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装饰》2023年第2期介绍

原创 2023-05-07


艺术设计月刊

2023年第2期

1958年创刊/总第358期

清华大学主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


PREFACE

写在前面




20 年前,彼时的中国设计正在进入高速发展的轨道,已然呈现出很活跃的面貌,但进行一番中日设计的比较之后,往往都会有一个突出的感受:我们的字体设计太弱了。所谓弱,是指字体产品少,投身其中的设计师也少,相应地让人兴奋的成果更少,很多设计师在不自觉地引用日本字体。中文字体的产品开发确实有其特殊的困难,但字体设计的薄弱将影响整体中国设计的发展,因为字体是基础性元素。好在这个问题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识,今天的局面已大为改观,相信未来我们的字体设计将取得更大的进展 。


回想从前,自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我们的前辈张光宇先生在大量的漫画和期刊设计中就有很多精彩的字体设计,包括本刊的刊名字体"装饰",将文字笔画与传统的装饰纹样结合,既大方有力,又很好地点明了刊物的主旨,成为经典的作品。中文作为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六书之法既有视知觉的考虑,也有注音发声的考虑,转注假借则是帮助人们从已知学习新知,这些特点不正是现代设计拓展思维的可能方向吗?从这个角度讲,中文字体的设计大有可为,并且我们在这些方向上的努力,很有可能成为新的文字设计思维的范式。


今天的字体设计所包含的思考远比从前复杂,因为文字使用的语境在不断拓展,比如:教科书的字体要便于低龄儿童识别和学习书写;社交软件上的字体要能传递年轻人丰富的情绪;屏幕显示的字体要结合显示设备的分辨率进行优化;在大量的商业应用的场景中,字体设计要能体现品牌的个性和价值取向……如此等等。文字是表意符号,字体设计并不仅仅是让文字变得美观或风格化,更重要的是通过字体设计更充分地表达文字所蕴含的应有之义。某位著名导演的片名喜用“江湖”书法,书法界人士往往有所诟病,但结合电影内容来看,自有其贴切之处,也无可厚非。


在英文语境中,Typography 一词还有排版印刷的意思,对于西文字体设计这也是必然的逻辑,西文的特点是字母组合,但字母的形式差异较大,不能用简单方式编排。著名的故事就是乔布斯因为上了字体设计课,知道字母间距的调整原则,才体会到设计的重要性。中文字体的单元性很明确,但文字的笔画繁简差异很大,需要另一种调整的逻辑。在中文语境中,字体设计同样不能仅限于字体思考,也要结合版式进行整体的设计。这也是我们用"设计+ 文字"来作为专题名称的考虑,希望对字体的认识有更为宽泛的语境。


全球化是当下字体设计的另一重背景,这个背景的重要性正在越来越清晰地显现。一方面,全球化与广泛联结的商业网络相关;另一方面,全球化也与我们日益依赖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相关。不同文化的文字如何在一个通用的系统中共存,这既提出了技术上的挑战,也需要我们从新的角度重新看待不同的文字文化。若干年前我们刊登过国外的研究,讨论如何减少非母语人群对一种语言文字的认知障碍,这些都是在全球化时代不可回避的问题。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的更多的情况是,如何让中文与外文更好地同时出现,这样的场景越来越多。


在中国设计迅猛发展的当下,字体设计作为一种基础研究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在塑造新时代中国文化的进程中,字体设计的意义也毋庸赘言。希望我们在全球视野下,更深入地从中文文字的特殊性出发,将技术思维和文化思维结合起来,或许能开创一个字体设计的新局面,甚而推动整体设计理念的创新。


方晓风



特别策划:设计+文字

栏目主持:赵毅平


主持人语

文字被认为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并作为记录和传达语言的符号、传承和延续文化的载体,在人类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设计领域,与文字相关的设计一直是视觉传达颇为重要的内容,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迭代呈现出不同的时代风貌与文化特色。当今,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出现新的趋势与方向,例如字体的全球化与本土性,人工智能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可变字体的技术发展,字体的传播媒介、使用载体、应用场景的变化,等等。


