,再度亮相老舍剧场。作品讲述了一位深陷执念的青衣演员筱燕秋,为戏而狂,最终被欲望吞噬的故事。舞剧《青衣》以文学题材承载的叙事逻辑、道具构筑的鲜明意象、大道至简的舞台意味,在身体与影像融合产生的视觉交互中,探寻了“生命该如何寄托”的艺术主题,展开了一场追寻理想的欲望之旅,该作也实现了王亚彬从演员到编导的自我跨越。全剧以独舞作为作品叙事的突破口,通过几段不同的独舞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筱燕秋身处不同阶段时的人物心境,整部作品更像是一部内心的独白,在筱燕秋傲慢、迷失、堕落的时刻也向观众诉说着她孤独、落寞的艺术人生。

▲《青衣》剧照 摄影:刘海栋

1

“镜”花水“月”

道具构筑的意象表达

全剧遵循大道至简的美学原则,通过立镜、孤月、沙发等道具构筑起无限的想象空间。立镜是筱燕秋现实与内心的双向表达,孤月映射着筱燕秋心理变化过程,沙发建构起生活与欲望之间的桥梁。

舞台上几面零散的立镜,在分合动静之间,既表现了人物现实的境遇,也激发了筱燕秋现实的困境与内心欲望的矛盾,更增强了回忆和现实之间的时空割裂感。当她看到丈夫面瓜精心准备的生日蛋糕时,却扯下围裙当作水袖,在被立镜包围的狭小空间里,不断重复着身段动作,对镜而舞。看似庸常无聊的生活也掩盖不住筱燕秋对舞台的渴望和对生活的失落。时光更迭、韶华不再,学生春来的到来让她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也再一次放大了内心想要重回舞台的欲望。最终,她的身份被取代,所有的心血付诸东流。舞台上,立镜聚拢又分离,呈现出多面体的幻象,曲终人散的现实映射着筱燕秋的躁动与不安,全剧的矛盾冲突在此刻达到了高潮。

▲《青衣》剧照 摄影:刘海栋

筱燕秋,她是“青衣”,也是“嫦娥”,而“明月”就是“嫦娥”的意象表达,月亮的不同形态代表着筱燕秋在不同阶段时期的心境。满月,是初登舞台时的风光与孤傲;残月,是破碎的生活与现实的迷茫;血月,则是欲望的扭曲与妥协。编导将明月贯穿始终,以不同形态的幻化展现筱燕秋的心理状态,使明月的形态与人物的命运构成了互文关系,减少了舞剧叙事的负担,实现了心理与现实双线并进的叙事方式。

沙发构建起生活与欲望之间的桥梁,坐时是生活,站时是理想,而在这背后却深藏着一条欲望的鸿沟与人物之间的隔阂。沙发在筱燕秋和面瓜的二人世界里,充当着彼此关系的参照物,无论屋里屋外,筱燕秋丰满的理想主义与面瓜纯粹的现实主义都显得格格不入。面瓜的热情在筱燕秋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对生活与爱情的冷漠与欲望的炽热不断刺激着筱燕秋的道德底线。最终,筱燕秋被欲望所吞噬,欲望破灭,恍如镜花水月。

2

“Less is more”

舞蹈叙事与视听效果的舞台意味

Less is more 翻译为“大道至简”,是建筑大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的一句名言,它本义是反对过度的装饰,提倡“简约”的设计理念。简约的舞蹈设计往往能够使观众更关注肢体表达。舞剧《青衣》虽然承载于文学剧本,但不囿于剧本,该剧减少了舞剧叙事的繁文缛节,保留了主要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关系,在舞蹈叙事和视听效果中给人以简约而不简单的舞台意味。

