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艾蒂亚大会对话3:旅游演艺如何才能独一无二非常有趣?

2023-12-06

第十三届艾蒂亚旅游项目投资大会已于2023年11月10-12日在江苏南京园博园威斯汀温泉酒店成功举办,大会嘉宾的发言内容我们将分期陆续发表,敬请关注。本期是大会系列报道14:
主题对话3:文化旅游演艺:文旅项目有趣的灵魂
主持人:
董    昕     艾蒂亚理事、新疆西帕文化旅游发展公司总裁
对话嘉宾:
杨    乐    第11届艾蒂亚奖评委、艾蒂亚沉浸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君看文化创始人、董事长
黄    浩    艾蒂亚青委会副主席、深圳市光影百年科技公司董事长
高    勤    艾蒂亚青委会副主席、贵州鸿邦文化传媒公司董事长
胡    兵    艾蒂亚沉浸式委员会执委、建业文旅副总经理
董昕:首先请各位嘉宾介绍一下自己和自己的公司。
杨乐:大家好,我是北京君看文化的创始人杨乐,君看文化源起一家内容公司,和中央电视总台、中国电影集团一直有影视方面常年的合作,出品了很多纪录片、大型节目、晚会、电影。这些年我们一直致力于将线上内容线下化,所以组建了君看文化,然后专注于文旅方面的工作。希望能和大家多多的交流合作。

黄浩:大家好,我是深圳光影百年的首席创意官黄浩,我们是一家数字多媒体创意型公司,一直致力于借助声光电等数字多媒体手段为用户打造一些体验。近些年,我们一直跟文旅接触的比较多,在文旅业务领域从18年开始,落地了大量的文旅业务项目,比如云南民族村、深圳世界之窗,还有去年江西省旅发大会等等,一系列数字多媒体作品。我们一直秉承着为用户创作最极致的体验,希望今后能为在座的各位合作创造更多更好的一些作品。谢谢各位。

勤:尊敬的王琪总,各位艾蒂亚的家人们,大家上午好!我叫高勤,是贵州鸿邦文化传媒公司的董事长,我们公司主要从事文旅演艺的全案、内容的制作,包括运营。从2022年至今,公司的案例也比较多元化,首先我们在今年4月份,在中国延边朝鲜自治州推出了一部舞台剧的歌舞晚会叫《花开永不败》,包括去年的西安《长安十二时辰》开业以后由我们公司参与到运营之中,目前从1.0到2.0的演艺提升改造。本月15号我们在浙江嘉兴推出了浙江省夜游最大的项目,无人机计划在明年三月份上到全国最大的矩阵,3088架。随后我把我的一些经验也分享给大家。谢谢。

胡兵:大家好,我是建业文旅的胡兵,建业文旅现在主要两个项目,一个是河南建业电影小镇,是19年开业的,一个是“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是21年开业的。建业文旅是一个文旅的新兵,很高兴今天建业文旅的领路人闵闵女士也来了,她是我们建业文旅的开创者和引路人,建业文旅欢迎大家到河南来。
董昕:前两天跟王琪总聊,他说文旅的核心是什么?以前是酒店、景区或者是其他各个业态,但现在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新观念,文化旅游演艺才是整个文旅项目的核心。我想跟各位嘉宾交流一下,大家觉得目前旅游市场跟游客需要什么样的产品?
