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梁铨:老虎与巧克力

2023-05-31

梁铨近照



受访:梁铨

采访:陈颖  池艺涵

编辑:陈颖



1968年,梁铨从浙江美院(今中国美院)附中毕业,时值文化大革命,上不成大学,他被分配到了一个地方文化馆,开始参加工作。彼时,梁铨刚有家室。文化馆距家80里路,每隔几个月才能回家一趟,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当时,那是一路的千山万水。

2020年,疫情开始。梁铨与老伴被困于深圳家里,孩子则被困于杭州,在交通发达的当下,父母与孩子却在这三年里,受阻于各种不得已的原因而未能见上一面。

这三年里,梁铨少有创作的冲动,画了一辈子的画,这时每当面对着铺开的画纸,所思所想,却只有对生活的牵挂。曾经那段往事,此时如同一缕芳香飘过来。苦与难早已掩盖在时间的泥土之下,掩藏不住的,是那一抹绿颜色的光。

2023年5月中旬,作为坪山美术馆“深圳当代艺术家系列展”的第八回,同时也是该系列的收官之展,梁铨个展“故岭”在坪山美术馆与公众见面。梁铨曾致力于将传统水墨结合抽象表达,探索文化和语言的可能性,但在这次展览中,他首度开启自我意识的探索,在最新系列作品《古岭组画》中,他的抽象空间里,将自然与肉身的行走记忆,转化成为了个人的叙事。

个人的生活和记忆并不能泾渭分明地独立于社会与历史,人们和过去的关系也从来都无法摆脱情感和意识形态包袱。正如当年的行走是被时代所迫,今天的隔离和禁足亦然。身体纵然难免受到权力的限制,艺术却得以让艺术家掌握方位。

展览期间,打边炉与梁铨的对谈,围绕着抽象绘画、记忆空间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开始,试图在梁铨的抽象世界中,找到他拆解万物的钥匙。

对于任何人来说,来自何地和现居何处都是重要的事实,75岁的梁铨经历了世事万千,不同的时代都为他的敏感而戳下印记,藏匿在那些点线面与色彩当中。

他如今说“艺术”已是曾经了,但是,艺术家始终有“以剑论禅”的本领,就看你参得透、参不透。





梁铨,《惠明(古岭组画)》,122.8×160.6cm,色、墨、宣纸拼贴,2020年



从没试过这么慢


ARTDBL:作为坪山美术馆“深圳当代艺术家系列”展览的最后一位参展艺术家,请你谈谈你对于这个系列展览的看法。


梁铨:两年前,坪山美术馆带着“深圳当代艺术家系列”的展览设想向我发出邀请,我就认为这将会是我一次重要的展览。在深圳二十多年了,过去基本上都在商业画廊,或外地的美术馆做展览,能有机会在深圳官方美术馆和公众见面,向大家汇报一下这几年所做的事情,在我看来是有意义的。


深圳这种展览系列还是比较少,可能从文化上,一开始就不是那么自信,商业展览也好,公家展览也好,都靠外地大腕来撑场。坪山美术馆虽然地处偏僻,但作为正式的官方美术馆,他们比较大胆,也很进取,负责人既是局外人,也不是局外人,这种判断力不多见。他们想做一点事情,作为本土艺术家,我们应该要支持。不管怎么样,做过了,也打过了一仗。



ARTDBL:《古岭组画》是为了这个展览创作的吗?


梁铨:我当时考虑着要用什么样的作品来回应,疫情期间,在家的时间比较长,反复思考,想前想后,年纪大了,总想起过往。不如就以过去的一段时间作为母题,伸展一下,试试看。疫情三年里,我也只画了这一组画,总共才十几张,动作很慢。原来从来没有试过这么慢。



ARTDBL:在家时间多了,为什么反而慢,反而少了呢?


