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视听集成》杂志封面专访陈泽英:沉浸式从不只是技术的狂欢,而是感知的共鸣
-
原创 2023-11-22
陈泽英:沉浸式从不只是技术的狂欢,而是感知的共鸣
——专访Real-World Connection Pte Ltd创始人陈泽英
【笔者前言】
陈泽英,Real-World Connection Pte Ltd创始人,一位新加坡华人,尽管身在异国他乡,却依旧对于国内的发展时刻关注。受限于地域之隔,笔者与陈先生的交流并非是面对面交流,而是通过视频会议软件远程通话,虽不见其人,只闻其声,但陈先生对于行业不良发展的声讨,对于行业优秀发展的喜悦,溢于言表,让人深感受教。
新加坡meSMODE陈泽英
作为一项趋于前沿的话题,“沉浸式”一直是许多音视频企业趋之若鹜的发展方向。在技术上,无论是环绕沉浸声、还是全息投影、VR、AR,都在以最佳“沉浸式体验”为追求,然而,真正的“沉浸式”应该是什么样子。
这样的话题,不仅在业界,不同企业各执一词;在不同国家,也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本次,我有幸采访到陈泽英先生这样一位兼有着国内外生活经历与充分项目经验的人,为我们解读国内沉浸式之差异,探讨未来沉浸式发展之未来。
“足球之夜”的狂欢:从“体验式经济”到“沉浸式体验”
作为一个饱含这科技内涵的名词来说,“沉浸式”的起源,同样来自于以科技主导国家发展的美国,而谈及“沉浸式”,不得不说起哈佛管理大学于1998年提出的“体验经济”概念,将体验经济描述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最新的服务经济之后的下一个经济。
何为体验式经济?派恩和吉尔莫尔认为,企业必须为客户策划难忘的活动,提升“体验”,这项活动才能拥有更多活力,更具吸引力。而“体验式经济”所触发的“记忆”价值本身就是产品,能够充分唤起唤起记忆与五官感知,当这种感知体验到达一定程度,便可以支撑企业开始为“体验”所提供的“转换”的价值付费。
此时,便形成了“体验”向“经济”转化的整个流程。
以英国足球赛为例,英国足球赛当晚,啤酒的销售量会是日间啤酒的五倍。其核心在于,酒吧通过转播足球赛事,聚集起球迷,并提供酒水,给球迷们提供了类似于“观众台”的现场体验感。
当粉丝的“疯狂”与非理性的“夜间消费”相互作用,将会形成一种“没有预算的疯狂消费”,创造了夜间的啤酒的消费是日间的五倍。体验是方法,刺激消费是目的,这才是完整的“体验式经济”的目的。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商业模式。
而如何才能更好实现这个转化流程,工具很重要,在科技相对落后的年代,这样的理论难以实现,仅能通过简单的现状搭建,提升“体验感”。而当科技发展到如今的程度,各类“沉浸式”技术出现,“沉浸式”便成为了“体验式经济”的一大核心。
如:通过穿戴设备达到“沉浸式”效果的VR技术;通过制作显示屏,搭配特殊片源制作的裸眼3D显示;通过球状异形屏打造特异化空间;通过“环绕式影院+全景声技术”打造全沉浸式观影空间。
“沉浸式”的加码,让“体验”与“记忆”更加真实,不仅能在眼前“成像”,更能实现场景的身临其境般的触摸、控制、听感、视觉感知。即使不在户外,也能通过打造“特殊空间”,让人如同置身于世界杯足球赛的观众席。
而更先进的“沉浸式体验”,通过充分调动五官感知,则更能让人如同真正进入到“另一个空间”,链接虚拟与现实,现在与未来。
这便是新时代“沉浸式体验”为“体验式经济”带来的价值赋能。
沉浸式体验:商业转化,从“多向维度”到 “多种感官”的深入
