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演讲特辑|首届人工智能艺术长江论坛(ArtI2023)大咖云集

01-14

clab第1024次推送


前言

12月9日,首届人工智能艺术长江论坛(ArtI2023)暨中国人工智能艺术教育协同创新平台成立大会在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报告厅举办。官宣|ArtI2023中国人工智能艺术教育协同创新平台揭幕成立来自319所高校的500+会员代表出席活动,其中400+会员代表参加了12月10日的人工智能艺术师资培训工作营。

接下来,一起回归大咖云集的

首届人工智能艺术长江论坛

ArtI2023

现场盛况

首届人工智能艺术长江论坛上,多位学者围绕人工智能对各类学科、科技成果转化与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生产内容(AIGC)的艺术设计场景应用等领域展开了精彩的发言和对话。学术思想在此相互碰撞,彼此交融。

开幕致辞


开幕式上,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与数字媒体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黄心渊教授与中国美术学院博导、国务院设计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动画数字媒体教指委委员吴小华教授出席并致辞,表达了对首届人工智能艺术长江论坛(ArtI2023)的支持与期许。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与数字媒体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黄心渊教授

△中国美术学院博导,国务院设计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教育部动画数字媒体教指委委员吴小华教授


主旨演讲一

学术主持:梁岩

吉林艺术学院新媒体学院院长

教育部动画数字媒体教指委委员

吴志强

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

美国莱特州立大学Brage Golding杰出讲席教授

演讲主题:

《大语言模型、通用人工智能与人工智能可解释性》


作为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吴志强教授强调研究院的发展定位在于设立全球首个大型社会模拟器。并从大语言模型的基本原理、大语言模型赋能社会进步、大语言模型带来的挑战、如何进行思考和应对四个方面来介绍。指出挑战分为三个模块:技术板块、监管板块、社会板块。中国目前面临的挑战具体为大模型的训练需要大量的算力、大模型的马太效应、一窝蜂上大模型导致了对算力的低效和无效利用等等。

孙凌云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

浙江大学国际设计研究院院长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创意与数字艺术委员会会长

演讲主题:

《AI大模型时代的艺术设计》


首先,孙凌云教授介绍了一个知识空间图示,由个体知识空间、到GPT知识空间、再到自然语言知识空间、最后为全体人类知识空间。大模型时代下GPT训练数据规模史无前例,模型训练数据量已从4.6GB增加到45TB。其指出当下大模型有四大趋势,模态鸿沟正在消失、可控性逐步增强、赋能方式迅速突破、智能体在疾速崛起。在技术与艺术纠缠的时代下,科学是探索、工程是发明、设计是沟通、艺术是表达。

沈阳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元宇宙文化实验室主任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

演讲主题:

《新文科和新传播》


沈阳教授指出GPT是5/6/7/8版本更迭的无尽探索、灵智飞升,其技术特性的可能趋势是协同学习和迁移学习、广泛的应用场景、社会和道德影响关注等等。并指出AIGC评测可分为5大维度:可塑性、可供性、可用性、可信度、可替代性;3种方法:客观测评、主观测评、资料调研。其从AI写论文、写文言文、作诗画等实例介绍出发,表达AI已创造出一个技术交融、虚实和谐的异感世界。

主题演讲一

学术主持:张健

华中科技大学建规学院设计学系教授、博导

光影交互服务技术文旅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田少煦

广东工业大学特聘教授、博导

国家级教学名师

教育部动画数字媒体教指委副主任

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协会数字艺术专委会主任

演讲主题:

《AI艺术:思维、方法与计算创造力》


田少煦教授从AI时代的生成艺术、AI艺术中的“计算创造力”、媒介嬗变将导致新的审美范式、批判精神是AI艺术创新的不懈动力四个方面对AI艺术做出阐释。AI生成艺术的基本方式可分为辅助生成、模仿生成、独立生成,“计算创造力”则是AI的基本形式。且AI导致了“计算美学”,“赛博空间”正在不断递增。最后指出AI不会取代艺术家和设计师,人的思维能力仍是AI设计过程的主导。



费俊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博导

艺术与科技学科方向带头人

演讲主题:

新媒体艺术与人工智能创作者的边界》


费俊教授首先从《水曰》交互装置切入,指出AI作为灵媒,是人与自然的沟通桥梁。紧接着,从《情绪几何》和《情绪料理》情绪课题化案例出发表达艺术可作为情感疗愈的方式,AI作为人类创作者的感知延伸。并提及人类作为制片和编剧,机器成为导演,人类创作者成为AI的抚育者,与AI达成叙事共谋。最后强调人类成为AI的牵引者,研究如何与人工智能以及其它新兴技术的协同来延伸人类的创造力才是对当下以及未来有建构性的工作。



蔡恒进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导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心智计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演讲主题:

《创作即因果链重构》


首先,蔡恒进教授指出认知坎陷作为心理空间的对象,可以看作是认知主体对四维时空中物理过程的非线性编辑。并指出人造物作为人类意识的凝聚,AI是一种人造物。因果链重构理论可理解为在意识世界中,因果关系链条被大幅简化,GPT将中国文化迁移到别的文化中正是一种重构。最后,蔡恒进总结道机器没有认知坎陷而优秀的创作者有,艺术家可以看作是因果链工程师,发现新的认知坎陷是我们的任务。

刘渊

江南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院长

江苏省政府参事

演讲主题:

《文献精读:艺工融合到成果产出》


刘渊教授首先从文献精读角度指出文献调查分为关键词检索、搭建语料库、分类与定性三步走。随后提出“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概念,是一种能够被生成式AI模型理解和转译的建立语言结构的过程,阐释了AIGC以提示词文本指令为导向的工作原理。最后介绍了LLM大模型如何完成辅助设计研究工作的流程,LLM辅助数据分析分为提出需求、细化分析、可视化结果、调整视觉图表四步走。

院长论坛一


学术主持

王子琪(中央美术学院)

院长嘉宾:

吕曦(四美术学院)、陈雷(广西艺术学院)、邵恒(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铁钟(上海戏剧学院)、夏进军(重庆大学)、梁家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面对全国各个高校的AI教育课题有何规划这一问题,院长嘉宾们作出以下解答。其一,望AIGC落实到工业生产中去。实现传统文化的再创造。其二,建立设计项目和设计理论互相权衡的培养模式。其三,如何快速掌握AIGC创作工具是设计系教师面临的课题。其四,AI设计的开端和过程比结果更重要,AI如何释放个人价值是关键。

主题演讲二

学术主持:陈峰

鲁迅美术学院动画学院副院长



金鑫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可视计算与安全实验室主任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BIGAI)访问学者

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

演讲主题:

《音乐的人工智能U-V理论》


金鑫教授针对AI合成音乐,有口无“心”这一问题进行以下探讨。其所属团队于2022年5月正式成立BIGAI-Music团队,MusicAI集中在LSTM、Transformer、diffusion三类音频的深度学习方法,力图寻找音乐之“心”。音乐AI模型的层次与关系结构表达可概括为Music AOG(结构、词典、关系、属性)、Music PG(结构层、织体层、节奏、和声)、Music Parser(音乐专业标注)、Music Generation(音乐采样生成)四方面。最后指出U-V理论的核心在于知(模型)行(决策函数)合一、理(U)与心(V)的统一。

彭保林

RoboCom国际公开赛执行主席

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治理实验室副主任

全国大学生人工智能艺术大赛秘书长

演讲主题:

《CAIA数字创意赛道全国大学生人工智能艺术大赛》


彭保林介绍RAICOM自2016年发起以来,累计已有数十万名师生参与。大赛不仅协同多学科融合,还推动相关技术的研究和成果转化,助力机器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大赛面向机器人产业的不同人才需求,分别规划了CAIA数字创意、CAIP编程设计、CAIR工程竞技、CAIM工程创客4个赛道。

院长论坛二


学术主持

贾亦男(哈尔滨师范大学)

院长嘉宾:

李恒杰(兰州文理学院)、盛瑨(南京艺术学院)、森文(云南艺术学院)、熊明(湘潭大学)、张博(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张蕊(吉林动画学院)

院长嘉宾们针对AI设计发展何去何从作出以下感想。其一,从二维到三维是AI设计发展的道路之一。其二,AI设计发展应该协同政府和企业,建立创作者社群。其三,完善AI设计在生成影像方面的流程,结合AI创作动画是必然趋势。其四,艺术要彰显、技术要支撑,学科交叉是关键。其五,望各个院校在AI设计上实现共生、共进、共享。



主题演讲三

学术主持:周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艺术学院学术副院长

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及数字媒体教指委委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动漫艺委会委员

黄向东

西安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博导

教育部动画数字媒体教指委委员

演讲主题:

《内容为道 泛谈AIGC与数字艺术教育》


黄向东教授从《七个世界,一个星球》纪录片引入,提及原始工具是人类工具发展史上关键一步,引出AIGC的本质是更高级的工具。AI对传统设计带来根本认知的变革,是中国设计教育一个转型升级的契机。其从AIGC被媒体转化应用的案例指出,AI帮助实现“所见即所得,所想即所有”,设计行业的认知已被AIGC“倒逼”,终将进入到商业应用阶段。最后总结到AIGC是灵长类物种与其创造的高科技的产物,工具是前提,人创造了构架。

王建民

同济大学艺术传媒学院副院长

教育部动画数字媒体教指委委员

演讲主题:

《人工智能与艺术疗愈》


王建民首先从交互设计对人和计算机的关系进行重新思考,指出未来人机交互设计将通过提倡“信任、共鸣以及责任”来实现个体及社会的提升。随后,从《母体子宫对话》交互作品、VR沉浸式艺术+疗愈建筑、舞台美术+音乐疗愈等设计实例对疗愈艺术和艺术疗愈作出具体阐释。最后指出从“心”出发、叙忆交汇,以艺术疗愈个体心灵,建立包容和谐的社会氛围。

孙晓勇

建筑装饰行业科学技术奖办公室主任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分会秘书长

中国文化馆协会设计与展陈委员会主任委员

演讲主题:

《AI助力的室内设计》


孙晓勇首先对文化和旅游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研究院进行简要介绍,指出“设计下乡一村一师”,乡村与AI设计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需求和未来。AI已经重塑人们的逻辑关系和价值认知,AI时代如何从画图师到设计师是AI设计的职业价值定位。最后提及正在筹备科技艺术委员会,以平台助力平台,推动AI设计行业国际化发展。

总结

SUMMARY

当前,社会多个领域正在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人工智能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艺术设计领域也不例外。

中国人工智能艺术教育协同创新平台致力推动全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发展,鼓励创新思维和跨学科合作,打造中国人工智能艺术生态场,推动人工智能时代艺术设计学科教育的观念、课程、工具与实践的进化,助力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加强人工智能艺术教育和关联产业的创新与成果转化。

商务合作

19907146972(微信同号)

内容转载

转载请后台获取权限标注“转载账号”和“文章名称”并注明出处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全球数字光影艺术创新网络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活动 人工智能艺术长江论坛 演讲特辑 观点洞察 ArtI2023

14482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