梁铨:三年里,气氛都不太对,没有想搞创作的心情。各路的消息都不是很好,朋友的处境也不是很妙,与家人也不能见面,亲戚朋友都不能去探望,不定时地还要去排队做核酸,做了怕是有几百次核酸了吧。你想想看,虽然待在家里,生活规律却是乱了套的。节奏改变了,也没有了从容的心态,心情起起伏伏。



ARTDBL:这批作品的颜色却都很鲜艳,和你描述的状态似乎不太相符。


梁铨:我可以用墨色代替一切,但是黑色解决不了问题。内心总归是要有点希望的,我想绿色是生命的希望。也谈不上生机,时间过去那么久,当时的苦难全都忘掉了,只剩下了美好的回忆。


“梁铨:故岭”展览现场©️坪山美术馆



ARTDBL:展览中除了《古岭组画》之外,也选了一些过去的作品,在作品的选择上和展场的设置上,是怎么考虑的?


梁铨:我家的东西比较乱,在方便的前提下,我选择了一些作品,基本上反映了我从1995年以来,每个阶段的创作状况。每个阶段一两张作品,都反映了当时的一些想法。一路走过来,很多变化都不是突然的,而是循序渐进的。


在展览现场,我主要做了两部分空间搭建。主体装置是根据组画之一《惠明》中的部分内容,请建筑师朋友建模,把平面做成了三度空间。建筑师画的建筑图纸和我的作品有相似之处,有直线,也有圆弧线。建筑师的知识结构加进来后,形成了类似于“鸟瞰图”的效果,浅的颜色凹下来,重的颜色凸起来,有高低、厚薄的变化,是一次很好的尝试。我也参与了搭建的过程,有很多决定是临时的,要求颜色准确、平整,在木质的表面刷颜色和纸上刷颜色是不同的,刷不平的情况下,我就用废旧的木条盖住,就像我的拼贴画一样,所以装置中有很多临时加上去的部分。某个木头没搭好,把它盖住了,某个地方颜色没有刷好,某一条直线没做好,用另外一个方法把它盖住,也是一个创作的过程。


而展厅中地板上的搭建,是用了一些木工丢掉的木头边角料。在展场发现这些木头形状都很漂亮,应该利用起来,请来美术馆的志愿者们,将它们刷上了不同的绿颜色的漆,在展厅里拼成圆圈,作为过渡,将画与主体装置联系起来。


我过往的展览,并没有如此尝试过。上一次在“九层塔:空间与视觉的魔术”系列展览的第五回,我的作品也曾经与建筑师张永和先生有过对话,形成了新的观看角度。坪山美术馆所拥有的建筑知识背景,让我的抽象作品与建筑建立起了联系。在当下,这是一种奢侈的表现形式,坪山美术馆的重视成就了实施的可能性。



老虎与巧克力


ARTDBL:《古岭组画》这套作品,如果是你第一次围绕个人回忆进行的系统创作,疫情期间,是什么让你选择了这一个时间段,而不是别的时间段?


梁铨:以前也画过一些零星作品,比如说《童年的后花园》,这一组回忆是比较系统的。年纪大了的人,回忆是很重要的动力。疫情前,我们认为明天只会更好,往前看,很少往后看。现在如果有人问起我,我会说我现在的理想,是希望明天能像昨天一样。实际上,年纪大了,明天的身体只会更弱,如果还能像昨天一样不是很好吗?


疫情期间,我和老伴一起住,孩子在杭州,三年以来我们都没见过面,只是打电话,他们过来我们过去,都不方便。回忆中的这段关于家庭的经历,也是千山万水,特别有感慨。那个时期,刚建立起新的家庭,然后就被分配到了距家那么远的地方,总有探望的盼望。那时候三四个月走一次,每次都要花上一天的时间。路上虽然没有什么危险,但都是山路,容得下两个人并肩的小道,比较难走,现在这些路已经不在了,开车也只需要二三十分钟就到了。那个时候,如果认识司机,可以坐上一趟到县城的顺风车,再从县城走过去。在当时,开汽车的要比开飞机的神气,大家都要讨好司机,驾驶室里坐着的都是他的亲戚。送他点东西,他让你爬到后面的车背上待着,已经很高兴了。



ARTDBL:展场上,“鸟瞰图”里的狗尾草是当时情景的再现吗?


