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艺术与幻觉的启示|评“不稳定的桥” - 凤凰艺术
-
2024-05-15
「不稳定的桥」艺术展
2024年3月13日,聚焦于艺术家沈文、沈远、沈也、沈之、黄言一家三代人延续半个多世纪的艺术实践的展览,「不稳定的桥」在福州十三厝当代艺术馆圆满开幕。
此次展览是沈远、沈也、沈之、黄言对已故长辈沈文的追思与缅怀开启对话,回望各自生命与艺术的初心。以“不稳定的桥”为题,是一次“向死而在”(海德格尔)的尝试。以创作为反思,观照存在的本真与虚无,亦沉思艺术的本质及其在当代的境况。
展览结合诸多家庭影像资料、口述记录、文献档案、生活物件、手稿旧作等,在十三厝这一由百年民居家宅改造而成,仍保留着回廊式格局与隔间式形态的展厅不同空间内,生发出情境装置与综合媒材作品,与这座文保建筑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互动关系,共同构成一个充满生命记忆和微观体察的无定形艺术展。
展览持续93日,至6月13日闭幕,以纪念沈文先生93年生命历程。3月13日15:00开幕式,艺术家沈也呈现现场行为「往事变成回忆」。
以下,“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由洪隐撰写的展评文章《“不稳定”的语汇:艺术与幻觉的启示》。
艺术的变革本身就是一个前在经验“语汇表”不断丰富的过程
▲ “不稳定的桥”展览 - 展馆现场
2024年3月13日下午三点展览“不稳定的桥”于十三厝当代艺术馆开幕结束后,远在美国的当代艺术史学家周彦与我在线谈及当年他在中央美术学院攻读艺术史硕士期间翻译的《艺术与幻觉——绘画再现的心理研究》,此书是英国艺术理论家、思想家贡布里希的重要著作,基于对埃及艺术、希腊艺术、欧洲中世纪艺术和文艺复兴艺术以及中国艺术中图式的产生、作用及储存的详细考察,表明艺术的变革本身就是一个前在经验“语汇表”不断丰富的过程,展览“不稳定的桥”一家三代五位艺术家横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面貌恰好印证了这一论断。
从出生于新中国成立前,在西方现代绘画与东方文人水墨之间引介转化、以美术出版为社会艺文事业奠基的已故长辈沈文,直至其子女沈远与沈也在80年代中国前卫艺术运动中崭露头角、因坚持当代观念表达而获得专业影响与广泛赞誉,延续至第三代青年艺术家沈之与黄言在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人类世境遇中重新寻找艺术的生命能量与生长根基。这一家庭延续而非传承的不稳定的脉络是“中国现当代艺术‘断裂式’的变革发展的缩影(肖戈)”。此次展览所体现的“语汇表”的不断增殖扩充,不仅关乎艺术,同时在生命记忆与情感复调中通过个体视角回溯时代的浪潮与观念史的进程。
▲ 沈文《松涛》,纸面水墨,2017
艺术家沈文创作于2017年的水墨画《松涛》是展览动线的起点。1954年毕业于上海华东艺专绘画系的沈文,师从刘海粟,曾任职福建美术出版社,也曾任教福建艺术学院,全力推动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启智发慧,是闽地现代艺文生态奠基的先行者和重要建构者。八十年代初,沈文积极促成刘海粟福建之行,雄心勃勃策划了一系列选题,涵盖恩师的诗文、绘画、书法及评论研究等等。但他亦不忘在家乡福建仙游的成长与求学过程中,所受民间画家黄熙的教导与古典诗文传统的熏陶,为仙游画家、闽地民间工艺梳理文献并集结成册,也成为他的志愿与使命之一。
▲ 90老人刘海粟伉俪来福学术指导 摄于福州火车站
▲ 90年代 沈文(左二)及刘海粟伉俪 摄于福州
2015年7月,“翰墨春秋:沈文书画艺术展”于福建省美术馆开展,画家、美术史论家王伯敏在展览前言中赞曰:“沈文所归者,在于不懈地进行艺术实践,为学为艺,不忘研讨,及至案头,瓦砾生潮”。“松涛”是绘画与诗文的经典题材,也是沈文水墨创作的重要对象,内可见风骨,外能显诗意,是心怀世界者回望东方的新文人气质外化的一个典型符号。沈文“是放眼世界的求索者,是书画世界的实践者,是隐身於桥梁的长者(荆艺兵)”,研习东西方绘画累积大量前在经验“语汇表”之后,毅然回归水墨的践行。
