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1

分享

在台北,艺博会是一门怎样的生意?

2023-10-22

“ART TAIPEI 2023 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的展会现场 © ART TAIPEI

撰文:钟刚

从深圳到台北,满打满算,也就三个小时的路程,但因为两地关系的紧张,去一次台北却是非常曲折和不易。最近十年,台湾文化人逐渐淡出大陆文化界,而大陆这边则因为自由行的搁浅,导致两地距离虽近,却处于完全不同的艺术时空。


今年恰逢ART TAIPEI的30周年,大陆媒体的到访,是他们宣传计划当中的重要环节。尽管来自大陆的参展画廊屈指可数,但ART TAIPEI仍将大陆市场视为他们工作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在台湾接触到的ART TAIPEI的工作人员,平素使用的社交软件是LINE,但为了方便与大陆联系,都注册了微信号,并且她们对大陆艺术界的动态与人情,似乎也都如数家珍。


举办了三十年的ART TAIPEI,由台湾画廊协会主办,协会的理事长张逸群是一名喜欢将POLO衫领子竖起来、语速飞快、社交活络的台湾商人,他所创办的传承艺术中心,起初也以向台湾艺术市场推介大陆背景的艺术家为主,并从中起家。今年是他第二次出任台湾画廊协会理事长一职,并将在今年12月届满。


与大陆的艺博会多由民营企业或国资背景的企业创立不同,ART TAIPEI的创办机构——台湾画廊协会,是一个社团法人,属于行业协会。台湾画廊协会的理事长均由画廊主担任,2-3年一届,换届有序,每一届的任职时间和负责人员,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并公布在协会的网站上。基于协会的属性,ART TAIPEI的参展画廊中的半数,均是协会的会员,大有协会的主场和坐庄的感觉。他们带来的作品的地域性很强,并且价位在几十万元左右的居多,销售观念也非常务实,以卖得出去为出发点。我在开幕当日和次日前往展场,均发现人气还不错。


虽然在ART TAIPEI开幕媒体会上,台湾的官员和协会的负责人均称艺博会推动了台湾艺术交流的国际化,比如今年的参展画廊数量达到144家,其中有68家来自台湾之外,但他们所理解的“国际化”,却以日韩及东南亚为主,与Art basel及大陆艺博会的欧美中心化全然不同,台湾视角下的“国际化”,仍着眼于在地的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就像张逸群在开幕上所讲的,他们要的是“产业自救,区域自强”,重点关注的是本地画廊的发展以及本地艺术市场的经营,而非将台湾市场拱手相让,成为托拉斯化的国际大牌画廊的碾压对象。


国际画廊更多地出现在台北的另一个艺博会——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上,这个由香港公司创办的艺博会,举办至今已有四届,大有携国际画廊进军台湾市场的势头,但面临台湾画廊协会的地方经营与三十年积累,挑战也不小。ART TAIPEI除了在台北举办,还深入台湾腹地,推出了台南和台中的艺博会,并且据说台南、南中区域的藏家购买力不可小觑,甚至出手比台北更积极。可见台湾的国际化,核心其实是在地化,是深耕岛内资源,做强自身之后再对外去输出。当然这也会让地方资源形成一种内循环,比如ART TAIPEI上的画廊的影响力还是偏向于岛内,台湾艺术家要走出台湾,拥有更大的影响力和市场,却是并不容易的事情。


相比竞争市场上的艺博会,ART TAIPEI更接近于一个半官半商的艺博会,既做艺博会这门生意,同时也要行使一些社会责任。在博览会开幕式上,大量政府官员出席,长官们轮番的发言,持续了近一个小时,并且他们的发言习惯与大陆近似,都会在自己发言的开端,逐一提及他们的上司以表敬意。与大陆相比,繁文缛节,则有过之而不及。今天的大陆已经很难见到一个市场化的活动,会有漫长的一小时领导发言时间。


在官员的发言中,艺术的产业化是他们的一个关键词,他们意识到文化艺术不只是内容,它还是一种产业,并且以产业经营的角度来推动艺术的发展,会是他们认为的一个大趋势。政府为这个博览会提供了占总费用的1/9的拨款,而ART TAIPEI则为这个博览会注入了不少公益的部分,比如对岛内青年艺术家的推介(MIT-Taiwan Young Artists Connection with the World)、推出原住民艺术特区,并在博览会的最后一天(周一)推出教育专场,邀请中小学生进场参观。


台湾画廊协会在大陆的语境之下,有些近似事业单位,他们似乎不是在激烈竞争的氛围下工作,而是更强调人脉、交情、人情味以及“兄弟们”的抱团,并且台湾画廊协会除了服务会员和举办艺博会之外,还有另外两项重要的工作,分别是艺术产经研究和搭建台湾画廊产业史料库。可以说ART TAIPEI并不只是在艺博会赛道上生存,它有自己在地化的生存和发展方式。


就像我在展场与张逸群交谈时,他会不断提及某一位重要的政府官员到了他的画廊展位,而他要处理ART TAIPEI的事务,他当着我的面对协会的工作人员说,“做协会就是要付出,没办法”。而在前一天的国际媒体午餐会上,张逸群也不断透露自己的事务多么让自己脱不了身,但他还是全程参加了午餐会。当天的午餐会在台北信义区的一个建设中的楼盘举行,开发方的董事长张裕能先生在这个未完工的楼盘,临时开辟和装修的一层楼接待大家,张先生展示了他收藏的台湾艺术家江贤二的油画和赵无极的版画,最后他还兴致勃勃地带大家观看了楼盘的广告片,广告片结束后屏幕升起,展示的是这个单栋楼盘的沙盘。


这样的场景非常像大陆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地产商是艺术市场的活跃分子,而今天的中国地产行业,却已是一片雪崩。江先生在餐叙时告诉大家,台湾当前的经济形势很好,建筑行业出现工人难求的景象,芯片行业产业园不断扩建,他的这一栋住宅的建设工期需要四年。


在当天的午餐会上,张裕能先生还安排了他的80后儿子张骏面对媒体发言,在父亲的中文发言后,张骏选择了英文表达。在台湾期间,无论像张先生这样的藏家,还是像张逸群这样的画廊主,大家谈论得最多的是“二代”,比如他们将画廊主的下一代称做“廊二代”,藏家的下一代称作“藏二代”。他们认为台湾艺术的未来是在下一代身上,并且他们认为台湾艺术市场并不保守,台湾藏家追求的是稳健、专注和灵活。他们相信,随着新一代的登台,台湾艺术市场会在在地经营的基础上培育影响力,进而实现“艺术的东移”。


张逸群说,他做画廊,做艺博会,就是希望在全球的艺术市场中,看到东方的价值被释放,看到东方艺术的全球竞争力。张逸群曾经在电视台工作过,主持一档旅游节目,他说话时,既有表演性,也有煽动性,他和他负责的画廊协会,总会给人感觉“手中有底牌”的城府和江湖。这也许可以理解为东方人做艺博会的一种方式,或者说,是一种在地发明。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打边炉ARTDBL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12244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