梁铨:一开始想象得很美好,除了狗尾草,还想种上一层薄薄的麦苗以及其他一些不同的植物,有大叶子,也有小叶子,一部分毛茸茸的麦芽,带来一个具有生长性的“田野”情景。但是因为经验不够,植物也不是那么听话,不是我想叫它们发芽,它们就发芽,效果不那么理想。现在看来不大可能实现了,也给以后的展览留下了空间。


印象中,当时那些路上的确有很多狗尾草,也有特别多的长茅草。当地人说,茅草多的地方容易有老虎出没,当地农民建议我路上要带把雨伞。据说某一次,一个电影放映队经过那些山,一只小老虎冲出来,他们突然撑开雨伞,黑的伞面“呼”一声变大,老虎就给吓得跑掉了。我在当地文化站工作的时候,曾经抓到过一个小老虎,放到笼子里,农民把它放到了文化站,可能因为腿被夹住了,伤势严重,后来死了。听说有人把它给了县里面某些领导,泡虎骨酒,吃虎肉,吃掉了。虎肉热,吃了肉的人几天睡不足觉。



ARTDBL:除了老虎的传说,80里路走9个小时,有过什么奇遇吗?


梁铨:当时什么事都没有,就怕忽然空降什么“特务”。我们在文化站工作的时候,经常有从台湾飘过来的气球,顺风飘到了浙江来。当时一有气球飘来放传单,当地民兵就会集合,拿着枪上山搜山,怕大家“中毒”。据说不但有传单,还有巧克力,我倒没见过,但这根弦始终绑得很紧,就怕碰上了,卷进阶级斗争里去。不怕遇到贼,就怕遇到巧克力。



以剑论禅


ARTDBL:从东西文化、语言的探索,到书写自己的历史和经验,你什么时候从这当中找到自觉意识的?


梁铨:就是一步步走过来,突然哪天顿悟了,觉得这样画更舒服,能流露出更自然的自己,那么就舒服下去吧。



ARTDBL:抽象形式与叙事性的回忆、现实的空间之间的关系,你如何考虑呢?


梁铨:不考虑的,抽象就是抽象,具象就是具象。趣味和氛围倒是考虑过,基本上与具体的事物没有什么联系,做得纯粹点才好。



ARTDBL:你的作品像是一个可以持续运转的世界,无论是在《潇湘八景》这种对东西方语言研究和融合的作品,还是到今天对自我经验的转换,都可以在这个世界里运转。


梁铨:《潇湘八景》受到董源《潇湘图》的影响,那种风雨缥缈、清远空灵的意境让我感动,朦胧的风景状态,没有特定的趣味,正好可以与抽象画结合,我想要通过新的表现方式对传统文化作出致敬。现在回看,总觉得不是那么到位,如果现在再画,可能会更成熟一点。但是也很难说,就像一个朋友说的,你很难保证现在的你正确,还是过去的你正确。


我是否找到了适合于我的可持续发展的路,我也不知道,但是我可以用自己所探索的方式生出无限,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至于这种方式好不好,谁知道呢?目前来讲,我能做到的,就是一点点地延伸可能性。


梁铨,《潇湘八景之2016-1》,120×90cm,色、墨、宣纸拼贴,2016年



ARTDBL:在《古岭组画》的创作过程中,有经历过初始到成熟的思考过程吗?


梁铨:过程中也画坏过好几张画,线条和画面的安排、绿颜色的尝试,都经过了几次调试,有时候线条比较杂乱,主体不突出,有时候绿色比较嘈杂,不统一,不断从坏画中吸取教训,才一点点成型。



ARTDBL:最后为什么定调为这种绿色?