杨乐:其实这是一个趋势的问题,文旅演艺是一个最好的文化转移器,文旅演艺是一个文化的链接,是一个情绪的放大,也是一个消费的促进,所以文旅演艺的作用就比较快。
我们这些年做文旅演艺关注五个方向的问题,一是市场到底是谁?今天文旅演艺我们关注两个大的市场,一个是特色旅游的目的地的特色旅游市场,演艺在这个地方怎么做,我们在这个地方其实犯过错,原来觉得应该把最新的东西给一个到地文化的东西,但最后发现到地文化本体的人文特征才是这个地方文旅演艺最珍贵的价值。所以我们关注这个市场一定是到地文化的深度转译,人文的深度挖掘。

第二个我们关注的是都市文旅,就像唐山宴一样,唐山宴是一个都市文旅项目,到底什么促进了复购。我们的市场到底是谁,在这个市场里的人是谁?今天的3.5亿的年轻人入市成为主流市场,这个年轻人不仅仅只是20岁左右的,包括30岁左右的,以家庭为主的年轻受众,他们是两栖动物,会在线上线下自由穿越,他们很有自己的态度,有自己的参与度,很有自己的消费特征。由于这个人群的消费特征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我们关注这个场域如何建立?我们现在会用科技和艺术构建一个新的场域,就像大理的项目,第一次没有请纯舞美,我们请了很多年轻的艺术家,用一些艺术装置构建艺术态度,构建艺术空间。
以前投资大,见效慢见效少,和以前的投资模型有关,现在从流量反向推导这个地方的演艺到底应该多少钱来做,是怎么回收的,它的运营模型是多少,如何获取流量。比如宋城获取流量是值得行业学习的一个公司,流量的转换到底用什么方法,这是我们关注的第四个问题。
第五个问题,我们这些年一直在做一个深度的尝试,就是如何把一个单纯的演艺作品,演艺产品变成一个综合运营,产业运营的事,每一个项目其实都在尝试不同的,比如在济南做的国家宝藏体验馆,北京的欢乐谷的大剧院,我们关注的是欢乐谷的人群是否能够通过大剧院的二期可以看到中国神话,整个欢乐谷的大剧场能不能成为中国神话剧场,然后变成一个多元消费。最深的一次改变是我们在广东茂名做的一个剧叫《心香》,这个地方没有流量,没有演艺受众,但这个地方的人会信一些属于自己信仰的东西,第一次是反向为当地的沉香产业做了一个《心香》,因为茂名是中国最大的沉香原材料生产基地,所以我们一直在尝试如何和这些产业进行深度联动,构建一个能够补足演艺基本流量、基本收入的模型,这是我们关注的一个基本方向。
黄浩:我们团队一直在思考,针对不同的用户,不同的客群,比如亲子客群的需求不一样,他可能需要的是寓教于乐的产品,或者陪伴的产品,年轻人可能喜欢打卡或者种草的一些产品,年长者可能倾向于怀旧,偏重文化体验的产品。针对不同的客群他们的诉求不一样,但我们一直觉得这里面有一个共性,就是这个共性我们认为是感知,这个感知就是可以让他感知到有深入体验的一些文旅演艺产品,就是用户最喜爱的一些产品。
这里面的感知,我们思考的方向主要是什么呢?就是五觉一感,首先要做到视听有冲击,身体有互动,情感有共鸣,不管是什么样的演艺作品,我也体验了非常多的演艺作品,毕竟买单的是用户,我们还是要聚焦在用户的角度,去创作一些有意义有意思有好的体验的作品。我觉得打动游客最主要的还是感知,围绕感知层面的一些体验层面的演艺作品是大众市场或者用户最喜爱的产品
高勤:这个话题确实蛮有灵魂问题的。我们公司主要还是服务多一点,累计到今天,整个项目的演职工作人员达到了1600余人。很多项目下来之后,投资大效益少,70%的项目是不赚钱的。我们作为一个服务商来说,替业主方考虑这个问题,也是从沉浸式、体验式方面,把他一些能解决的问题弥补掉。
我本身也是从一个舞蹈演员进入到文旅行业的,最早加入到深圳的歌舞团工作,后来又到了后期的运营管理工作,到2018年创业至今,从旅游演艺,到传统舞台剧,到山水实景到情境,再到当下比较流行的沉浸式的夜游产品。
近几年经常出现的一个话题叫体验经济,最近又有一个词经常出现,叫感受性满足。这几个词的出现,其实也是代表整个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趋势,大部分的行业作为一个体验时代经济来作为新方向。我们在做项目,包括做运营之前的时候经常会问到这个问题,游客的感受、体验怎么满足?我认为还是要运营置前,前提是怎么设计这个事情,怎么制作的问题,要解决后期所有的运营问题。
