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专访SOULO:首支全AI制作短片幕后揭秘,大胆操盘后的分享

2023-05-25

先来看片吧。

告诉我,看完是什么感觉?
如果我告诉你,这支短片由AI制作完成,你又会是什么感觉?
是不是忍不住再次点开,又看了一遍?
......

这支短片来自淘宝造物节和创意厂牌SOULO,一推出就在行业从业者心中掀起波澜,或感慨于AI的强大,或焦虑于自身的命运。
从年初爆火的接近人类水平的对话机器人ChatGPT,到当下Midjourney等不断刷爆网络的强大内容生成能力,这支短片和无数AIGC作品证明着,独属于人类的创造力领域已被AI叩响大门。
创造力是广告营销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广告人是否可以驯化AI?还是会被AI取代?
门后的世界会是怎样的,描绘出的未来广告图景是什么样子?
这支行业首支全AI制作短片的大胆试探,或许可以让我们窥见问题的答案。为此,我们找到项目主创之一SOULO创始人 赵晓松,一探项目背后的故事。

一些辅助你更好地阅读此文、了解AIGC的小知识。
赶紧码起来~

AIGC,全称AI-Generated Content,指基于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已有数据寻找规律,并让AI通过算法生成的各种类型内容的技术,例如AI对话、文本续写,文字转图像、AI数字人等。
AI模型,指通过训练算法和大量数据,使得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学习和识别模式,并做出相应的决策或预测。这些模型可以用于各种任务,如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推荐系统等。
Discord社区,一个在线聊天和社交平台,由共同兴趣、话题或目标相连的人组成,用户可以在Discord上进行交流、合作和分享资源,包括与AI技术相关的讨论。
语言类AI,是一种能生成文本、图像等内容的AI工具,可以与人类进行实时对话,生成不同风格的文案,甚至计算机代码等。
图形类AI,可以由文字内容直接生成各种类型的高质量图片的AI工具,可以辅助人类进行绘画设计和发散想象力。

Prompt,指给AI系统输入的提示或指令,可以是一个问题、一个陈述或一个需求,用于引导AI系统生成相应的响应或结果。Prompt的选择和设计对于AI系统的输出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既然担忧人类被取代 
 干脆直接和AI比试一下吧 

去年12月的一天,赵晓松拿出电脑注册了Discord社区,开始第一次探索。
赵晓松是从理工科生转到的广告领域,曾在甲方乙方都有过任职经历,后来因为喜欢表达,决定自己开家广告公司。SOULO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家对新技术充满好奇和探索的公司,SOULO整体团队也对AIGC有所了解,此前还曾多次运用AI辅助提案。

在其他项目中,SOULO利用AI辅助提案

你一定很好奇为什么突然开始介绍这段背景。
这段背景很重要,为此次项目提供了重要支撑——对AI有了解和相对熟练的操作经验储备,这也是后来淘宝市场部大胆提出“让AI给淘宝造物节拍片”,而SOULO努力一试的底气。
时间来到今年3月,AI的热度喧嚣尘上,淘宝市场部找到SOULO,希望为淘宝造物节的优秀单品打造一支宣传视频。
一开始这份Brief内容与AI一点关系也没有,转折发生在第二轮两轮提案之后,淘宝市场部团队发起沟通,提出新的方向:做一支与AI有关的短片。
Brief的变更不是没来由的,随着项目的推进,外界关于“AI取代脑力工作”的讨论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多的人被裹挟在焦虑的情绪之中。创造力是淘宝造物节的核心标签之一,淘宝市场部团队认为:

既然大家有‘AIGC取代人类’的担忧,为什么不把话题摊开来讨论一下。

一般情况下,面对这样的变更的正常反应是迟疑,毕竟这件事太新了。行业虽已有过几次试水,但整体还只限于平面创作层面,用AI创作视频还是第一次,作业模式、制片流程全都没有成熟的参考,能不能做成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这样的变更对SOULO来说却是正中心怀,团队对“AI vs 人类”这样经典而吸引力十足的课题跃跃欲试。

围绕这个思路,SOULO只花了半小时就给出了新的创意方案。
SOULO围绕AI的两个提案方向

两个创意方向,一个尖锐的檄文式长文案,直戳痛点;一个更纪录式事件,真切地用AI做一次项目合作。
淘宝造物节选择了后者,打造一场真正的人类和AI的想象力PK。

人类的想象力很好解决,淘宝造物节的一众单品就是很好的代表。但是,AI的想象力要如何呈现呢?
于是大家找到了邹飞。
在和目前国内AI领域最专业权威的导演邹飞进行深入沟通后,团队结合当下可施行的AI视频创作方式进行倒推。一个是拍摄原片,利用AI转译画面;一个是通过输入Prompt,用AI创作的图像合成视频。最终团队选择了尽量用第二种去落地。

