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⑧ | 刘小磊:课程思政视角下《中国电影史》教学模式探索

原创 2023-05-08




编者按

近年来,北京电影学院基于专业特色与学生特点,深挖校史校友红色资源,分三步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全类别、全院系、全课程覆盖。注重发挥专业课和实践课的育人功效,在对创作、艺术、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强调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实现人文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融合的目的。

党委宣传部特辟专栏,将陆续展示北京电影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内容、特色和亮点,供大家学习、借鉴。

刘小磊 文学系

课程思政视角下

《中国电影史》教学模式探索

刘小磊

 




一、关于《中国电影史》与授课难点

《中国电影史》既是北京电影学院全体学生的选修课,也是文学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兼具宏观的电影历史观与微观的经典电影创作的讲解。通过本课程教学,让学生掌握中国电影一百余年的发展阶段、历程、特点;熟知重要的中国电影人及电影作品;对中国电影属性、产业、类型及与受众的关系都有一定的了解。适应我校人才培养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作为《中国电影史》的授课教师,我于2005年攻读电影学博士学位时,将具体研究方向确定为中国电影史,2008年开始参与授课,至今逾十五年。授课过程中,我曾经遇到两个难点,也一直试图寻找合适的解决路径:


首先《中国电影史》一直既是选修课,也是专业必修课,所以最开始如何在针对全校的选修课和针对文学系的必修课找到差别,是颇费了一番功夫的。因为学时不同,授课学生的专业不同,对这门课的需求也自然不同。再加上历史课,讲求史实,也会稍显枯燥,一旦学生发现跟自己目前的实践不直接相关,吸引力会大幅下降。所以,针对十一周的选修课和十六周的必修课,我根据难易程度和重点难点差别,准备了两套不同的课件,而非简单地做一些内容上的增补或缩略。


选修课我会侧重以人和作品带出历史,从微观推向宏观。因为电影人和作品是学生会普遍熟悉的,降低进入课程的壁垒,尤其我们是培养未来电影从业者,他们对中国电影前辈和先驱,会更有心理认同和崇敬之心。我也会更注意片例的选取和结合,从视听角度做一些偏向创作的讲解,让学生能将历史与实践做一些结合。


专业必修课我会更侧重电影史观的输出,以中国电影史的路径帮学生建立一个宏观的电影知识体系。因为《中国电影史》是文学系大一学生的课程,如果能打好基础,可以方便他们将来与其他课程的衔接,比如《影片分析》、《剧本精读》、《电影策划实务》等课程,这样对学生学习而言,经历的是从宏观到微观的过程,也更能明白自身专业的定位,以及前人做过了哪些尝试和努力,缩短他们进入行业后走弯路的过程。


其次《中国电影史》是针对中国百余年电影发展的通史讲解,在对比世界电影史上的一些电影的艺术成就时,尤其是世界电影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集中艺术贡献的流派,如法国新浪潮、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经典好莱坞及新好莱坞等等,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艺术作品会稍显薄弱。如何让学生能正确客观的看待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以及每个阶段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以正面积极的心态,以主人翁意识投入到未来的行业创作与发展中,也是《中国电影史》课程的一项重要的任务。这个任务,超越了简单地授课及解惑层面。针对这个难点,以及每一届学生呈现出的不同特点,我也一直在摸索和总结经验,并尽可能的通过讨论互动,了解学生想法,给予一定的引导。


课后与学生合影

指导的学生作品在金字奖获奖

指导的学生电影史论文在金字奖获奖




二、课程思政建设下的《中国电影史》

教学思考

结合着这些年来的这两个难点,我参与了《中国电影史》的课程思政建设,发现将课程思政化的过程,其实也是有效的帮助我解决这两个难点的过程。


首先,中国电影历史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当下我们正在经历的,在时过境迁后,就变成了昨日的历史。所以《中国电影史》课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在不停的发生变化,并且要求授课者时时关注产业现状和行业动态,及时更新自己的授课观点,只有老师做到了这一点,学生才可能是更积极主动的状态。


举一个简单地例子,关于对胶片的态度。我刚作为电影史研究者时,胶片拍摄对于创作者,看胶片对于影迷观众,是有着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的。胶片对于电影人有着近乎神圣的意义,它意味着某种标签、某种门槛、某种身份。所以,当数字电影开始兴起时,当一块硬盘就可以取代费时费力费财的胶片时,电影人普遍带着抵制的心态,认为非胶片的创作“不配”称之为电影创作。甚至很多数字电影,在影院放映时,都经过了一轮转换,那就是“数字拷贝转换成胶片拷贝”。即便如此,时代的车轮在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前行,柯达公司还是“关门大吉”了,胶片仍然默默退出了历史舞台,留下的只有电影人和观众们的低语缅怀。电影创作的门槛伴随着数字技术,似乎在一降再降。媒体介质也更加多样化起来,碎片阅读与观看几乎变成了全球趋向。所以,数字电影的讲解成为讲授当代电影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讲授态度也跟二十年前有着本质差别。这不是由研究者或者专业教师的个人好恶决定的,它是由一门艺术门类自身的发展规律决定的。这种开放,流动的观点,在课堂上尤为重要,同时也能够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其次,如何正确看待思政与专业的关系,寓思政于课程化。思政课与专业课之前一直是学生本科四年学习的两条并行轨道,没有兼容性。实行课程思政化,首先要找到这种兼容的缝隙,而不是简单地将思想教育观点进行专业性的叠加。对于艺术类学生尤其如此。艺术类学生相比较综合类大学的文理科学生,还是有其教育特殊性的,他们更加外放、感性,优点是对很多事物富有热情,缺点则是热情背后可能有时会容易冲动和偏激,这不仅反映在行为上,也反映在思想上。所以,《中国电影史》课程思政化,首先要保证其专业性的稳定,将思政观点转化为专业观点,渗入其中,而非简单地非此即彼的教育。所以,我将课件做了较大的改动。之前讲中国电影史,我是按照断代史进行讲述,这一次基本体例不变,但是会在每一部分的断代史上加上更加明确地专业观点。例如,讲到早期中国电影史,从1905年到1949年,这个时期的中国电影从最开始诞生和发展,受到欧美电影拍摄上的一些影响,但是从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政治命运发生改变,电影发展也随之发生改变,之后的整个电影发展过程是逐渐民族化的过程。从一开始的欧化影响,到之后的民族化发展,中国电影逐渐走出了属于自己民族特色的道路。我试图将这种更明确的历史观点赋予学生,让他们不只是对一些简单地人、事、物有散碎的了解,而是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更加宏观的观念意识,也由此加强艺术类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


《中国电影史》课程思政化,是我数年来电影历史教学的一次有益的尝试,在这次尝试中,我更新了全部课件,重新明晰了每一章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更加明确育人目标。也希望能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史学类的课程更加感兴趣,让授课更加丰富生动。


主编的中国电影史论文集

出版的中国电影史专著

课件样张

文| 刘小磊

审核 | LH JT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北京电影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电影学院 高校新闻

12291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