▲ 沈文与家人合影(左起沈文、黄永砯、沈远、沈也、吴金珠、陈倩)
彼时的艺文工作者多心怀家国情怀,投身奉献于改善社会现状。艺术是沈文的理想,也是“武器”与“工具”。他希望子女抓住“接力棒”,而子女确实继承了“变革”的精神,却踏上了另外的征途。刘海粟在福州厦门写生创作所用的油画箱是沈也的。被记入中国现代艺术史的油画箱仍在,但沈也和他同为艺术家且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的姐姐沈远一样,远离了绘画传统,各自专注于以装置或行为的方式展开观念表达。
▲ 2021 “复照青苔”展览 -《曲01》 尺寸:4000X1800X80 材料:竹条、铁链、铁勾、地钉、金石、文人石 形式:装置
我曾在香港M+美术馆看到收藏家管艺捐赠的《水床》,那是沈远的第一件装置作品,创作于1989年,如今水床中的活鱼已经不见影踪,只有记忆和文献成为当时在场的证明。从《水床》开始,沈远艺术创作的逻辑初显:创作材料源于身边日常事物,既关乎个人生活经验,也以事物的“时效性”呼应当时的社会和时代。从沈远完成去法国后的第一件装置作品《白费口舌》到“不稳定的桥”展陈的新作《致父亲:无用之用》,整整过了三十年,其间诸如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与妮基·圣法勒的对话展《她》、红砖美术馆个展《垂钓》的作品,都遵循她自身的创作逻辑,在日常非常的状态中将记忆里的场景以转化的方式定格。
▲ 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大展” - 沈远的作品《水床》
▲ 沈远《白费口舌》,1994 冰、刀,尺寸可变
正如《致父亲:无用之用》呈现的两张椅子,一张指向沈远对早年父亲沈文为她亲手制作椅子的美好回忆,另一张仿制父亲年迈之后坐的轮椅;一把以树条和铁钉结构,一把以宣纸和竹子黏合。宣纸是沈文晚年身体孱弱但坚持写字作画的废稿的再利用,竹子则是沈文最喜欢之物。策展人张芳认为这两把椅子也构成了一座“不稳定的桥”,跨越了这位跻身世界重要女性艺术家之列的创作者四十余年的从艺生涯,“经历过中西当代艺术的风起云涌、跨文化的偏见不公、时代转型的观念变易,却始终以极强主体意识对抗来自正统权威、文化传统、市场经济的影响与控制”。
▲ 沈远《致父亲:无用之用》,宣纸,竹子,木,2024
▲ 沈远《致父亲:无用之用》局部细节
她的力量来源与父母对于美好生命与生活的持续热爱密不可分。即便在困难拮据、疾病痛苦之中,理想主义者以家庭为保护罩,与亲人密友分享着艺术所葆有的纯真与浪漫。时代重压之下的情怀纵然显得无用、脆弱、荒唐,却不乏温情、感动、执着。诗人张枣有一首诗题为《椅子坐进冬天……》,“椅子坐进冬天”恰似是我看到《致父亲:无用之用》两张椅子的直观感受,虽然带着思念的暖意,却如临寒冬般悬空、摇晃,昭示着无可奈何的告别和无人回应的奠念。她曾将创作比作“借尸还魂”,那些模糊淡忘的记忆借创作得以重温。此番,艺术家用最质朴的材料还原对回忆与艺术的本质认知:无用,却重要。与此相对,从隔壁《倾倒的书架》开始的沈也的9件作品亦延续了艺术家此前的创作逻辑,更彰显笼罩着《致父亲:无用之用》的时代与个体之间的张力关系。
反者道之动,历史的进程变换更替,“倾倒”是一种必然,在这个日益碎片化、模糊化、剧场化的时代,尤其如此。父亲遗留的出版物被刷白,在倾倒的书架上散乱堆放,或零落于地面;书架上的麻雀骨架来自父亲讲述的除四害的史实,纸质书的没落正在成为另一种史实,被消灭的,被消解的,成为残存的记忆。即便依托于怀念和致意,沈也特有的问题意识和批判导向始终在场,他将作品《麻雀》和《倾倒的书架》置于同一空间相互对照,恰是对“倾倒”的反复强化。历史如一个吞食难饱的怪物,衔尾蛇般怪诞地的自噬重生。在这个封闭的循环之中,还存在逃逸的可能吗?