采访中我们问及原因,赵晓松直率地说:
“我们的创作逻辑是想象力PK,落地点在‘想象力’三个字。把拍摄的视频投入AI,进行画面转译,这不是想象力,是百分百还原人的思考。用Prompt某种程度上也是在还原人的思考,但是图片的呈现形式和具体细节AI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这更符合我们的创意初衷。”
——SOULO创始人 赵晓松
 二、AI制片怎么出执行案?
 应对核心难点,先上三道“保险” 
具体如何落地AI的想象力?
毕竟是首次让AI“操盘”项目全流程,为保障项目的顺利推进,在进入具体执行之前,SOULO团队还需要给此次项目上几道“保险”,即结梳理AI特性和创意课题,制定高效有序的制片方案。

难点1:建立高效的工作流程

以AI为主创,此次项目没有【正式拍摄】环节,前期准备-正式拍摄-后期制作的一般广告制片流程并不适用。

如何保障各方的高效协作和项目的有序推进?SOULO团队结合过往制片经验和AI的实战运用,制定出整体工作逻辑:通过问语言类AI一个发散的问题,将得出的结果投入图形类AI进行创作,以此与淘宝造物节的代表单品进行想象力比拼。
一般广告片制片流程vs此次项目的制片流程

在这样的逻辑下,很大一部分的工作压缩到了【前期准备】中。采访中,赵晓松向我们讲述整支短片的【前期准备】步骤,为便于大家阅读和梳理,我们总结如下:
此次项目的前期准备流程

具体每一部如何执行,稍后揭晓!

难点2:让AI的输出结果可控

结合SOULO给出的制片流程不难发现,AI参与创作是此次项目的核心之一,而这也是此次项目中最不可控的部分:

● 语言类AI给出的回答

● 图形类AI创作的图像

众所周知的是,当下的AI只会做命题作业,未经过海量训练的AI给出的回答不可预见,更不可控制。为了在有限的执行周期内,尽可能地让制片全程可视、可控,保证最终的成片效率和质量,团队需要采用简单直接的方式——海量测试。通过前期的预判和全流程人工筛选过滤,辅助AI创作出更优质的作品。

难点3:让AI高质量创作视频

虽然,目前某些AI工具也具备一定的视频创作能力,但是整个团队在实践过后发现,这些AI工具大部分只适配于单一的表现形式,嵌套的风格也很雷同。必须要针对此次项目多话题、多画风的特性训练出新的AI模型。AI训练师的角色至关重要,需要邹飞导演个人的审美能力、整合能力,给AI注入灵魂。

核心难点解决完,剩下的就是按步骤推进执行。接下来,我们沿着项目执行流程向大家逐步拆解这支短片的创作过程。

 三、AI的想象力怎么样?
 我们问了AIGC数百个问题 

先来看看整支视频的完整创作流程:
正如前面所述,有非常大量的工作集中在【前期准备】阶段。

在和赵晓松交谈中,我们了解到,这几乎是他从业以来在前期投入精力最多的一个项目。采访中他说,“(这)比单纯拍个片,麻烦多了。”

(想要快速总结版可直接滑到此部分最后,但是,可能会错过精彩哦~)

STEP 1 _选品阶段:看似简单

单看视频,选品看上去是整个创作过程中最简单的一步。

但在和赵晓松沟通后,我们发现选品实则非常关键,不仅承载着品牌的商业诉求,而且一切的话题探讨、创意落地都需要产品本身的特质来承载。这部分淘宝市场部团队也一直在给到最敏锐的意见。
选品绝不简单,必须具备足够的视觉表达空间、开阔的创意发散空间,能经过AI的演绎后呈现出足够的想象力、视觉冲击力。这使得执行过程变得更繁重,需要在淘宝造物节7个频道,近50余件单品中挑选符合标准的产品,并确定成片中AI创作的视觉风格。
这意味着,SOULO团队除了需要进行主观筛选,还需要进行AIGC绘画测试,去检验挑选出的单品是否符合标准。
此次项目的选品流程和标准

