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行业分享 | 虚拟制片的核心是所有环节的数据化及迭代,把复杂的事情变简单
-
2023-06-12
什么样的创作模式是最生物本能、损耗最小的?答案其实非常简单,就是让一切“所想即所见,所见即所得”。通过将GPU和引擎引入制作行业,实时虚拟制片方案开始逐步成型。 我们说电影是遗憾的艺术,是因为电影作为一种重资产的艺术创作形式,其载体决定了它难以反复修改。虚拟拍摄能够让电影的创作过程像写小说一样,用相对低的成本去反复修正。 虚拟制作重新划分了前后期的界限,它把创作阶段截止时间放到了实时Previz(预演)结束的节点。所以不能简单的把「后期前置」理解成仅仅是把原来后期特效的东西前置,它的后期前置是从预演开始。 虚拟制片的核心是所有环节的数据化以及迭代。今天在虚拟制片体系中间,实时Previz和过往的预演有着本质不同,今天虚拟制片的预演约等于实景拍摄,从和传统预演的差异来看,虚拟拍摄预演的本质是将其当作一个可执行的数据,而不仅仅是一个Reference。 虚拟拍摄当然离不开最终成像的LED,它决定了我们最终画面是以什么样的标准呈现。博采在杭州和安吉的两个屏都是以像素对像素的这种方式去实时渲染,这个中间离不开超强的GPU算力。 按照传统模式来做《诞辰》会用41天时间才能完成,而虚拟制片模式总共时间是9天。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证明,虚拟制片对于创作周期跟创作方式会有很大的改变。
在《诞辰》拍摄过程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逻辑就是虚拟等于真实。所谓虚拟的空间其实就是现实空间的投射,在现实当中的透视就是虚拟世界的透视,我们不能把它理解成,那是虚拟的,这是现实的,虚拟就等于现实,这是我们的一个观点。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博采传媒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