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苗妙与“色彩绘画”创研工作坊(第二期)成员合影
春夏之交,经过长时间的精心筹备,“色彩绘画”创研工作坊(第二期)于北京成功举办。在长达10天的时间中,围绕如何在当代语境中重新理解“色彩”与如何结合到“创作”之中两大核心问题,马树青、英格丽·弗洛斯(Ingrid Floss)与苗妙三位导师从各自的研究和创作方向出发,通过渐进深入的课题分析和实践,在对每位成员面对面的创作指导中,帮助大家打破对色彩的固有认知,探索绘画中更多新的可能性。而成员们则完全沉浸在艺术的世界里,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在自由、平等的氛围中相互学习,共同交流,开展了一系列乌托邦式的艺术创作和实验。现在,我们就将这次创研工作坊各位导师教学的精华提取出来分享给大家。
导师苗妙在“色彩绘画”创研工作坊(第二期)
作为此次工作坊的首位导师,苗妙老师在三天的教学中通过“色素系统和制色原理”、“三色限色调色盘训练”和“分组互动与个人创作练习”等三个课题,让大家充分认识作为材料的颜色,并通过练习掌握颜料的特性与规律。首日的课程内容就非常紧凑,包括对“色素系统和制色原理”讲解和“三色限色调色盘训练”。在此之前,苗老师首先请每位成员用一句话描述“颜色”、“形状”和“艺术家”这三个词汇,通过这个特别的“热身环节”不但帮助每位成员迅速梳理了自己对色彩和艺术家的偏好,以及想要在此次工作坊中解决的问题,也让这些来自天南地北不同领域的创作者彼此互相熟悉起来,交流和对话在这个过程中也自然建立起来。导师苗妙讲解“色素系统和制色原理”
整个上午,苗老师细致详尽地讲解了“色素系统和制色原理”,她从三套颜色系统切入,还原了西方制作颜料的工具、工艺流程的发展历史以及色素系统,并重点讲解了如何从颜料包装上的说明获取颜料色相、配方和性能的相关信息。苗老师希望大家能将色彩具体化,即抽象地思考色彩的同时也要具体的接触、感受和使用它。面对如此丰富而复杂的颜色与色素体系,成员们在努力记忆的同时也提出了诸如如何选择颜料和载色剂、如何调和色彩等方面的困惑,对于这些问题苗老师在解答的同时,并向大家强调:生成作品的逻辑并不完全依赖于材料语言,不能仅靠材料的替换或以审美的角度进行创作,而是要清楚使用材料生成作品真正的逻辑。成员制作色卡进行“三色限色调色盘训练”
下午进入“三色限色调色盘训练”的实践环节。苗老师首先向大家讲解了光色三原色、印刷三原色和调色三原色的区别,然后让大家完成“基础三色”和“艺术家三色”两套限色训练卡片。在做这个练习的时候会发现,每个人的思考方式、工具选择、涂色方式、工作速度、以及对色彩的感受和选择都非常不同。苗老师建议大家将自己做好的色卡贴在墙上反复观看,这样可以训练对色彩的敏感度,锻炼对颜色的观察能力。
成员收集所有色卡进行“色环”拼接
第二天的主要内容是“色环训练”和“双色限色创作”。这个过程意外地耗费时间,大家发现原来色彩的过渡变化竟然如此微妙,每个人对色彩的感觉也大不相同,需要反复调整和对比才能将色彩过渡均匀地连成色环。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重新认识了色彩的丰富和多样性,对色彩变得敏感起来。在进行第二项训练之前,苗老师准备了一个小小的色彩游戏:通过色彩来猜艺术家。这个游戏非常有趣,通过提炼一些重要艺术家的色彩,帮助大家分析理解大师的色彩关系与色彩逻辑。用“色卡”提炼大师作品中的色彩
接下来的实践是“双色限色创作”,要求在3个小时内仅用两种颜色创作一件完整的作品,作品的尺寸大小、材料、方法、二维三维都没有限制。3个小时中,两种颜色在成员们笔下呈现出不同的作品样貌。有的成员采用常规绘画的方法,在画面上将两种色彩从纯度明度上层次丰富地描绘出来,有的成员发挥想象,借助意想不到的材料让两种颜色碰撞出特别的肌理效果。其实,在短短3个小时中很难真正创作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这个练习真正的意义更在于体会“限定”带来的启发。现场展示与实践色素与媒介剂
创作交流中的成员
最后一天,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还增补了一场讲座。苗老师在前一天与成员们的交流中发现,大家对于很多著名抽象艺术家为什么会画类似风格和形式的绘画感到非常疑惑,于是连夜准备了一个PPT来讲解这个问题。在课件中,苗老师列举了很多西方重要抽象画家的作品,从他们各自的思考路径、工具材料、工作方法、艺术观念等多个角度分析这些看似雷同的作品背后的生成逻辑,这其实正是苗老师在第一天讲解“色素系统和制色原理”时强调的核心问题。
导师苗妙与成员分析讨论西方重要抽象画家的作品
成员实践课题作业
接下来的实践是将单色用十种方法和工具做出十种或十种以上的痕迹,做好后提取一个动词来表述自己是如何制造出这些痕迹的。这个练习也非常有意思,滴、晃、淌、刮、揉、拓、粘、刻、划、拖、喷、拍、弹、割、扎、吹……成员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寻找各种可用的工具,尝试在纸上制造不同的痕迹。在总结了大家的方法和结果后,苗老师告诉大家这些动词就像庞大的资料库,可以延伸出很多方法,大家如果能深入研究就能逐渐形成自己的创作方法。最后,苗老师给大家留下的练习是选择一个动作和一种颜色,以颜色的密度作为主题创作一件作品,这个练习将帮助大家更深地思考和理解这三天的课题所涉及到的多个知识点。成员进行“痕迹”实验
密集饱满的三天课程眨眼就结束了,在这个过程中苗老师重新建立起大家对于颜色和材料的认知体系,让大家真正意识到材料应是“工具的”,应该是非常鲜活的。绘画重要的不是材料形式,而是如何了解材料,利用材料,使其成为一种线索或一个通道,让艺术家进入绘画更深层次的创作中。
库艺术教育中心将在近期陆续发布全新策划的2023年暑期创研工作坊举办信息,欢迎感兴趣的朋友添加微信咨询(微信客服:kuyishu001)。
1986年生于河南济源。任职于全球最大的美术材料供应商柯雅(ColArt)集团,从事绘画材料研究,受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等八大美院在内的各大专业院校之邀,开设材料课程教学和相关项目合作。
咨询热线:010-84786155
*本微信图片及文字内容版权均为《库艺术》所有,如需转载请在后台留言告知转载事宜,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