赵晓松以一款稀有岩彩颜料举例:“当时列了很多的品去跟AI测试比对,以便于保留设计和视觉冲击强烈的单品,其中有一款岩彩颜料我们一直很喜欢,但这个东西很不好发散,AI画出的图也不够具象,我们只能‘忍痛割爱’。”
不止如此,在此次项目背后,团队实则还列了近十款产品进行了测试,在多方位考量淘宝造物节的商业诉求、产品延展空间和视觉表现力等标准,最终挑选出了成片中大家看到的这6款单品。

最总入选的6件单品以及3件备选单品

STEP 2_AI创作阶段:AI沟通/创作

确定选品时,也将每件单品的视觉风格一并确认下来。接着团队需要按照计划,用AI创新演绎指定风格的单品,形成图片集。这种“演绎”不能是毫无亮点的拼接、套模板,必须要足够有新意,要呈现出AI的想象力。
人类与AI语言不通,能获得什么内容并不一定可控。在这种执行标准下,项目执行瞬间被提升至魔鬼级难度。

● 问了AI几百个问题

首先,SOULO结合每个单品的特性提炼出话题,与语言类AI进行交流。

以陶瓷潮鞋花盆为例,除了短片中呈现出的“未来,生命还能装在什么容器里”的话题,还有“如果,人类成为植物的生长容器会是什么样”“如果宇宙鲸鱼可以穿梭宇宙,人类可以如何在其腹腔内生活”等话题方向。短片中所呈现出的问与答,仅是幕后工作的“冰山一角”:
针对部分话题,AI给出的回答
需要注意的是,和语言类AI沟通并不是输入话题就能获得高质量的回答,大多数情况下,得到的可能是这样空泛的答案:

如何提高与语言类AI的对话质量?SOULO在经过大量的测试后,总结出沟通的技巧,在此也一并分享大家:

1、⿎励语言类AI扩展其回应,通过补充提出,帮助引导对话

2、监控对话的⽅向,根据需要进⾏调整,引导对话⾛向有意义的⽅向

3、提⽰需要简明扼要,避免包含不必要的细节或说明

4、使⽤具体、有针对性的问题,避免过于模糊或开放

5、可以使用角色扮演,帮助语言类AI更好地理解角色和人物

6、以及最重要的:只有带着想法和语言类AI沟通,才能得到有效的答案

到这里还没完,AI的回答并非全都具有视觉表现力,还需要经过一道筛选工序,由团队挑选出优质回答,然后才能投入下一步骤——用图形类AI将文字转化为图像。
针对部分话题,AI给出的回答

● 一场输入Prompt的硬仗

图形类AI的创作像潘多拉魔盒,各种Prompt如“咒语”般,仅些微的变动就可能带来完全出乎意料的结果。

赵晓松告诉我们,“敲开AIGC制图的大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具备基本的英语能力和会上网就能很好地掌握,(笑)”。但是若想要图形类AI尽可能还原人脑中想象的画面,仍需要进行多次Prompt测试和调整。
例如,狗狗滑板的简单Prompt是“Cute magic dog skateboarding”,但如果仅这样输入,只会得到这样的结果:

但是如果输入:“Cute magic dog skateboarding,Purple Rainbow symbol, magic effect, bioluminescence, cute environment, neon lights, complex details, surreal, 8K, triple lighting, high resolution, Vray rendering 3D 8k”,给到特定的画面元素、视觉效果、画风、光线、渲染效果等细节指令,得到的图片就会完全不一样。

沿着这个逻辑,不断调整词汇,丰富细节,就能越接近期待中的效果。
或许大家从这段AI绘画的描述中能感知到,用AIGC绘图虽然不再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但是在没有丰富经验和词库的辅助下,仍是一个相对耗时的过程,且仍需要人的创造力加持才能产出惊艳的作品。
和AI对话越多我们越会发现,核心思想、创意仍然来自人本身。如果你脑袋空空地去问AI,得到的只能是空空如也的答案。
——SOULO创始人 赵晓松

STEP 3_脚本阶段:主打一个反常规

采访中,赵晓松告诉我们:此次项目以文字脚本为主,没有常规的细化分镜脚本。

和邹飞导演的沟通中,团队认识到AI创作视频是非常开放性的,拍摄手法、构图、细节场景等都没不可控。若想AI按照分镜脚本中人构想的画面输出精准的内容,只能做模板视频进行强引导,而这可能需要花费的时间是去线下实际拍片的好几倍。
因此,以文字脚本的方式,让AI在有限的空间内随机发挥是此次项目的最优方案。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也就明白了:前期的选品、与语言类AI问答、图形类AI绘画等一系列测试和筛选看似给自己“找麻烦”的复杂操作,其实皆是为了让脚本更具有参考性和可执行性。
初版文字创意脚本