梁铨:有朋友说其中有江南的味道,实际上我只是找到了一种绿色,可以有墨色的深浅。有的绿色很平,这种绿色可以多染几遍,有些画面染了一两次,有些部分最多也染了十几次。一层层地染,颜色慢慢会变重,但是也不会很重,再染下去,反而会变灰,因为颜色里有胶。至于染到什么时候,需要掌握一个度,所以不停地在尝试。好在疫情中有大量的时间给你尝试,染了,等它干,再染第二遍,染一张纸起码要三四个小时。染纸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最后,我认为这种绿色比较深邃,有一定的空间,不薄,能产生一定的空间感。


“梁铨:故岭”展览现场©️坪山美术馆



ARTDBL:颜色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梁铨:我毕竟学过一段时间西画,在西洋绘画里,伦勃朗曾用棕色和黑色来表现空间,而印象派使用彩色,到了塞尚这里,薄薄的空间感也都是靠颜色来表现。在美国的时候,我看过湾区具象运动的很多作品,他们的颜色比较单纯,对比强烈,摆摆在一起却非常舒服。


我这种拼贴的方式,既要表现出丰富性,还想表现空间感,所以我始终在寻找合适的颜色。以前找到过不同的红颜色,这次找到一种绿颜色,既不轻浮,又有一定的空间感。在我这里,东方的水墨和西方的颜色之间相互参考着,谁知道平不平衡呢?只是尽量把画面处理得合理一点,合理也包括了平衡。归根到底,还是与个人的趣味有关。可能有的人很不喜欢这种绿色,就像我到现在都不喜欢紫颜色一样,似乎属于身体上的本能反应。



ARTDBL:你使用的是宣纸,染纸的过程中,考虑过水墨性的问题吗?


梁铨:实际上,我并没有考虑过。材料因为是生宣纸,自然就流露出了水墨的痕迹。生宣纸虽然很不可控,但多刷几遍,纸就变熟了。一条一条、一块一块,不同的形状,而不可控的部分,如果有好效果,我当然喜出望外地保留下来,坏的部分可以再染。可控与不可控之间的把握,与水墨的精神很像,抽象画也是一样。



ARTDBL:纯粹的形式和颜色并不是你要传达的最终信息,你当年的行走,是身体性的,身体的触知性在今天如何转化为精神?


梁铨:我最希望的,是通过抽象的方式,来表现那一路以及那些绿色。其实画画的人,绝对没有深思熟虑的思想,不要把搞创作的人想象得那么伟大,我们只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就是一个艺人,不是思想家,不是哲学家。写文字的人,千万不要过度解读艺术家。如何把一张画画好,以剑论禅,不知道禅,但知道剑。用剑道来理解禅道,用画画的技法来解释这个世界,如果经验和阅历足够的话,也解释得通的。



几天一树,十天一水


ARTDBL:如果说“古岭”是行为和思考的背景,也是浸透着某种精神的环境,你是如何理解这种精神内涵的?


梁铨:只是感叹时间的流逝罢了。老了,75岁了。比起对语言的探索,比起对大文化、大环境的探索,回到自己的内心记忆,会更吸引我,更强烈。原来也做过很多探索,都已经可以告一段落了,家里房子也比较小,做那么多探索,那么多垃圾留给世界也没有必要,剩下的时间,尽量做自己认为完整度好一点的作品。


梁铨,《沙湾(古岭组画)》,160.6×122.8cm,色、墨、宣纸拼贴,2022年



ARTDBL:当时的情景已经不复存在了,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老虎没有了,空降的特务也没有了,巧克力遍地都是了,在当下,你如何让人们去感知和理解一个已经过去了的世界?


梁铨:那就看画。画面里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如果画面足够丰富,它会引起另外的联想,是根据观者自身的知识结构引起的联想,如果我能做到这点,就算成功了。所以,我尽量把画面做得完整一点,丰富一点,处理得到位一点,我的目的,就是希望不同年代的人,不同背景的人,都能从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有的人对色彩感兴趣,有的人对细部或某些线条感兴趣,或者感兴趣于某个背景,某种氛围。抽象艺术给人们的自由感会更多,只要做得到位。就像我们现在看罗斯科的作品,有宗教感的人,能感觉到宗教的力量,或者也有人能从中得到“坐看云起时”的希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方式。


