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完美履历的摄影天才!《永久的当下:斯蒂芬·肖尔回顾展》开幕
-
2024-01-25
2024年1月20日下午,《永久的当下:斯蒂芬·肖尔回顾展》于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3F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展览是继2023年末丽水摄影节举办的大型回顾展以来斯蒂芬·肖尔在中国的第二站,完整展出了肖尔《美国表象》《不寻常之地》《要素》《地形》四个系列的327幅作品。肖尔对此次回顾展非常重视,亲自参与了作品挑选和输出监制,并特意增添了2020年以来新拍摄的专题。
斯蒂芬·肖尔在60多年探索影像的摄影生涯中,不断重塑自己的摄影风格,无论是在1970年代初用135相机和彩色胶卷创作的成名作《美国表象》;还是1970年代至1980年代中期改用大画幅相机完成的《不寻常之地》这部已成为“彩色摄影宝典”的项目;抑或是1990年代拍摄的风景、人像和考古等黑白作品;再到2000年代初按需印制的摄影书和街拍巨幅人物影像;以及2020-22年借助无人机摄制的《地形》最新作品。他从不拘泥于单一风格,把每幅影像都看作是要解决的问题,不断超越自己。
肖尔始终在摸索各种不同的观看方式和摄影技术、拍摄过程和印制工艺以及创作主题和媒介。他是将色彩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元素,与形状、平面、纹理、线条、倒影、物体、人物、透视和瞬间一起用于拍摄美国文化和社会景观影像的先驱之一。他从这些普通事物、场景和人物的表象中发现不寻常之处。他不只是要赞美大自然中存在的美丽色彩,而是要发现他所体验到的色彩与现实世界中其他元素之间的关系,进而创造出彩色摄影所能产生的新的隐喻和美学。他与其他几位摄影家一起,使彩色摄影成为艺术媒介做出了贡献。他是唯一横跨 "新彩色摄影 "和 "新地形摄影 "两个流派的摄影家。
本次展览由策展人江融策划,展览名称《永久的当下》(The Enduring Present)意在反映肖尔在创作每幅作品时对当下状况的高度专注,这种专注能反映在作品中,并传递给观者,使观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肖尔作品具有当下性。通过该展览,观者可以从展出的4个系列作品中看到肖尔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连续性创作的经历,以及 2020 年至 2022 年创作的全新艺术探索的作品。本次展览自2024年1月21日起对公众开放,并持续至2024年5月5日。
《永久的当下:斯蒂芬·肖尔回顾展》由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主办,丽水摄影节、丽水摄影博物馆协办。感谢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卓然专项基金的慷慨支持。本次展览由纽约303画廊授权提供斯蒂芬·肖尔作品、Laumont工作室提供印刷技术支持、上海睿品影像中心提供作品制作装裱支持,广东希可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照明支持。感谢新沪商企业家联合会艺术委员会联席主席、软库中华金融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国琪先生对展览开幕式特别策划音乐会演出的支持。
2024年1月20日开幕现场,由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副馆长刘珍主持。策展人江融、摄影家斯蒂芬·肖尔、丽水摄影博物馆馆长傅为新、艺术家、投资家、卓然专项基金发起人卓福民、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沈其斌先后发表致辞。
开幕式上,策展人江融首先发表致辞:“肖尔可以说是一位摄影天才,很年轻就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他仍然毕生都在探索摄影媒介的各种可能性,并不断推翻常规,包括自己的常规,同时,又保持自己建立的具有内在连续性的摄影风格。他的作品看似简单,似乎我们都能拍摄,实际上,他将摄影的观念和内涵深藏在开放性影像表面的背后。”
江融认为肖尔的作品必须放在世界摄影史的维度加以评论。因为在上个世纪70年代,艺术摄影作品主要以黑白为主体的时代,肖尔在1972年的时候就用彩色胶卷创作了他的成名作——《美国表象》,因此他是被公认为“新彩色摄影”的领军人物。而在人工智能可根据提示词生成影像的时代,肖尔通过他长期探索而形成的特殊眼光所创造的影像更加珍贵,随着时间推移,我们会越发感受到肖尔作品所具有的“永久的当下”价值。
随后,摄影家斯蒂芬·肖尔通过视频致辞,对各方支持表达了感激之情,也表示很高兴能够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举办展览,将其原作带给上海的观众,肖尔在社交媒体Instagram上来自上海的粉丝数量,超过了在伦敦、巴黎和洛杉矶三个城市加起来的总和,其粉丝之多,无不证实了丽水摄影博物馆馆长傅为新所说:“斯蒂芬·肖尔是丽水摄影博物馆设立的首届‘国际摄影丽水榜’的唯一上榜艺术家,这是一个实至名归的荣誉,充分体现了肖尔先生在全球范围所获得的高度认同”,“在肖尔访问中国期间,喜玛拉雅美术馆和丽水主办方就肖尔展览落地上海事宜进行了充分友好的对接协商,最终得以使这个展览能在上海这座中国最具活力的城市和更多的观众见面、和更多的业内专家展开对话交流,进一步扩大和延伸了活动效应”。
