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多方位促进影视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助力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中国电影科创峰会暨第十四届中国电影科技论坛在重庆永川举办
-
2023-05-11
5月5日至6日,重庆永川,首届中国电影科创峰会暨第十四届中国电影科技论坛顺利举办。本次峰会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电影局)、重庆市文旅委、重庆市永川区委、区政府联合主办。本次峰会以“科影融合·数创未来”为主题,围绕“影视科技”和“影视人才”两大话题设置了为期两天的主题论坛、技术讲座,影视科创展览、相关赛事研讨等环节,多方面呈现、探讨影视科技与人才发展,促进行业进步,为推动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献上赤诚助力。电影直接体现综合国力,在电影工业不断向数字化、规模化迈进的趋势下,加强科技自立自强,培养电影工业人才,是提升中国电影工业化,建设电影强国的必经之路。
峰会开幕式上,相关领导表示,重庆拥有丰厚的人文积淀和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是天然的摄影棚,永川依靠数字经济产业,已按照国际领先标准建成西部最大科技片场,构建起“科技+人才、平台+服务”的一体化产业生态,实现影视与科技的高度融合,标志着重庆影视行业由“拍重庆”变为“重庆拍”。未来,随着电影与科技结合更加紧密,制作智能化、生产标准化、云端数字化的深入演进,必将给中国电影带去全新的面貌。
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党委书记、所⻓张伟表示,当下电影产业专业化、融合化、多元化趋势明显,中国正处于从电影⼤国向电影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本次峰会聚焦数字⼈、元宇宙、虚拟摄制、云端制作等众多前沿热点科技,相关探讨将为我国电影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凝聚智慧、创新思路,推动现代科技成为⽀撑引领中国电影⾼质量发展的动⼒引擎。
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闫少非提到,永川数字经济产业扎实,在影视科技方面有完善的产业生态、健全的服务体系和国内领先的数字摄制能力;中国电影科创峰会始终坚持“科技为电影服务,产业为事业赋能”的宗旨,在业界和学界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和声誉。永川完备的基础和峰会的良好声誉相得益彰,日后将在多方面推动中国电影科技迈向更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的发展局面。
永川领导也提到:当前随着影视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如何进行资源整合,推动文化数字化、培养相关人才是行业当务之急;怎样将最新的信息技术运用到影视制作中,提高制作工艺与效率,已成为文化和科技界创新的热门话题。此次峰会恰逢其时的召开必将成为推动中国影视工业化、科技化、数字化发展的里程碑。
此后,峰会对对国内优秀的电影自主创新应用技术进行表彰。16家企业的18个应用技术凭借在拍摄设备、LED显示屏、软件开发、动作捕捉、虚实融合、特种拍摄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及应用,获得表彰。本次表彰旨在鼓励影视企业及工作者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助力完善电影自主创新体系,帮助实现影视行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本次峰会上,《中国电影数字制作规范》白皮书正式发行,本书致力于解决电影行业数字制作问题,覆盖电影制作全流程和各主要工种,作为电影制作领域⼀本实⽤的⼯作⼿册,促进中国电影制作更加规范、高效、优质。本书由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担任主编,中国电影家会、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影制⽚⼈协会、北京电影学院担任联合主编,众多行业专家学者、资深从业者历时三年多共同编纂完成。
2023-2024年首届全国大学生48小时虚拟制作大赛也在本次峰会上启动,同时召开大赛闭门研讨会。三十余位产业及院校专家、学者,针对人才培养、大赛规划等话题进行充分交流。大赛将于2023年下半年举行,将邀请产业界和学界专家参与评审,对参赛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并联合科技合作伙伴,组织一系列工作坊活动,为参赛队伍及相关院校提供技术培训。大赛旨在通过赛事活动促进院校与产业的产教融合,帮助院校培养面向未来的复合型人才大军。
之后进行永川影视剧项目落地发布仪式、永川科技影视相关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永川科技片场揭幕仪式。
主题分享环节,国家一级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数字制作工委会会长江海洋发表名为《想法·算法·说法》的演讲。他用自己的职业生涯回忆,科技把电影从感光时代带入数字时代。真实曾经是电影的旗帜与魂魄,也是吸引与感动观众的圭臬,更是电影导演一切“想法”的宗本。但科技让“想法”变为“算法”,数字技术制作的虚拟影像,创造出有别于自然的“银幕真实”。未来的电影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是否会有一个全新的“说法”?
