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英国首次曝光圆明园被烧毁前的照片,引起巨大轰动!

2023-12-16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画家联盟(ID:xpin3355)

圆明园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痛,

几代中国人都希望看到圆明园被毁前的样子。

如今的圆明园,仅剩一片废墟。

↓↓↓

在英国苏富比拍卖会上,

几张英国摄影家费利斯比特拍摄于1860年,

英法联军攻破前北京的照片,引起藏家的广泛关注,

疑似圆明园被烧毁前的照片首次被发现,

引起巨大轰动。

1860年被毁前↓↓↓

这张照片是英国摄影家费利斯比特,

在1860年北京被攻陷前拍摄,

据专家推断应为圆明园旧景。

照片在英国苏富比拍卖行,以20万英镑上拍。

除了圆明园这张,

还包括另外几张北京城墙俯瞰照片以及北海照片:

把手机横过来看↓↓↓

1873年被毁13年后↓↓↓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

清廷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后,

西洋人在中国的居留权从广州、上海、天津等通商口岸扩张至北京。

在英国人赫德掌管下,大清海关多西洋雇员,

恩斯特·奥尔末即在其中。

他不算什么重要人物,关于他的资料也有限,

只知是德国人,1847年出生在希尔德斯海姆附近的伯瑟恩(Betheln),

家里是经营旅馆生意的,

十几岁加入19世纪欧洲的最后一波探险潮,

随一支商船队前来远东,船在中国海岸失事,

他就留在了中国东南沿海。

1867年左右,奥尔末在厦门开了家照相馆,

但没多久他就结束了生意,转而谋职于大清厦门海关。

随职务升迁,

奥尔末从厦门先后迁居北京、广东和青岛,

直到46年后退休,1914年携妻子离开中国返回德国老家。

如果没有12张记录圆明园废墟的照片,

这样经历的奥尔末,也就是19世纪里许多跑来中国寻发达的西方冒险者中的一个,

未必能留名于史。

但在北京期间,曾为摄影师的本能

让他拍下了圆明园西洋楼废墟并妥为保存底片,

在浑然不自知的情形下,

他又成了后世发现的最早拍摄圆明园的人——

台湾地区收藏家秦风说,据检索现存资料,

这批照片应是最接近于圆明园西洋楼原貌的影像记录。


秦风说,奥尔末在北京海关的任职时间是1872年8月到1880年4月,近8个年头。

根据和12张底片一起保存下来的奥尔末手绘西洋楼景区平面图,绘图时间标注为1873年11月,那么拍摄时间至少不晚于这个时间点。

奥尔末拍摄照片的时候,距圆明园被焚13年,

同治皇帝正巧也在1873年发布上谕重修圆明园,

开工不到一年就因资金短缺以及众臣反对告停。

圆明园被毁后,园区留有清兵看守,

但由于西洋楼景区位于整个园子位置偏僻的东北角,守卫较松,

在北京的外国人常自由出入,

把这一片废墟当做了野餐地点。



奥尔末经常随海关同事及家属一起进到西洋楼景区,有机会拍下照片。

对于圆明园西洋楼建筑,

奥尔末有着和多数西方人一样的好奇和溢美,

在离开北京职位18年后,他在日记中追忆当年所见:

“映入你眼中的是装饰物丰富而动人的色彩,

浸润在北京湛蓝色的天空里,

随着观者移动的脚步和太阳的光影不停变幻,

建筑物白色大理石的映衬让它们格外醒目,

倒映在前方的湖面上,如同幻影……

观者不禁怀疑自己来到了‘一千零一夜’的世界里。”

面对一片纵火后的废墟,

这样的文字未免夸张,远不如他12张照片平实可据。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11377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