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新书推荐 | 《设计的课》——二十余年十二讲,讲座精选筑课堂
-
2023-05-08
讲座是另一种形式的课,它表面上看起来是单向的,由站在台上的演讲者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成,像是一种灌输。但是从教多年的我却以为,无论是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讲座在一个人的教育生涯中都是不可替代的课。它的作用有两面性,对外在于输出和传播,对内则是自省。一方面是对于听众,另一方面是对于自己。这两个面构成了自我修正和知识生产及输出的机制。礼堂、报告厅里的讲座和教室里的课堂共筑了一种独特的教育人生。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讲座的作用更是巨大的,它往往是对既有知识体系的一次次重整。它的陌生感可能会令一些人不适,但是它能清空你积食的肠胃,让你生机勃勃地去面对接下来的学习。因此跨越文化地理的讲座效果常常会更好,它会自然而然地造成知识或观点之间的反差,会引发巨大的反响和深刻的反思。回想一下过去,我觉得自己学生期间在觉悟方面的闪光记忆与外来学者的讲座有关,他们振聋发聩的话语和我们耳熟能详的口头禅之间的差别,在于新鲜感和突然性。它们如同意大利版浓缩咖啡和卡布奇诺的差异,也像是酱香型白酒和啤酒之间的区别,在烈度和口感上都具有强大的压迫感。一场好的讲座就是一次奋力的撞钟,铿锵浑厚、清扬激越。
2020年,苏丹在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讲座
正因为如此,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我是如此迷恋讲座,也在不断追求讲座的质量,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虽然艺术与设计涉及广泛,形态多样,但是其核心概念总是在“何为艺术”、“何为设计”、“何为艺术与设计之间的桥梁”之间徘徊。在教育和实践方面,则反复拷问“知识”和“逻辑”,“计划”与“行动”,“思维”与“身体”这些问题。我通过一次次讲座去厘清困惑。
部分讲座和参加论坛的海报
好的讲座需要连续性、层次感,这是营造语言力量的结构性思维。而更好的讲座还需要跳跃感,这种跳跃感能使表达长出翅膀,飞跃非语言表达的困境。此外,准备过程中的论据收集是非常关键的,不仅要贴切还要数量可观,令人信服。演讲是建立在不断行走的经历之上的。行走和讲述犹如旋转的磨和碾碎颗粒后形成的粉末,知识在身体的运动和行进中吸纳,思想在稳定的形态和关系中形成并输出。因此在讲座中我喜欢使用自己亲自获得的一手资料,它们蕴含着现场认知的具体性和深度,体现机制和结果的关系。它还有唯一性,讲座中绝大多数图片都由自己亲手拍摄,我熟悉各种角色的每一句对话。
手写讲座提纲
空间、环境,历史、当代艺术,逻辑、身体,设计、劳动,是这些讲座中闪烁迷离的概念,它们组成了本书的内容。同时这些概念在表述中都是成对出现的,它们相互比对、相互衬托,形成知识生产中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这些讲座,会让你满血复活,重新成为一个真实的、客观的、智慧的设计人。讲座内容的丰富性和专注性之间的平衡对于自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若打个比喻的话,讲座就像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具有某种标志性,而课堂中的言说质量则是在不断重复中提升。
艺术和设计领域的讲座也特别注重形式,讲座的形式和内容难解难分。问题、思路、语言、图像都是形式的一个组成要素,支撑着表面形式的是见识和思考能力。它还包括空间现场的形式,演讲人的着装、语气和手势。2003年在印度孟买参加 IFI 世界室内设计师大会,开幕式上有一位身着印度传统服装的女性哲学家,她的演讲让我大开眼界。无论语言的抑扬顿挫还是举手投足都有极强烈的表现魅力,千余人的会场被她牢牢掌控着,最后全体起立向她鼓掌致意,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身在现场的我被这种古典风范的演讲深深折服了,我似乎感受到了来自古希腊的一种优雅的传统,这种遗世独立的风采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依然释放着迷人的光辉。另一次令我振奋不已的演讲是几年前在上海的一次设计论坛上,同场的一位女性嘉宾—英国建筑联盟学院的新任院长伊娃·弗兰奇·吉拉贝尔(Eva Franch I Gilabert),她的演讲如同飓风一般疾速猛烈,滚滚而来。与此同时,其身后的图像播放也不断闪变,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时代的瞬息万变和与之匹配的创造雄心。在中国,朱青生先生的演讲风范是我最欣赏的,他雄辩的能力令人钦佩,缜密的叙述和激昂的宣言都是在脱稿中一气呵成,一些灵感在连续的陈辞中闪闪发光又一闪而过,留下无数悬念和惊叹。在演讲的道路上这些都是学界的榜样,是我努力效仿的对象,虽然自己现在还在这条路上慢慢腾腾行进。
2013年,苏丹和朱青生参加“第三期皮草月谈——形态与意识”
像我这样热爱大庭广众之下演讲的人,对听众的勾勒和对空间的想象是每一次讲座前必要的思忖。每一次讲座的对象不尽相同,不同的群体关注的问题差异很大,探讨的深度也不同。每一次讲座前我都会去找主办方了解听众的组成,以便在内容上取舍,表达时拿捏力道,取得最佳成效。除了内容和听众,演讲的场所也非常重要,但凡场所都有其精神。对场所精神保持尊重乃至敬畏是必要的,这是对演讲者素质更加全面的要求。如果被场所精神压制,那就是一个失败的开始。反之,如果在讲座现场它和讲演者发生相互作用,那就会相得益彰,使演讲更显精彩。我有几次记忆深刻的演讲场合,一次是2010年首尔的奥林匹克设计大会,那一次同台演讲的嘉宾还有来自日本的原研哉先生,演讲是在金寿根设计的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主体育场中举行的,台下听众黑压压一大片,远远超出了我的预判;另一次演讲是2013年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会场选在了俄罗斯国家杜马的议会大厅,装饰威严的演讲台令人敬重。空间的规模、听众人数对讲座上演讲状态的影响是直接的,因为每一个演讲者都不是一座固若金汤的城池,外在的环境是一个塑造讲座整体品质的潜在因素。
2010年,苏丹在首尔设计奥林匹克大会上发言
2021年11月,在清华,景观形态研究结课汇报
把鲜活生动的讲座转化成书本知识也是一件费力的事情,因为在纸本的叙述里,演讲者语气没有了,情绪的写照就失去了;在场感没了,场所精神就无从谈起,讲座的整体性就缺失了一个重要方面;还有就是现场氛围,主持人的表达水平,观众们的热烈掌声都是一个讲座中交流活态的表征。若在现场,这些都是非语言表达的方式,对于信息、情感传递有重要的作用。而在修辞方面,口头和书面差别巨大,很多时候一些生动精湛的现场表达转化成书面文字后会显得破碎、错乱,讲座中的照本宣科则会显得教条呆板。因此本书的整理成册实际上是一次巨大的转译工作,是从口头汉语到书面汉语的“跟头把式”过程。耗时两年在两位学生骆佳、刘朔的协助下尽心尽力而为,力争获得最好的效果。此外,为了最大程度地还原讲座的现场感,本书在图片的选择和获取授权方面亦付出巨大的努力,面对各方慷慨的支持,本人不胜感激!
苏丹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馆长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
《设计的课》部分手稿
图文来源 | 编辑转载自 四面空间 公众号
图文编辑 | 罗雪辉 张雪莹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内容由数艺网收录采集自微信公众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并经数艺网进行了排版优化。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如您不希望被数艺网所收录,感觉到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数艺网,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及时处理或删除。