我们做这个文旅演艺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投入的成本控制好,把现有的资源利用好,谁负责做的策划,必须谁来负责设计,谁设计的项目必须负责运营,才能一环套一环,解决掉实际运营当中的困难。
胡兵:文旅现在应该是无处不演艺。之所以大家都在做旅游演艺,我个人认为旅游演艺有这么几个特点,第一,旅游演艺的开发容易形成品牌效益,如果建业文旅没有做建业电影小镇和“只有河南”这种演艺性产品,它就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建业文旅的品牌,我觉得建业文旅就是以演艺为核心的主要发展方向的文旅企业,所以我们的核心是演艺,是演艺让我们快速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第二,演艺具有无可替代的活化文化的作用,我们静态的景区展示和常规的游览缺少手段,这个时候演艺是最好的手段,它能够最好的最准确的还原我们的企业文化,还原景区文化。
第三,演艺产品能够传递情绪,营造共情。我们做营销最重要的是要营造共情,做产品也要营造共情。我们已经过去的旅游发展的30年,观光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是一个体验时代,是一个讲沉浸的时代,要想在沉浸过程中如何寻找沉浸,如何寻找体验,如何建立共情,就成为了一个景区或者一个项目生死存亡的基本,所以大家都愿意选择演艺产品传递产品的情绪,满足大家的体验,来实现共情。
演艺如何成为有趣的灵魂?建业文旅,包括我个人一直在做沉浸式景区的探索,建业电影小镇把一个景区做成了一个大剧场,我们主做以演艺为核心,打造全景区沉浸式演出,让全员演艺,全业态沉浸,成为我们的核心抓手和主要特色。
所以我个人认为未来主题文化景区类的项目都要向泛演艺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为景区的发展找到更好升级转型的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抓住现在体验时代的游客人群。
未来旅游演艺会成为主题文化类景区的升级转型的重要抓手,而且会成为全业态沉浸的发展手段。所以我觉得旅游演艺未来的作用日益突出,效果更加重要。我们做常规的或者文化类的新建的景区离不开演艺,除了一些人文古迹。谢谢大家。
董昕:我刚从宋城出来的时候也琢磨一件事,以后旅游演艺未来的发展是什么?当时黄董事长选择的路,说不停的修剧院,做一些大型演艺,把一个公园打造成旅游演艺公园,主要是以演艺为核心的轻演艺形式。
我们这个公司今年一年做了三台节目,根据业主方的需求,也发现了他们对这些演艺的希望,一是活化整个景区,像流坑,他花了四个多亿投下去,每年的客流量不足一万人,我们做演艺花了三个月,开业的第一天来了好几万人,当时还在疫情期间,我发朋友圈,说中国的旅游还是有希望的。
大同也是一样,我们前任的大同书记,在大同市复修了整个古城,代王府作为核心板块,这个代王府干什么?他们一直没有想通,我们跟业主方一起讨论,把它打造成演艺公园,花了将近两三个月的时间,做完了以后今年暑期前开业,据说整个暑期把整个投入收了回来。
江西的龙南的恳亲大会,旅发集团花了将近两三亿把龙南建了一个项目,他们自己觉得修建完了业态不足以支撑,所以把我们请过去,我们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给他们做了一台演艺,都在说客家,但是到了客家,福建也好,广州也好,很多地方没有感受到底什么是客家文化?我们做了一台节目以后,很多参会的人看到了最后一幕,大家深受感触,都在流眼泪。
我们做旅游演艺可以盘活资产,古镇也好,古村也好,需要有内容,文化演艺正好是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同政府要求我们做唯一性、独一性,旅游演艺可以把当地文化,把非遗的一些东西,用现代人的接受方式把它展现出来。
旅游演艺怎么能做到独一无二非常有趣的形式?我们在大同也好,在别的地方也好,对方说你必须打造一台演艺必须要做到独一无二,各位觉得从哪些方面可以达到业主方的需求?
