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1
分享
- 数字文旅创新发展论坛系列(一)|孙若风:当代文旅从融合到熔铸
-
2023-10-11
9月23日,由中国电子商会、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西省文旅厅、九江市人民政府主办,文化科技创新服务联盟、九江市文旅局承办的“2023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数字文旅创新发展论坛在江西省九江市圆满召开。本次会员活动邀请了联盟30余家会员单位、40多人共同参加。
论坛以“数字技术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题,特邀联盟会员单位与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开展主旨报告和成果发布,并以“数字技术应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九江市文旅产业升级”为主题进行圆桌对话。
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孙若风在会上分别从产业融合、城乡融合、科技融合三个方面对当代文旅现状从融合到熔铸进行了系统讲解。
历史上的文化和旅游是混合的。作为现代产业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是在改革开放后,在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开始出现。它们先是各自发展,但由于天然的联系,在实践中经常融合在一起,而这种融合,还是自发行为,是“规律使然”的结果。组建文化和旅游部,在职能上对融合做出规定,融合有了 制度保障。它有助于突破各自边界的束缚,调集生产要素集聚和创新主体参与,从而开拓新空间,创造新需求,衍生新业态,发现新价值。文旅融合顺应文化体制改革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融合明显改善了文化和旅游的规模和结构,提升了发展能力。
围绕文化,已形成文旅融合、文体康旅融合、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三个由内而外、由近及远的圈层。融合正在重塑经济社会发展。
传统将工农兵学商作为各行业的代表,目前,工文旅、农文旅、商文旅、学文旅方兴未艾。
相关产业通过文旅赋能,是各行业各行特别是工业文明自我演进的规律。
文旅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不只是相互搭台借势,而且要相互借鉴经验。
深挖“在地文化”,文旅产业是内容产业,以特色为立身之本。乡村是中国文化的故乡。今天,乡土文化仍然是各地城市文化的底色。
传统美学把美区分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受国外思潮影响,还有过一波波生态美学、生命美学、身体美学、审美人类学、艺术人类学等学科研究。前些年,有学者提出过科技美、旅游美。从发展趋势看,党和国家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作为主要目标,近年来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有利于把每个城市乡村建设成为可业、可居、可游的审美环境,新的审美内容、 形态、方式、渠道、理论将层出不穷,比如“乡朴美学”的崭露头角,就提出了新的理论和实践命题。结合中国传统美学与当今中国审美实践,顺应融合发展的趋势,将会出现美学的重构。“城乡融合”写入《乡村振兴促进法》。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关系经历了送文化、种文化、找文化、兴文化四个发展截面。
一方面继续深化文化和旅游的内部融合,真正在体制、机制各个层面、各个环节,打通经络,畅通气血。另一方面,打破部门壁垒,主动与跨界而来的其他行业加强对接、形成联动。像近年来由其他部门实施的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建设,还有工业文化遗址保护、森林风景步道创建,等等,都是在发现美、保护美、创造美,这符合各自行业发展的需要,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向美趋势,各行业可以也应该形成合力。发挥城市与乡村各自优势,在保护利用“在地文化”上形成“前店后厂”、“前沿后方”、“前呼后应”的关系。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做好乡村“土特产”文章做了部署。“土特产”比喻做乡村产业要保留土味,突出特色,做强产业链。
构建自上而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市场服务体系和旅游服务体系。通过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利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科学技术,大力加强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保障各级公共文化、文化市场、旅游市场的产品和服务供给。
打通城乡文旅市场,对于城市品牌建设、增强城乡居民幸福感、修复乡土文化有重要意义。应在创建文明城市和发展全域旅游中加强公共交通等支持。
全面加强文旅科技,文旅产业广泛涉及科技旅游。文化从来是孵化科技温床,今天表现得更加充分。
我国是文体康旅装备制造大国,还不是强国。北京不能办厂,但是可以成为“微笑曲线”的两头,即在创意、研发和市场开拓两边占据高地。
我们正处在数字化时代,也正处在艺术化时代。加强艺术领域数字化,并且与数字化联手向相关产业融合,形成“跨界联名款”效应。
迎接元宇宙。元宇宙一面是星空,一面是陷阱。要发挥元宇宙相关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作用,同时防范可能出现的问题。加强人文引领、法律规范、标准协同。
标准是质量强国抓手、文旅高质量发展保障、企业软资产、软实力。加快标准化改革,完善国标、行标并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动地标、团标制定。
简介
孙若风
文学博士,高级记者,博导。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全国旅标委主任,全国文体康旅装备联盟理事长,中央美院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文化元宇宙专委会首席专家。工信部工业文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甘肃省委宣传部与兰州大学共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中国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中国农业出版社顾问。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文化科技创新服务联盟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