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演艺界有哪些两会“声音”?推动培育演艺新空间,建议举办“中国粤剧艺术节”
-
03-05
迎着春天的步伐,3月的中国再次进入“两会时间”。今年,演艺界又将发出怎样的两会声音?
来源:网络综合
4日15时,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开幕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3月10日上午闭幕,会期6天。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于3月5日上午开幕,3月11日下午闭幕,会期7天,共安排3次全体会议。
2024两会开始前,孔维克、曾小敏等政协委员接受媒体采访,围绕演艺新空间、粤剧等方面分享自己的提案。
演艺新空间赋能文旅消费新动能
近年来,演艺新空间成为舞台艺术创作新趋势和文旅融合新形态。演艺新空间中的表演艺术联动多种业态,打造“演艺+”体验新场景,成为激活文化消费的新动能。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认为,作为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探索,演艺新空间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
据悉,今年两会孔维克带来“关于培育演艺新空间,激发文娱旅游消费新动能”的提案。他表示,在走访山东演艺集团以及山西平遥、四川成都等地,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孔维克建议,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推动在全国范围内培育一批具有产业集聚力、消费拉动力和广泛影响力的演艺新空间。
建议举办“中国粤剧艺术节”
2006年5月20日,粤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30日,粤剧继昆曲后中国第二个剧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带来了《关于举办“中国粤剧艺术节”的提案》。此次两会,她重点关注“中国粤剧艺术节”的设立,提升粤剧品牌活动的影响力,以粤剧为纽带,联系全球喜爱粤剧、喜爱中华传统文化的人们。
她提议,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应联合起来举办“中国粤剧艺术节”。关于“中国粤剧艺术节”的举办,她提出了如下举措:
一是将首届“中国粤剧艺术节”举办地定为首都北京;
二是通过粤港澳三地联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三地优秀剧目展演、优秀粤剧电影展、新时代粤剧传承发展研讨会、名师讲坛、粤剧进校园、全球粤剧人才集训等。
曾小敏希望,通过“中国粤剧艺术节”的举办,在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上,把影响力辐射到全世界,将中国粤剧艺术节打造成为全球影响力最大、参演粤剧团体最多、活动版块丰富、线上线下同步推广的国家重大艺术活动。
尊重原创,加强编剧署名权保护
全国政协委员、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浙江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蒋胜男指出,近年来,不尊重甚至侵犯编剧署名权的情况屡有发生,而编剧的维权之路却举步维艰。
她表示,影视作品在宣发时往往只注重突出导演和演员,很少提及编剧,在制作海报、预告片等宣传物料时经常不写或者将编剧的名字写在很不明显的位置。正式上映、播出时,将导演、主要演员写在醒目位置,而淡化编剧,甚至剥夺编剧的署名,更有一些制片方以各种名目将一些没有参加过编剧创作的人署名编剧,严重侵害了编剧的署名权。
她提议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编剧署名权的保护。
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当前我国法律仅规定了作者享有署名权,但对如何合理署名则没有具体规定,这导致实践中对于署名方式不当是否构成对署名权的侵犯没有定论。建议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增加对于作者的署名应显著、应足以表明作者身份等具体要求,避免实践中法律适用不明的情况。
二是引导加强行业自律。建议主管部门加强对影视制作机构、播出平台等的引导和监督,鼓励其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在影视作品发布前对署名问题进行审核,在署名方式和署名排序上做到尊重并保护编剧署名权。
三是加大侵权惩处力度。建议主管部门完善监督惩处机制,对于多次故意侵权的公司及权益人采取罚款、警示、禁业等相关措施,切实维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
大力加强戏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尹晓东指出,当前制约戏曲高质量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主要表现为:对戏曲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具有的独特作用认识不足、戏曲人才培养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戏曲行业的特殊性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现有戏曲学科专业博士授权点结构不合理等方面。
他表示,我们要充分认识培养高层次戏曲人才的重要性。践行新使命,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以新一轮学科专业目录调整为契机,以培养戏曲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下大力促进戏曲艺术传承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新版学科专业目录调整旨在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博士授权单位申报中,应突出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给予戏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更多政策支持,让杰出人才脱颖而出,使其在秉承守正与创新相统一、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基础上,以戏曲美学形态的新创造,开拓中国戏曲的新境界。
更多考虑戏曲教育特殊规律。在各类综合评议的同时,加强分类考评,不盲目比较办学规模、更注重内涵特色发展,对真正在研究、传承、发展、创新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行业贡献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专业院校,优先考虑给予其博士学位授予权。
重点加强戏曲专业学位博士人才培养。充分遵循戏曲艺术特性和戏曲教育规律,把培养造就具有艺术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的艺术家作为工作重点,在兼顾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博士人才培养的基础上,适当侧重专业学位博士人才培养,提高戏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以新的人才培养成果让中华文化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
*本文图文综合来源中国艺术报、南方都市报、济南时报等媒体,图文/视频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机构所有,仅用于行业学习交流,并不用于商业用途。文中观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道略演艺立场。文章图片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道略演艺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