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展览推荐 | “赛博”园林——王琪个展即将亮相北京美仑美术馆·圣之空间
-
2023-04-25
展览资讯
展览名称:“赛博”园林——文化底色与未来隐喻
王琪个人作品展
策 展 人:葛玉君
艺术总监:李征
展览日期:2023年4月29日-2023年5月14日
展览开幕:2023年4月29日下午3点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798中二街 D09号 美仑美术馆·圣之空间
“赛博”园林
——王琪艺术创作中的文化底色与未来隐喻
文/葛玉君
去年,王琪先生个展“镜像·跨界之维与现实观照”一经展出,便引发了广泛关注。作为一名建筑师出身的艺术家,无疑,王琪与其他纯科班出身的艺术家不同之处在于,他的创作往往不拘泥于对技术的追求,而能够运用跨学科、跨媒介的属性和特点,来展开自己更为宽阔视域下的艺术探索。王琪的艺术创作最初源于对都市化“玻璃幕墙”的触动,进而对“镜像”理论与实践展开探究。一方面,他的绘画具有对当下现实问题、个体经验以及快速发展的都市景观的回应;另一方面,他借由“园林”等古建筑展开了一次“时间性”意义上的对遥远古意,乃至文化根性的主动性撷取。与此同时,由对“建筑”的敏感所引发的对“空间”的关注,让他的绘画重心进入一次对于时间“形状”的叙事研究。而在此次的展览中,则更突显了王琪创作思路的延变,即对虚拟空间、智能仿生,所谓的“赛博世界”所展开的一次相互叠加、面向未来的时空“隐喻”。
由“镜像”到“‘赛博’园林”,这一年中,王琪的创作既体现了明显的延续性,同时也突出了其强烈的回归个体意识与主动性表达的“转化”,以及由此所引发的对“未来”的想象……在我个人看来,王琪的创作在某种意义上,折射了当代中青年艺术家对所处时代变革及文化底色的集中呈现。而这种呈现在王琪身上体现为“由外入内”“由内到外”相互交错融通的过程。下面,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对王琪的艺术做一简要梳理。
赛博园林 •角楼 | Cvber Chinese Garden • Turret of the
Forbidden City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100x100cm
2023
一、“赛博”园林
所谓“赛博”,是当下比较流行的一个词汇。赛博为Cyber的音译,源于希腊文Kyber。最早为舵手的意思。在当下,“赛博”具有电脑仿生、人工智能的含义。换言之,所谓“赛博空间”,是指向“哲学”和“计算机领域”的一个抽象概念,具有虚拟网络世界里虚拟现实的含义。“虚”是其特点或属性之一。基于此,无疑“赛博”具有某种“未来”属性。而王琪本次展览主题“‘赛博’园林”中的“园林”,至少有两方面含义:其一,尽管王琪创作的早期灵感来源于城市建筑玻璃幕墙的镜像反思,但在具体创作过程中,他选择的是一种古建筑空间的代表样式——“园林”。因此,在这里“园林”第一个含义是被描绘的题材、对象;其次,“园林”更指向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人审美的高度结晶,具有强烈的文化属性。
由此,不难看出,王琪的作品一方面指向了对遥远传统文化的个体化“激活”。另一方面,又内涵着虚拟空间、智能仿生等基因,以及作为一名艺术家对未来想象的敏感。当然,这两者所共享的是“哲学”意义上的审思。在我个人看来,“镜像”则恰恰是两者之间的关联环节。因此,“赛博”——“镜像”——“园林”,分别指向了不同的历史方位,也体现了王琪艺术思考的维度、广度与深度。
关于绘制过程中的技术环节,王琪毫不避讳。换言之,这或许正是他创作模式的特性之一。得益于早年建筑专业出身,及对各种软件的熟练运用。王琪准确的调动他自身的综合优势,在选定表达对象后,通过不同软件程序的电脑制作,调节出理想的创意效果。在此基础上,王琪又将这种效果,通过手工绘制的方式在画布上起稿、着色、调整,直至完成。也就是说,“趋于数据推动”、“隐含算法要义”,恰恰是王琪创作的方法论。因此,当我们回看呈现于眼前的创作时,里边不仅蕴含着他实地考察、写生所带来的生动气息,更有着他通过电脑手段这一“延展的手”进行处理、转化,所留下的“智能”痕迹。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一过程的完成是通过“自我手绘”的方式呈现的,手绘的过程也是艺术家情绪与想法慢慢注入的过程。因而,我们通过对王琪几个系列作品的考察,也能深刻感受到此次王琪创作的主要作品——“赛博园林”与之前创作所拉开的巨大差距。