作为一项能够导向“体验式经济”,导向“价值付费”的项目,为何在国内鲜有项目能够做到,甚至在某一些场景并不受待见。而在国家对于文旅产业的大力支持下,也很少有项目能够在“甲方”与“乙方”达到“完美共识”。
在陈泽英看来,这并非仅仅是因为“定价博弈”上的输赢,其归根结底,在与相关项目所触及的“体验感”还远远难以达到让人“心中一震”、“眼前一亮”的感觉。
“商业的最终目的是刺激消费,只有调动起至少第三种感官,才能真正刺激到消费”国内的多数项目仅仅意识到“视”与“听”之间的融合,这还远远不够。而“视听”的核心是“视”与“听”,但想要实现“沉浸式”,在“视”与“听”的外延,还需要激发起触、嗅、感、味等方面的感知,以激发行业以及对应项目的活力。
陈泽英谈到,国内“沉浸式体验”的发展,尽管已经实现从“单方向”的感知,到“多方向”的视听感知,但从“单种感官”或“两种感官”的感知到“多种感官”的感知,依旧还需要提升。
从视觉上来看,如今全息影像、裸眼3D、立体球幕均能实现视觉上的“沉浸式”的感受,还原现场感;在听觉上来说,从单声道,到多声道,5,1环绕声,7.1环绕声也已经可以基本上实现不同方位均有不同的、更真切的声音感知。
所以,如今需求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找到“第三感知”,甚至“第四感知”的补充,来更深入刺激、转化消费行为。如在电影院通过“电动椅”实现触觉上的一致性;如通过某些方法植入某些天气元素。
2022年2月,荷兰举办了一次画展,参展者不仅可以看到画作,还可以触摸画作中内容的质感、可以听见画面中花飞蝶舞的声音、可以闻到画作中的香气。
而作为一名视觉空间媒体安装领域的专家,陈泽英所在的母校在“体验式经济”上的成就同样斐然。2022年疫情期间,该校做了一个全球知名的案例——森林的味道。将新加坡人熟悉的森林的味道、声音、颜色展现出来。让参展者了解新加坡的森林。
如森林里草药居多,当看见一种草药的投影,便会释放出该种草药的气味,同时会听见被该种草药吸引过来的虫鸟的声音,环绕在四周。形成一种完全沉浸式的体验,让参展者进入其中,如同进入到一个真正的新加坡森林一般。
“沉浸式”体验的核心,在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唤起感知,唤醒记忆。单纯的“视听”结合,和一般的“电视观影”并无差别,还需要依照具体环境进行合适的“空间管理”改造,实现多方向、多纬度的沉浸式实现,打造“无差别”的现场感,是“沉浸式”的核心。
对于国内文旅、夜游等相关产业来说,已经走出了诸如“全景声”、“空间造景”、“环绕式视听”的重要一步,接下来的一步,融入“第三感知”与“第四感知”,尽管任重道远,但心有无畏,行着将至。
价值升华:体验式经济的四大标准,不仅仅要做一场“技术秀”
“沉浸式”感知的表现形式是艺术行为,“沉浸式”感知的创造起源是文化感知,而“沉浸式”感知的结果导向是商业行为。这是陈泽英在数十年来,见证如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文旅、夜游等方面项目,所得的感悟。而如何进行判定一个项目的好坏。
陈泽英认为,需要参考“商业性、娱乐性、美观性、实用性”四大标准。
“对于如今很多所谓的“沉浸式”体验,我时常说,大家都只是一场“技术秀”,只是想彰显自己的技术。根本没有办法将真正实现体验感的升级,将想表现的特色给衬托出来。”
商业性,在前面的内容有我们所谈到,而体验式经济不仅仅要具备“体验”的效应,也应具备“经济”的价值。实现“情感价值”与“商业价值”的穿冲属性,进而相互促进,推动发展。
此外,还需要具备娱乐属性。与常规的项目不同,以先进的“沉浸式体验”赋能的“体验式经济”,打破了常规严肃的商业场景与生活场景。让生活更加多元化。要通过感知让进入者有欢乐的感知,能看、能听、能触摸、能感知,让人们就如同在江南游园一般,充满情感上的共鸣与冲动,才能称之为优秀的沉浸式体验项目。