▲ 沈也《倾倒的书架》
▲ 沈也《倾倒的书架》- 局部细节
▲ 沈也《倾倒的书架》- 局部细节
《受控的幻觉》的金鱼、《龟床》的乌龟,灵感均来自父母曾经养过的宠物,变异、放大,安身逼仄的空间,配合影像资料与手稿,抽离于回忆的同时强化了回忆。
▲ 沈也《受控的幻觉》,3d雕刻泡沫,2024
▲ 沈也《龟床》,3D打印,2024
历史不会主动记住任何一个人,而作为存在依据的回忆,如似竹非竹的《煤竹》,也面临着被潜替褫夺的威胁。在《竹叶青》、《踢脚线》等沈也此前的个展和创作中,竹子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以竹子自喻,在父子代际之间更迭的不仅是时间与背景,更是愈来愈隐形的异化的力量。由大漆粘连的家庭成员的头发,在吹风机的吹拂拉扯中,看似易断却以相对稳定的内在基因赓续作为生命桥梁,《结发》以必然与偶然的进化博弈呼应着个体与家庭在社会与时代困境中的挣扎。
▲ 2021《竹叶青》尺寸:可变 材料:竹子、水泥造型鱼网、金石、鱼饵、铁链、金属件、图片、喷涂画.
▲ 沈也《煤竹》,煤炭,金属,2024
▲ 沈也《煤竹》 - 局部细节
开幕现场行为《往事变成回忆》伴随着三声落地的巨响,画缸里的颜料炸开,以破坏的方式随机绘画,“有力地”回应父亲反复叮嘱的绘画使命,亦是对历史惯性的反击和强有力的个人“宣言”。相较而言,无声的《93盏灯》则回归生命与情感的沉吟絮语。“2022年父亲93岁过世,所以展览开幕式会有93盏灯同时亮起,展厅内不再有额外光源。从第一天到结束设定时间为93天。在这93天展览中每天熄灭一盏灯,作为一种对父亲的思念”。这件作品分布于十三厝展馆的各个角落,照亮每一件作品。点亮时是一道精神光路,熄灭后是一条生命脉络。在情感与反思、艺术与生命、个体与时代交织羁绊的路径上,沈之与黄言延续生长,分别在艺术家主体意识和媒介“语汇表”上继续纵深跨越。
▲ 沈也《往事变成回忆》- 行为现场
▲ 沈也《往事变成回忆》
国际化的成长与学习经历更让沈之对国家社会的虚拟系统、个体的信息化分身、文化观念的符号逻辑以及价值的计算体系等感触颇深。他常在作品中尝试各种已经具备社会性的“新”技术,譬如3D打印、数据算法等,在他看来,“数据是信息的延伸,信息如果是形而上的,那么数据就是它的‘器’”,无论科技、文化,抑或更大的社会系统,其本质如肉体,为承载“道”而在。
▲沈之《最高》, The highest, 2022, 硅胶\糖, Silicone\Sugar, 120 x 120 cm(Detail)
▲ 沈之《削下来的图腾》, The chipped totem, 2022, 玻璃钢\硅胶, Glass reinforced steel\Silicone, 130 x 80 x 120 cm(Detail)
▲沈之《单向度的曼德波球》, One dimensional mandelbulb, 2021, 铜, Copper, SΦ20 cm(Detail)
突破艺术领域沿袭的材料与形式的讨论,他在更广泛的媒介理论下,思辨创作主体的生命经验与感知模式。这一认知呈现在一对并置的作品《名字》、《礼物》中。沈之搜集爷爷沈文的笔墨,通过算法组合成自己的姓名“沈之”。爷爷取的这个名字,一个被激光雕刻在铝板型塑的卷轴上,一个用糖翻模倒置在形似周朝礼器的鼎状蚁巢中,被弓背蚁啃噬。各种存在关系与信息系统嵌套互文,缩放观照,以变化与生成的状态演绎“消”与“息”蕴含的能量流转的本意。
▲ 沈之《名字》,铝,2024
▲ 沈之《名字》 - 局部细节
