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艺术家如何“上岸”?

2023-09-19



FOREVER IS 

COMPOSED OF NOWS

斯宾塞·芬奇个展“一刻永恒”现场图,里森画廊,上海 ©斯宾塞·芬奇。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由Alessandro Wang拍摄


在当今时代,如果说“上岸”是为自己谋求一个安稳的未来,那么对艺术家而言,从确定自己的方向与风格到不断突破自我,则是反复上岸、下岸的过程。不满足于一种媒介、不停止观察世界的热情,用色彩与光线存续一段段记忆,这正是艺术家斯宾塞·芬奇(Spencer Finch)的诗意创作之旅。



01

上岸≠终点


对许多人而言,未来充满未知,无法从一开始就确定自己想要追求什么,总是在不断尝试中重新出发。艺术家斯宾塞·芬奇亦如此。1962年,芬奇出生于美国纽黑文市,80年代进入纽约汉密尔顿学院(Hamilton College)学习比较文学。在日本交换时,他开始对制陶感兴趣,并在业余时间跟着京都一位陶艺师学习。

在与时尚芭莎艺术的对谈中,他提道:“我本来打算回国后找座村庄,当一个陶匠。”谁料,本科毕业后,他在申请罗德岛设计学院(RISD)陶瓷专业时,一举成功。“后来听说,被录取更多是凭借我的论文,而非作品集……”


图1:斯宾塞·芬奇《Passing Cloud (394 L Street NW, Washington, DC, July 20, 2010)》,灯具、滤光片、单丝和衣夹,尺寸可变,2010年 ©斯宾塞·芬奇,图源:艺术家官网

图2:斯宾塞·芬奇《Open Cloud (64 Ways of Looking at a Storm Cloud, After Constable)》,荧光灯、滤光片和铝,尺寸可变,2010年 ©斯宾塞·芬奇,图源:艺术家官网


一年后,他再次感到陶艺并非真正所求,“我不想一整天坐在那制陶。在我看来,艺术创作可以和文学一样表达思想。突然间,我感受到陶土的局限性,因为这一材料自带太多含义。于是,我开始探索行为表演、影像和雕塑,并很快重新申请了雕塑专业。能被录取,我感到幸运。在两年学习中,我获益匪浅。”


艺术家斯宾塞·芬奇(Spencer Finch)©斯宾塞·芬奇,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由Anna Mas Talens拍摄


放弃一条路、选择另一条需要勇气,因为试错有成本,要付出时间和努力,也要面对失败的风险。许多人期待中的“上岸”大概是:一次“上岸”、终身“在岸上”。而艺术家则在不断潜入浮出,“上岸”只是短暂停留。因此,雕塑也并非终点,芬奇的创作媒材和类型还包括灯光装置、水彩、绘画、影像和摄影……


斯宾塞·芬奇《Moonlight (Venice, March 10, 2009)》,胶带、滤光片,尺寸可变,2009年,展出于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 ©斯宾塞·芬奇,图源:艺术家官网

         

         

02

光与诗


尽管媒介丰富,芬奇的艺术创作却有两大核心:色彩与光线。他的一些灯光作品或许让人想到丹·弗莱文(Dan Flavin)等当代极简艺术家,但芬奇对光的认知更多来自印象派,尤其是莫奈在不同光线下创作的30多幅“鲁昂大教堂”(Rouen Cathedral)系列让他痴迷不已。


斯宾塞·芬奇《CIE 529/418 (candlelight)》,喷砂玻璃,尺寸可变,2007年,展出于麻省当代艺术博物馆 ©斯宾塞·芬奇,图源:艺术家官网


光是一种去物质性的材料。我开始对非绘画性的风景表达感兴趣,这种表达只是重塑了一个地方的光线状态。”2009年,他为纽约高线公园建成开幕创作的装置《The River That Flows Both Ways》正基于这一理念。


芬奇以穿过公园的哈德逊河为灵感,在2008年6月的一天每分钟拍摄该河流照片,共拍700张,并从中提取一个像素,最终打造了多扇由700块紫色和灰色玻璃组成的窗户。它们如同河流的肖像,静静流淌。


斯宾塞·芬奇《The River That Flows Both Ways》,700块有色玻璃,2009年,位于纽约高线公园 ©斯宾塞·芬奇,图源:艺术家官网


不仅如此,文学尤其是诗歌,并未在芬奇的生活和创作中消失,而是成为其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9月15日-10月28日,在里森画廊上海空间为芬奇举办的中国首展中,展览名“一刻永恒”(Forever is composed of Nows)则取自美国传奇诗人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的诗句。“我认为狄金森是英文世界里最伟大的诗人,可与莎士比亚比肩。她能用文字和图像不断拓展人对宇宙与创造力边界的理解。”


斯宾塞·芬奇《吟诗春已绿》(Reciting poetry at the greening of spring),14段LED灯管与支架、滤光片,约274.3×274.3×6.4cm,2023年 ©斯宾塞·芬奇,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


在本次展出的LED灯光装置《吟诗春已绿》中,诗歌同样是关键。在洛杉矶盖蒂中心看到中国清代画家吴历的《清溪草堂图》后,芬奇来到布鲁克林的展望公园(Prospect Park),对着树木吟诵了两首诗:狄金森的《春日里一点小小的疯狂》(There’s a little madness in the Spring)与卡明斯(E.E.Cummings)的《哦,甜蜜自发》(O sweet spontaneous),并由此记录下当天的光线变化,将之可视化为带有多种色彩的LED灯管。


斯宾塞·芬奇《吟诗春已绿》(局部),14段LED灯管与支架、滤光片,约274.3×274.3×6.4cm,2023年 ©斯宾塞·芬奇,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


