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故宫年度大展!真·凡尔赛啊!
-
原创 2024-04-02
4月1日
最凡尔赛的展览
紫禁城与凡尔赛宫
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开幕

这个展览
不仅可以看到
来自法国凡尔赛宫相关的珍品
法王路易十四
法王路易十五
法王路易十六的肖像
还可以欣赏近距离感受
来自故宫收藏
康熙、雍正、乾隆画像
尤其是四爷cosplay洋装像
另外更有两地
珍藏的钟表、科学仪器、
版画、瓷器、书籍等珍贵文物
......
展览以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末中法两国间的外交、文化和艺术交流为主题,依托凡尔赛宫和其他法国博物馆的丰富收藏,从绘画、艺术品、室内装饰、建筑、园林、文学、音乐等诸多方面展现中国文化对法国宫廷和上流社会的巨大吸引力,以及中国艺术带给法国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的创作灵感。

展览精选故宫博物院典藏的直观反映双方交往和交流状况的钟表、科学仪器、版画、瓷器、书籍等珍贵文物,与法方藏品联袂展出,共同呈现此一时期中法双方为达成相互理解和文化交流之目的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还原两国间一个多世纪的文化和艺术交流的盛况。


该展览以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末中法两国间的外交、文化和艺术交流为主题,从路易十四和康熙皇帝的友谊开始。

路易十四致康熙皇帝的信
信译如下:
至高无上,最优秀、最强大、最宽宏大量、最不可战胜的亲爱的君主,我们最亲爱的好朋友,愿上帝保佑您更加伟大,幸福美满。
得知陛下您求贤若渴,希望在您身边和整个帝国内拥有诸多精通欧洲科学的博学之士,因此数年前我们决定派遣我们的臣民,六位博学的耶稣会数学家,为陛下带来所有最新奇的科学知识,尤其是我们巴黎城内著名的皇家科学院所获得的天文观测新知。然而,漫长的海路将您我两国分隔开来,且耗时长久,充满意外与危险。因此,为了满足陛下您的需要,我们决定派遣另外几名同样是数学家的耶稣会士,随同叙利伯爵,经更短且更安全的陆路前往,以便他们能作为我们相互尊重和友谊的象征尽早抵达您的身边。所有非凡之事的忠实见证者叙利伯爵在归来之时,会将您一生的辉煌功绩发表出来我们愿上帝保佑您光辉伟大,幸福完满。
1688年8月7日于马尔利
展览以中法两国外交、文化和艺术交流为主题,通过故宫博物院、凡尔赛宫以及其他收藏机构的大约200件文物精品,展现百年间双方彼此尊重、相互欣赏的政治交往史,彼此借鉴、相互学习的文化交流史。

中国和法国作为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虽远隔千山万水 , 但文化交流却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国北京的紫禁城和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历史上都曾是国家行政中心、宫廷生活场所、文化艺术荟萃之地,引领过各自国家的时代潮流。而今作为各自国家历史和文化的象征符号,彰显着各自的文化传统和精神气质。
本次展览通过三个单元,追寻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一百多年间,中法往来交互的历史印迹。

龙与百合花的相遇
龙是中国人独特的文化创造和精神标识,百合花是法国王室的标志,龙与百合花的相遇源于1688年。
这一年,法王路易十四派遣的国王数学家到达北京,得到康熙皇帝的接见,正式开启了中法间的政治交往和文化交流。
中法之间的交往呈现出两国宫廷始终高度关注积极推进、以科学和艺术交流为主旨、以服务清宫的耶稣会士为沟通桥梁的特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与历史著作的西传,促成了法国近代汉学的诞生。

清人绘 康熙帝常服像轴 故宫博物院藏

清人绘 雍正帝洋装像屏 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雍正帝的穿戴受到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影响,绘画表现方式受当时欧洲流行的“扮装舞会画像”的影响,同时也显示了雍正帝内心标新立异的特质以及清代宫廷对欧洲时尚的浓厚兴趣。

约1672年 法王路易十四肖像 让·卡尼尔 布面油画 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
画面的上部是路易十四画像,人像下方有代表艺术的乐器和代表科学的地球仪等科学仪器和书籍,彰显其作为艺术和科学保护人的身份。路易十四以科学为途径与康熙皇帝建立联系,他派往北京宫廷的5位传教士即是以数学家身份出使。路易十四派往中国的传教团取得了丰硕的交流成果。

法王路易十四戎装像 布面油画 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

法王路易十五肖像

法王路易十六肖像

1724-1725年 伏尔泰肖像 尼古拉·德·拉吉利埃 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