▲《青衣》剧照 摄影:刘海栋

舞剧《青衣》成功实现了文学作品向舞剧的转换,跳脱了原著繁杂的人物关系与情节,以筱燕秋为中心进行叙事,充分挖掘了其心理变化的过程,扩展了肢体的表现空间。据王亚彬介绍:“决定淡化和凝练原著中对柴米油盐的生活常态的描写,保留重要故事节点和推动戏剧化情节发展的重要段落,通过戏中戏、日常生活、潜意识和超现实这三条线索的有效编织来完成故事的讲述。整部舞剧构思的进程中,轮廓和逻辑越来越清晰,同时也确认了舞台呈现的美学方向。”舞剧《青衣》打破了传统舞剧繁杂、冗长的叙事逻辑,抛弃了中国式的舞剧审美和过渡的幕场之间的转换,浅入浅出,让观众更多地关注到演员的肢体表达,充分发挥观众的遐想空间。作品保留了筱燕秋、面瓜、春来和老板四个角色,以碎片化的结构呈现了大道至简的单一叙事,全剧并未运用大段、华丽的群舞来描绘故事情节与人物关系,更多地运用了单人、双人,以及舞台视听的多种表现方式来进行弥补。

▲《青衣》剧照 摄影:塔苏

该剧在视听效果上同样坚持大道至简的创作原则,并且以“聚合新生代舞蹈经营和艺术跨界能量”的创作理念,邀请了国内外知名的艺术家齐力合作。该剧在音乐处理上采用了重复、单一旋律的方式,放大了人物内心的空虚与压抑,令观众感受到低沉与压迫。当筱燕秋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巴结老板时,背景采用了极不和谐的和弦来表现其内心欲望与道德底线之间的矛盾。同样,舞剧《青衣》以冷热色调虚构了环境,物化了人物的情绪。在筱燕秋和面瓜的婚礼上,一束白色的定点光照射在彼此的手背上,暗示了生活的平庸和彼此关系的冷淡;舞台以炙热的红色色调表现了筱燕秋内心强烈的欲望,一轮血月如鲜血般流淌,她也彻底癫狂了。

从叙事结构到视听效果,舞剧《青衣》一以贯之地坚持大道至简的创作原则,尽显舞剧艺术的魅力,最大化发挥肢体语言的表达能力,将作品的人物内心与环境氛围展现的淋漓尽致。

3

跨界融合

窥探身体与科技的视觉交互

影像、AI技术、互联网等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当代舞蹈艺术创作在生产方式、文化传播、观众接受方式的革新,不同艺术门类在创作观念、内容与形式上实现了跨界与融合。舞剧《青衣》运用了多媒体舞台装置、影像技术等当代视觉传媒技术,在舞蹈与科技的跨界融合中产生了视觉交互,实现了当代剧场的美学传达。编导借助数字影像技术,将内心与现实中的人格进行了数字化与肢体语言的对比,人物在影像中不断起伏变化、流动变形,最后将筱燕秋吞噬。编导借助科技手段模拟了其内心的“心魔”,展示了她如何一步步走向欲望的深渊,最终沉沦的过程,使舞者与影像之间产生了肢体互动,给予观众沉浸式的观剧体验,也实现了当代舞剧叙事的转型。

▲《青衣》剧照 摄影:王宁

除此之外,舞剧《青衣》打破了常规式观演结构,以播放多媒体视频的方式拉开了演出的序幕,将人物从视频后台引向了舞台,实现了舞台时空与情景的转场。舞蹈与科技的跨界融合是当代舞蹈创作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舞剧《青衣》也积极迎和并探索了这种创作方式。正如王亚彬所说:“我并不反对新事物反而对新事物更加地感兴趣。舞台上的呈现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技术成分,如新媒体,也包括一些其他方式,但我坚信,舞蹈本体是最重要的,其他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舞蹈本体。”

舞剧《青衣》作为王亚彬从中国古典舞演员到舞蹈创作者的转型之作,秉承了“亚彬和她的朋友们”创立之初的愿景和创作方式,作品以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集中国古典舞、戏曲艺术、现代舞等多种元素于一炉,借助传统与现代的表达方式,向观众诉说了筱燕秋的一生,也向观众表达了王亚彬在艺术创作上的执着追求与坚持。

本公众号发布的文章,仅做分享使用,不做商业用途,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留言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作者:邓骞(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外舞蹈交流史)

责编:张丽佳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青衣》 舞剧 邓骞

11332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