我曾经说过,作品在十年之内,人们都会带着新旧的观念来看待,而十年过后,人们就只看画的好与坏,看表现力的到位与否。就像我们现在看卢沉和周思聪的画,不会因为他们的画法比现在的年轻人旧,就否定他们,我们也从来不会认为古画保守老旧而否定它们。


懂绘画的人去看周思聪的作品,也不会只是看她的人物画像不像工农兵,而如何表现人物的手,如何表现衣服的线条,细线后面有粗线,干线后面有湿线,湿的块面和干枯的块面相映成趣,完全能体会到抽象画的美感。在这一点上,抽象和具象都是相通的。在写生的过程中,她的线条像游戏一样,枯笔穿插都是随意的,前面一个手很重,后面一手虚虚的,用笔非常凌厉,我看的时候感受到了笔墨的快感,笔墨宣纸里的“墨分五色”,我都能感受到。但我觉得现在的人画不出来了,即便是画国画人物的人。



ARTDBL:是不是与当代艺术打破了技术走向观念有关呢?


梁铨:当代艺术也不一定都有观念,还是和现代人的浮躁有关。他们那个社会,不知道外面有什么双年展,也不知道有蓬皮杜,只知道自己的老祖宗好在什么地方,就认真地把那种东西表现出来。几天一树,十天一水,安静地追求进步。


我也有过写实主义的时期,体会得到,即使是徐蒋体系下的苏联现实主义、革命主义的表现方式,一些作品也确确实实是下了功夫的。当时的作品能留存到现在,一定是因为在艺术语言和处理方式上下了功夫的。现在好的宏大叙事作品不多,但好的非宏大叙事作品也不多。社会的浮躁,导致作品的深度都不够,有点荒芜的意思,加上装置、影像和多媒体等非绘画因素的冲击,架上绘画只越来越弱。无论是主流的宏大叙事作品,还是画廊机构里的当代艺术作品,要流传下去都不容易的。



ARTDBL:你在深圳画院这么多年,有进行过宏大叙事的创作吗?


梁铨:画院体制里,宏大叙事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但深圳属于边缘地带,相对还是比较自由。我画过一张主题画,叫《深南东路》,当时要创作深圳特区,我画了高楼大厦,后来连画都找不到了。我也去过湖南采风,画过湖南农村的情况,其他基本上没参加过。深圳画院还是比较宽松的,在创作上也没有过多地干预,汇报时交抽象画他们也接受的。对于自己的创作探索,这里还是一个相对宽松的边缘环境。



历史不一定公正


ARTDBL:20世纪以来,从“决澜社”致力于“为艺术而艺术”的实验开始,上海就有着较为深厚的抽象艺术传统,在1986年的《说画》一文里,你阐明了个人绘画的“目的”应该是发展“视觉艺术”,和倪贻德等人有相近的主张。你如何理解这其中的传承关系?


梁铨:倪贻德是我老师的老师,新政权拿下杭州国立艺专,倪贻德是军代表,所以在我印象中,倪贻德是革命分子,但他的画又带着日本风格,不是苏派的。我在学生时代并不知道“决澜社”,那时看倪贻德,只觉得他是一个日本风格的油画家,所以我认为当中并没有传承关系。1980年代这么写,主要是从国外回来,我认为这种观念能解决一些问题,因为既然有视觉艺术,就必定有视觉规律,有视觉规律就有规律可循。中国要走向现代化道路,科学是其中重要的因素。当时是追求进步、崇拜科学的环境,认为什么事情只要被纳入科学范畴,就代表了进步,用科学来解释视觉规律,也是一种追求进步的途径。


我也是在1980年代后期,才知道吴大羽这条抽象主义线索,他被国立艺专退回上海,默默无闻,没画什么画。上学的时候知道吴大羽,但不知道他画什么东西,当时吴大羽这条线的老师,全部都靠边站,基本上没话语权,苏派艺术家如日中天。当时作为学生来说,我们也觉得苏派画得好,为什么呢?苏派的画都是洋人,新奇的异国情调,颜色也很新鲜活泼,有从法国回来的老先生,静物画得非常好,但是我们觉得他没有力气。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喜欢强烈的大笔触,有冲击性的东西,都不知道还有倪贻德,也不喜欢一些从日本留学回来的老先生的作品。


ARTDBL:那你带着这种选择的眼光去到美国,当时怎么看待美国的艺术?