▲ 沈之《礼物》,弓背蚁,3d打印pla,红石膏,钢
▲ 沈之《礼物》 - 局部细节
《名字》中埋伏的基因片段,与装置作品《反向互补》中采集家庭DNA数据,提取其螺旋结构,以沈文的拐杖为原型,变异而成的扶手,像极了“之”的具像化呈现。散落的生命碎片,被不同的支撑物锚定,在离散的时空中延连贯穿,上下张扬所代表的处于进程中的失控与平衡,形似一座“不稳定的桥”。在十三厝中庭的《“根”权限》,巨大的榕树抽离了土地,只靠气生根,能否持续存活生长?沈之借用苏格拉底的“非处”(atopos)讲述其对根的反思,对身份的审视:抛却对传承的固有认识,生命的广延可以无限拓展。
▲ 沈之《反向互补》,铜,木头,马皮,2024
▲ 沈之《反向互补》- 局部细节
因为筹备展览的缘故,这次是沈之成年之后在福州待最久的一段时光,艺术成为他与这片故土重新连接、不断生成新的身份元素的媒介。他通过创作不断深入对自我的了解与诠释,恰似中学期间沉迷于破解手机系统时,绕过超级管理员账户获得最高“root”权限时的感悟。相比于直接拥有某种身份归属,弯路探险自有其乐趣与智慧。同样,更加年轻的黄言也因“绕过”自得其道。黄言在作品《未问的问题,错过的记忆》中,用英语绕过了汉语和法语的语言障碍,用文本绕过了隔着虚空而互不可见的对话交流,用轻盈而细腻的编织绕过了情感和家庭的重负。她的艺术“绕过”存在的表象,潜入意识的隐流。
▲ 沈之《“根”权限》,榕树,水泥,玻璃钢,树脂,2024
▲ 黄言《未问的问题,错过的记忆》,纱布刺绣,木框,2024
▲ 黄言《未问的问题,错过的记忆》 - 局部细节
在《受控的幻觉》和固化的《往事变成回忆》之间,是被置于高桌之上的比如时钟、陶罐等家庭物件组成的另一座“不稳定的桥”,俨然家族成员隔着人世以回忆相聚的另一番超现实场景,提供探头观看的圆孔,像是时间的树洞,发出源自记忆的熟悉而又陌生的回响。这种回响也来自2013年沈远为马赛的欧洲城市文化年而做的装置作品《桥》,看似中国的拱桥,其实更接近赛马场的障碍物。桥由两种文化图案构成,一是中国的青瓷花瓶,一是阿拉伯的青釉瓷砖。两种文化相互影响,交融和障碍并存。那是另一座不稳定的桥,不可穿越之桥。
▲ “不稳定的桥”展览现场 - 家庭物件区
展览“不稳定的桥”作为一个家庭半个多世纪三代人的生命微观与艺术实践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少有的生动的艺术个案,从单向度的历史时间线拓展多角度的情感表达,借以思考个体、家庭、在地和社会、时代、全球的关系。行笔至此,SpaceX的“星舰”重型运载火箭第三次试飞成功。天演的根本法则即是变易,不稳定乃是发展的真谛,探索无有止境,无论是科学还是艺术,无论是潜意识的记忆还是有意识地回忆,无论是生活还是生命,无论是真相还是幻觉,亦是“语汇表”的亘古之态。
展 览 信 息
「不稳定的桥」
艺术家:沈文、沈远、沈也、沈之、黄言
时间:
2024.03.13-2024.06.13
展览地点:
十三厝当代艺术馆
主办单位
十三厝当代艺术馆
学术主持
肖戈
出品人
刘义华
策展人
张芳
执行策展
苑意
统筹
余晨施
平面设计
聚仁创意
展陈
Dosilu Studio
影像
厚仰传媒
特邀媒体
凤凰艺术、艺条大鱼
支持单位
樸術、孝文家茶、桂湖美术馆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凤凰艺术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