在“‘赛博’园林”里,我想到了“道家”的一个词,即“虚境”。首先,所谓“虚境”是由“实境”所诱发延伸出来的审美想象空间,即“诗意的空间”。其一方面由原有的“实境”画面想象扩大,同时,伴随着“情”“神”“意”等体味与感悟,画背后的“不尽之意”,又具有哲学层面的含义。其次,“虚”不仅指向虚灵,还指向“虚拟”,我们所谓的赛博世界,不就隐含着一种对虚拟世界的向往么。所以,无论传统文化中所谓的“虚无”,还是网络世界中所谓的“虚拟”,似乎都有一种哲学意义上的关联,一种对“意境”营造的潜在审美诉求。在这里,“远古”与“未来”如此的贴近。所以,此次王琪个展所集中呈现的“赛博园林”更多着眼于实境向虚境的升华,传递给我们的是在寻求当下社会问题与个体经验的相互交织中,对于“意境”这一艺术品位标准的重新阐述。
赛博园林 •桥-| Cyber Chinese Garden • Bridge |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100×100cm
2023
二、景境共生
如果说“镜像”系列中的古建筑等作品,更多是展开艺术家“个体”与“空间”,“主体”与“观者”之间相互对话,相互介入,相互共鸣的过程的话。那么,在王琪此次“赛博园林”等系列中,这种相互“对话”的关系,逐步转化为“自我阐述”“自我表达”前提下影响、激发、传递给观者的一个过程。换言之,一种“由景到境”“由境返景”——即“由表及里”“由里及表”的双向回应。如在“赛博园林·角楼”中,突出对城市文化、历史记忆的静观。正是在这一“静观”之下所营造出来的氛围、意境,则是艺术家首要传达的目标之一;再如“赛博园林·影一”作品中,所展开的“时间性”张力——前方的影子不仅表达了一种不在场的存在,如骑凤仙人等,更营造了一种对画面整体“延展”部分的浓缩。而“赛博园林·狮子林”所呈现的正是在这种虚幻状态之下,对狮子林内在精神的一种追幽。
其次,“由景到境”突出了王琪由上一系列到这次展览的转变,而这种转变的背后则强化了由“共构到共生”的交错。在王琪的“镜像·拙政园长卷”以及“镜像·狮子林”等系列作品中。我们不难体会,艺术家对“拙政园”及“狮子林”这一创作题材写生后的“再现”,艺术家仍然强化一种景观性、场景性,并在这种场景性的基础上注入自己的表现方式、思维范式,进而和对象形成“共构”关联,呈现出一件色彩缤纷的图像景观。因而,纵然是强化了作品的色彩系统,并且对它的景观世界进行人为改造和形态变异,但,我们仍然从画面中可以感受到,拙政园本身所带来的形象及历史信息。在我个人看来,这种情形,在他此次的赛博系列中却有所调整。这表现在,“赛博”系列不仅在形态、语言,还是在主题表达,乃至最后结果的呈现方面,以及在接受过程中与观者的互动方面,形成一种所谓的“共生”状态,“共生”更加突出了“境生象外”之意,突出画面所传达出来的背后深层信息,以及艺术家和艺术创作之间中间地带的进一步减弱!
赛博园林 · 狮子林│ Cyber Chinese Garden · Lion Grove Garden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100x100cm
2023
其三,与此相伴随的,则是整体气息上由延异到归依,由扩散到聚拢。在“镜像中的古建筑”系列里,王琪将古建筑的屋顶、窗棂、马头墙、门扇、窗格、连廊、牌楼等局部,进行了变形、变异后的延展。突出将“固态化”景观进行“外散式”的延伸,呈现为他对建筑“时间形状”的想象。这一延伸无疑是一种景观物体本身属性的外延扩大化、最大化。在抢占画面空间的同时,给人一种更为宽广的发散。这些看似变形、扭曲的过程,引发我们对画面是什么,表现什么的追问。而此次展览的作品,王琪无疑将这种“延异”转化为某种程度上的“归依”,画面的气息也转向内敛、聚拢。换言之,在经历了对景观世界加工后的再现,以及变形后的延异,王琪的艺术创作逐步转向了对景观世界这一存在与背后意义的主动剥离。
换言之,“由景入境”“由境返景”“景境共生”是王琪此次展览的特性之一,即在强化个体内心诉求的同时,突出对意境氛围的营造。而这种意境的生成,一方面带有时间性的往前追溯的性质,一种对园林的文化性,抑或更为广泛的文化根性的反思;其次,也反映了艺术家由对细节的“关注与迷恋”,愈来愈转移到对“宏观状态”的把握……
三、虚实叠变