梁铨:当时觉得美国的艺术也是不咋地,乱画,只是想去美国看看,也没有钱读美院,想混几年,实在不行,就到美容学校里拿个文凭,回来到亲戚开的美容院里做美容师。趁着中美关系的蜜月状态,申请到了美院的奖学金,才得到了在那里上学的机会。


逐渐地,博物馆看多了,有了一定的视觉经验,知道了所以然,懂得一些规律以后,一点点地扭转过来了,加上苏派的学生在中国没有发展好,学生也没有拿出让我们信服的作品。八五新潮之后,虽然体制主流里还保留着苏派传统,但当代艺术的发展也逐渐多元化。自己在作画的过程中,判断也越来越提高,越来越接近自己的追求。其实,不要非黑即白,也不要“言必称希腊”,西方的视觉艺术发展得比我们成熟,做的探索和研究比我们深入,但是也存在很高的偏见。


我曾经感叹过,罗森伯格在1964年获得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代表着美国时代的崛起,美国艺术正式走向世界,当时艾格尼丝·马丁还在荒漠里画自己的线条。今天看罗森伯格的画,当然气势也还宏大,很多形象和形式拼接在一起,很暴力,也很生动。相比之下,艾格尼丝就几根线条。在我看来,她那种脱离世间思虑的自由,形而上的思想远远高于当时如日中天的罗森伯格。所以历史不一定是公正的,西方评论界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活着


ARTDBL:你在生活当中,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包括对政治、对文化、对艺术,这些看法,你想过通过作品来表达吗?


梁铨:艺术家不是政治家,只有一些基本的是非观,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做到正大光明,给人的感觉并不鬼鬼祟祟、小里小气、小鸡肚肠,能做到就不容易了。



ARTDBL:你觉得艺术家和时代是什么关系呢?


梁铨:艺术家始终是被时代局限的,小有突破,亮一下又暗下去了。跳不出时代的。就像委拉斯贵支这么伟大的艺术家,也要画国王、画宫女一样,画得很好,人家还接受他。



ARTDBL:如果在正常的年代,可能你那时候也不需要走那段路,甚至不需要被分配到文化站,可能还能顺利地上大学,同样如果不是因为这个时代,你也不会和孩子三年都没见上面。在这些环境之下,艺术家最关心的,依然只是审美吗?


梁铨:存在就合理,我承认无能为力。对于我来讲,只能这样。我希望政治清明,但微信都被封掉了,当时就不准备要微信了,但是不行,疫情期间没有微信,门都出不了,后来,一位好朋友还买了一部新的手机给我,让我重新申请微信。


我年轻的时候,老人和年轻人的知识结构基本上是一样的,电脑时代完全不一样了,互联网上的东西,全都是为年轻人服务的,对老人是不友好的。老人很麻烦,要不断地学习,或者请教年轻人。到老了才知道,时代的发展,是顾不上老人的。老人要吃药,所有的药盒子,字都小得一塌糊涂,每次还要准备放大镜,去研究说明书。你们年轻人不知道,我们到服装店买衣服,售货员从来都不理的,因为老人不消费。到一个稍微好一点的饭店,因为吃不了龙虾鲍鱼,我点菜都是从后面往前点,想点两个素菜,服务员的脸马上就拉下来了。可能因为我比较敏感,已经很习惯了,没必要每一件事情都很愤怒。


不像文学家,可以将时代记录下来,甚至敏感于表现自己的内心,艺术家经过层层筛选以后,最后也许都只回到了审美上面。要感谢文学家,在文艺界,作协是部级单位,美协只是局级单位。政府也看重作家,大家都尊重,他们一支笔是可以写历史的,画画的人不过三教九流罢了。



ARTDBL:如此,艺术家怎么样排解时代的压力、个人的敏感呢?