喜玛拉雅美术馆此次推出《永久的当下:斯蒂芬·肖尔回顾展》,得益于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卓然专项基金的大力支持,艺术家、投资家、卓然专项基金发起人卓福民认为,“当下这个时代,人人都可使用手机进行拍摄,人人都是摄影师,然而并非人人都能成为摄影家。而随着人工智能的出现,照片甚至可以线上创作,这一切是否都冲击着摄影?这个展览将告诉我们答案”,“这个展览在寒冷的冬季给上海的摄影艺术界带来一股春风,我希望更多的企业家站出来支持我们的文化艺术事业,支持摄影艺术的发展”。
最后,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沈其斌表示,斯蒂芬·肖尔展览的名字很有意涵,永久的当下,当下、此刻可能是瞬间,像流水一样流逝,但这个流逝所能沉淀的则因人而异,其中蕴含着东方禅宗的美学。在肖尔的作品中,你能在不经意中感受到一个时代的变迁,一种人文的沉淀,这是其作品的可贵之处。“我希望斯蒂芬·肖尔的《永久的当下》能够给每一位观众以心灵的滋养,也希望这永久的当下能启迪我们更好地思考人生、思考社会,更加从容地去面对人生的一切。在这年庚岁末的寒冬,愿这个展览带来一丝春风,将暖意撒入大家的心田。祝福大家拥有美好的永久的当下,以此当下成就人生美好的永恒”。
开幕式之后,策展人江融为嘉宾们进行了精彩的展览导览,他从斯蒂芬·肖尔的生平、创作理念等多个角度,对斯蒂芬·肖尔现场展出的每幅作品娓娓道来,分享其作品之美妙。
新沪商企业家联合会艺术委员会联席主席、软库中华金融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国琪为本次展览开幕式策划了一场古典音乐会,邀请了多位著名音乐家在现场演奏巴赫、维瓦尔第、亨德尔等音乐家的音乐,让来宾能够在美妙的巴洛克音乐中更好地欣赏肖尔的作品。
曹国琪在音乐会开场时说道:“从小孩出生时,人们第一个感官并非视觉,而是听觉。人的听觉里能产生情绪,产生安全感,产生对周边世界的认知。随后当人的视力在逐步健全成长的过程当中,人类才得以拥有立体感,对外部世界拥有了视觉和听觉组成的一种认知——音乐便是初始。而艺术,是人类发展史上非常高级且不可或缺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与其它的感官共同觉醒。斯蒂芬·肖尔先生热衷于各种门类的艺术,特别是对音乐,所以今天我们以巴洛克时代为主的一场音乐盛宴对肖尔先生表示致敬。”
“蔻巧”室内乐团艺术总监朱震宇、小提琴演奏家王颖思、中提琴演奏家金蝶衣、大提琴演奏家李鲁濛演出弦乐四重奏——巴赫《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钢琴家金泽椿演奏穆索尔斯基的《展览会上的图画》
旅德女中音歌唱家严静怡、上海歌剧院男中歌唱家柴源献演弗兰兹·雷哈尔的《风流寡妇》中“双唇缄默”选段
现场的气氛热烈而和谐,这场别开生面的古典音乐会为来宾营造了一个高雅的观展环境。古典音乐与摄影艺术的结合,是一场视听的盛宴,通过音乐会的形式,让大家重新认识到古典音乐的魅力,同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肖尔的作品。
策展人江融、评论家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及摄影家刘香成于斯蒂芬·肖尔《要素》系列作品前
如策展人江融所言:“肖尔的作品如同巴赫的音乐,讲究结构、简洁单纯、同时超验。同样,肖尔在‘高度专注‘状态下拍摄的看似简单却构成严谨的影像作品,要求观者静心凝视才能欣赏其中的结构、深度、幻觉、意境、惊奇甚至幽默以及表象之下的文化和社会内涵。”
开幕当晚,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邀请到艺术家、投资家、卓然专项基金发起人卓福民,新沪商企业家联合会艺术委员会联席主席、软库中华金融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国琪,原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评论家林路,评论家、策展人姜纬,《上海摄影》主编叶明文,浙江摄影出版社首席编辑郑幼幼,评论家林叶,上海师范大学摄影专业副教授戴菲,《澎湃新闻》视觉总监许海峰,《澎湃新闻》记者吴栋,摄影家、策展人魏皓亮,上海睿品影像负责人司恒等多位业内专业人士与斯蒂芬·肖尔连线进行学术研讨会。
本次学术研讨会由策展人江融主持,肖尔学生夏靖宜及杨睿翻译,以《永久的当下:斯蒂芬·肖尔回顾展》中所展出的作品作为主线,从学术、摄影本体等多个角度,探讨肖尔对摄影有何贡献,为何肖尔的作品近几年在中国才产生影响,以及如何评价肖尔晚期作品等问题。研讨会最后由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沈其斌进行重点内容的总结及宣布本次开幕式的圆满结束。 此外,于1月21日公众开放首日,展览吸引了大批艺术爱好者和观众前来参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活动是由策展人江融为现场观众进行的《斯蒂芬·肖尔:一位毕生探索影像的摄影艺术家》专题讲座暨签售会,他为大家分享了他对斯蒂芬·肖尔不同时期作品的见解,深入剖析了肖尔背后的创作轨迹和社会文化背景。现场观众热情高涨,相继提出关于摄影的问题,江融也一一进行了解答。讲座结束后,江融还为观众进行签名售书,这一环节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观众纷纷上前,希望能够得到江融的亲笔签名和独家解析。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由 上海市多媒体行业协会 授权 数艺网 发表,并经数艺网编辑。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