此次展览中,我们不难发现,王琪在突出自我诉求的叙述中,从绘制方法层面,也由注重写实性、精微性,注重色彩的表现张力,逐步转化为注重“意笔传达”,注重“宏观处理”,注重“内敛静观”。首先,实虚叠变。我们从“镜像”绘画系列中,能够感受到较为强烈的塑形感、制作感,甚至某种装饰意味。非常清晰的传递出艺术家对于景观世界的某种“确定性”的描述。而此次“赛博”系列创作,则是在虚与实的叠变关系中展开的,并且由前一个系列的塑形性描述,转化成某种虚拟状态世界中带有混杂性元素的呈现,并蕴含着时间意义上的层层叠加、积染,以一种慢慢显露的方式展开。如果说,镜像绘画是赛博绘画的显像呈现的话;那么,赛博绘画则是镜像绘画的内在追问!如在“赛博园林·紫禁城”作品中,看似斑点类的层层积染,在某种意义上是以斑点为原型,淡墨或淡彩,一遍遍的叠加,以一种显影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尤其在“赛博园林·桥一”作品中,在同一色相中,用不同的色度浓淡叠加出极具层次感的画面,而这种叠加就技法上讲,呈现为某种由制作性、塑形性,向抒情性、书写性描绘方式的转变。在我看来,2022年创作的“镜像·屋角”,恰恰是这种转变过程里的一件节点式作品——被幻化的屋角,通过带有“写意性”的笔法,用缤纷斑斓的色彩呈现出来,带有较为强烈的情感抒发的意味。
镜像•屋角| Mirror Image • House Corner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120×120cm
2022
其次,由变形到底色呈现。在王琪“镜像·园林”中,艺术家通过夸张变形拉扯的方式,将园林局部细节进行重组,将固定的形态进行弥散,呈现出带有观念意味的对支离破碎场景的重组。有一种在“确定性”中寻找“不确定性”的感觉,而此次“赛博”系列作品,这种变形被有意屏蔽,呈现为对变形背后画面所蕴含的“文化底色”的抽离与再造,似乎形成某种“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的状态。与此同时,画面也由先技术、后观念,似乎转向观念技术并进,或“观念在先”的状态。如“赛博园林·桥二”,首先是对景观进行底色反转,在反转之后,却极力弱化底片的属性,呈现出某种景观背后的“文化底色”,且这种文化底色是肃穆的非戏谑的。当然,从变形到底色呈现的过程,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艺术家由象到境,即象外生境的一条阐述路径。
其三,由绚烂至深沉。从王琪绘画的色彩表现上看,“镜像”展与“赛博”展也存在较大分野。在上一个系列叙述中,王琪运用斑斓的色彩进行着他关于园林和古建筑的叙事。这些绚烂的色彩,包括了大量的纯色、亮色,鲜艳的色,组成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强烈的色彩触感。进而呈现出都市变化之下,玻璃幕墙投射之中,关于人的快节奏,紧张感情的色彩化系统的表达。而本次展览王琪的色彩则归于一种“绚烂之后的深沉”。朴实、朴素、内敛、低调。艺术家试图逼迫观者直接走入他的内心诉求,而尽量少的借助外在感观刺激。换言之,从对当下生存世界的直观触摸,律动的营造,到对这种绚烂背后的深层思考,艺术家在延宕甚至颠覆的情景中,寻找着艺术上的变革和内在生命世界的表达!
无疑,王琪创作中所传达出来的“虚境”,不仅指向了“虚无”与“虚拟”,更指向了“文化底色”与“未来隐喻”。在由“镜像”到“赛博”,“实镜”到“虚镜”,“共构”到“共生”,“绚烂”到“深沉”的过程中,王琪的创作心路,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当下中青年艺术家感知个体经验与社会更新之间相互交错、对话甚至对抗的缩影。而艺术家也在由镜像到赛博的过程中,在对更深刻、更内在世界的追问同时,完成了一次自我的迭代更新!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书记兼教学部主任
2023年4月改定
当建筑师拿起画笔,首次个展获众家点评!
对话 | 王志刚 x 王琪:镜像中的幻化
数字艺术博览会(成都)在蓉举办 打造国内首个沉浸式元宇宙展">第2届数字艺术博览会(成都)在蓉举办 打造国内首个沉浸式元宇宙展
数字艺术博览会(成都)论坛学术主持陆蓉之">元宇宙是能够产生交互关系的一种存在——专访第2届中国数字艺术博览会(成都)论坛学术主持陆蓉之
被“活”的《千里江山图》美哭了,春晚最美节目之一,这才是华夏民族的文化自信!
香港故宫开馆倒计时!914件文物166件国宝珍品,晋唐宋元书画重磅呈现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亚洲艺术 AsiaArt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