2022 年,本刊组织了一次字体设计研讨会,并将内容整理成文刊发(《传承与超越:新技术与数字媒体背景下的字体设计》),受到了业内的关注。但限于篇幅,很多问题未能充分展开。本期《特别策划》,我们以“设计+ 文字”为题,邀请业界内的知名学者与设计师,进一步拓展对相关话题的探讨,呈现其最新的研究成果。目前,国内存在字体设计、文字设计、字体排印、汉字设计等不同的称谓,强调不同的内涵与侧重点。为了将与文字相关的设计放在一个较大的视野中进行探讨,我们延用了“设计+”系列的名称。


杰瑞·利奥尼达斯的文章,从商业与技术的角度探讨了字体设计在全球化时期的演变及其对字体文化价值的影响;韩绪、邢志强以“方正国美进道体”的设计为例,探讨了如何从汉字本体出发,在新的技术语境下重构汉字的设计思维;刘钊从交叉学科的视角出发,呈现了女书字体的设计与字库开发遇到的挑战及解决方案;张浩将儿童图画书的文字设计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自身实践对此类设计的原则与方法进行了解析;孙明远和顾欣的文章,分别考察了两个历史阶段的字体设计理论与文字编排形式,并对其进行了分析与反思;曹方结合工作室的实验性教学文本,用大量案例诠释了篆体字的创意设计方式。希望本期这几篇从不同视角出发的文章,能促进对于文字与设计的立体认知与思考,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设计带来启发。(赵毅平)


《字体设计全球化的模式识别


杰瑞· 利奥尼达斯,翻译:程训昌

内容摘要:本文讨论了字体设计在全球化时期的演变,字体的逐渐非物质化和向字库软件的过渡,以及字库在不同平台、应用场景和地区的平台独立性和互通性,并将字库行业的演变映射到分布式、基于平台的视觉交流网络发展上。本文通过供求关系的棱镜,沿着两条轴线调查发展情况:作为一种对新的出版商来说是低门槛产品的字库软件,以及使得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规模的出版商之间能够竞争的逐渐全球化的文本市场。本文分析过程不考虑具体的文字,而是建立了一个框架,以审查特定文字种类和正文字体的市场细分。本文得出结论,这些趋势在促成增长的同时,也给地方和区域性文字设计的身份认同和传统带来了风险。并且,本文认为新的字库厂商可轻易进入市场是一种误导,因为市场正在向寡头垄断模式发展。


《书写、技道与理想——以“方正国美进道体”设计为例

韩 绪、邢志强

内容摘要:汉字书写艺术、版刻字体与汉字设计无不是身体技术与审美智性的高度凝合;在身心与腕指的驱动中呈现书写之美,在刀笔相生的线质中呈现技艺的交融。当手写与运刀如笔进化至键盘鼠标,再到智能算法时,汉字设计如何应对需求世界的变革、技术变革与人的变革,在汉字设计中如何打通艺术与科技的具身感知与融合,成为关键所在。因此,汉字设计必须再出发,从汉字本体出发,基于新技术语境,重构汉字设计思维。本文将结合“方正国美进道体”设计以及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字传承与创新设计研究”的思考,对汉字设计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回到未来:女书字体设计研究与字库开发》

刘 钊、姜兆勤

内容摘要:字体作为数字时代的重要传达要素越发受到重视,每年都有越来越多的汉字字体问世。但在中国,仍有一些群体长期以来缺乏能够满足其日常基本交流需要的字体,这使其无论在纸媒还是数字媒体上都只能以图的形式传播文本,女书曾经也处于这样的状况。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学者为解决这一问题,总结出一般文种字体设计的通用方法,包括著名的英国雷丁大学教授菲奥娜·罗斯(Fiona Ross)女士,她开创性地强调对文献研究——包括手稿、抄本、印刷字形以及印刷过程——在字体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但由于女书并未经历抄本与印刷文本这两个阶段,处于原生态环境中,因此女书的数字化开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一难题在西方也较为罕见。本文尝试借助语言学、美学与科学相关联的交叉学科的视角,探索女书字体设计的方法与路径。


