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央美美术馆 × 谷歌,从虚拟空间延展出更多想象力
-
2023-05-19
徐悲鸿(1895-1953),中国现代绘画之父,在代表作《田横五百士》中隐藏了他的自画像
徐悲鸿的《徯我后》描绘了忍饥挨饿的村民等待从夏朝皇帝桀的残暴统治中解放出来的情景。徐悲鸿于 1931年在日本侵略中国东北部的满洲之后绘制了这幅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由日本建筑师矶崎新设计,并于 2008 年对公众开放
首先,数字技术为美术馆藏品的保存、记录和研究提供了便利,与保护和持续呈现文化瑰宝密切相关。在过去十年间,包括央美美术馆在内的国内各个美术馆都在进行藏品数字化的工作。在文旅部的号召下,2014年开始进行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普查的工作一方面是对各馆的藏品进行梳理,另一方面就是对于相关图片和文字的信息进行录入和整理,使得藏品相关信息能够通过数字化的形式进行保存,同时也使得藏品信息查找变得更容易,方便我们进一步推广数字藏品和专业学者及社会观众之间的接触。
我们近2万件的藏品基本上都进行了数字记录,不仅使得馆内的藏品研究更加便利,通过一定的申请流程,使得馆外的专家学者在我们的系统中可以查找他们可能感兴趣的藏品信息,为不同类型的研究提供了很多有效的视觉材料。我们也在网站上不断更新藏品的相关信息,观众也可以随意查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另一方面,在展览的数字记录方面,央美馆也是比较早的。在2012、13年左右,我们就注意到了360度线上展览这个新技术,开始寻找合适的技术团队,对美术馆的实体展览进行 360 度拍摄,放在网上成为数字美术馆。这种数字方式是对现下实体展览进行有效记录,也为随后的历史研究比较储备比较直观的图像文本。在有这个技术之前,实体展览做完以后留不下什么痕迹,也许有一些当时讨论的草图或设计图,但是由于布展过程中经常进行各种调整,所以最终的展览效果在展览结束之后除了一些图片外难有全面的记录。图片只能对展览从一定的角度进行局部拍摄,总有遗漏的地方,而360度的展厅完整还原了展览的现场布置,也记录下现场布置中所传达出的展览策划思路、学术逻辑以及作品之间的审美关系,是一个综合性的展示。所以,留下这种记录对于未来的历史研究,无论是展览史研究,还是就某个问题展开的美术史研究,都是一个很重要的资料。
这个或许跟数字技术和虚拟展览未来的发展也有关系。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尝试和探索之后,我们会逐渐生发出一种感受,在目前我们的技术所能提供的虚拟展厅里,观展体验还是远不如线下实体空间的。在虚拟空间里,由于点位设置有限,观众有时候不能以自己理想的角度观看这幅作品。同时,由于浏览路径是在线上,所以无论是在电脑上看或者在手机上看,也会容易迷失观看方向,从而减弱线上观展的兴趣。这方面的体验还是不能和实体展览相比的,所以我们也在思考到底需要一种什么样的虚拟展览,或者虚拟览展览的特色或优势在哪?
虚拟空间的好处是它抛开了物理空间的束缚,所以要探索更符合虚拟空间的观展角度和路径。比如不一定非要在地面上走着看,也可以飘在空中看,或者在一个无限延伸的空间里面游走,空间的动线可以是非常自由,有很多想象力可以施展的地方
在作品的选择上,也需要关注一些完全由数字媒介生发出来的作品。线下的二维或三维作品经过扫描等数字化处理,重现在虚拟空间中,除了记录意义以外,效果难免不理想。而完全用数字技术创作出来的作品,比如虚拟雕塑,或者用线上素材创作的各种平面或影像类的作品,以及可以在虚拟空间中进行互动操作的这类作品,或许是未来线上美术馆可以关注的一个方向。
另外,虚拟线上交流的网络和虚拟社区等等,也是虚拟美术馆在拓展美术馆观众群体,丰富艺术知识普及和知识生产方面的新渠道,需要进一步的讨论与探索。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艺术商业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