杨乐:我们这些年有些教训,也有些思考。从教训来讲,今天的演艺肯定不是导流产品,因为现在大家的文化消费产品太多了,特别是以线上手机为核心的消费产品,对于一个需要大量的精力,而不是钱来支撑的文化产品,可能消费门槛比较高,所以演艺在很多地方一定不是导流产品,演艺一定是流量转换产品,基础流量构成了演艺做不做的核心。
最近我们随着经济状况或者消费人群消费习惯的变化,我们现在特别关注普通的消费场景,比如说有个酒馆叫跳海,是给年轻人做的一个酒馆,我们关注它的原因,其实他创造了一些新的文化消费方法,在这个方法里面有几个非常关键的部分,一个是文化是不是唯一的,演艺也好,唯一性和制高点是所有的文化产品作品化必要的因素,所以青年文化、共创文化,轻松的态度,我们可以无限参与的自由,是跳海的核心。二是是否创造了一些方法,让这些人可以聚合在一起,来释放这种态度。这是我关注的第二个。三是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比如什么是节日?节日不是某个特定的日子,是一群有趣的人在一起做一些有趣的事情。
我们关注其他行业的商业变革,恰恰反向推导今天的演艺是什么?我们还是遵循市场,对于一些由到地文化的人文化的表达,可能是演艺的核心,而不只是去挖掘它,只是去放大它。现在很多人去旅游,希望自己瞬间融入到当地的生活状态,而不是看一种表象的高高在上的文化。在地文化如何达到真的沉浸,而不是演在你身边就是沉浸,是让他感受到了在地文化所付出的生活载体。
对都市文旅来说找到那群人,找到一些好玩的方式,演艺只是让他参与的一种引导,如果做到这个,复购就一定会实现,这些人也会帮助我们迭代我们的产品,因为复购必须要有轻迭代。对于都市文旅来讲,如何找到人群,创造方法,让他们共创共享,我们的演艺模型才是真正的沉浸式演艺。我们最近在做这样的一些实践。
黄浩:如何把演艺做到独一无二?首先有一个共识,好的演艺产品一定是有趣的,包括我六月底的时候跟王琪总去日本,当时特地看了演艺,四季剧团演了一个音乐剧《猫》,几代人在不断的运营它,像这种演艺本身是有趣的,它是好复制的,演员用的全是日本的,没有用伦敦的演员,他们在培育当地的演员,借助《猫》的IP在日本,在各个国家同样受欢迎。
为什么提这个例子,我觉得演艺一定要把它提升在IP层面,当成文化资产来运营,现在很多演艺还是跟文旅的传统模式一样,一张门票进去,卖个门票就是演艺。演艺是一个很好的引流手段,引过来单纯买这么一张门票,其实这个产业链太短了。通过国外的这些好的案子好的演艺为什么可以持续?我觉得最主要的核心就是要把文化提升在文化IP层面,把IP当成文化资产来运营,把整个上下的产业链拉长。
昨天晚上获奖的一个作品非常好,就是“只此青绿”,最开始是春晚的一个表演节目,但是出圈了之后,昨天东方歌舞团分享,全国巡演已经超过400场,好像还是门票经济,但是里面有一个逻辑,就是好复制,快速转场,不局限于一些重资产投入。但是不知道的,它背后“只此青绿”已经当成文化资产来运营,他们推出了“只此青绿”的咖啡厅,现在“只此青绿”的品牌IP价值非常高,他们出的这些咖啡里面的杯子就是青绿山水。通过这么一个节目,一个演艺,带动上下产业链,把整个链条拉长,这次“只此青绿”推出的只是一个咖啡厅,明天能不能推出一个主题酒店?一个餐饮综合体?其实都可以,我觉得有无限想象。
我们创作一个演艺真的不容易,投资也非常大,各地政府要求的利益、文化各方面都很高,我们通过努力打造之后就为了卖一张票,我觉得这个东西在日常的项目过程中不值当的,好不容易把这个文化提炼出来就当成资产来运作。
