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2

分享

微短剧席卷全网,AI技术或成赛道玩家决胜关键!

原创 03-14

一览科技与上海欢雀影业合作的AI辅助编剧的网剧《蝶羽游戏》

日前,由央视频、总台人工智能工作室以及清华大学元宇宙文化实验室联合打造的“中国神话系列微短剧”《补天》片花已经正式发布,这标志着国内首部AI全流程微短剧的诞生。

这部作品的美术、分镜、视频、配音、配乐等所有环节均由AI技术独立完成,这无疑是对AI技术在影视化应用上的一次重大创新和突破。

作为影视行业的“新质生产力”,AI依托“内容+技术+商业化”的生态模式,将带来行业的变革。可以说,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为创作者奉上一支“神笔”,该如何抓住机遇,成为用好这支妙笔的“马良”?

文生视频的时代似乎真的来了

一部“完全由AI制作的开创性长篇电影”——《我们的终结者2重置版(Our T2 Remake)》在洛杉矶首映。

这部电影由50位AI领域的艺术家共同创作,不使用原片视频、配乐或对话,而是利用Midjourney、Runway、Pika、Kaiber、Eleven Labs、ComfyUi、Adobe等多个AIGC工具,耗时三个月制成。这部电影算是原作的同人二创,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商业行为,其成片可在YouTube等平台免费观看。

同样引起关注的,还有触飞瑞拓出品的“全AI化生产流程”创作的微短剧《白狐》。这是一部实验作品,剧本和视频均由AIGC工具生成,目前可在抖音观看。

在动画领域,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补天》,2月26日首部中国原创文生视频AI系列动画《千秋诗颂》已在CCTV-1综合频道播出。这是央视总台联合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研发的“央视听媒体大模型”首次应用。

《千秋诗颂》第一季综合运用可控图像生成、人物动态生成、文生视频等最新技术成果,将《咏鹅》《过故人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6首脍炙人口的唐诗转化为唯美的国风动画。

横空出世的文生视频模型Sora,能够根据用户输入的一句话生成长达一分钟的视频,且视频流畅度和稳定性令人惊叹,这更是为视频创作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和机遇。

如果说,以前AI对影视制作的影响多发生在幕后,那么现在《我们的终结者2重置版(Our T2 Remake)》《白狐》《千秋诗颂》等作品,代表着一些从业者正在试图推动AI颠覆影视行业,并首次以作品的形式直接送给观众眼前。

不是微短剧拍不起,而是AI更有性价比

据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今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已飙升至373.9亿元,同比增长率高达267.65%,展现出惊人的增长态势。预计至2027年,这一市场规模更有望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06.8亿元。

随着AI技术的日新月异,其在影视制作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除了我们常见的后期制作外,在剧本的创作、角色的呈现等环节,AI技术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 AI辅助,赋能编剧

去年国内百度文心一言、阿里通义大模型发布,随后,多家影视公司对外声称正研究将AI生成的内容与业务做结合。

华策AIGC应用研究院自研的“影视剧本智能创作系统”,基于自研剧本垂直大模型,提供“评估助手”和“编剧助手”的工具。该系统能评估20万字至50万字的小说或剧本内容,将以往需要耗时3天的剧本评估工作缩短至5分钟,并生成大纲与评估报告。

一览科技从“视频AIGC工作流”的角度出发,创新推出了“AI编剧”模块,创作者使用“AI 编剧”无需直接与 ChatGPT 或文心一言进行对话,通过一览运营宝“AI 编剧”入口,创作者便可进入一站式AI创作环境。

只需通过3步操作,能得到一个虽然不长但比较完整的分镜头脚本:第一步,在“创意生成”栏输入故事想法,AI会据此进行第二步“情节生成”,给出3个不同的故事;选择其中一个,AI就进入第三步“脚本生成”,就能生成一个像模像样的分镜头脚本。接下来,还可以通过网页上的“智能改稿”,随意更改人物设定和细节等,直到满意为止。

一览科技与上海欢雀影业合作的AI辅助编剧的网剧《蝶羽游戏》


海马轻帆的AI写作工具具备多重核心功能,能在故事情节构思方面提供丰富多样的桥段选择,为编剧带来灵感与创意。同时,该工具在编剧模式上展现出极高的便捷性,剧本查阅时呈现动态状态,便于快速定位与查找所需内容。无论是从人物角度审视剧本,还是查找特定情节,AI都能迅速响应并高亮显示相关信息。此外,它还支持边编写边评估,即时反馈修改建议,助力编剧不断完善剧本质量。值得一提的是,该工具还紧跟微短剧潮流,推出了小说转剧本功能,能够一键转换成短剧脚本。

● 微短剧中的“数字演员”

