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推动中国数字艺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中央美院美术馆召开
-
原创 2023-09-20
2023年9月15日,由中数艺元文化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与文化和旅游部直属央企中国动漫集团全资子公司中城乐 (北京) 文化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的“促进中国数字艺术产业高质量发展”专家座谈会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召开。
会议以“数字艺术IP赋能新消费,促进产业升级”为主题,旨在探讨“如何推动中国数字艺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的。业内知名“政企产学研融”等各方面专家学者、优秀企业代表、新闻媒体记者等40多人参会并发言。参会人员就如何借助数字艺术IP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更好地引领数字艺术行业创新创造为经济服务,探索以“数字艺术+”促进文化和科技、旅游等各领域产业融合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建议和意见。
座谈会发起方之一、会议主持人、中数艺互动科技CEO杨小扬向大家介绍各位参会嘉宾,阐述座谈会意义及引出座谈会的主题“数字艺术IP赋能新消费,促进产业升级”。同时表示与中城乐公司共同合作,为今后举办国家级数字艺术产业会展活动做出贡献。
座谈会发起人之一、中数艺元CEO王泊乔介绍到,中数艺元是中数艺互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投资的专注于数字艺术IP的子公司,王泊乔通过他与腾讯、京东方等知名企业在数字艺术产业项目的合作,阐释了“数字艺术如何与科技产业巨头相互赋能,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标”的可能性。他强调数字艺术不仅是一种全新的文化表达方式,还代表了跨界合作的机遇。将艺术与科技和产业相融合,不仅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还可以创造出独特的沉浸式体验,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这种新的文旅消费场景不仅难以忘怀,还有望成为城市发展的新亮点。同时,王泊乔还以由他主持策划设计的“国家宝藏数字体验馆”、“首博辉煌中轴大展”、“‘一带一路’中国当代国际数字艺术展”、“大都东南艺术科技展”、“本色美术馆卜桦数字艺术展”等创造了千万流量并上了社交媒体热搜的多个展览为例与专家们分享如何用数字艺术激活文旅产业沉浸式体验新场景,成为流量入口的新尝试。最后,他以青年数字艺术家董亚楠与刘慈欣+阿里合作的加密艺术,以及林欣杰、洪强等数字艺术家与汽车、奢侈品牌的IP跨界授权案例说明了数字艺术IP的巨大潜力。
座谈会发起方之一、中城乐公司副总经理颜胜军,介绍了由文化和旅游部批准、中国动漫集团主办的“中国数字艺术产业论坛”往届举办和承办情况。数字艺术产业论坛已在武汉、青岛、海南、北京等地连续举办四届,在数字艺术产业领域的企业发展和招商引资发挥了积极作用,获得地方政府和各级领导的高度认可。当前,数字化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将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培养了数字艺术产业的新优势。数字艺术以其独特的吸引力和表现力正逐渐渗透到各个产业领域,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对传统产业产生深刻影响。数字艺术知识产权(IP)与产业的融合,不仅提升了产品或服务的美学价值,还助力增加了经济价值。文化产业不仅附加值高,而且增长性强,有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地区经济的升级和提质增效。这一观点凸显了数字艺术在推动文旅产业升级方面的关键作用。
意风天滕CEO武卫民分享了与数字艺术IP相结合的理念,着重探讨了数字艺术与品牌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数字艺术来赋能新的消费模式。武卫民明确了数字艺术的潜力,不仅可以增强品牌吸引力,还能够创造全新的消费机会,让艺术真正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他认为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的进步, 尤其是有了数字技术,让艺术家有了更多的创作空间。随着数字技术 的发展,数字艺术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意风天腾公司致力于打造数字艺术IP生态体系,以数字艺术内容为核心的创作者生态,以消费体验为核心的元宇宙生态,以品牌孵化为核心的实体赋能生态,以知识产权保护为核心的版权交易生态,打造数字艺术全产业链生态系统,赋能新消费领域。 武卫民表示,现在众多品牌也一直在探索着跟数字艺术的结合, 像路易威登、Gucci、汉堡王、阿迪、耐克等品牌,近些年相继发布了跟数字艺术家结合的产品,因为跟数字艺术结合的产品对于所属权具有保证、并在推广上运用新媒体,以及符合大众的审美,所以品牌纷纷以这样的新手段来抓取年轻人的兴趣度。