平面转变为视频的过程中,素材的表现力各有不同,是否适合视频格式,需要哪种构图和色调均不得而知,这就导致一般流程里确定性的文字脚本和画面描述并不可行。因此,这版创意脚本其实更可以理解为一份脚本逻辑参考,即人类与AI究竟进行想象力对决的故事大框架。
与客户在这个框架之上达成共识后,团队还需要通过排布、补充不同的“血肉”(内容素材),在AI训练模型中生成、测试后才能给到一份直观、可参考、可执行的视频脚本。
至于在没有布景、演员、拍摄环节的情况下,如何呈现视频脚本?具体选择哪一种组合、哪些素材,问题就交到了邹飞导演手中。

STEP 4_后期制作:导演注入魔法

其实,邹飞导演对AI模型的训练早在选品阶段就已经开始了。例如,在产品画风选择时,邹飞导演导入AI模型提供了更多风格参考,也为后期视频创作导入更多数据参与。

因为每一步都在跟进并不断投喂给AI进行测试,所以在内容细化时邹飞导演已经掌握了足够的数据基础,能结合前期测试的各种素材、AI训练效果,和预览动画,输出更加精确版的视频脚本。
整支短片的制作过程大致如上。
在采访的2个多小时里,为了解清楚具体的创作过程,有近三分之二的时间都花在了具体执行步骤中的要点、细节探讨上。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沟通,以及在本篇内容中对制片流程的尽可能还原,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AI,构建起对AI时代的想象。
为了方便大家快速总结,就具体一个画面的制作流程,我们也给大家放在这儿了:
1、确定选品与视觉风格

2、与语言类AI进行问答

3、在图形类AI中将回答转化成画


4、导入AI训练模型创作视频

 四、驯化?还是被AI碾压?
 行业首支全AI制作短片的启发 

聊完了项目创作经历,我们很直观地感觉到,流程的复杂和繁琐。这与我们采访前“AI解放双手”“AI取代人类”的猜想相去甚远。
在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差距之外,让我们更好奇的是,为什么自己会有这样理所当然的猜想?
AI一定意味着更便捷、更高效,性价比更高吗?我们究竟应该对AI持何种态度?
就这些问题,采访中,我们也与赵晓松进行了讨论。
数英:就SOULO的整体实践来看,用AI进行全流程广告制作的性价比如何?

赵晓松:前阶段有一些客户来问过类似的问题,我觉得现在AI还处于有信息差门槛的阶段,需要一定的技术储备以及如何解决版权问题。所以,能不能减少制作成本并不是一件十分明朗的事情。并且,受众经过一段时间后,也可能会对目前的AI感视觉产生审美疲倦。

一方面,AI还没能达到创意人的水平,它没有真正创造的能力。背后的逻辑都是大数据抓取-再编辑。所谓尸体的拼凑。
另一方面,目前的AI只能给到很多开放性的答案,并不能准确还原人设想的东西。如果非要用全AI的方式百分百还原人脑海中画面,它的制作成本和时间成本是可能会超过传统的视频制作成本。
数英:成本主要都集中在哪些地方?

赵晓松:研究AI技术,引导AI发想。同时收取的素材量非常大,细节错误很多,需要人工去不断修正。项目中充满了,处理不可控因素而牵连产生的成本投入。

数英:在你看来,在正式的项目操盘中,AI技术可以如何帮到广告人?
赵晓松:在提案阶段,AI可以帮助我们迅速让想象力可视化,给提案加分;在执行阶段,对于部分项目AI可以给出一些引导,例如人物设计、场景设计、线下装置概念等。它的定位是一个好的工具,并非一个真正的新员工。
数英:所以,目前的AI发挥空间还很有限,只能作为工具使用,而不是如其他人担忧的那样会取代人?

