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央视小众纪录片,突然翻红:当代年轻人,为什么只爱刷短视频?

2023-07-15


最近,一个话题冲上热搜:


#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

评论区言辞激烈,一条评论吸引了象君的眼球:

“很大的区别,好比我现在想对这个话题说点什么,却发现文采十分匮乏。”

这无疑给了当下浅阅读盛行环境下的人们,一记警醒。


今天,象君想聊的这部纪录片,名字叫《读书的力量》

历时三年,几经修改,最近突然走红,

片名直白干练,从人类文明的源头开始,徐徐铺开人类文明演变的长卷,

以我们或熟知,或陌生的历史人物、故事,

讲述文字、书籍、阅读的巨大力量。



故事的开始

从“敬惜字纸”开始,自古以来,人类对字便抱有敬畏之心,

古人言:字为世间至宝,能使凡者圣,愚者智。

“字”这个奇妙的东西,从出现到流行,带着全世界乘上了发展的特快列车。


人类文字发明前最重要的记录方式,是岩石上的图案,

其痕迹遍及五大洲。


其后文字诞生,一系列载体应运而生,

贝叶书、羊皮书、甲骨文、金文、帛书、简牍书等,早期各种形态的书籍,成为人类文明的根脉与出发点。

除了甲骨文、钟鼎、竹简等,中国历史上古人还曾使用昂贵的帛、锦来记录文字。



由此,随着各个种族人类对文字和载体的选择愈渐丰富,人类走出了无文明的黑暗时期,

文字将古代的传说、歌谣、历史,通过各种方式记载下来,

人类的历史,终于有了可以被考究的记录。

▲钟鼎文

▲薄木片文

纵观历朝历代,每一次文字载体的变化,也起着推动文化传播的巨大作用,

大家熟知的蔡伦造纸术,革新了纸的应用,

之后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助文化传播一臂之力。


曾有研究表示,

地球上70亿人虽样貌各不相同,但从DNA上分析,生于这个星球的所有人类,99.9%的基因都是相同的,而塑造了如今千差万别面貌的,正是文化。

随着各个文明的出现,给了不同人群不同的气质、个性,这一切看似具有“魔力”的关键,便是书籍。


曾有专家指出,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成为造就工业革命的纲领性文献,

可见,一本书就可以引发一个数百年时代,

那么,“如果把人类文明比作参天大树,文字就是那颗奇妙的树种,和深入大树的树根。”



读书改写人生

到了近现代,读书带来的变革,愈发显著,

随着中国科技发明传入西方,引发了西方西蒙运动,

使西方突破黑暗的中世纪,也拉响了叩开东方大门的洋枪大炮,


一代读书人,成为中国“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先驱者,

越来越多的西学知识传入东方,尚处在一片混沌与迷茫的中国,拼了命的汲取养分,

严复编译的《天演论》,出现了。


该著作激起了无数有志之士的强国梦,其振聋发聩之声激荡于华夏大地的每一寸角落。

彼时的中国,靠着书籍挣脱贫弱,历史的齿轮大大转动。

“在大家思想混乱,眼前一片混沌的时候,给了大家冲破黑暗的力量,

书籍,就是有这样巨大的力量。”


俄国注明学者赫尔岑说:

“书是和人类一起成长起来的,一切震撼智慧的学说,一切打动心灵的热情都在书里结晶形成。

书本中记述了人类生活的宏大规模的自由,记述着这个世界的宏伟自传。”


中国历史上,不乏名人世家,将读书作为世世代代的重任,

一本只有532字的《钱氏家训》,缔造了中国是历史上绵延千年的家族——钱氏家族,

曾有人用“一个诺贝尔奖,两位外交家,三大科学家,四个国学大师,五位全国政协副主席,十八位两院院士”,来形容钱家子嗣的繁荣。


家训的制定者——钱镠,在江浙地区素有“钱王”之称,

戎马一生的他,将读书这事,看得格外重要,

临终前留下《钱氏家训》,内容包括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大部分,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国的思想行为,进行了全面的规范和教诲。

“中国的道德是从家庭产生的。”


因此,钱镠对子孙的教育,世代秉持着“有书可读”的观念,

还立下了“义庄”的规矩,以帮助贫穷家的孩子读书,有了书打基础,出身贫寒也必有所为,

近代,被大家所熟知的国学大师钱穆,中国近代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钱伟长,均是钱家后人,

离不开家族的读书传统,得此辉煌一生。

▲钱穆

▲钱伟长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的“读书的力量”,离我们相去甚远,

可现实发生在我们周遭的,以读书改变一生的故事,不在少数,

当代“北大念书的保安”,其故事曾感动并激励不少寒门学子,

这个来自湖北省广水县的山村青年——甘相伟,

2007年,他放弃了广东相对优渥的工作条件,只身来到北京,成为北京大学的一名保安。


他要靠近这所最高学府,并熏陶于其氛围之中,好好念书。

2008年,甘相伟参加成人高考,并正式成为北大中文系的本科生。


在幅员辽阔的华夏大地上,因读书造就了一代代伟人,

他们又继续引领着所处时代的读书风气,构建中华文化深厚宽广的底盘。



让每个人,有书可读

如今,读书已经变成全民自发的一桩事,

朱永新说: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可见,读书的人愈多,一个国家也将拥有更光明的未来。


2008年10月,杭州图书馆新馆落成,

这座目前国内外开放比例最大的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达五万平方米,90%用于接待读者,

也是我国第一家率先秉持“平等、免费、无障碍”理念的图书馆。


馆长在采访中表示:

“不需要身份证,也不要求背包寄存,

当一个图书馆可以自由穿行的时候,那么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会频频光顾,在文化面前人人平等。”

曾与图书馆无缘的拾荒者等社会底层人物,终于在杭州图书馆觅得一方天地。


截止2015年底,全国共有县级以上,独立建制的公共图书馆3139个,

从古代的藏书阁,到现代的图书馆,

变的是图书的容器,不变的是将文化代代传承的初心。

随着公共图书馆的普及,阅读不再是一件被束之高阁的事情,而是融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中。


2012年,武汉市地铁集团在46个地铁站开设自助图书馆,

初期共投入八万多本图书,书籍借阅流动量达到二十万册,

地铁乘客只需缴纳100元的押金,就可以凭身份证随时借阅图书,

每次至多两本,20天内归还,逾期每日缴纳0.5元滞纳金。


武汉地铁还和报刊合作,为市民免费发放“武汉晨报”,并定期发表地铁周刊,

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市民的阅读习惯。


在湖北省浠水县,退休后的汪新民办起了乡村图书室,

每天,他都要骑着自行车四处讨书,


有一次,听闻一位退休老教师将书都卖给了回收站,他便冒雨前往将书买回,

为了不让书淋湿,他脱下自己的衣服包住书籍,

回家后,被心疼的老伴,一顿臭骂,

可汪新民很是坚持:

“命要,书也要,书湿了不好晒,人病了吃点药就好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

2008年,汪新民创办的乡村图书室,终于享受到了国家配送图书的政策。



如今,社会进入快速阅读时期,象君曾看到有人发问:

“读的书,很快会忘掉,那么读书的意义在哪里?”

此处借用罗翔老师的一段话,做直白的回答:

“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在座的每一个同学,这一生一定会遭遇挫折,只有非功利性的阅读,才能够给我们提供一种真正的人生勇气,

我们要不断的阅读穷尽,知识的想象力让我们知道,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如此多伟大的灵魂,我们要与他们去兑换。”

唯有阅读,唯有知识,方能让我们看到更大的世界,与更多精彩的灵魂。

图源:《读书的力量》

- END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12091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