《传情达意:儿童图画书文字设计的思与行》

张 浩

内容摘要:图画书可以提升儿童阅读能力,促进儿童审美发展。近年来,我国儿童图画书得到了长足发展,但针对其文字设计的研究与实践并不充分。本文围绕儿童特点与需求,从出版与设计实践出发,将图画书中的文字设计分为书名、图形文字、内文等类型,解读其作用之异同,并提出“传情达意”的设计主张,倡导每一类文字设计中,情感及审美感受与信息传递效率同样需要重视,并以引进版童书中的文字设计为例,对其定制性的设计解决方案进行分析。


《中文字体设计理论的最初探索——“第二中心线理论”的背景、形成、反思与影响

孙明远

内容摘要:本文立足于文献资料,分析、讨论了20 世纪60 年代谢培元提出的“第二中心线理论”形成的背景、内容、反思与影响。第二中心线诞生于文字改革的迫切需求之中,其形成与中文字形的现代化、规范化密切相关,既是中文字体设计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中文字体设计方法现代化的最初探索和重要成果,作为技术和美学标准仍然存在于今日中文字体设计从构思到质量评估的各个阶段。作为追求科学的字体设计方法,在字形、结构的数据化分析基础上形成的实用性量化工具,诞生于本顿铜模机时代的第二中心线理论奠定了进一步探索中文字体设计理论的基础,未来仍有可能在字体设计教育、实践以及人工智能等发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鼎新与复旧:民国时期书刊文字与编排形式的徘徊

顾 欣

内容摘要:民国时期的书刊封面通过文字及编排形式的丰富变化获得重新定位,一批新的中文铅字也相继被应用于书刊印刷。中文书刊的横排之路在新文化运动中沿着语言、科技、文艺的路径渐次展开。但随着民族势力的抬头以及“新生活运动”的开展,书刊版面的“民族形式”卷土重来,其中《小学生》杂志“由新复旧”的全面改版便是例证之一。在当时,文字形式的选用已经超越其实用目的,而被赋予了多重含义,折射出汉字文化与国家力量的紧密关联。


《篆来转去:关于篆体字设计的实验性教学

曹 方

内容摘要:以中国古代书体作为现代汉字艺术设计的资源与素材,是一个普遍的方式与有效途径。本文是曹方工作室的实验性教学文本,以篆体字作为原型,从变体与解构、图形与符号、文创与非遗、数媒与动态等课题出发,进行了多种手法的设计教学。同时以大量的来自研究生与本科生课堂的第一手设计习作,诠释了篆体字这一古老的书体在当下通过交叉性、跨界性创意方式,所生成的具有时尚化的形式感染力与视觉张力的生成手法。






纸上展览

栏目主持:赵 华

《材料、新材料与新唯物主义:“唯物思维”首届国际当代材料艺术双年展》

张 敢、梁 开

内容摘要:2022 年12 月,由清华大学发起并主办的“唯物思维”首届国际当代材料艺术双年展在青岛和北京双城启幕。该展览提出以材料视角重新建构和理解当代艺术,以“材料、新材料与新唯物主义”的哲学视野为展览构建理论基础,通过“物”的回归,启动对艺术本体的回归。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的58 个国家和地区的168 件/ 组作品在展览呈现中被分为材料与形式、材料与观念、材料与身体、材料与性别、材料与可持续发展5个主题,体现了策展团队对当代材料艺术发展的探索与思考。下文将结合参展作品进一步展开论述,期待为当代材料艺术的发展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总结现有的成果。