不同文化、时代与形式的表达,通过艺术家的想象力与个人经验,转化成一种写意而抽象的当代创作。其另一系列《尤利西斯习作》则取自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的同名小说。芬奇利用潘通色彩体系,用不同颜色记录下他一天的所见所感。这种对色彩的主观感知和选择,无疑也与乔伊斯的意识流小说相呼应。对芬奇而言,艺术如同一块棱镜,反映着其外在和内在世界。


图1:斯宾塞·芬奇个展“一刻永恒”现场图,里森画廊,上海 ©斯宾塞·芬奇。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由Alessandro Wang拍摄

图2、3:斯宾塞·芬奇《尤利西斯习作(布鲁克林大桥)》(Study for Ulysses (Brooklyn Bridge))及其局部图,纸本铅笔和潘通色样,75.6×104.8cm,2023年 ©斯宾塞·芬奇,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


         

03

记忆永存


对感知与记忆的诗意呈现,始终是芬奇创作实践的核心。但对于灾难的集体记忆,应如何表达?在“9·11”恐怖袭击后第十年,纽约市修建了一座9·11国家纪念馆与博物馆。在纪念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芬奇的装置作品:由2983张深浅不一的蓝色卡片组成的墙,代表着袭击中的遇难人数;中间的文字则出自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史诗《埃涅阿斯纪》(Aeneid)——“日日夜夜都不能把你从时间的记忆中抹去”。


斯宾塞·芬奇《Trying to remember the color of the sky on that September morning》,纸上水彩,2014年,位于9·11国家纪念馆与博物馆(National September 11 Memorial & Museum) ©斯宾塞·芬奇,图源:艺术家官网

这是博物馆唯一委托创作的艺术品,它既是艺术的,也是公共的,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回忆“9·11”,芬奇想到了蓝天。对于没有亲历过、只是从新闻中获悉的人,这是容易被忽略的细节。那天的纽约,所有人都仰头,看着黑烟滚滚的双子星大厦,也望着晴空无云的湛蓝天空。


在最初构想时,芬奇并不确定这是否能引起人们的共鸣,直到偶然与一位建筑工人聊天。对方看见其中一张卡片,提到自己当天正好在世贸中心,“就是这个颜色,和那天天空的色彩一模一样。”使用卡片则是因为大厦中飘出的办公用纸洒满地面,甚至飘到了芬奇工作室附近……如此短暂、模糊但同时强烈、清晰的集体记忆被其敏锐觉察,并通过可视可感的方式呈现出来,引发无数观众驻足缅怀。


斯宾塞·芬奇《Trying to remember the color of the sky on that September morning》,纸上水彩,2014年 ©斯宾塞·芬奇,图源:艺术家官网


而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回忆,芬奇都擅长使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与工具,细腻捕捉难以言喻的瞬间与感官体验。比如用3M“魔术胶带”来体现云朵在形成过程中的微妙变化,用水彩和铅笔简洁地展现不同时段的各种水域局部,记录他与自然的互动。


图1、2:斯宾塞·芬奇《云 (积云,美国冰河国家公园)》(Cloud (cumulus, Glacier National Park))及其局部图,思高牌胶带、相框卡纸、Dibond铝板,101.6×139.7cm,2023年 ©斯宾塞·芬奇,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

图3:斯宾塞·芬奇《于Isle au Haut眺望大西洋》(Atlantic Ocean from Isle au Haut),纸本水彩和铅笔,74.9×101.6cm,2017年 ©斯宾塞·芬奇,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


要做到这一点,芬奇认为最难的是“找到有趣或恰当的主题”——“艺术品主要关乎形式,而主题则是微小但关键的部分,就像巧克力饼干上的糖霜。”本次展览中的《蜜迹寻踪》恰如其分地证明这一点。


图1:斯宾塞·芬奇个展“一刻永恒”现场图,里森画廊,上海 ©斯宾塞·芬奇,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由Alessandro Wang拍摄

图2:斯宾塞·芬奇《蜜迹寻踪》(Following a bee),纸本粉彩和铅笔,74.9×104.8cm,2021年 ©斯宾塞·芬奇,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


正如当下许多年轻人放下手机、走入自然,去观察鸟类活动,芬奇观察的则是蜜蜂。在种满百日菊的花园里,他坐在梯子上,追踪并画下蜜蜂授粉的行动轨迹。“有时,它们停留的时间太短暂;有时,我会跟丢它们;有时,两只蜜蜂落在一朵花上,让我分辨不清;有时,它们会在花朵上打盹,让我等得百无聊赖。”随后,他挑选出不同颜色的百日菊,以粉彩点状描绘,呈现出俯瞰之下的蜜蜂路线。


斯宾塞·芬奇《蜜迹寻踪》(局部),纸本粉彩和铅笔,74.9×104.8cm,2021年 ©斯宾塞·芬奇,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


这个过程在旁人眼里或许显得枯燥,对艺术家而言却充满趣味。“艾米莉·狄金森一生几乎没有离开过家乡,晚年时,她甚至足不出户,却留下了那么多伟大的诗歌……重要的不是我们去了哪里,而是观察世界的角度和选择表达的方式。”芬奇作品的意义或许正在于此——如果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枯燥的,那么生活的意义就是在平淡的日常中去发现并留存独属于个体的碎片记忆,这大概也是艺术与文学存在的价值所在。


正在展出



展览:斯宾塞·芬奇:一刻永恒
时间:2023.9.15-10.28
地址:里森画廊上海空间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时尚芭莎艺术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12848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