我现在举例一件事,我2021年做了扬州瘦西湖的夜游,昨天我也介绍了瘦西湖的成功不是我的成功,是瘦西湖的成功。我把它复制到任何一个地方它没有办法复制,我们把里面可标准化的东西提取出来,唐诗绝对是标准化的,去杭州也可以说唐诗,不提瘦西湖,把可标准化的东西提炼出来,我们借助这个夜游,因为它出圈了,其次上过央视,有很多的用户群体,围绕这个可标准化的部分我们做了唐诗主题数字馆。我围绕唐诗这个IP把瘦西湖的成功萃取出来,变成标准化的产品,这样就加大了整个资产的产业链,这样可以通过儿童剧去服务亲子客群,通过数字馆服务年轻客群,还有个夜游瘦西湖,可以服务大众游客。针对用户需求,满足了不同的用户,让更多的人可以感受到这个文化产品,自然就有了IP,IP的基础就是大众共识。我觉得可以做到独一无二的产品,总结来说就是标准化,好复制,最重要的是现金流,就是赚钱。
董昕:我们也在做一种尝试,演艺跟商业的结合,我们在一些景区里把一些演艺的片段,比如在流坑放到一个酒坊里,顺便做一些商品销售,我们可以培养出一些角色出来,比如一个酒店的老板娘,大家可能变成了我来看演出是冲着这个老板娘来看的,也可以互动一下。
高勤:我觉得这个演艺要说独一无二还是比较难的,首先每个地域文化的文化符号,民族精神都不一样,我唯一坚信的,做文旅演艺想做到独一无二要长期坚守和长期摸索。
我们运营的十二时辰,基本每一个季度要替换30%的演艺内容,十二时辰没有大型演艺,但是这个替换量对于演艺创作工作的难度非常大。我们也会通过在运营阶段,鼓励员工或者演员,我们有一些激励机制,首先设立了所有的IP人物,独立的设立像何永智何董您的网红策略,我们设立了20多个帐号,每一个演员有一个单独的帐号,这个帐号的设立,推送的内容都是手持手机摇杆,记录演出状态,通过绑定公司的视频内容号把它推送出去,只要这个点击量超过几百或者多少,我们有内部的激励机制。所以说我们发动的演艺创新不是高层或者导演,更多的时候我们会跟现场的演员交流,觉得你在演艺过程中有什么问题,跟游客互动的时候有没有游客没有代入感,我们吸取了很多的建议。
我们也很关注网络的网评,小红书、抖音、视频号等等所有后台的留言,每个演出有什么问题,每个演员有什么问题。我们会把这些提炼出来,去进行演艺的提高,我认为一个独一无二的演艺需要长期坚守,长期琢磨的工作。我也相信,每一个区域有每一个人心中独一无二的演艺。
胡兵:我有三个观点,第一,我们在选题上要有独一无二,很多的演艺产品现在雷同化比较严重,这就是文化选题上出现了偏离。每一个项目的前期的定位和选题就要独一无二,我们觉得每一个产品的体验和传递内容都要从在地文化的视角出发。
第二,形式要独一无二。所谓创新,文化这个选题上很难进行较大幅度的创新,其实演艺主要变的是形式。比如说我们做建业电影小镇叫沉浸式小区,山东做琅邪古城叫立体沉浸,把游客通过500米的长廊送到空中观看,就是我们要有形式的变化和创新。

第三,运营的独一无二。每一个产品的属性不一样,比如建业电影小镇和“只有河南”只差三公里,两个项目在一个片区,但是运营逻辑定位完全不一样。电影小镇是追求高客流,“只有河南”追求高客单。“只有河南”,今年国庆节每天接近一千万的收入,门票提到了330,没有影响我们的客流,极大的提高了我们的收入。
只有这三方面,才能构成演艺产品的独一无二。
董昕:好的,感谢各位,之后我们在会后再进行交流,感谢各位。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ITIA艾蒂亚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12345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