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阿联酋馆的作品“湿地”(Wetland),由建筑师Wael Al-Awar打造,并获得金狮奖,2021年
近两年,国内建筑展层出不穷。许多观众参观后却颇感失望:设计手稿看不懂、展品平平无奇、装置没有代入感等。这些都大大降低了观展体验。究竟是何原因造成如此结果?建筑展有何意义?真的适合普通观众吗?今天,时尚芭莎艺术为你解答。
大胆猜测一下,没有相关知识的朋友参观建筑展的体验大致如下:手稿与模型看起来要么普普通通,要么“不明觉厉”、完全看不懂。不过问题不大,拍几张照片记录一下;影像资料过多,走马观花而过,并无耐心一一看完;最后,在视觉不错的装置前停驻拍完照。OK,展览看完了!第17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西班牙馆的作品“不确定”(Uncertainty),2021年
一走出场馆,你可能就开始怀疑:以这个票价,我是不是该去看画展?有如此感受的观众想必不在少数。造成这一结果其实与这类展览本身“先天不足”的特点有关。首先,建筑展主要呈现的是过程、而非结果。无论是手稿、照片,还是影像资料等,大部分都是为了记录建筑的构思和建造过程。这与绘画、雕塑等传统艺术展恰恰相反。虽然后者也会辅以艺术家的创作过程资料,比如毕加索如何画画、贾科梅蒂怎么制作雕塑,但人们参观的重点依然在于已是结果的作品。可以说,大部分人更看重结果,而非过程。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个展“Le Corbusier: An Atlas of Modern Landscapes”,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2013年其次,建筑展只能呈现按比例缩小的“模型”,无法展出“原作”。我们曾写过的《真迹!绝对是真迹!但......为何一定要看真迹?》一文中,详细分析了人们对原作的痴迷。而无论多么宏伟、造型多么特别的建筑,在缩小许多倍后,带给人的震撼程度都会大大降低。这也是为什么看完建筑展后,人们觉得心如止水、波澜不惊……
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个展“Le Corbusier: An Atlas of Modern Landscapes”,MoMA,2013年
再次,比起绘画、雕塑和摄影等类别,建筑展的欣赏门槛要高许多。一是因为看懂建筑需要偏向理工科的专业知识,毕竟有业余画家、摄影师,但没有业余建筑师这一称呼;二是因为前几类展览更普遍,大部分观众即使不懂如何绘画,也已形成了自己的审美偏好,而对建筑的好坏却并无概念。
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个展“Frank Lloyd Wright at 150: Unpacking the Archive”,MoMA,2017年同时,人们对前几种的“看不懂”也颇为不同,更偏向一种自嘲:“这幅画太抽象了,我这等俗人实在欣赏不来”;对建筑则带有几分敬畏与不可触及——“建筑设计太专业了,真让人看不懂!”
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个展“Wright Before the Lloyd”,芝加哥埃尔姆赫斯特艺术博物馆(Elmhurst Art Museum),2021年
最后,建筑的装饰性与观赏性也不及绘画等类别。毕竟,现代建筑强调实用性,“形式追随功能”已成为业内箴言。因此,许多手稿、模型都相对较为“无聊”或“平淡”,色彩也颇为单一。如果说其他类型的艺术展以传达视觉为主、输出知识为辅,那建筑展多半是知识多于美感。
以上四大“先天不足”似乎注定了建筑展的难以欣赏与不可看懂。既然如此,举办建筑展究竟有何意义?普通观众看建筑展到底值不值得?
图1: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Werner House, Berlin-Zehlendorf, Germany, Four elevations》,31.1×72.4cm,1913年图2:密斯·凡·德·罗《Glass Skyscraper project (View of lost model)》,18.8×13.7cm,1922年
1932年,现代意义上的第一场建筑展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举办,由首届普利兹克奖得主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和建筑史学家希区考克(Henry-Russell Hitchcock)共同策展,呈现了彼时流行的“国际风格”(International Style)。
展览“现代建筑:国际展”现场,MoMA,1932年参展者全是建筑史上如雷贯耳的名字: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时过近百年,这场展览的意义不言而喻——总结过去、记录历史。
而时间拨回1932年,该展无疑又向人们介绍了最新、最前卫的建筑理念与风格。这与当下许多建筑展的意义不谋而合。如八月底刚落幕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金狮奖最终花落阿联酋湿地馆。其展出的建筑利用工业废盐水制作再生建筑材料,可减少对气候污染的影响。可见,展现全新的科技、材料、工艺与理念是建筑展的另一重要意义。
第17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阿联酋馆的作品“湿地”(Wetland),由建筑师Wael Al-Awar打造,并获得金狮奖,2021年
除去这些宏观方面,对观众而言,建筑展依然是一个绝佳的窗口。与绘画、雕塑等横向对比,建筑展或许并不那么吸引人。但试想,你可以在一场展览上一睹建筑师遍布世界各地的作品风采,而不用去到现场,还是要划算很多,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特展”现场图,上海艺仓美术馆,2021年
同时,如今一些建筑展也会探索建筑师与绘画、雕塑等形式的联系,策划一些与之相关的艺术作品,令展览更具观赏性,但又不至于喧宾夺主。
此外,利用新技术打造的沉浸式装置也一定程度上带给人更好的体验,虽不能百分百还原,但也聊胜于无。那么,综合建筑展的缺点与意义,观众是否应该去参观这类展览?
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个展“Le Corbusier: An Atlas of Modern Landscapes”,MoMA,2013年首先,“普通观众”指对建筑知识与历史几乎一窍不通、但又有点兴趣的朋友。也许看展前,你都没有听过建筑师的名字,抑或对其建筑作品和风格不甚了解;其次,要回答此问题,还是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这可不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一场展览究竟值不值得看,可从客观与主观两个角度来看。客观上说,展览策划、布展本身较差,那当然不值。但如果是观众对其视觉期待过高,那就要另当别论了。
密斯·凡·德·罗《Friedrichstrasse Skyscraper, project, Berlin-Mitte, Germany, Urban context model》,40.9×112.5×139.7cm,1921年
如上所述,观众需要对建筑展的特点与属性有充分认识,因为这些“先天不足”几乎很难改变。同时,人们参观时也不用有太大负担,看不懂手稿与模型并没有那么严重,了解建筑师有哪些作品、长什么样或许就已达到普通观众对“知识点”的需求了。
图1: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个展“Le Corbusier: An Atlas of Modern Landscapes”,MoMA,2013年图2: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个展“Frank Lloyd Wright at 150: Unpacking the Archive”,MoMA,2017年
否则,如果因为看不懂就不看,只会陷入死循环,人们也将永远看不懂、不了解建筑。一点点积累、慢慢培养兴趣或许才是参观建筑展的关键。看完此文,大家想去看建筑展吗?也欢迎留言分享你觉得值得/不值得看的建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