这些观点凸显了数字艺术在产业中的重要作用,如何赋能新的消费体验,以及如何将艺术融入品牌和日常生活中。数字艺术已经成为引领新的文化和商业趋势的力量,为城市和品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座谈会上,与会者就数字艺术如何与传统产业融合、市场机遇与挑战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提出应进一步加强数字艺术的研究与应用,以促进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强调,全球范围内,数字技术已经深刻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成为一个无所不在的根本性元素。新技术的兴起不仅改变了商业模式和生活方式,还影响到了艺术创作的本质。新的数字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所处的时代,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拥抱这些新技术,将中国与世界联系在一起。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靳军表示,科技的不断进步已经彻底改变了艺术表现的方式。新媒体的广泛传播帮助杰出的艺术作品更容易传播,使艺术能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赋予每个人分享的机会。商业不仅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技术、艺术和商业的融合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面对这一挑战,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寻找答案,将艺术数字化并融入大众生活,以适应当今表现形式的需求。
安妮意风的CEO凌玲为与会嘉宾呈现了数字艺术IP与新消费的杰出典范LIROSA品牌。此品牌与国际知名数字艺术家卜桦展开深度合作,将数字艺术巧妙融入产品的包装、广告和虚实场景体验中,催生了引领潮流的LIROSAMETA元宇宙。通过这一创新概念将虚拟购物商城与数字艺术盲盒、数字艺术测肤程序相结合,跨越了虚拟与现实的边界,为消费者带来独具创意的购物体验。此举既满足了年轻消费者对潮流的追求,也通过数字艺术IP为品牌注入新鲜的活力,提高了品牌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性。
与会嘉宾齐声分享了数字艺术在文化产业中的成功实例,一致认为数字艺术IP已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推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关键动力。数字艺术IP以其独特性和独一无二的特质,不仅能够提升产品品牌的价值和市场竞争力,还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数字艺术的魅力在于其不仅体现在美学上,还能够为品牌带来独特的创意,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目光。LIROSA品牌与卜桦的紧密合作,为数字艺术与新消费结合树立了标杆,引领着文化与商业的交融趋势。这一趋势将继续重塑未来商业格局,为品牌和文化产业带来崭新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网艺术中国主编许柏成认为科技对艺术的影响是不可逆转的,数字化在艺术中的比重将越来越大。数字艺术为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填补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鸿沟。数字艺术在商业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将艺术与产品属性结合,并赋予独立的IP标识性。数字文化弥补了传统文化艺术交流的鸿沟,对国家主流叙事和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艺术展览需要匠心,数字产品也需要匠心,注重品质和创意是数字艺术产业发展的基础。
京东方视觉艺术事业部总经理吴坚在座谈会上说:技术的发展对艺术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数字化和视觉科技成为艺术创作的新工具。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发展是不可阻挡的趋势,需要政府部门引领行业发展,建立标准和扶持政策。视觉科技在商业化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如城市视觉、城市媒体等领域的创新。建立行业协会和生态系统,形成艺术创作和技术产业的协同合作链条。呼吁加强学术界、商界和技术界的合作,推动创新和进步。
华君传媒集团任小燕认为数字艺术在广告行业中的应用存在一些挑战,主要源于广告主对艺术的理解偏差以及中国公司与外国公司在广告创意方面存在差距。然而,随着中国旅游业和机场建设的快速发展,机场广告对艺术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与设计艺术家、设计人员的交流和合作,广告主可以改变对艺术的认知,使产品更贴近艺术范儿,提升广告的高端感和视觉感。在与机场运营商和广告主之间建立深层次沟通的基础上,可以实现更完美的产品呈现,提升整体形象和用户体验。因此,广告行业需要进一步结合数字艺术与营销,以实现更好的发展和变现。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总经理、《瑞丽》杂志董事长陈业进发表观点: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传媒行业带来了重大影响,数字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力和驱动要素。数字技术推动了艺术、时尚和科技的发展,数字化正在重新塑造人类的文明形态。在这个时代,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数字化,包括元宇宙、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概念都是数字化的体现。数字化的发展需要结合技术、艺术和产业化,将内容转化为产品,并实现产业化和时尚化。在时尚传媒领域,单打独斗已经不再适用,艺术需要与商业和时尚结合,实现价值增值。数字艺术展是一个有前景的发展方向,通过与时尚媒体的合作可以推动消费增长和打造国际消费中心。然而,消费问题涉及收入结构和分配制度等深层次问题,需要更多的综合解决方案。