梁铨:学苏东坡,这么备受打击,照样过日子,还研制东坡肉。苏东坡其实不得了,这个人应该是人精,充满了创造力,有大江东去的气势,到了最后,“莫听穿林打叶声”,“也无风雨也无晴”。艺术家最终回应的,还是自己内心的思考。思考了就是抵抗了。西方人觉得中国知识分子是犬儒主义,洁身自好,没办法。



ARTDBL:你如何看待当下的时代,和你青年时期的那个时代呢?


梁铨:在我看来,思维方式还是一样的,但现在毕竟自由多了一点点,物质条件不一样,经济基础不一样。文革期间,我们附中学生什么也不懂,只看见大学生在斗。到了文化馆,也没有参与派系,相对中立,于是他们派我和一位工人一起,到青海一个劳改农场去调查某个人,那个人和文化馆的某个干部是好朋友,都是温州人,因为开了一个严重的玩笑,被抓起来关到了青海,我们调查的目的,是查清楚他和文化馆的副馆长有没有反动勾结。


我从西宁坐了三天汽车,到了格尔木下面一个劳改农场,路上三天,第一天晚上在茶卡盐湖边上睡了一个晚上,四周荒芜一片,晚上,圆圆的盐湖像一面镜子一样发亮,全是盐,我想去看,走了半天还没走到,他们马上把我追过来,说狼很多,我回去了。


到了劳改农场,去找这个人,叫他交代。一个温州小青年,穿着一件棉袄站在门口说:“报告,我到了。”农场管理人员叫进来,他才进来。我们问了情况,他交代了以后,我们让他按个手印,我印象很深刻,他的手指按下去,就一团红颜色,没有指纹。我叫他再按一个,还是红的。我觉得怎么这样子,是不是在玩花招,拿起他的手一看,十个手指头,都是血肉模糊的。他们在劳改农场里,是用手刨地的,一个小青年,手上全是皮,全是老茧,没有指纹。我看着五味杂陈。后来四人帮倒台,他们又放回来了,但是已经过去了七八年,就是因为讲了一两句话。四人帮绝对是无情的。



ARTDBL:如果说你的作品在这个阶段回归了自我意识,那么这个路途,这种经历,会出现在你的作品当中吗?


梁铨:不会的,太苦难了。年轻的时候想过,后来想想,没办法。这种苦难,这种经历,想想很伤心的,我们还是事外人,但是他就讲了几句话,这一辈子就没有了。每个时代都有一大批无辜的牺牲者,所以中国人到最后发现,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余华写《活着》是有道理的。



艺术是曾经的美好


ARTDBL:你画了一辈子画,做了一辈子艺术,艺术对你来说是什么?


梁铨:是一种生活方式,年轻时误打误撞走了这条路,就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了,发现了其中微妙的地方,也被它所吸引,成了生活的很重要一部分,就变成浑然一体了。就像齐白石,不让一天闲过,每天要画画,如果今天不画画,就感觉好像没做事情,浪费了一天时间。


其实没浪费,可以做其他的事情,享受生活,很多艺术家认为生命不用在专业上,就是浪费。我原来也是这样想的,不过现在年纪大了,经过疫情,已经没有这种想法了,不画画也是生活,也很美妙,为什么一定要画画呢?



ARTDBL:你已经很久没画画了吗?


梁铨:是的,快有大半年了。



ARTDBL:那么在这个阶段,你觉得艺术是什么呢?


梁铨:艺术是我曾经相遇过的美好的东西。谁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呢?75岁的人,人生有限,面对的问题都和年轻人不一样。我们面对的东西,都是某个人去世了,某个老师走了,某个人生病了。年轻人的话,某个人找到好工作了,某个人出了一本书了,完全是两个境界,心态不一样了。


就像现在我去旅游,路程走了一半,发现药没有了,还得转头回来配。所以,趁着年轻要多做点事情,老了很麻烦。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打边炉ARTDBL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10607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