美观性,是“沉浸式”作为“艺术品”的核心因素之一,这里的艺术性,也并不仅仅是视觉的艺术,同样是触觉、嗅觉、听觉的艺术。只有具备足够的艺术美感,才能吸引参与者前来参与到体验当中。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视觉”和“听觉”依旧是“感知”的两大核心。
根据1992年,Heilig认为我们的注意力被各种感官捕获的顺序进行的排序:视觉占据了信息捕获的70%,视觉的第一印象,往往决定了受众对于内容呈现的感兴趣程度。
对于实用性来说,尽管沉浸式是一项“锦上添花”的工程。但优秀的及沉浸式体验,能让“锦上添花”成为“雪中送炭”,而非必要的“沉浸式”,则会让“锦上添花”成为“画蛇添足”。
如在展览展示、企业展厅、娱乐场景,沉浸式体验的出现是一项极具变革性的方向,推进各场景玩法的全面升级,提升体验感、科技化和娱乐感;而在教育教育、商业展示,如今的沉浸式是一项具备选择性的“锦上添花”工程。
只有精准把控沉浸式的娱乐性、商业性、美观性、实用性四大特性,才能实现从“沉浸式感知”到“体验式经济”的转化。
沉浸式不仅仅是“技术秀”,是“感知”与“融合”
“曾经,我去过一次深圳的灯光秀,有一种感觉,深圳将早上的太阳搬到了晚上,所有灯光全开,有光无影,比早上还恐怖。中国有一门学问叫阴阳学,有阴必有阳,有月必有日,有光必有影。我们的设计都要遵循这样的理念。”
在陈泽英看来,作为一项服务于现实的技术手段,其核心不应是“摧毁”现实,“再造”世界,而是感知生活,融合现实,创新视界。
当将白天的景象在夜里完全还原,会打破黑夜原有的静谧之美;当沉浸式展厅夹杂太多杂乱无杂的香水气味、餐饮气味,会让人感觉到难受,破坏原本沉浸式的氛围。这对于“沉浸式”体验来说,是一种“破坏式”的做法。
反之,在欧洲法国最出名的红酒葡萄园所做的宣传,会将人半夜拉到葡萄园内,告知葡萄的成长经历,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感受泥土的气息,品尝葡萄的美味,再让你品尝葡萄酒的美国。用柔和的葡萄园灯光打造法国式浪漫的氛围,通过一整套体验流程,让人了解到葡萄酒的出产以及物有所值。
而前沿的“沉浸式体验”所要打造的,正是采用科技的手段,打造接近自然的环境。让人获得最真实的感受。人的核心感官有七项:眼观、细嗅、耳闻、慢品、轻触、先知、幻想,而所谓沉浸式体验的设计,则是要充分调动这七项去感知美。
“我们的耳朵能分辨从20Hz到20000Hz的数千种声音,舌头可以分辨出10万种口味,眼睛能看见一千万种颜色,我们的身体可以承受六十摄氏度左右的高温,这就是我们身体的奇妙之处,若能把人体的感官彻底激发起来,能造就的世界不可想象,这才是真正的沉浸式应该去做到的。”
与陈老师的一番交流,并非特别严谨的关于技术上的讨论,更像是一场关于“科技与自然”如何融洽发展的讨论。科技与自然的相融,产生的能量将使得人们会自然而然的想要去接受;而科技与自然的悖逆,将会使得人们对科技自然而然的抵触。
这样一个全新的角度,或许是未来科技去切实考量的。正如人类向自然界学习了诸多,从密封的网状视网膜学习了雷达;从鹰的眼睛结构发明了鹰眼;从鸟儿身上学会了制作飞机。而“沉浸式的核心”,是让人们有更加真切,融入自然的感官,也必将要回归于自然的感触。
沉浸式的未来在哪里?在技术的创新,在与自然的共鸣,在更深刻的感知,实现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合一。
以下为杂志电子版关于专访的内容: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视听集成网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