凤凰数字科技市场部总经理崔晓分享了在中华文化IP数字化运营模式方面的实践心得。在IP开发阶段即融入运营思维,可以选择大众具有一定认知基础、有代表性、内容可延展性强的文化IP,以科技化、艺术化、商业化手段将其打造为数字艺术IP,围绕IP开发出线下实景体验产品、线上产品及衍生消费品,如沉浸式展演、数字主题馆、有声书、文创周边、出版物等。目前团队在产品开发上,以赋能文旅产业的沉浸式交互体验场景为主,并积极拓展与快消日化、手机游戏、教育课程、时尚秀场等多类品牌与产品的跨界合作,不断提高数字艺术IP的商业化链接能力,丰富产品类型,优化收入结构,努力实现以数字艺术赋能产业创新发展。
可持续发展与文化产业投资人、企业家刘弘认为中国广告产业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传统的线上线下以及营销的边界变得模糊,大型广告集团的传统套路不再有效,推动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消费场景和习惯的改变。创造与核心消费者接触的机会并传递营销信息已不再是衡量广告的标准,一站式即刻达成消费体验与服务并完成支付闭环成了广告主的核心诉求,由此传统媒体形式与呈现必须快速应变。艺术、商业和数字结合需要各参与方了解对方的语言、工作方式和目标,数字化的沟通与呈现方式更便捷、高效,并能引领技术创新。在不确定的时代,需要快速找到发力点,数字化提供了连接各方的机会。通过艺术赋能美好生活,让艺术接触到每个人,创造温度可接触的体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让消费者切身感受到美好生活的愿望,关注当下的需求,回归最质朴的原点,关注心灵层面上的需求。
中赫集团副总裁葛颀提出将北京工体建设成世界级的专业足球场和城市公园,旨在成为北京的城市名片和地标。工体元宇宙计划以数实融合为核心,在工体和国安的流量和资源基础上打造一个全域数字流量平台。体验是核心,价值是目标,数字科技需要变得更简单易用,以服务模式赋能品牌方和运营方。艺术IP赋能产业升级的核心在于提升体验,而不仅仅是通过科技和商业手段的炫技。数字艺术和科技在商业上需要形成闭环,实现可持续的商业价值交付。为了降低数字科技的门槛,应该以服务的方式呈现,让品牌方、版权方和运营方能够轻松使用。我们要共同探索数字艺术和科技的无限可能性,为消费者和品牌方提供赋能作用。
中国广告主协会品牌赋能专委会主任海阳认为,数字艺术能够赋能新消费,通过提升价值并持续提升价值,实现商业上的正向回馈。在传播介质方面,数字艺术可以极大地提升现有的传播介质,如3D大屏技术,调动公众对美学价值体验的情绪。品牌营销中,内容营销是重要的一环,许多品牌在跨界合作方面做出努力。然而,在品牌营销中存在年轻人恐惧和流量焦虑,大品牌在这方面常被广告公司利用。数字艺术能够消除这些焦虑,帮助品牌克服流量恐惧,吸引年轻人,并赢得他们的心。此外,数字艺术可以利用当前的传媒环境进行自我传播,如利用自媒体平台和热点话题展示文物数字化成果,提升国家软实力。这需要群策群力的合作。
数字艺术能够赋能新消费,通过数字艺术可以提升传播介质的价值,解决品牌营销中的流量焦虑和“恐惧”年轻人带来的焦虑,也可以利用当下的传媒环境进行自我传播,以数字化方式保护文物并为提升国家软实力做出持续贡献。
中央民族大学师资博士后齐翊帆作为一个数字艺术内容创作者,也是数字艺术教育工作者,她深入研究了数字艺术、科技和商业的关系。她提到自己通过教授数字艺术创作工具,便思考如何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为此她寻找了一些简易的模式化工具来帮助他们快速创作内容。然而,她发现这些工具可能限制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即使有很好的呈现效果,也缺乏创新转化。因此,她认为在座的学界、业界专家可以在未来共同构建一个平台,让学生更灵活的创作和传播作品,这样好的数字艺术内容也可以被看到,创作者们能获得可持续的价值。
最后, 座谈会发起人、中数艺元CEO王泊乔还向与会专家介绍了一个由他发起的在线论坛项目“T.A.B茶话会”,未来将会邀请“科技+艺术+商业”领域大咖尝试参与对话,持续输出与中国数字艺术产业相关的高质量视频内容。
本次座谈会的成功举办有助于提高数字艺术在产业升级中的影响力,数字艺术IP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为产业升级注入新的活力,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数字艺术IP正逐渐崭露头角,为不同产业带来了新的创意灵感和文化内涵,助力推动产业升级,开启全新的消费时代。数字艺术IP通过艺术家们创作具有故事性和主题性的作品,为产品赋予更深刻的文化内涵,提升了产品的文化附加值。跨界合作和资源整合使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可能,实现了文化产业与其他领域的深度融合,打造了新的产业生态和经济增长点。
数字艺术IP赋能产业升级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提升,数字艺术IP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数字艺术IP的创作、保护和推广,促进数字艺术IP与实体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座谈会还围绕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各种文化表现形式、作品和文化产品等进行深入交流。
-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由 凤凰数字科技 授权 数艺网 发表,并经数艺网编辑。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