约 1680年 银镀金咖啡壶 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

17世纪 法国 铜镀金壳开光人物像怀表 故宫博物院藏

紫禁城中的法国风景

清宫内有诸多受到法国技艺影响或带有法国文化印记的器物,中法两国深厚而精致的文化在紫禁城内密切互动,激发出丰富的想象力和新创意。

康熙8年(1669) 银镀金浑仪 故宫博物院藏

铜镀金圆规矩箱表 故宫博物院藏

铜镀金嵌珐琅望远镜 故宫博物院藏
凡尔赛宫的中国时尚
中国和法国虽远隔千山万水,在历史上却进行过持续不断的理解对方的尝试和文化交流的实践。他们彼此间的吸引,相互间的兴趣,一直深藏于历史记忆之中,令人回味无穷,成就了一段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交流互鉴的佳话。

17世纪 乾隆款彩漆嵌铜活鼔字盘二套钟 故宫博物院藏

18世纪 郎世宁等绘 法国巴黎雕版《平定西域战图》册 故宫博物院藏

18世纪 法国 铜镀金镶表椭圆把镜 故宫博物院藏

清 铜镀金测角器 故宫博物院藏

彩绘描金花卉纹带盖成套瓷碗 故宫博物院藏

1783年 乾隆款画珐琅菊花纹壶 故宫博物院藏

18世纪 丁香油 檀香油 琥珀油等 故宫博物院藏

1735年 《中华帝国全志》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1690年 《几何原本》故宫博物院藏

清康熙 《数学用表》故宫博物院藏

清康熙 清宫造办处 铜镀金盘式手摇计算器 故宫博物院藏

清 透明珐琅蓝地金花攒盒 故宫博物院藏



18世纪 法国塞弗尔瓷器工场 彩绘红地描金花卉纹成套瓷杯 碟 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十骏马图册》王致诚 故宫博物院藏

1782年 《广州市景版画》皮埃尔·索纳拉 洛里昂东印度公司博物馆藏
版画为《东印度及中国之旅》一书中的插图,描绘了广州的洋行。索纳拉是法国海军部专员1774至1781年间奉路易十六之命在亚洲旅行7年。18世纪时,广州是中国唯一对欧洲附只开放的口岸。欧洲人开设的洋行沿珠江一字排开,悬挂各自国旗,法国东印度公司也入驻这里。

18世纪上半叶 菲利贝尔·奥里肖像 亚森特·里戈画坊 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
维尼奥里伯爵菲利贝尔·奥里,路易十五的大臣和财政总监。奥里密切关注法国东印度公司商业活动的拓展,鼓励其与中国开展贸易他热爱艺术和瓷器,通过法国东印度公司订购了一套带有他本人纹章的中国瓷餐具。

约1700年 王太子路易肖像 亚森特·里戈画坊 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
这幅肖像描绘了王太子在奥格斯堡同盟战争(1688-1697)期间围攻德国菲利普斯堡时的情景。王太子是路易十四唯一存活下来的婚生子,是当时法国最大的中国瓷器收藏家之一。

1749年 阿黛拉伊德夫人执扇肖像 让·马克·纳蒂埃 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
阿黛拉伊德夫人是路易十五和王后玛丽·莱什琴斯卡的第四女。画中她右手执一把收拢的折扇。18世纪时,从中国进口或在法国生产的借鉴东方装饰风格的扇子是高雅之物,人们喜欢用其搭配宫廷服饰。王后玛丽·莱什琴斯卡也有一幅手拿折扇的肖像。

1768年 亨利·莱昂纳尔·贝尔坦肖像 亚历山大·罗斯林 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
贝尔坦在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时期担任国务大臣,长期与在华法国耶稣会士保持书信联络。他坚信通过对中国的了解有助于推动法国艺术、科学和制造业的进步。他拥有大量关于中国的书籍和画册藏品涵盖中国乐器、宝石、服饰、漆器瓷器等。为保持与中国的良好外交关系,其多次代表国王向乾隆皇帝赠送礼物。

约1776年 乾隆皇帝像瓷版画 法国塞弗尔瓷器工场 夏尔·埃鲁瓦·阿瑟兰 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
这幅瓷版画由塞弗尔瓷器工场的艺术家根据潘廷章的一幅水彩画绘制。

明早期 龙泉窑青釉瓶 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明代 绣墩改制花园瓷凳 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

清乾隆 青釉香水瓶 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
瓷瓶的顶部、口沿、底座均装饰了奢华的洛可可风格铜镀金饰件。瓷瓶于1743年购入并安放于路易十五在凡尔赛宫的藏衣室,是现存唯一一件经鉴定属于路易十五的中国瓷器。