国家一级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数字制作工委会会长 江海洋
江海洋指出,“算法”不可能取代“想法”,一如形式不能取代内容。但“算法”可以改变“想法”这也是不争事实。未来,在坚守人文精神与审美价值上,在推动人类文明,强化人文关怀上,“想法”必须守住底线。守住想法,拥抱算法,创新说法,是摆在每一个电影人面前的思考题,也是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电影摄影师、摄影指导刘寅,用《流浪地球2》拍摄的实例阐释《当代科技在影像创作中的运用》。《流浪地球2》在开机前进⾏了全⽚虚拟动态预览拍摄制作,利⽤数字虚拟摄影和动作捕捉⾯部捕捉技术,把全⽚在成本可控的条件下进⾏了剧本的可视化创作,使大量工作得以前置;引进数字灯光技术完成传统灯光⼯作⽅式⽆法实现的效果,通过数控机床进行高净度生产,融⼊可重复编程的数控技术⼿段,制造大型挂灯装置,完成准确的运动光效。刘寅表示,从业⼗⼏年,亲见行业技术变迁,“危机感”督促着他和团队不断学习进步,研究探索电影意识形态与美学表达的深度,了解各种技术⼿段与⼯具的更新换代,只有终身学习,才能紧跟中国电影⼯业化的路途⼀路前⾏。
电影摄影师、《流浪地球1、2》摄影指导 刘寅
国内虚拟拍摄企业达瓦科技,介绍了公司落地永川科技片场后为影视行业提供的服务内容。达瓦科技CEO卢琪表示,自己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虚拟拍摄跟各个模块的关系,是否只能拍科幻片,是否要取代后期制作。他用视频展示,虚拟拍摄借助多方面技术,可以取代实景拍摄中难度较大的场景,比如不同年代的医院、机场、警察局的中前置景布置,以及恶劣天气场景下的拍摄,极大减少剧组精力、时间和资金消耗,降低拍摄风险。也能为高空戏动作戏及带有反光道具的场景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在一些场景下,虚拟拍摄可以直接做到所见即所得,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拍摄效率比传统流程提高几十倍。所以虚拟拍摄,不仅限于科幻、魔幻题材,也不是后期制作的替代品,而是提升制作质量的技术工具,帮助行业降本增效的技术方法。
影视科技技术分享环节,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薄一航,就数字人文视阈下AI对电影领域的赋能进行了讲解;中影电影数字制作基地副总经理马平指出,科幻电影有效提升了电影工业生产分工化、专业化与流程化发展水平;1905电影网董事长李玮,就中国内容的海外传播提到,人工牵手AI智能,将使更多内容“走出去”成为可能;凌云光元客视界副总经理李淼展示了如果创造栩栩如生的数智世界,希望用科技共同赋能全国百城千棚数字化、智能化;北京天图万境科技联合创始人张开,介绍了全球唯一可以完整拍电影的虚拟制片平台,强调工业化也要以好用为基础;天津大学灵然创智工业元宇宙联合研究中心主任王一夫,阐释了云制作利用强大的数字底座,把制作依赖的软硬件平台从线下搬到云上,并重点解决远程协同问题的原理。
圆桌对话环节,嘉宾们分别就“影视科技发展”与“影视人才发展”展开深入交流,积极就行业发展建言献策。
就影视科技发展情况和趋势,主持人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院长丁友东请嘉宾给出更专业的信息。
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刘达提到,电影产业在加速云化和智能化升级,人工智能在电影全产业链的应用也在不断泛化和持续深化。比如制作端,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已经参与到剧本和内容创作中,AI技术已经服务电影图像增强、影片修复、常规格式向高新格式转换等,放映端的技术革新会加速智慧影院建设,推动影院运营服务管理由自动化向智能化演进。
中影电影数字制作基地副总经理马平指出,大模型和AIGC近来的火热是因为人工智能首次形成了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生产力,虽然还很原始、粗浅。电影行业也在探索一些用其做基础工作替代的可能性。未来,我们将要面对的不仅仅是UGC取代PGC的问题,而是内容本身会被重新定义。具备专业机构水准的个人制作内容会成为常态,内容本身也会因此发生深刻的变化。
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主任陈军表示,技术变革对电影人才的培养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个欣喜的现象是学生都在主动采用这些新生工具。未来,AI技术可以帮助产业跳脱出既有的生产模式,电影人的工作会变得轻松许多,希望很快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华为云计算媒体服务产品部云桌面首席架构师侯昌华指出,云计算已成为跟水、电一样的基础设施。2019年就有好莱坞机构预测,未来十年影视制作的一些资产会全部上云。他认为这个进程在中国也在加速,很快大众就能看到在云上制作完成的电影。
影视人才发展对话环节中,主持人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系研究员、影视系研究生导师、电影产业专家刘藩向嘉宾们提出了困扰行业已久的问题“产教怎样融合”。
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常务副院长刘谦直言,ChatGPT这样人工智能应用的出现,让教育届面临较大的冲击。既有的人才培养路径,已经不适应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未来的教育应该由知识为中心的人才培养变为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
中国影协数字制作工委会副会长,视点映画总经理庄严指出,后期制作行业长久的人才困境就是在正规院校招募的人才往往眼高手低,培训机构出来的人才往往在艺术感知方面有短板,发展空间受限。迫切希望企业和学校能够通力打造更好的行业人才培养机制。
厦门大学业界名家(原八一电影制片厂高级工程师)刘晓春从教育工作者角度提到,培养行业科班人才,学校也希望学生更多地学习基础理论和影视规范,并且筑牢文学素养、电影审美,唯有这样才能在日后走得更加长远,达到行业顶尖人才的标准。
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数字制作工委会副会长,倍视传媒副总裁谢宁指出,影视数字制作是工业,要解决行业人才问题,需要正规院校培养正规军;要解决产教融合的问题,还是得从院校机制找突破口,打破旧观念的桎梏,真正让产业和教学能够融合,鼓励学习期间多实践,多实战;同时全社会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引导,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这样才能有更好的人才储备。
更多亮点:展会+赛事+人才计划,诚意满满共筑峰会
两天峰会当中,除了嘉宾的热烈分享与讨论,中国影视科创展也在如火如荼的举行。3000平米的展区,18家行业内技术领先企业的先进技术和案例,从虚拟拍摄、虚拟数字人、云端协同制作、高端拍摄产品等9个方面,全方位展示影视科技产业链。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CG世界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