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1
分享
- 建筑学院参加“中国民居——传统居住研究展”
-
2023-09-12
8月22日,中国建筑科技馆主办的“中国民居——传统居住研究展”在湖北武汉开幕。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的周立军教授、徐洪澎教授、朱莹副教授、董健菲副教授基于寒地特色,在民居研究方向进行了多维度拓展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汇总参展。
研究展以地域方位为经、地方性特征为维,分为气候 (北)、高原 (西)、流域(中)、族群 (东)、多元 (南),跨越六个部分。其中哈工大参与了气候(北)展区的内容,主要分为东北传统民居类型区划演化研究、严寒地区井干式木构民居的技术更新、松嫩流域渔猎民族传统聚落与民居营建口述史和明末中朝海上使行线路及沿线历史城镇及建筑研究四大板块。
周立军教授团队以东北传统民居现有形制为基础,探索不同时期下东北传统民居所呈现的形态特征,发掘在演化过程中所隐含的文化内涵与机制,运用文化地理学的方法,形成相应民居类型演化区划图册,为新时代民居保护与发展提供新思路。
徐洪澎教授团队在提倡双碳政策与乡村建设并行的大背景下,从技术角度出发提出低碳、低技、节材的东北木构农宅转型路径,以井干式木结构为研究对象,提出新型井干式墙体类型及其关键技术。
朱莹副教授团队以渔猎民族民居营建口述史研究为主,通过对赫哲、鄂伦春、鄂温克(使鹿)、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传人等的口述访谈,对其传统聚落的空间结构、民居营造及其文化空间追根溯源。
董健菲副教授团队研究主题为明末中朝海上使行线路及沿线历史城镇及建筑研究。海上贡道及沿线城镇承载了特殊的历史痕迹,在使行文化构成上极具影响力。研究辅助应用GIS分析软件对明清中朝使行路线及经由城镇进行探究,并对沿途使臣居住和所见的民居建筑分析研究。
“中国民居——传统居住研究展”是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居建筑艺术的重要平台。展览获地方政府、学界、业界及媒体等广泛关注、点赞,参观现场游客如织,为社会公众呈现出中国民居的斑斓画卷、文化记忆与保护传承。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