1779年 淡紫地彩绘描金风景人物图瓷蛋形瓶 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

1774年 彩绘描金风景人物图成套瓷茶具(部分) 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

1746年 扮演狄安娜的蓬巴杜夫人 让-马克·纳蒂埃 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
画中的蓬巴杜夫人被画作狄安娜的形象,非洲豹皮、弓和箭筒彰显她在路易十五时期的受宠与权势。蓬巴杜夫人是“中国风”的爱好者、推动者和引领者,为“中国风”在法国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她拥有许多来自中国的物品。

1770年 普罗旺斯伯爵肖像 路易·米歇尔·范·洛 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
普罗旺斯伯爵路易-斯塔尼斯拉-恪扎维埃,是路易十五之孙,路易十六之弟,1755年出生时即获得爵位。普罗旺斯伯爵十分追捧塞弗尔瓷器工场生产的"中国风”瓷器和中国的艺术品。

1777年 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像

1663年前 年轻时的孟德斯潘夫人肖像 亨利·博布兰、夏尔·博布兰 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
画中的孟德斯潘夫人正值风华正茂的年纪,身着刺绣精美的红裙。1670年,路易十四为她修建了特里亚农瓷宫。

约1670-1680年 花园一侧的特里亚农瓷宫景象 蚀刻版画 亚当·佩雷勒 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

约1670-1680年 庭院一侧的特里亚农瓷宫景象 蚀刻版画 小威廉·斯威德 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
特里亚农瓷宫位于凡尔赛宫边缘地带,外表华丽,通身贴满蓝白相间的陶瓷。高高的屋顶上饰有花瓶、孩童和动物像,令人联想到中国建筑。瓷宫内部装饰有中国花卉图案的丝织品。瓷宫的建筑很脆弱,故在1687年拆毁,取而代之的是特里亚农大理石宫。

1748年 法国王后玛丽·莱什琴斯卡肖像 让·马克·纳蒂埃 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
玛丽·莱什琴斯卡为路易十五的王后。王后十分喜爱中国艺术,在宫廷内外推广和传播“中国风”。她还在凡尔赛宫的私人套房内布置了“中国厅”,后改为“中国人厅”。

1761年 曾装饰凡尔赛宫“中国人厅”的油画《南京城集市》
此画为1761年玛丽·莱什琴斯卡装饰“中国人厅”的中国题材油画中的一幅,“中国人厅”是王后在凡尔赛宫的私人房间之一。这幅画的绘制参考了尼霍夫《荷兰东印度公司使节团访华纪实》中的图像,几乎照搬了该书中表现南京的版画插图。

约1753年 圣方济各·沙勿略乘船抵达中国图 约瑟夫-马里·维恩 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
这幅画是玛丽·莱什琴斯卡为其在凡尔赛宫的私人房间“中国厅”定制,安装于房间门头饰板上。画面表现了沙勿略乘船抵达中国的场景。沙勿略是最早到东方传教的耶稣会士,1552年乘船抵达广州附近的上川岛。
脸部细节

衣服细节

延 伸 阅 读
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是巴黎、也是世界最著名的宫殿之一。凡尔赛宫位于法国巴黎,曾是法国封建时的帝王行宫,也是世界上极富盛名的宫殿。凡尔赛宫殿是法兰西艺术的明珠,这也是法国领导人会见外国元首和使节的地方。凡尔赛宫始建于16世纪。17世纪未屡经改建、扩建,至18世纪形成现存规模。包括宫前大花园、宫殿和放射形大道3部分,占地1万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建筑形体对称,轴线东西向。花园纵深约3千米,布有水池、几何形的道路网和修剪成型的花圃、树丛,并有小亭、台阶、雕像和喷泉等。宫殿南北全长402米,中央为王宫,其他为王子和亲王的宫室以及王权政府办公处、教堂和歌剧院等。其规模与风格曾被当时欧洲各国君主所模仿。凡尔赛宫宫殿是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建筑左右对称,端庄典雅,被人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巴洛克风格与洛可可风格都能在这个宫殿中体现。

凡尔赛宫的镜厅被视为法国路易十四王宫中的一件“镇宫之宝”,是凡尔赛宫中最奢华、最辉煌的部分。另外,凡尔赛的馆藏也是透露着奢华和贵气。

《玛丽·艾梅里皇后肖像画》1836年,路易斯·赫森特,藏于凡尔赛宫

《玛丽·路易丝与拿破仑二世》 藏于凡尔赛宫

《拿破仑与玛丽·路易丝的婚礼》1810年,Georges Rouget,藏于凡尔赛宫

展览信息

紫禁城与凡尔赛宫
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
展览时间2024年4月1日至6月30日
展览地点故宫博物院(文华殿)
特别鸣谢 | 北京紫金青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文博圈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