赵晓松:我觉得不会,目前的AI还在由0到1的阶段。项目的核心,是人在做绝对的主导决策。

数英:你也提到“项目出街后,引发了很多探讨,有迷茫的,也有不解的”。就你个人来看,行业对AI的普遍态度是怎样的?
赵晓松:有人认为AI会动摇产业结构。AI真的有朝一日替代了大批量的执行岗。还有一些人觉得AI创作的东西没有灵魂,是“尸体的拼凑”。他们认为这不是一个正确创作模式和创作生态,会养成创作者的惰性依赖。
我们AI会替代体力劳动,但是它看上好像更想先替代脑力劳动。所有人都处在AI带来的巨大冲击中,不是只有广告人。所以,大家有危机感在所难免。就像人们有说到的。AI就像我们时代的“蒸汽机”,蒸汽机都出现了,行业的“工业革命”是不是也快来了?
数英:现在的技术革新太快了,我们应该如何正视AI技术给广告行业带来的变化?在这种广告行业的“工业革命”的可能性中,哪些岗位和公司可能会被AI替代?

赵晓松:我从16、17年开始做广告,那时候social很火,很多传统广告公司被迫着做改变。这几年经济红利在退热,市场的挑战更大了,利润下降的时候营销预算会挨第一刀。

我曾经和一位4A的老前辈聊,他说他经历过90年代用电脑绘画代替手绘的阶段,他觉得现在跟当时是一样的,也是一种工作模式的改变。当时电脑代替手的冲击不比现在AI带给我们的小,但是我们现在还是需要绘画的艺术审美,甚至还在进行手绘。
至于替代与否,我觉得还是谈不上,更多的可能性是,AI会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
数英:工作方式?怎么解释?

赵晓松:广告在AI技术的加持下,可能个人工作模式会越来越多。AI能解决人的思考效率和专业落地的问题。在AI的帮助下,一个复合型人才、一个真正的核心内容创作者会越发如鱼得水。不免让人想象,在未来真的可以以一敌十的方式去工作。

但同时,人性永远是一个好故事的灵魂。AI的发展让我们更容易的获得视觉的形式感,于是形式大于内容的东西会越来越审美疲劳。因为AI可以呈现好看,而好的内容需要人去赋予。
数英:当个人工作模式越来越多地替代公司作业模式,品牌会不会不再需要广告公司?这种趋势其实已经有了,很多公司都在训练AIGC,减少创意外包的需求,在这样的趋势下,广告公司会消失吗?

赵晓松:我觉得不会,就像这条片的官方视频号下面,排名第一的热评说:“AI还是天真了,广告人是个体力活。”哈哈。

数英:在这种情况下,广告公司怎么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赵晓松:拥抱技术变化是个有趣的事,但我仍然觉得我们不能完全依附于此,否则广告公司最终会变成一个批量AI素材的公司,价值会烟消云散。

内容还是核心竞争力,我相信内容的价值,这也是为什么对各种新技术不会感到害怕反而拥抱的原因。AI目前很热是因为它足够新,等大家对它祛魅之后,最后比的还是AI背后的东西。
我还是一个后辈,入行不算太久,对于这个行业也谈不上什么特别的观点,也没有特别强烈的使命感。我只是觉得,在有想法就能生成很fancy的形式的未来,真正创新的、有人性的内容会更稀缺,挑战也会更高。而且,从目前,AI也只能帮助我更好地去表达内容,无法替代去独自创作。所以,我相信,好内容始终是有价值的。
还记得短片最后的“回马枪”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还不得而知,可以确定的是,AI时代是一座未知的“黑暗森林”。在这样的未来中,必将诞生出新的产业结构与商业形式,无论是否会被AI淘汰,我们都没有“不回答”的选择项。
AI不一定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但必定是人人都需要掌握的武器,是我们最终能在时代的跌宕、新技术的冲击中幸存下来的关键。
“人类用好想法喂饱了AI,然后呢?”
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思考与观点,或者对此次项目的任何疑问,我们将邀请项目主创与大家共同探讨。
最后,祝福大家都是“幸存者”。
访:吴小宝、lily
编辑:lily
注:
* 文中所有图片为内部测试使用,严禁商业用途

往期回顾

1. 专访ADK 台湾:一个找鬼镜头的彩蛋,火到刷屏

2. 520营销案例复盘,爱有更多丰盛形态
3. 东方树叶,一款“难喝饮料”的翻红路
4. 5月精选报告合集:AIGC、潮流运动……
5. 回味精彩,2023台湾广告流行语金句奖揭晓!


这就是数英:
这里聚合世界及中国500强企业优秀营销人才,共同探讨创意进化、品牌增长、商业力量与企业间合作;这里聚合国际与本土一流广告代理商发布即时动态、分享优质案例、进行人才招聘;这里聚合业界资深作者,以全面视角洞悉行业生态,创作有价值的内容。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数英DIGITALING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18291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