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江苏省科普美术家协会公共艺术专委会成立大会筹备会在南京投石顺利召开
-
原创 2023-08-21
2023年8月17日,江苏省科普美术家协会公共艺术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成立大会筹备会在南京投石智能系统有限公司顺利召开。此次会议的目的在于召集各领域的专家和领导,共同就专委会的创立途径进行研讨,为其未来的发展规划提供建议和策略。
江苏省科普美术家协会秘书长郑静,副秘书长周芳竹,专委会主任委员、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祁林,常务副主任委员、南京投石智能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峰峰,副主任委员、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周庆,副主任委员、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李永昌,副主任委员、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码艺术学院副院长魏砚雨,专委会秘书长、三江学院艺术设计研究所副所长罗伟安,以及,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教授杨祥民,江南时报副总编辑侯力明,南京艺术学院公共艺术系副教授朱轶灵,南京邮电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谭维,常熟理工学院纺织服装与设计学院副教授马磊,江苏一乙艺术馆馆长马超莅临会场。会议由魏砚雨副主任主持。
郑静秘书长对专委会成立表示祝贺。他表示,公共艺术专委会的成立将进一步架起我省艺术与科技之间沟通的桥梁,助力我省科技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科技化的创新发展。专委会作为一个专业建设的平台未来要能够汇聚更多领域的专业人才,共同为江苏省公共艺术发展、产学研协作、艺术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繁荣发展出谋划策,做出应有的贡献。
祁林主任作专委会作专委会架构、功能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谋划的介绍。他表示,公共艺术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更在于其作为核心价值的公民性与文明性。专委会作为一个产学研平台的构建需政府、企业家和学者共同协作,以实现互补效应。专委会未来将通过项目培育创新、高校与企业合作、构建跨领域的生态系统等方式建构一个融科技、政府、资本、教育于多元因素为一炉的文化发展平台,助力江苏文化大省建设。
孙峰峰常务副主任指出,公共艺术及其整个生态的健康发展不仅仰赖政府的坚定支持和高校的创意涵养,更需要产业界的积极融入。他在会上特别强调了公共艺术产业“团体标准”建设的重要性,他认为,产业标准建设将是行业蓬勃发展的基石。他强调专委会未来在提升公共艺术应用场景和媒体传播方面将投入更多资源,为公共艺术的未来发展赋予更为活力与影响力,为产业创新注入新的生机。
周庆副主任强调,公共艺术应明确其前进方向。专委会的存在不仅将有力地助推高校教学进程,更将在其他领域施展积极作用。他强调,公共艺术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美感与创造中,更在于其在社会中的深远影响。他期待科学与艺术之间的更深层融合,坚信这一融合将点燃创新的火花,引领公共艺术迈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李永昌副主任的观点强调了艺术与技术之间的紧密关系。他指出,在当代社会,科技的影响使艺术创作呈现出更为引人注目的特质。同时,他认为公共艺术的进步离不开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这种融合是推动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要素。他特别强调这种努力不仅有助于促进公共艺术专业的成长,也会为其赋予崭新的生命力。他坚信成立专委会将能够汇聚来自各领域的力量,推动公共艺术在理论与实践的交汇点迸发出引人瞩目的创新火花。
魏砚雨副主任深入剖析了高职院校在公共艺术事业发展中的定位,她特别突出了技术教育的核心地位。并表示专委会的建立将能够建构更加完善艺术与科技创新的产学研发展蓝图,从而推动公共艺术领域取得更大进展。她同时指出,专委会在这个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引导角色,它将为各界合作提供强大的后盾。她对专委会在塑造公共艺术未来方面的关键作用予以高度评价,并期待其在实现更高层次合作中扮演更加显著的角色。
罗伟安秘书长介绍了成立大会的筹备工作进展,并对专委会成立后的工作部署做了详细说明。
与会其他专家也纷纷发表精彩见地,他们一致认为当今公共艺术已与社会发展密切融合。杨祥民教授提出“艺术源于生活”的理念,强调将艺术融入日常生活以产生深远影响。数字化展示为公共艺术带来新的机遇,数字媒体可实现精准传播。朱轶灵副教授强调南京艺术学院的历史积淀,指出公共艺术领域存在多层次的发展趋势,重视创作者的智慧和高校的培养。马超馆长关注公共艺术领域,项目推进丰富创意和文化交汇,促进公共艺术的发展和多领域应用。马磊副教授介绍了学校的专业领域和公共艺术发展情况,强调专委会促进了不同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侯力明副总编辑将江南时报定位为产业力量,表示将加强公共艺术报道,为其发展贡献力量。谭维副教授看好专委会为学校与企业合作提供的平台,持续的项目输出有助于凝聚共同目标,推动学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周芳竹副秘书长认可“city walk”理念,指出公共设施可成为广阔的创意舞台,强调“团体标准”和“白皮书”在专委会中的价值,认为其有望成为公共艺术领域创新的引擎,为该领域注入支持与活力。这些专家观点全面呈现了公共艺术与社会发展的紧密关系,并展示了专委会的推动作用。
会议前,与会者在投石科技光影艺术馆进观看了由投石智能与南京大学合作打造的AI美育与产业创新项目——《AI与中国古典艺术的气韵再生》。其中的审美书页、气韵再生、丹青墨语、屏借山水、笑傲江湖和指尖灵犀等展品,让与会者尽情体验了AI技术注入中国古典艺术的全新活力。
据悉,江苏省科普美术家协会成立于1982年,是由民政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我国最早的以科普和艺术为主题的团体机构。科普美术家协会积极响应南京大学等高校以及南京投石智能有限公司等科技创新企业的倡议,批准成立公共艺术专业委员会,将为我省公共艺术事业创新发展、政产学研协作创新、教育以及产业结构优化、江苏文化出海等方面的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编辑|杨诗璇
审核|祁林、孙峰峰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由 南京投石科技公司 授权 数艺网 发表,并经数艺网编辑。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