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主题乐园“文旅+IP”模式迎复苏
-
2023-09-05
主题公园复苏
暑期以来,主题公园这一旅游消费场景受到众多游客青睐。数据显示,暑假期间在北京环球度假区,单日入园游客连续突破5万人。上海迪士尼乐园每日入园人数基本保持在5.5万人以上,高峰期突破7万人。市场热度之外,主题乐园上市公司也显示出良好的运行态势。华强方特日前披露的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8.7亿元,同比增长43%;净利润2.9亿元,同比大幅扭亏为盈,打破了2021年以来持续亏损的态势。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已建成和在建的主题公园项目众多。泡泡玛特城市乐园的即将开业,令业界对“文旅+IP”这一模式颇为关注,从潮玩品牌走向主题乐园,这是否意味着主题乐园是商业模式上的一个好选择?
北京神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娄理畅认为,泡泡玛特的此次动作是对其IP产业链的扩大和延长。泡泡玛特在潮流玩具中属于领军品牌,其产品运营模式带动了我国盲盒经济的风潮,如今布局线下主题乐园是扩大消费群体、破圈进行再度宣传的一项有效措施。“围绕IP定位与各地特色资源,以文创潮品带动区域文旅发展,打造文化内容更丰富、商业模式更多元、变现能力更强的定制化文旅模式,促进经济效益增长,扩大城市吸引力和影响力,这已成为众多文化企业寻求增长的选择。” 娄理畅说。
深挖IP内涵
目前基于国内IP建设的主题乐园不断列入日程,但业界认为,这些主题乐园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IP影响力不够、园区和IP联动不足、周边产品不够吸引人、IP延展乏力等多项挑战。与跨国品牌相比,本土主题乐园最大的短板在于缺乏主题鲜明且高质量的主题IP。
对此,中国游艺机游乐园协会宣传部部长杨明认为,尽管主题乐园的消费需求量大,但一个品牌或主题IP想要持续引流获客,首先必须要有自己独树一帜、特点鲜明的主题创意与文化基因,一个优秀的文创IP能赋予主题乐园丰富的文化内涵。“结合自身IP资源,泡泡玛特打造主题乐园具备天然的优势,但这是第一步。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泡泡玛特还需要深入挖掘IP文化内涵,拓展属于自身的主题文化,与更具体验感的娱乐休闲方式相结合,才能不断增强主题乐园的体验感。”杨明说。
娄理畅认为,未来大众对于主题乐园的需求不会再拘泥于单纯的观赏层面,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与多样化的互动模式都将吸引受众关注、了解,并增强受众体验,是进一步积累口碑的重要因素。“打造出有特色的乐园,需要挖掘城市特色,将城市文化与城市历史进行深入了解,并赋予IP与城市相融的文化内涵,依托IP打造联系各地特色资源,将本土元素、文化与现代潮流相结合,推出IP衍生产品系列活动,通过人人参与、人人接触达到文化传播目的。”娄理畅说。
据介绍,泡泡玛特城市乐园与其他主题乐园不同之处在于倾向“轻型”乐园的运营,希望把IP做深做厚,结合IP为游客创造一些轻内容体验。如打造线下体验研发基地(人偶表演、虚拟人、AR游戏等),可以为现有业务赋能。相关分析机构认为,在IP输出力度仍不够成熟前,也许泡泡玛特这种“轻型”的主题乐园定位更适合稳步发展。
助力城市更新
业内专家认为,主题公园拓展的文化内涵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元素,同时也展示了城市的文化风貌。公共空间的改造升级,提升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活力,同时也塑造了市民游客的生活方式。未来,会有更多的像主题乐园这一类的公园公共文化空间出现。
站在城市更新的角度,娄理畅认为,主题乐园的建设通常需要进行周边环境改造、交通设施升级等,这些改进不仅是为了满足游客需求,也间接地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更新和提升。成熟的IP主题乐园的建设,将为城市带来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这些投资和利益将在城市的不同领域产生连锁反应,进一步促进城市的综合发展。“主题乐园通过展示和体验IP内容,激发游客对于文化元素的兴趣,加深文化认同感。同时创造一个社交互动与共享平台,促进社会交往。因此主题乐园对城市更新和拓展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价值是多维度的。”娄理畅表示。
杨明表示,主题乐园对区域经济的盘活和激励作用是巨大的,同时作为城市公共的休闲娱乐空间,主题乐园还承载着城市的形象宣传功能,因此主题乐园是当下很多城市在发展更新中会选择的一个重要产品类型。他同时也提醒从业者,尽管在大众消费提升、城市更新发展的背景下,主题乐园这一业态受到行业青睐,项目布局还需要全面考虑到当地城市的经济基础和消费的能力,以及它周边的与之配套的一些旅游休闲产品的互补功能,这样才能更好展开运营,成功打造品牌。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