海外动向

栏目主持:李 拓

《长长的投影:带有立体效果的字体所引发的错觉》

[美] 史蒂文· 海勒,翻译:汪 芸

译者按:本文探讨了带有立体效果的字体的视觉效果,即如何通过字体的尺度、形状和装饰影响人的意识。论述开始于19 世纪的印刷工,他们是最初遇到这种技能要求的群体,并从印刷商、铸字工人和排字师等多个角度阐述了这种形式的字体产生的原因。继而,文章探讨了带有立体效果的字体的应用,其中包括礼仪手稿、商业招牌、新兴企业的海报和宣传单,以及城市和乡村建筑上的标志和广告。同时,文章还列举了商业广告牌画家通过手绘复制品模仿这些具有雕刻效果的字母形式的媒介,例如:玻璃、木材、帆布、搪瓷金属及任何可支持这种艺术表现手法的表面,并给出了丰富多彩的案例,即出现在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至中叶的商店橱窗,以及玻璃或搪瓷制的商家招牌上的由手工制作的、有着非比寻常精确性的带有立体效果的字体。



第一线

栏目主持:萧 冯


《企业变革之下的设计创新——美的工业设计中心创新发展的新机能》

蒋红斌、刘彩艳

内容摘要:美的(Midea)成立至今已有55 周年,一直秉承“科技尽善,生活尽美”的经营理念。工业设计中心对于整个集团的战略部署与执行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尤其是在PI 战略运用、智能化场景搭建、商品展陈方式、家居套系一体化、方案评审、CMF 平台建设,以及产业链协同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在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美的致力于用科技与设计创新打破时空的局限,做智能家居领先者和智能制造赋能者,不断将企业经营理念与工业共融共生,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本文基于对美的集团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负责人、智能家居事业群工业设计中心主任章哲的访谈及相关材料撰写而成。




史论空间

栏目主持:周 志

《威廉·莫里斯及其公司设计的折叠屏风

陈奕冰、田 春
设计实验室:美国现代设计教育转型期的一次实验

刘向娟





民俗民艺

栏目主持:赵毅平


多元一体:云南一统碑式直背椅设计特征研究

林立平、黄圣游
形象与认同:湘黔边界侗苗地区飞山公杨再思祖宗像的统一化建构

杨 刚、刘灿姣





个案点击

栏目主持:贾 珊

《社会转型语境中玻璃艺术的时代风格塑形:对安德烈·博科代伊艺术风格的考察

郭 文
《日常空间的絮语——北京百万庄社区的文字景观

陈 瞰、夏辉璘
《空间生产视角下的城市自然教育景观构建模式探索:以密歇根4-H 儿童花园为例

何疏悦、杨笑云、汪雨萌、汪瑞霞





教学档案

栏目主持小茉


视知觉感受理念下海报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朱天航




设计实践

栏目主持:田 君


《生态文明价值导向下的丝麻色织夏布创新设计探究

王 悦、王启迪、高 平
















院校风采

栏目主持:赵 华    周 志


基于嗅觉的家用食品新鲜度提醒器通感设计研究

孙宁娜、周 臻
《旅游型传统村落记忆场所分类与活化研究——以苏州明月湾古村为例

霍 珺
《清代箱匣式多宝格与李氏朝鲜册架图的视觉空间关系研究

张力丽、刘晓昕、韩 荣
触媒视角下宜居社区生活圈公共空间微更新探究——以镇江丁卯社区为例

徐 英
多主体参与及协同创新:微型非遗传承路径研究——以太平泥叫叫为例

朱 喆、周 瑜


“辅助镜头”驱动视听创意的影视广告设计教学实践

王 弓
江苏大学艺术学院教师作品



《装饰》杂志欢迎您的来稿

E-mail:zhuangshi689@263.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431   中国装饰杂志社编辑部

电话:010-62798189  010-62798878

邮编:100084

官网:http://www.izhsh.com.cn

建议邮件 书信亦可

在微信中回复“投稿”可获得投稿须知

投稿1.5月后可致电(010-62798878)查询初审结果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装饰杂志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

数字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科技艺术 字体设计 汉字文化

14700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