天娱数科子公司元圆科技推出由国风数字人“天妤”主演的短剧《千壁寻踪》。本是壁画“飞天”的天妤,千年后觉醒于元境,其后开始寻找由传统文化元素演化而成的壁画碎片。巾舞、散花飞天、围棋之神弈秋、山海经神兽开明、武术、日晷、醒狮等12个主题故事设定精巧,将传统文化完美融合于现代化的故事当中。

随着技术的革新,数字人的探索也不再只停留在二次元形象上,而是朝着超写实的人类形象发展。

腾讯视频热播的《神女杂货铺》演绎了一段现代女孩意外穿越游戏世界的奇幻旅程。剧中,数字人“果果”形象逼真到让人难以辨识其“非人类”演员的身份,而且拥有了专门为其定制的角色,完成了推动故事发展的人物表演,展示了自己的“演技”。

● AI配音,实现“一人分饰多角”

在“万物皆可AI”的时代,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驱动影视内容配音模式的不断进化。

爱奇艺自主研发的IQDubbing配音平台,不仅能最大化保留声音情感,且相比传统多人多角色配音,更实现了“一人分饰多角”,同时还能最大化保证最终输出的声音 “带有感情”。具体而言,IQDubbing仅需一位配音演员完成所有角色配音任务,并输出一份声音素材即可,免去了寻找多位配音员且需要协调档期的烦恼。

同时,IQDubbing还可以通过声纹等多种特征的提取和比对,自动从音库中推荐符合原始角色人设的AI音色。依托强大的语料库和算法支持,IQDubbing通过AI算法能够对声音素材中的内容(台词)、韵律(情感)和音色(人物个性特征)等特征进行有效拆分。基于此,在不影响内容、韵律特征输出的同时,该平台可实现仅对不同角色所需音色特征做替换,并完成语音合成,从而确保合成后声音韵律、内容不受影响,并与剧情完美融合。此外,利用AI算法,IQDubbing还能实现声音片段自动添加音效、音画对齐、音量自动调节等后期制作。

以一集45min的电视剧为例,在保证整体配音效果的同时,基于该模式完成的配音仅为人工配音总耗时的近1/6。

AI需要面对的“成长的烦恼”

技术的浪潮汹涌澎湃,AI技术的迭代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从ChatGPT到GPT-4,再到Sora,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我们见证了AI从单一的文本处理迈向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的多模态进阶,这无疑是一次科技革命的飞跃。对于影视行业而言,AI技术的迅速迭代带来了无限可能,让人们对未来的影视作品充满期待。

很多影视公司纷纷加快布局,正是看到了AI技术带来的巨大潜力。这种潜力不仅体现在降本增效上,更在于对创意、创作等核心内容的深度挖掘和提升。AI技术可以帮助创作者突破传统限制,以全新的视角和方式呈现故事,为观众带来更加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然而,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影视公司在AI领域的研发速度相较于科技公司仍显滞后,这意味着他们可能面临技术迅速迭代的风险。“新技术” 还未上线已经“过时”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同时,AI的运用也让更多影视从业者重新审视版权。用于训练大模型的内容是否获得授权,AI作品的版权归属如何界定……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影视公司在利用AI工具进行内容创作时,必须警惕可能遭遇的版权纠纷,以免在技术、产品上被“卡脖子”。

此外,诸如AI换脸等技术运用在微短剧中也将带来诸多问题。比如由于AI换脸技术需要采集大量的人脸数据进行训练,这些数据如果被不当使用或泄露,将可能导致个人隐私的暴露,进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等等。
尽管如此,我们仍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AI将为影视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我们期待着未来更加精彩、多元化的影视作品诞生,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深刻的视觉体验。


案例发布/品牌曝光请联系

王老师 13951661116(同微信)

2024.10文化科技融交会

邀您参展参会

中国(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会,简称“文化科技融交会”或“融交会”,是全国首个聚焦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专题性展览交易平台,每年在南京举办。

展会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作为指导单位,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江苏省委网信办、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广播电视局、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南京市委网信办、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南京市文化投资控股集团共同承办。融交会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人工智能、数字文旅、元宇宙等领域,全面展示了文化产业最新成果。

自2018年至2023年,展会已累计服务各类市场主体超4430家,集聚49个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213家投融资机构、285个商协会、262家文博场馆、445余家文旅集团/景区等现场参观参会,行业观众累计超5.8万人次,达成交易超860亿元,全网阅读量累计10.25亿次,连续两年获得中宣部文改办简报专刊报道,树立文化科技融合的“风向标”,打造产业数字化的“指南针”

参展咨询:李先生 18251960408

论坛咨询:姜女士 18363996740

商务合作:吴女士 13675161637

媒体合作:王女士 13951661116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由 文化科技融合汇 授权 数艺网 发表,并经数艺网编辑。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或删除。

观点洞察

16068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