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五位大咖谈2023:文化之力贯穿时间之河
-
2024-01-04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2024.1.4 第6版
沙晓岚
以科技之力,展文化之美
大型广场表演艺术已成为展示国家形象、传递时代精神的重要载体。作为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的总导演,我和团队成员始终在思索,在这个高光时刻,怎样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艺术的生命力离不开创新。我和团队坚持在创作中推陈出新,以创意展现中国之美。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熔科技之力和艺术之美于一炉,展现中国风采与中国声音。
点燃主火炬是亚运会开幕式的重要环节。我们先后设计了60多版方案,最终决定采用“数实融合”的点火方式。2023年9月23日晚,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亿多名数字火炬手在钱塘江上空汇聚成巨大的数字人,它踏浪而来,在大莲花体育场和最后一棒火炬手共同点燃主火炬。闭幕式上,它又以“弄潮儿”的名字返场。数字火炬手的设计,向世界传递天涯共此时的中国式浪漫。
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为创作者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能够释放无限的想象力。裸眼3D与线上增强现实虚拟影像构建沉浸式体验,一座连接古今的拱宸桥在舞台上立起,呈现人在画中游的雅致宋韵;运用地屏、立体透明网幕和裸眼3D技术,千姿百态的钱塘江大潮“涌动”在体育场中,借助3D双威亚技术,双人舞演员在空中逐潮踏浪;以人工智能技术融合而成、通过3D打印制作的“荷桂记忆之花”,传承“藉草攀花”的惜别之礼,传达“荷桂共融”的和合共生之情……通过科技的力量,我们为全球观众开启了全新的感官体验,在古老与时尚的交融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作者为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人民日报记者曹雪盟采访整理)
乔 叶
慢写作,深阅读
乔叶
2023年,我的长篇小说《宝水》获得了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宝水》写了村庄的一年,为了写这一年,我用了七八年时间。很多人说这个速度太慢了。可我理解和感受的文学,就是一项慢工出细活的精神事业。她如同一棵棵长得很慢的树木,像银杏,像冷杉,像黄花梨,像檀木。只有拿出充分的耐心去慢慢感受文学的心跳,才有可能抵达所期待的境界。
(作者为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人民日报记者施芳采访整理)
李 路
沉淀“留得下”的作品
摄影指导张文杰(左)与导演李路在拍摄现场。
沉淀、思考,是我在2023年的关键词。电视剧《人世间》凸显长尾效应,继2022年摘得金鹰奖4项大奖后,又收获白玉兰奖5项大奖。从《人民的名义》《巡回检察组》到《人世间》,每部作品都是我们怀着热爱一步步“孵化”出来的,希望能在历史的长河里沉淀下来。
图为电视剧《人世间》海报。
对于影视行业,2023年是沉淀、收获的年份。从各影视基地的“开机”数,到影视拍摄许可的报备数,再到票房数据、收视数据,都以增长的态势呈现行业的加速回暖。大银幕、小屏幕,涌现不少可圈可点的作品。电视剧《狂飙》《三体》《漫长的季节》、电影《流浪地球2》《长安三万里》等一批兼具时代价值和文化含量的作品受到观众认可。做内容就得真心付出、扎扎实实,观众不会拒绝滚烫、真诚的作品。通过这些作品,我们感受到影视创作与时代脉动密切相连。
创作的广度进一步拓展。科幻题材将想象力与现代视听表达融为一体,职场剧、行业剧关注普通人的关切……艺术表达的新空间正在逐步打开。教育、医疗等相关题材的挖掘还有待更加深入,我期待看到更多直抵人心的作品。
2023年,一批80后、90后导演崭露头角,为行业注入新鲜血液。文艺创作是一项需要使命感的事业。无论电影还是电视剧,除了满足娱乐性、观赏性需求,还得给人留下思考、带来启迪。作为导演或制片人,如果对生活的认知流于表面,恐怕也只能留下流水线式的产品。透过2023年的精品佳作,我看到同行们的坚持与追求。
讲好中国故事,赓续中华文脉,我们创作者要站在高处、开阔胸怀,打开创作视野和想象空间。艺术的魅力在于创造,具有当下性的作品正逢其时。作为创作者,需要的是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勇于担当的肩膀。
积蓄力量、整装待发,是为了更高地跃升、向更高处攀登。我们有理由期待,今后会涌现更多优秀作品。
(作者为导演、制片人,人民日报记者任姗姗采访整理)
王 巍
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
2014年王巍在新疆进行考古调查。
巫新华 摄
2023年,是文博事业蓬勃发展的一年。中国考古博物馆开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70多年来发掘所获的5000多件文物精品首次亮相;“鉴往知远——新时代考古成果展”“玉润中华——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等展览举办,让观众近距离感知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馆,各地博物馆人气高涨,“博物馆热”反映出民众对了解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兴趣日益浓厚。
9月15日,坐落于古都北京中轴线北端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首批观众走进展厅,感受中国历史文化的魅力。
图片来源:国家文物局
考古是对历史的追问和探寻,串联起中华文明的颗颗明珠。作为一名从事考古工作40多年、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20年的“老兵”,我深切体会到,考古工作不仅是着眼于过去,而且是着眼于当今和未来。考古发现让人民群众更好了解古代的中国、认识现在的中国、理解未来的中国,同时向世界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为此,中国考古人将一直在路上。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人民日报记者陈圆圆采访整理)
陈耀华
讲好中国茶的故事
陈耀华和团队在调研景迈山古茶林。
喜讯传来,我激动地在微信朋友圈发了9张申遗不同时期的工作照。对我而言,从2011年3月第一次踏上云南景迈山起,近13年参与和见证了申遗之路,始终不变的是对景迈山深深的眷恋和祝福。
这些年来,对于景迈山古茶林的守护也在不断完善。在各项规章制度的指导下,古茶林得到了有效保护。同时,景迈山上的路修好了、自来水通了,“火起来”的景迈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老百姓的茶叶收入和旅游收入都增加了,还有年轻人做起网络直播,向更多网友展示景迈风情。当地百姓愈发了解景迈山和古茶林的价值,“原来我们的古茶林和别处不一样!”这也进一步促进了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景迈山芒景村文化活动室内,年近八旬的布朗族老人苏国文(右)在给村民介绍生态和文化保护知识。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作者为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人民日报记者王珏采访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国家电影局
国家文物局
刊于《人民日报》2024.1.4 第6版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锋尚文化FSC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