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2023 AI影像艺术与科技前沿论坛圆满举办

2023-05-18

(本海报背景由人工智能为本次论坛自动生成)

5月12日,2023 AI影像艺术与科技前沿论坛在北京电影学院海淀校区举办。本次论坛以“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生产”为主题,由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虚拟现实与数字角色分会指导,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影视动画创作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办,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动画研究院、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联合承办,旨在共同探讨AI影像艺术与科技的核心与延展、跨界与融合、过去与未来等多层面内容,以此回应当前国际科技与艺术领域的重大前沿问题,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影像艺术融合共生,擘画未来中国式AI影像艺术与科技的产业蓝图。

2023 AI影像艺术与科技前沿论坛现场

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国内顶尖高校、科研单位和领军企业的权威专家参与。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教育部戏剧与影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孙立军教授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孙立军副校长指出,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对影像艺术、产业、文化与媒介产生了重大影响,传统艺术的生产方式面临着从“人人合作”到“人机协作”的重大变革,而如何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阐释东方美学并“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了学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因此本次论坛瞄准人工智能技术前沿,邀请各位专家就当下的人工智能技术与影像艺术领域的新现象与新趋势进行分析,期待各位专家提出高深见解并为行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孙立军

上午的论坛由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副院长、副教授刘梦雅主持。在论坛中,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教育部戏剧与影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孙立军教授通过《飞向月球》《立秋》《新三岔口》等影片分析了虚拟制作、虚拟角色、8K超高清数字水墨动画技术、游戏引擎技术在当下数字影像中的创作实践。特别是其还分享了全程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科幻新片《飞向火星》的策划进度。孙教授指出,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而如何寻找到与人工智能融合共生的协作方式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谢广明

北京大学先进制造与机器人系教授谢广明以《仿生机器鱼的艺术创作思考》为题,介绍了其在机器人技术方面的应用,谢教授认为仿生机器人在未来人类社会将承担更多的功能,并从某种程度形塑了一个新的人机生态。

丁亚平

北京电影学院特聘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二级研究员、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丁亚平以《数字迷思:加速主义、“超现代”及其“慢”协商》为题,认为数字时代的人类已经处于一个尤其热闹,又尤其孤独的时代,而人工智能所造就的不断加速的时间将导致了社会的加速,人类在深度研发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也要谨防其所带来的超速度。

丁刚毅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中国仿真学会元宇宙专业委员会主任丁刚毅教授以《元宇宙与虚拟仿真实践为题》,认为元宇宙的融合技术涉及到网络环境、虚拟界面、数据处理、认证机制和内容生产等,而“数字中国”的规划必然会引起人工智能与元宇宙的快速发展。

韩力群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发展中国家工程技术科学院院士韩力群以《智能化时代艺术创作的特点》为题,认为工具智能化、内容生成化、任务人机协同化、演员虚实融合化是智能化时代艺术创作的突出特点。

贾云鹏

下午的论坛由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教授孙平担任学术主持。在论坛中,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先进影像专委会副主任贾云鹏教授以《数字角色的生成与驱动》为题深入分析了《阿凡达2》等影片中的动作与表情捕捉技术以及《流浪地球2》中的深度伪造、基于像素的数据驱动等人工智能技术,并认为好的人工智能一定是表现人类的想象力的技术媒介。

陈军

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主任陈军教授以《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为题分析了利用程序化建模与人工智能扫描等前沿技术在电影级别影像方面的应用,并提出未来以多模态颠覆传统的生成模式将会实现电影的智能化创作。

薛雷

巴塞罗那大学ESCAC电影与视听学院教授薛雷以《华语古典主义,艺术元宇宙,AI 时代的教育思考》为题,认为我们面对人工智能技术时应表达出艺术家的态度,并阐释了基于语言学、逻辑学与符号学的观念艺术与数字艺术在人工智能时代的革新。

刘谦

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特聘教授刘谦以《数字影像与元宇宙》为题,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在影像增强与修复方面尽管发挥着巨大作用,但目前还未形成一个整体创作流程,而仅仅局限在一个环节方面,因此人类应该继续发挥自身的创意优势,以探索数字环境中的人机协作方式。

刘梦雅

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副院长、副教授刘梦雅以《技术与艺术同频共振—AI助推育人新路径》为题,展示了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基于人工智能影像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成果,并认为人工智能技术与电影、游戏、数字演绎及XR等领域均有学科交叉的部分,因此未来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如何依托人工智能培养更高端的新技术影像人才。

孙平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教授孙平以《当AI走进电影》作为发言题目,其倾向于将人工智能作为一个电影角色,并详细梳理了《黑客帝国》《机动战士高达》《机械姬》等科幻影片中人工智能的多元化身份。孙平教授认为,人工智能角色的出现实际上提出了关于以“情感”为中心的人机主体之争。

吴限

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副教授吴限以《科幻电影之初探》为题,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打破了电影创作的基本规律,并引用孙立军教授“电影游戏化与游戏电影化”的阐述提出当前的技术迭代已经将科幻电影推向了新的高度。

傅岩

中国电影集团动画产业有限公司设计部负责人傅岩以《AIGC在影视:动画美术设计的应用》为题,认为AI时代的人工智能辅助设计与传统设计首先在方式上体现出了不同。而“坦诚、迅速、高品、多样”的属性在成为了人工智能设计的优势的同时,也成为了人工智能辅助设计的劣势,而设计师的审美能力及甄别优劣的能力需要达到更高的要求。

张晨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动画教研室主任张晨老师以《AI技术将偶表演艺术及教学推入全新领域》为题,将人工智能作为导入话题提出了关于电影与动画的本体论问题,并分享了其搭建的电子机械角色仿生应用系统,以此认为偶表演艺术的“角色灵魂”是探索动画本体的主要路径。 

论坛的最后,孙立军教授作总结发言。他再次感谢了各位专家学者的莅临和精彩演讲。孙立军副校长指出,本次会议的出席嘉宾学科背景多元、研究特色鲜明,专家们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在艺术观念、媒介技术、虚拟制作、数字表演、元宇宙、偶动画、数字角色等方面进行了丰富而深度的阐述,为学术界提供了新观点与新思想;孙校长指出,计算机技术实际早于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进入到影像创作之中,但是我们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通过技术来表达艺术。我们应该积极地面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人工智能作为人类艺术的创作媒介,并深入思考我们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过程中应该承担的角色,探索出基于人工智能的东方审美,以塑造好中国形象,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2023 AI影像艺术与科技前沿论坛的成功举办回应了当下人工智能技术与影像艺术领域的重大前沿性问题,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对影像艺术创作、影像市场和影像文化产业的影响,为未来影像艺术与科技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向。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北京电影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14099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